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刊2007年教育学分析与总结_教育论文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年度分析与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学论文,报刊论文,人大论文,年度论文,资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是我国教育学研究继续深入发展的一年。其成果之丰富、视角之多元、关注之前沿均为近年之少有。在诸多的热点问题中,既有对当下正在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分析和总结,也有对前两年热点问题的延续性拓展和深化。对前沿问题的关注固然引发了人们对新生事物的理论思考,而老话题的新研究则加深了对原有问题的认识程度。本文通过对200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所刊载的321篇论文的梳理,归纳出了2007年度教育学研究较为集中的热点和重点话题,以期能对过去一年的研究动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观照。

一、2007年度学术论文转载概况

1、栏目设置及论文分布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共设置专栏16个,转载学术论文321篇。概括来讲,主要设置的栏目有:理论探讨(69篇)、比较教育(48篇)、教学与课程(45篇)、教师与教师教育(42篇)、德育研究(33篇)、教育史研究(28篇)、教育科研(18篇)、教育政策与法律(15篇)、教育制度(5篇)、学校发展与制度变革(5篇)、教育与经济(4篇)、特别关注(4篇)、民办教育研究(2篇)、农村教育(2篇)、其他(1篇)。除此之外,《教育学》的论点摘编部分还摘录了90篇文章,具体情况可见图一。

2、源杂志全文转载量排名

从文章的来源来看,2007年度《教育学》文章的来源是比较广泛的。在全文转载的文章中,其源杂志所占数目比较多的依次是: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发展研究、全球教育展望、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师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学报、当代教育科学、中国德育、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科学、课程·教材·教法、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东北师大学报、复旦教育论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详见表1和下页图二)。

3、第一作者所属单位统计

首先,从第一作者所属单位的性质来看,高校依然处于主体地位,有282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来自高校,所占比例为87.9%;科研机构及其它性质的部门也在其中占取了12.1%的比例,来自这些单位的文章共计39篇(见下页图三)。

其次,单就高校而言,如图四所示,第一作者所属的单位以师范类院校为主,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分别以44篇、30篇和23篇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另外,《教育学》2007年度全文转载的文章中,来自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厦门大学和西南大学的第一作者也较多(详见后页图四)。

二、教育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1、教育和谐:社会和谐的第一要务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在此背景下,和谐教育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也就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话题与焦点问题。总的来看,可以将这些研究划分为两个层次:关于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的关系的宏观研究;和谐教育的构建问题,包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教育排斥、教育均衡,以及教育融合等方面的问题。而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则是我国当前教育命题中最为核心、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

有学者认为,要唱响“和谐社会”这一时代主旋律,教育应当率先奏响其应有的“和谐之音”。因为教育是人类进步发展的阶梯、教育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和我们时代的大命题。{1} 在关于和谐社会和和谐教育关系的研究中,众多的学者都是以教育公平这一视角为切入点的。如有学者指出,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就是要建设公平的教育和均衡发展的教育,使全体人民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改革的成果。教育不公平和非均衡发展的问题不解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就会受到严重阻碍。 {2}还有人认为,教育公平问题之所以成为政府、学术界和公众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其原因之一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政策目标本身要求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3}另有学者认为,应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教育发展和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思想,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这一观念不仅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有重大指导意义,对教育发展同样也是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包括指导学校的现代化建设。{4}

(2)教育政策与教育治理

公共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因此,教育公平的推进和实现也就离不开政府的参与,这主要表现在政府责任的承担和教育政策的制定上。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人们在享受教育高速发展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对教育发出了越来越多的抱怨。这种矛盾现象的存在反映了教育改革面临的诸多伦理困境,在这些伦理困境中,追求教育公平和实现政府的教育责任是当前最重要的制度伦理,通过制定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政策,全面落实政府的教育责任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基本制度保障。{5} 还有人建议,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应当在教育政策制定、教育政策执行和教育政策评估三个阶段采取相应策略,加强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重视教育政策执行的信息反馈和信息追踪,构建教育政策评估的教育公平评价指标体系。{6} 也有学者使用了“教育公平政策”这一概念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导致教育公平问题的原因是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因此其解决的途径是教育的均衡发展,解决的关键是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则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与兼顾教师的素质提升问题和课堂教学的改进等。作者认为,地方政府应进一步确立公平理念为教育政策的价值导向;开展大规模的对弱势教育机构资金需求的调查研究;提升财政保障级别量化补偿措施;注重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精神生活质量。{7}

