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宋美娟,张爱珍论文_宋美娟,张爱珍

饮食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宋美娟,张爱珍论文_宋美娟,张爱珍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2667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和年轻化。临床上此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难度,治疗后复发率比较高,而且此类患者病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容易发生脱水、营养不良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几年,随着护理学的发展,临床上提倡治疗的同时实施饮食护理辅助治疗脑卒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我院选取 110 例患者进行护理方面的研究、分析,并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 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疾病诊断标准。110 例患者中男

60 例,女 50 例;年龄 38-85 岁,平均年龄(65.32±6.15)岁;病程:1-7d, 平均病程:(3.45±2.36)d;所有患者均没有严重的肝肾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证明体征不稳定及既往有吞咽困难者。

1.2 护理方法

首先给予两组患者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出院后均使用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不进行饮食控制,患者均按照自己的饮食习惯进食,住院及出院后均不进行饮食和其他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采用系统的饮食护理调整饮食,护理人员随时检查患者的护理效果,具体饮食护理措施如下。

1.2.1 饮食原则

患者的进食原则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限制患者总热量的摄入,饮食以碳水化合物、粗粮为主,忌食辛辣、刺激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多吃豆类、鱼类、蔬菜、水果类食物,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适当进食木耳、海带等有利于降低血脂的食物。

1.2.2 进食体位护理

脑卒中患者的进食体位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体位,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进食体位取仰卧位,患者头部前倾,用枕头垫起侧肩,护理人员位于患者的健侧,这样辅助患者进食时食物不容易漏出来,同时减少食物的逆流和误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对于能够下床活动的患者,患者取头前倾位置,身体向前移动 30 度,使食物有健侧进入食管。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20.0 软件实施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 表示,用 X2检验,当 P<0.05 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头痛、头晕改善程度,自理能力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1-5 年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卒中目前已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严重的老年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病情反复。其危险因素包含病史、年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家族史等,其中饮食习惯可以通过干预护理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特别是对于一些高盐、高热量、饮酒的患者进行饮食护理非常必要。

患者饮食习惯不良容易导致病情加重,比如患者摄入盐分过多,增加患者细胞血容量和细胞外液量,增加患者的心排出量,导致血压增高,引发高血压性脑卒中。如果长期饮食不合理,会导致患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另外,吸烟、喝酒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导致小动脉收缩,增加患者周围血管的阻力,进而导致患者血压升高。

据有关研究显示,饮食与脑出血发病率具有较大的关系。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者患者经过饮食护理后在头痛、头晕改善程度,自理能力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1-5 年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饮食护理在脑卒中治疗中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患者复发率。

综上所述,饮食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复发率,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恢复力度,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魏丽萍 , 李丹丹 , 王丽娟等 . 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脑卒中合并脑栓塞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10):235-236.

[2] 许雪华 , 吴怡卿 , 卢婉敏等 . 程序化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 [J]. 护理学杂志 ,2011,26(15):50-51.

[3] 张娟 . 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 [J]. 现代医学 ,2012,40(5):609-611.

论文作者:宋美娟,张爱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

标签:;  ;  ;  ;  ;  ;  ;  ;  

饮食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宋美娟,张爱珍论文_宋美娟,张爱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