乡镇产业带动农村社区的形成、效能与对策研究--兼论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瓶颈”_农民论文

乡镇产业带动农村社区的形成、效能与对策研究--兼论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瓶颈”_农民论文

乡镇工业推动型农村社区的生成、功效及对策研究——关于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瓶颈”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论文,瓶颈论文,乡镇论文,功效论文,社区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领域。按区位划分,社区有城市社区、城郊结合部社区和农村社区。本文论及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生成和发展的新变化和制约“瓶颈”,由于乡村工业的发展对农村社区改造演变的推动,已成为现代社区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力量,这里就乡镇工业发展与农村社区建设的互动作全面、系统和动态的考察。

一、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瓶颈”

1.主体错位。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发挥作用的条件之一是独立利益主体的存在。各主体依据市场,自主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利益主体的独立性,也是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目标、乡镇企业目标和社区目标三位一体,政府不仅制定社区规划和准则,而且非规范性地直接介入乡镇企业的一切活动,政府拥有强有力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权力资源,导致了其他主体动力不足,并产生了对政府的过分依赖,致使社区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部分非市场化。这一状况,事实上是受传统行政惯性的影响由政府充当其他主体的代表,其他主体变成了“机械人”。政府注入社区建设物质条件的有限性和决策的非理性化,与其他主体的欲望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性,都有悖于市场规则和客观规律。

2.观念偏废。改革开放20多年了,不少农村社区仍固守着传统农业经营方式,注重单纯的种植业,依靠资源求生存,向土地要财富,缺乏商品意识与市场观念;注重低效的粗放式经营,缺乏对科技农业的认识;注重对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的纵向比较,忽视对提高生活质量的全面理解。并且,重义轻利、重功轻真、重行政轻法理在人们观念上的烙印仍然很深。传统的农村社区是通过“义”而形成的,家庭、亲缘、宗教等是其基础,这样的社区忽视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协调。延续至今,真正社区的内涵被忽略,表面形式上的社区建设成了邀功行赏的工具,社区的共同文化难以形成。更为严重的是一味强调行政推动、强迫命令、“一刀切”等违背了法理精神。观念滞后,人变成了“非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产生的负面效应影响深远。

3.结构紊乱。社区是共生的,体现在“共”和“生”两字上,既要求社区内部结构合理及相对稳定,又要求社区能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促进结构的调整,以自我调整适应变化和发展的需要。改革对中国社会结构最深层的影响,莫过于在社会成员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的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全面分化,而农村社区分化速度最快,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由于农民职业分化与地域分化导致的农民阶层全面分化;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农村经济组织多样化;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带来的基层政权组织权力弱化;由对城市化的模糊认识造成的农村社区发展规划的盲目性,以及不顾农村社区自身资源优势片面发展城市科技产业的不合理产业结构,等等,针对这一切,无论从政策上还是制度上都没有形成协调行动的方案,最终出现的结果是社区建设的无偿性、本位主义、短期行为等,社区的组织成本居高不下,结构功能发挥欠缺,人也无法实现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社区的联系不稳定,变化无规律,更谈不上其发展能从有序渐进地走向新序。

4.冲突加剧。社区冲突是由于其内部或外部某些关系的难以协调而导致的矛盾激化和行为对抗。社区本质上是人的相互作用系统,它表现为一种密切的相互协作关系,即社区成员之间,社区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依赖性,而正是这种依赖性成为社区冲突产生的基础。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家庭独立的经营地位得到了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对社区主要活动——生产活动的组织权却丧失了,分散的家庭与农村社区基层组织之间的经济联系弱化,凝聚力减弱;社区成员缺乏共同的价值和文化连接;社区成员间的信任感趋于下降;农民的职业分化和地域分化一定程度上削弱农村社区基层组织的控制功能;现行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导致基层政权责大权小,又没有树立起适应新时期农村社区建设需要的权威,难以有效地行使管理职能。农村社区中一部分人在改革中依靠政策倾斜或利用政策模糊获利丰厚,在收入与消费上迅速超前,对中、低收入阶层不断传递着经济压力与社会心理压力,使中低收入阶层广泛存在着被剥夺感、失落感、危机感等,不满对立情绪开始滋长,并有转化为政治压力的苗头。农村社区各种非正式力量纷纷抬头,一些消失多年的宗教势力、邪教、会道门等腐朽、反动的东西纷纷出笼,引发各种冲突发生。这一切导致社区成员之间出现了疏离化、匿名化、孤独化、冷漠化的趋势,这与社区发展所需的依赖性之间严重不协调,甚至是矛盾的,必然使人变成“封闭人”。

