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也十分迅速。尤其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有效的提高了公路桥梁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适应性强、成本低的优点,应用十分广泛。但是现阶段很多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在运用该项技术时,还存在不规范操作的问题,给桥梁工程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从而导致后期的桥梁运营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桥梁建设的重要作用也逐渐显现。近几年,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因其适应性较强、施工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强等自身优势被广泛应用。但是钻孔灌注桩隐蔽性较强,施工人员对其关注程度较低,进而为后续施工埋下隐患,所以,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关注程度。
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分析
钻孔灌注桩是工程灌注桩施工中较为重要的技术内容,主要在施工之前,使用机械设备与人工操作结合的方式开挖孔道结构,按设计要求加工钢筋笼,然后开展混凝土材料的灌注工作,在混凝土凝固之后可以形成支撑桩,结构强度较高。在钻孔灌注桩施工期间,护壁形式的施工强度较高,可以将其划分成为全套管类型与泥浆护壁类型的施工方式,可以将施工流程划分成为:准备环节、机械设备安装环节、护筒埋设环节、泥浆制备环节、钻孔环节、孔道清理环节、混凝土灌注环节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全面提升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综合水平,保证可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2钻孔灌注桩技术注意事项
2.1卡管问题
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流动性较差,在施工环节中常发生离析现象,而导管进水后也将造成混凝土离析,以及机械故障致使浇筑不连续,长时间的停留均可能导致卡管现象的出现。其中,主要解决方式如下:第一,若卡管位置距离地面较近,则利用长杆直接冲捣。第二,可以在导管外侧加焊铁板,利用其下落时与铁板造成的冲击进而疏通导管。第三,可以利用吊绳上下拌动的方式疏通导管。
2.2导管进水问题
发生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灌混凝土量不足;导管口被升高后使得其缺乏埋深要求等。解决方式如下:第一,假若导管内存有水,则以空管吸泥之方式,将其中混凝土吸出后,再开始灌注工作。第二,假设导管埋深不符合要求时,若表面混凝土未发生初凝现象,可将导管再次插入混凝土中,并使用泥浆泵将其中泥浆抽出,重现浇筑即可。假若混凝土表面已经发生了初凝现象,则为废桩。假若导管位置与桩顶位置相接近时,则后续基础开挖中将护筒埋入,并及时清除沉渣等混凝土层,以直径相同的模板进行安装,浇筑混凝土至设计的高度。
2.3塌孔问题
当出现钻孔内水位下降,且有水泡不断冒出,出渣量不断增加,便是塌孔现象。其中主要原因包括如下:第一,地质条件与护壁要求存在不相符合的情况,包括含沙量、泥浆黏稠度等。第二,对泥浆未能进行及时的补充,致使护筒内外的水压产生异常。而透水层钻孔发生透水现象,从而发生钻孔内水位下降,以致出现塌孔。第三,在埋设护筒过程中,该施工区域地质存在透水特点,当钻机接触护筒时,致使护筒产生强烈的震动,进而引发塌孔现象。第四,在提钻、下放钢筋笼和护筒等过程中,缺乏一定稳定性,当其与孔壁发生碰撞时,便产生了塌孔现象。因此,为有效降低该类问题发生,应遵循以下条件。(1)在钻孔时,若地层处在松软状态下,选用胶体率大、黏度大的泥浆。(2)水流处在变化状态时,应对护筒进行加长处理,以提升内部水位。(3)对坍塌位置进行范围的测量与定位,以准确掌握其对护筒带来的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假设护筒内部发生坍塌,则先定位再使用混合物回填的方法。(4)在提升钻头、下落钢筋笼和导管时应保持垂直,避免碰撞孔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做好准备工作
在施工之前,企业需做好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结合公路桥梁工程特点,在施工前期科学地进行准备。首先,企业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从多种角度开展实地勘察工作,将基础设计作为主要依据,进行设计图的创设处理,在全面审核设计图纸之后,总结地质勘查报告内容,按照施工规范标准,将设计方案作为依据,进行工艺流程的创新改革,统一技术标准,筛选最佳的安全方式进行处理,保证监督管理效果。其次,应制定完善的紧急处理方案,结合常见问题创建处理工作机制,针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培训,使其可以在工作中更好地使用先进技术方式。再次,在准备施工材料的过程中,需对其质量进行合理管理,在材料选择环节、采购环节、物流环节与检验环节中,都要科学开展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可以达到预期的工作标准。最后,在施工之前需开展桩位机构的检验工作,及时发现偏差问题,科学进行护筒位置与埋设高度的检查,统一标准,完成管理任务。在此期间,应保证取样抽检工作符合要求,了解泥浆指标特点,将其作为依据开展施工工作,在观察记录具体内容之后,更好地进行上报处理,保证施工工作符合要求。
3.2泥浆制备
在施工中,必然会用到大量的泥浆,其目的是做好悬浮泥渣和保护孔壁,因此必须保证泥浆质量。在泥浆制备时,施工人员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施工现场资源,在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后开始制备适当配比的泥浆。钻孔泥浆由水、黏土(或膨润土)和添加剂按适当配合比配制而成,通过泥浆搅拌机或人工调和,储存在泥浆池内,再用泥浆泵输入钻孔内。
3.3做好钻孔安装工作
在完成准备工作之后,需开展钻孔机械设备的安装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行钻进流程与运行流程的管理,预防移位问题与沉降问题。一旦发现出现了施工问题,就要使用针对性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保证钻孔设备安装效果,使用动力形成钻杆的处理模式,然后利用千斤顶设备与起重机设备明确具体位置,开展钻头的固定工作,在提升钻机垂直度的情况下,将位置偏差按规范要求控制,以免影响设备的安装效果。
3.4灌注水下混凝土
钢筋笼吊装就位后,下导管。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检查孔底的沉淀厚度和泥浆是否符合标准,合格后,展开灌注工作。灌注水下混凝土时,混凝土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开始灌注时,导管口与孔底的距离宜为0.3~0.5m,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小于1m,正常灌注时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并控制提拔导管速度,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要求,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及时的发现施工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避免严重的质量和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推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兵强.探析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0):150.
[2]刘小东.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剖析[J].江西建材,2016(3):217.
[3]彭建胜.钻孔灌注桩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24):175-177.
[4]齐莲馨.论述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消费导刊,2015(10).
[5]符辉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5):239.
论文作者:刘艳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钻孔论文; 导管论文; 泥浆论文; 混凝土论文; 桥梁论文; 公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