(3)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

教育公平不同于教育平等,教育平等是指公民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机会的相同性、一致性,更多的是关涉事实、形式上的判断;而公平是对利益关系调整和资源配置合理性的判断,公平的本质是合理性。{8}有学者专门撰文对教育机会均等进行了论述,认为现代社会为教育机会平等提供了贴切的理念依据和坚实的现实依据。在现代社会,教育机会平等的涵义至少应包括发展机会起点的平等、教育机会实现过程本身的平等、承认并尊重社会成员在发展潜力方面的“自然”差异及由此所带来的教育机会拥有方面的某些“不平等”。维护教育机会平等的理念与准则保证公正体系中各项内容的实施;直接创造一些有助于教育平等实施所需的“平等”条件是造就一个公正和充满活力(高效率)的社会所应该负起的责任。 {9}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只通过教育改革是不可能彻底实现教育公平问题的,通过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来促进教育公平才是走向真正高水平教育公平的唯一正确的路径选择。反过来,教育公平对于促进经济公平、就业公平同样意义重大。 {10}

关于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之间的关系,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主次关系。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两个可以独立的、同等重要的教育追求或者教育目标。现代教育应该坚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并重”的原则,通过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效率应该且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家战略和政策选择。 {11}也有学者认为,因为以往对教育效率的理解多是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进行的,教育效率与公平的悖离就带有明显的经济学思维特征。我们应该在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追求教育效率,把教育效率作为重新调配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突破口。{12}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育平等问题,并从教育立法、教育政策和教育措施三个维度形成了关注教育平等的教育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值得我们借鉴。{13}

(4)农村教育与教育均衡

教育发展不均衡是我国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我国的突出表现就是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有学者重提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认为对当今的农民教育依然具有重要启迪价值。{14}也有学者引用著名哲学家冯契的观点,认为应该以平民化自由人格作为中国当代人的理想人格形象,充分展示教育的人文关怀,进一步强化教育的目的。{15}苏区的社会教育也受到了学者的关注。研究指出,苏区的社会教育是工农群众有史以来第一次掌握并享受教育权,使苏区形成了“全民皆学、全区皆校”的波澜壮阔的局面,在消灭文盲的同时,也扫除了一些封建陋习,提升了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有力地配合和推动了当时的革命战争,并留给了当代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16}针对当下的新农村教育,有学者认为,我国现在所确立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建设新农村需要更好地发展农村教育,为此需要增强对农村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深入落实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性政策,促进农村教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17}为了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也有学者建议建立农村教育发展的指标体系,从而可以更好的描述、解释、评价、监测和预测农村教育发展情况。{18}也有学者认为,鉴于现阶段农村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再生产、普及推广科技知识、培养新型农民和服务社会,因此我国在制定农村教育政策时,应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农村教育投资与管理体制;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教育,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9}还有学者认为,当前乡村政府职能的弱化正在导致乡村教育资源的消逝,包括文化形态的乡村教育资源的消逝、自然风物形态的乡村教育资源的消逝以人的形态存在的乡村教育资源的消逝,因此,要发展农村教育就要实现乡村政府性质、职能的根本性转变和结构性优化。{20}

2、教育转向:全球化与社会文化转型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变迁的时代,如何回应环境变迁带给人类的挑战是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全球化语境、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由媒介发展导致的文化环境的升级换代等外部环境变迁所带给教育的挑战成为本年度研究的热点问题。

(1)全球化与教育

当今,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开始超越经济和政治领域向文化和教育领域渗透。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面对全球化的趋势,教育界必须严阵以待,否则中国的教育事业不仅不会从全球化中获利而且还有可能成为全球化的牺牲品。有学者认为,全球化对教育公平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全球化能够加速知识资本的转移和社会的流动,不同教育制度或教育活动之间可能因为信息的开放而降低彼此之间的差异,促进教育公平;但另一方面,全球化为了获得权力和利益,也会逐渐消解多元化,甚至连创意都有可能工具化为利益和权力的竞争。{21}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传统课堂以权力为本位的结构开始改变,一些被全球所认可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冲击着我国的传统课堂,使之逐渐向以权利为本位教育观转变,追求权利的平等与权力的公正成为当代教育的核心理念。{22}而全球化进程中最为典型的问题便是“身份误置”,即在全球化过程中会不加选择地肯认西方,使本国教育学话语成为西方教育学话语的“傀儡”。{23}因此,对于资本主义,尤其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历史、动态、转折、关键因素、矛盾等各方面都应该更深刻了解、反思批判和谨慎响应。对于全球化的理解,也应该超越单一绝对的意识形态,在“竞争求胜”和“社会正义”之间求取可能的平衡。{24}从解决中国教育实际问题的旨趣出发,有学者认为,一方面,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教育的逻辑进路应是本土情怀与跨文化视野的结合,也即抵抗与学习的统一,走本土情怀与跨文化视野相统一的“第三条道路”。{25}也有学者认为,教育的当务之急是要破除学生迷恋科技的偶像崇拜,建立学生独立思考的信心,并提升其批判思考的能力,免于为了追求主流而丧失主体性,即要需要建立批判性的教育。{26}