二、乡镇工业推动型农村社区的生成及功效

乡镇工业的兴起对中国经济社会的推动成效有目共睹,人们在评说其作用时,往往忽视了其既现实又深层的对农村社区改造的功绩。由于乡镇工业的发展才有了农村社区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正因为有了乡镇工业的相对集中,才为农村社区发展提供了便利、优美的环境。以经济为纽带的工农业的联系使农村社区建设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在沿海和发达地区,以乡镇工业为载体的农村社区已经开始形成,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1.既从事非农产业又经营农业是农民抵御风险的理性选择。农民要求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的欲望与农民依赖心强、抗风险能力弱的矛盾,农民传统的恋土情结,城市大工业的现代化过程不断排挤劳动力等等,这一切决定了农民必然以土地作为发展的道路,做为就业和生活的基本保障。乡镇工业做为桥梁很好地构建了农民选择的路径,农民充分利用原有的农村生活设施,进入乡镇企业工作,不失为当前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离土不离乡,不是长官意志,也不是农业自身发展的结果,这种转移建立在农民的比较利益基础之上,完全出于农民的自愿,所以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它打破了工业化对农民的隔绝,开始了农村社区工业化的进程,猛烈冲击了我国城市工业化与农村落后农业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民在离土不离乡的状况下,实现收入增长和人的发展双重目标。

2.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内在需求。马克思曾指出:“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犁、化学产品等等,都应当广泛地用于农业。但是,我们所具有的科学知识,我们所拥有的进行耕作的技术手段,如机器等,只有在大规模耕种土地时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集聚土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激活农村社区,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理论和实践上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很多有益的途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原因是缺乏现实可行的载体。乡镇工业在地域上的集中,为以乡镇工业为中心的农村社区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乡镇工业为主导的新型农村社区,以现有的行政村为依托,厂房建设由政府统一规划,可以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企业相对集中,可以节省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信息交流可以打破企业间原有的封闭格局;生产的专业性可以拓展产品市场;工业的发展为第三产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第三产业的繁荣又进一步促进工业的发展与农村人口的转移。这样农村社区适应目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农民的现状和素质相适应,易被农民接受,其发展前景愈来愈广阔。华西村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3.乡镇工业正以强劲的势头,整合着农村各种社会力量。应该承认,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农村社会的各种消极因素开始制约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的无序状态,户籍管理制度等的改革滞后,直接导致目前对流动农民管理的混乱状态。乡镇企业的发展使那些根本没有可能进入大、中城市的农民,以乡镇工业为载体,逐渐接受从大中城市传递过来的现代文明。乡镇企业成为农村各种信息的集散地和交际中心,依据信息的纽带作用,使农村社区的各项活动得以协调,社区的社会控制机制得以巩固和发挥作用。而乡镇工业的吸引力、辐射力和渗透力,使得传统的交往方式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改变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农业社会状况,产生了聚变效应。乡镇企业不仅吸收了当地农民的直接或间接参与,而且吸引了外埠甚至城市人加入。当地人与外地人员的协作,促使传统文化的改变,以职业(经济)活动实现了新时期的人际交往,有利于社区主导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4。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乡镇企业改革, 既体现了劳动的联合,又体现了资本的联合,以厂为家引导职工向以乡镇企业为中心的地域集中,为以乡镇工业为中心农村社区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农民创造的富有生机活力的股份合作制,吸纳了社会上大量的闲散资金,解决了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难题,而乡镇工业的发展,又可以反哺农业。20年来乡镇工业直接在农村社区内部支援农业投入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资金高达2000多亿元,相当于国家同期对农业投入的80%。在政府对农业投入比重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目前的农民流动不是单向的外出,以乡镇工业为主导型的农村社区,吸引了相当部分农民回流农村,开创新事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享受了城市文明的农民,将城市文明潜移默化扩散到农村社区,打破了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各自的自我循环和自我封闭,促进互相开放、协调发展。

