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崛起,建筑物楼层逐渐增高,结构亦更加复杂。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房屋建筑下部结构压力日益提高,若并未采取一定的施工技术,则会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其中对于结构转换层而言,施工难度相对较高,由于其在各个层面均承受这诸多的压力,从而增加了施工难度。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意在为房屋建筑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引言
房屋建筑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施工质量直接制约到房屋建筑后期使用寿命以及人们的居住安全。其中,转换层结构施工在整体施工当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的保证房屋建筑质量,需加强转换层结构施工工艺研究。
1转换层及其结构特点
房屋建筑在具体施工时,常常发生墙多或墙少、柱网疏密差异等状况,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周线与结构的自然过渡,需重视转换结构构件的设置。通常状况下,转换结构的设置均为各个楼层连接建筑不同结构形式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包含上、下层柱网轴线,上、下层结构类型之间的转换,通常转换层结构包含空腹析架式、梁式、板式等形式。在房屋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形式为梁式转换层,由于其结构相对较厚,同时荷载。体积较大,因此,在具体作业时通常利用大体积混凝土完成施工,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房屋建筑施工难度[1]。为了更好的保证房屋建筑转换层施工质量,需加强施工温度把控,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转换层墙柱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从而产生收缩,并导致裂缝的状况发展。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还需中国式结果约束条件、结构厚度、平面尺寸等,从而有效的确保房屋建筑结构强度,为转换层结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2结构转换层的意义
在房屋的建设中,房屋的各个楼层所承受的压力是不相同的,下面楼层受到的压力较大,远远的超过上面的楼层,所以房屋建设时下面楼层的墙体和柱体都比较密。在此过程中也会用到转换层。一般的转换层包括结构类型转换、轴线的改变以及两者的结合。结构类型的转换是将上部分的结构和下部分的结构进行转换,比如将上部分的剪刀墙转换成下部分的框架墙。轴线的改变则是指转换上层,而下层的结构没有改变,但是中间的轴线发生变化[2]。最后是结构类型变化和轴线变化两者的结合,是将上部分的墙体改变并且将上部分和下部分之间的轴线进行变化,从而形成一个不对齐的结构,增加房屋的稳定。结构层的建设在房屋建设时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建设结构层也是建设高层房屋的必要措施。但是,结构层的建设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施工过程中具有难点。主要包括模板支撑建设、钢筋的连接和配筋数量、建筑裂缝以及混凝土浇灌等。这都是在建设房屋转换层时需要解决的难题,必须使用严格、准确的技术,科学的计算,将所有问题进行完善的解决。
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要点
3.1模板支撑技术
房屋建筑转换层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撑技术应用极为广泛,同时应用种类较多,每一种技术不仅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同时不同支撑技术的使用需依据房屋建筑具体楼层负重以及位置给予科学的设计,从而更好的保证房屋建筑整体施工质量。本文主要从以下四种支撑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详细如下:(1)一次性模板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工艺具体应用于楼层较低的转换层当中,利用与地面相连完成有效的支撑,在此环节,需使用到较多的施工材料,从而增加了工程施工成本以及施工周期,但同时此技术操作简便,在楼层较低建筑当中应用较为普遍。(2)荷载传递技术,此工艺并非与地面之间相连,其主要是通过转换层自身作为建筑物的受力体,因此,需保证楼板自身承受力,同时需保证所有排列顺序以及受力点给予综合的考虑,完成精准的计算,保证设置的精准度[3]。(3)叠合浇筑技术,此工艺具体是通过叠加的形式对转换梁给予重复建设,在此环节,需重视梁体自身重要对施工所带来的影响。(4)埋设型钢技术,此工艺与以上所介绍的技术均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主要在转换梁上埋设钢型架,利用与整个模板体系相互连接,从而形成稳固的机构体系,并对此体系完成统一作业。
3.2钢筋的连接及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转换层具体作业时,需有效的确保钢筋工程施工以及钢筋连接质量把控,在连接施工当中主要包含梁筋连接、板钢筋连接,通常可利用罗文机械连接方法、搭接连接方法、电渣压力焊连接形式完成施工。在具体作业过程中,需搭设临时钢管支撑钢筋绑扎,在柱内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将柱模拆除并重新搭设框支梁支模架,除此之外,对转换层预埋剪力墙钢筋安装时,需在板面筋上层加焊一根定位钢筋,从而将框支梁的短钢筋垫块使用。
3.3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转换层进行混凝土施工时,需做到以下几点:(1)保证混凝土配比科学性。房屋建筑转换层施工最为重要的施工材料即为混凝土,而混凝土配比作为施工当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需给予高度的重视。为了更好的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更好的实现分层浇筑,需重视起配比的科学性,而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在三、四层水化热相对较高,此时需通过减水剂或粉煤灰等外加剂的添加有效的降低其水化热状况[4]。(2)浇筑作业。在对房屋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当中,通过使用大体积混凝土,为了更好的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严格把控浇筑作业。在施工前期需做好准备工作,依据房屋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对混凝土质量以及用量给予科学的核算以及检验,从而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同时,能够那更好的保证工程后续施工。同时,还需重视设备的使用,如水泵、铲子等。在完成准备环节后,还需指定邮箱的应急预案,从而对于施工当中的突发状况给予及时的解决。在具体作业时,需重视混凝土用量与搅拌时间,在材料相同的状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通常比普通混凝土浇筑时间长,同时在投入材料时需由专人把控,从而更好的控制材料拌合质量。体积较大的混凝土浇筑过程通常需要分层进行,大体是从底部开始,混凝土处于初凝状态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的混凝土浇筑。在浇筑过程中,要准备好相应的工具,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结束语
通过上述文章,我们可以知道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其支撑系统的设计必须要满足建筑施工的实际需求,这样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才能得到保障。在进行转换层施工之前必须要制定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施工方案,这样才能降低转换层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开裂现象的概率,转换层施工的难度才能得到降低。在进行转换层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的墙、梁、柱等进行严格的回填检测,同时加强模板支撑、钢筋以及混凝土施工质量,这样房屋建筑使用性能才能得到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转换层施工要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佚名.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8.
[2]马志刚.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5):83-83.
[4]彭更新.对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分析[J].广东建材,2014(5):66-68.
论文作者:刘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房屋论文; 钢筋论文; 过程中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