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中GIS技术的运用分析论文_钱正昊

土地管理中GIS技术的运用分析论文_钱正昊

金湖县国土资源局 江苏省淮安市 2116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3S技术之间的相互配合更加融洽和高效,促进了GI S技术的快速发展。G IS被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有效促进了这些领域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在土地管理领域,更是效果显著。本文以GI S技术的应用特点作为研究基础,重点分析和探讨了其在土地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期望。

关键词:GIS;土地信息管理;应用;面临问题

导言

土地管理涉及到的内容众多,工作的实施需要由大量数据信息作为支持,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实地测绘,为土地开发、日常维护以及土地商品交换等项目的开展提供依据,同时还需要对不同项目涉及到的土地信息进行有效收集和利用,争取提高综合管理效果。对比传统技术来说,GIS技术可以更好的适应土地管理要求,在提供准确信息数据的同时,降低工作量,推动土地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 GIS技术特点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了地理空间数据以及计算机技术,通过建立地理系统、操作程序以及模型,来实现地理相关数据的输入、存储以及处理,提高各项数据信息的利用效果。对于土地管理工作来看,虽然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就土地各项数据的转化与利用还存在一定问题,对于传统土地注册系统以及地籍薄,GIS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可以保证管理部门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并掌握土地运作情况,同时还能够降低工作强度,减少土地信息管理所花费的时间。将土地相关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内,并建立相应数据库,系统可自动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管理人员输入坐标后便可获得该对应区域相关数据和图形。GIS技术应用范围大,土地管理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系统来掌握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开发潜力,对提高城市土地管理效率具有重大推动效果。

2 GIS在土地管理中应用要求

2.1数据采集优化

GI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对土地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分析与应用,作为下一步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对以往土地管理模式进行分析,部分城镇为获取更多经济利益,虚报土地面积,使得土地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影响信息录入准确性,系统内相关数据无法作为管理依据。因此,需要从数据采集角度出发,基于GIS技术特点,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核对,对对应土地区域进行实地测量,并安排监督人员做好全程管理,提高数据准确性与真实性,保证系统数据库内所有数据均具有较高可利用性。

2.2技术开发更新

现在GIS技术在土地管理工作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因为土地管理受社会因素、市场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较大,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存在一定问题,必须要针对此进行优化分析,对技术进行更新完善。要求GIS系统平台能够支持多种办公软件操作,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或者实际需求来灵活选择各项软件,保证两者之间具有较高兼容性,争取在保证土地管理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具有的优点,提高土地管理效率。

2.3事务处理完善

GIS软件汇总了所有部门土地管理相关信息,为下一步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一般可作为下一阶段方案制定的基础,对管理方案合理性和可执行性有着必要联系。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保证GIS系统具有较高的事务处理能力,即便是在遇到信息变更的情况,也需要由具有操作权限的人完成,对于数据库内的数据信息,普通人员只可查询不可删除、修改,以免造成数据失真。并且,对于任何一项数据的修改,系统均需要自动记录操作时间,作为后期查验的依据,避免存在恶意篡改信息的情况,保证土地管理涉及到的所有信息均具有较高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GI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应用技术要点

3.1数据标准统一性

土地管理产生的数据来源不同,具有年代跨度大、坐标系统多样化等特点,这样就导致其不能通过一个平台来有效显示,降低了各项数据的利用效率。针对此GIS技术的应用,就需要针对各项数据信息的特点,为提高数据处理和利用质量为目的,确定统一标准。即将多源数据处理成具有统一坐标、统一标准以及格式的数据,保证不同数据可以通过同一平台有效显示,为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3.2属性数据管理

空间数据只能对该数据所处空间位置信息进行描述,土地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数据众多,包括面积、利用类型、开发状态以及所属行政区域等,怎样才能将其与图形数据进行有效结合,是现在影响土地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GIS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且在实际应用中也逐渐积累了更多经验,可以就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来进行应用优化。其中,属性数据可以通过地图要素标识ID码与空间数据相互关联,即属性数据为空间数据的核心,同时又需要以空间数据作为基础存在。通过GIS技术来实现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有效关联,两者相互对应,来为后续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3.3异构数据处理

在城乡快速发展背景下,土地管理涉及到的内容更多,并且不同环节间联系密切,不仅产生大量数据,且各类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往往同一阶段各部门所用数据存在多种格式。这样在对各种格式数据进行汇报、汇总以及利用时,很容易因为数据格式转换倒数造成数据丢失,影响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无法掌握各土地资源实际信息。针对此种问题,可以应用ArcGIS或MapGIS等先进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利用其海量数据编辑管理和影像处理分析功能,确保土地相关数据进行有效更新、编辑查询、统计交换以及输出发布等,提高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效率。

3.4分析功能应用

利用GIS技术所具有的空间分析能力,以各项数据为基础,为后续各阶段管理决策制定提供依据。与以往所用地理信息系统相比较而言,空间分析作为GIS技术核心,使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具有更大的应用优势。其中,空间分析分为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叠加分析以及空间统计分析等。空间分析主要是针对地理空间问题,来对各类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例如划定的基本农田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必须为耕地,利用GIS技术,便可在系统内对基本农田区域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进行有效叠加和分析,以此来确定基本农田区域数据是否准确。并且,在遇到道路建设工程时,可以利用GIS缓冲区分析功能,来精确计算道路领边拆迁范围,提高土地管理效率。

4 GIS在土地管理中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国家对国土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视,国家通过土地用途管制,对国土资源实行宏观控制,这对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IS将来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成为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核心科技,引领国土资源信息化技术发展。不仅如此,它还会与GPS、RS等技术进一步结合发展,共同致力于土地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管理的不断优化与推进,原有的管理系统已经不能够满足日趋精细化的土地规划管理,特别是土地信息频繁的变更速度和管理中不断提高的需求,对土地规划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于GIS的土地管理系统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不过伴随着GIS在土地管理中的不断深入,一系列的问题也呼之欲出。哲学中说凡事总是相对的,有利就会有弊,相信GI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会进一步扩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霍文兵,贺永真.浅论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6(03)

[2]李婧.浅谈运用现代测绘技术增强土地管理能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

[3]姜雪洋.当前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6(30)

[4]禹娜.城镇化形势下土地管理要点[J].当代化工研究.2017(03)

[5]邱发富,聂宝森.测绘技术在我国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4(03)

论文作者:钱正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土地管理中GIS技术的运用分析论文_钱正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