5.乡镇工业与社区建设互动有利于规模经济与整体社会效益的实现。规模经济的核心是投入产出比,乡镇工业与社区建设互动,彼此连接成一个整体,其内部的有序性节省组织费用,而合力的形成更有利于品牌的塑造,提升企业的形象和社区的地位,实现整体的经济效益。同时,以乡镇工业为中心的社区的形成符合人的发展需要,农民的生活内容开始丰富化,生活节奏转向紧凑和快速,生活观念演变为动态开放型,生产方式转变为科技信息型,可以自发地消除农村社区的一些消极因素,社会效益更高。

综上所述,推动以乡镇工业为中心的农村社区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做好这篇大文章,对于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促进农村现代化至关重要。

三、加强乡镇工业推动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

1.培育和塑造农村社区建设的新型主体。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民和乡镇企业,农民的欲望和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区发展的基础和主导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取代微观主体的地位,政府的作用在于通过各种手段为社区的构建和发展提供法律、法规和宏观保障环境。为此,应创造有利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强化政府支持和加强服务,以乡镇工业高速、持续增长来增加吸引力、辐射力和渗透力。同时,引导乡镇企业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既有利于乡镇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又增强社区建设的物质基础,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2.以利益为导向,以法理精神为基础,以契约关系为手段,促进乡镇工业与农村社区良好的互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主体都有自身独立的利益追求,它们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来调整自身的行为。以利益为导向,要求尊重各方的利益,实现“风险共当,利益共享”。以法理精神为基础是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保证。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社区建设,一方面要用法律来保证“谁投资,谁收益”的权益;另一方面,当某些主体因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其他主体或国家利益时,应承担的责任,需要用法律加以规范。以契约关系为手段,辅之以社区价值观的诱导是社区建设的实现方式。社区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物质基础,涉及到众多的交换行为,市场经济中这些交换要靠契约来保证和遵守。当然,论及这些我们并不否认社会公益精神、互助精神、慈善精神和奉献精神等在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物质是基础,精神乃是社区凝聚力的核心支柱和依托。

3.遵循客观规律,促使农村社区从无序到有序再向新序渐变。社区应该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着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整体,是一个系统。按照有序性原理,系统的发展,一般是从无序到较低的有序状态再走向较高的有序状态的定向变化。在每一种序结构之下,社区内的联系都能表现其规律性的方面,因此研究新型农村社区的生成和发展,可通过有序性研究分析,寻找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帮助人们按规律办事。我们认为新型农村社区是向乡镇工业所在地域集中,社区内交往以契约为主导,这就是规律。以品牌提升社区的地位,以乡镇工业持续发展增强社区吸引力和感召力,也将成为规律。在注意社区有序原理运用时,还应关注社区的动态性。社区的构成结构是复杂的,其成员处于高度变动之中,我们不仅要研究农村社区发展变化的方向和趋势,还要探索社区发展变化的动力、原因和规律,从而主动地适应变化的要求,运用动态性原理建立开放型的社区系统,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4.加强乡镇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交融,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社区文化是社区文明的核心,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支持机制。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相交融,可以更好地发挥文化的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我们已看到春兰文化、扬子江文化、三笑文化等不仅成为指导企业内部成员的价值观和标准,决定着企业的大方向,而且辐射影响着周围社区文化的演变。企业周围社区成员以企业为荣,以企业的存在而感到自豪,似乎企业就是我的企业,我就是企业的代表。以企业文化促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建设有了载体和更为实在的内容,变过去曲高和寡为大众化。可以说,有了良好的企业文化,便有了颇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和区域文化,由此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总之,以乡镇工业为中心的农村社区已成为新型农村社区的主要形式,并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国农村社区构建及发展存在的“瓶颈”,要求我们认识到乡镇工业带动农村社区有着传统社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采取措施,建设以乡镇工业为载体的农村社区,也更有利于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

标签:;  ;  ;  ;  ;  ;  ;  ;  ;  

乡镇产业带动农村社区的形成、效能与对策研究--兼论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瓶颈”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