此外,也有学者分析了全球化对道德教育的影响,认为全球化时代的道德教育应该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形成全球伦理的共同认识,二是要树立多极主体的共生意识。因为,全球化时代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基于多元文化的主体间道德教育,每个民族的文化、伦理价值都成为一种主体。{27}

(2)社会转型与教育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期,原有的社会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体系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场悄无声息的革命对社会各个角落的影响都将是深远的,对教育尤其如此。无论是教育的价值观念,还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其变迁都已经开始。有学者认为,当今我国社会已经进入消费社会时代,而消费社会的消费目的是对商品符号价值的占有,其结果将会导致人的异化。这种消费,对传统的幸福观、劳动观、审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而言,都是一种颠覆,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学校德育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将正确的幸福观、审美观以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消费教育之中,承担起对青少年学生价值引导的重任。{28}有学者认为,培养公民道德应该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现代诉求,迫切需要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概念,培养公民意识,如自尊自治、公正观念和公共精神等应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涵。{29}

此外,社会转型还带来了我国教师流动的社会问题。随着当代社会的急速变迁,社会的开放程度和民主程度在提升,教育市场的不断扩大与繁荣,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开始出现教师流动潮。教师流动率的增加是当代社会因急剧变迁而出现的必然现象。作者认为,为了使外来优秀人才在入职后的短时间内就能够胜任新角色,学校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30}

(3)文化变迁与教育

随着现代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传媒产品的普及,教育所面对的文化环境也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印刷产品为主导的我国传统文化开始衰落,在以现代电子媒介(电视)和网络媒介为主导的新媒介文化冲击下,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这种新的文化环境对教育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有学者认为,电子媒介对现代学校的教育理念产生了直接的冲击。因为现代学校教育是建立在印刷媒介的基础之上的,其教育基本理念与印刷媒介的特点密切相关。而当我们进入了电视媒介时代之后,而电子媒介有不同于印刷媒介的特性,对构成现代教育基础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世界、主体、交往、知识等等都有自己的理解,加强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是教育研究必须要面对的课题。{31} 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当今的以媒介文化为主导的新式文化是一种偶像文化,而在偶像崇拜的语境中,传统的榜样教育模式开始受到偶像崇拜的挑战和挤压。针对当今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普遍性及传统榜样教育的局限性,合理运用偶像教育与榜样教育的耦合,寻求榜样与偶像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转换,对于新时期的文化建设和学校德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还有学者指出,中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和文化多元、多样、多边的时代,这种时代特点使中国社会面临激烈的道德冲突。如何正确看待和解释这些冲突,能否在“三多”时代寻找到“多”中之“一”、“变”中之“不变”的民族道德价值,如何理性探讨和认识主流道德价值建构的科学规律,是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时代使命。{33}

3、现代学校制度变革:障碍与路径

现代学校制度建立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建立怎样的学校制度,依然是今年教育制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既有从理论角度对当前现代学校制度的反思与梳理,也有从实践层面上对学校制度变革提出的路径选择分析。从宏观层面来看,有作者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革的重要力量,而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主要受双重动机支配,一是主动与国际教育改革接轨,主要是与发达国家的公立学校制度改革接轨,是我国当下提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外在动因和主观意愿;二是与市场经济体系接轨。借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有益经验,改革现代学校制度,是我国当下提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在动因和主观意愿。另外,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制度建设的方向和内容。{34}我国之所以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因为我国学校的发展较长时间偏离了它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初衷和本真的规定性。现行学校制度的欠缺或制度创新滞后影响了学校正常功能的发挥。在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刻转型的历史时期,创建适于发挥学校功能的现代学校制度,将有利于纠正学校功能的偏离。{35}从实践层面来看,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不可忽视现代学校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不可忽视制度设计与运行的性质及其规律。现代学校制度应该充分体现民主精神,克服不完全信息和主观主义,克服路径依赖。{36}创建现代学校制度,还要在指导思想上把学校功能置于首要的和最终归宿的地位加以对待,在实际操作中,现代学校制度应当切实有效地保障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37}

虽然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对我国学校发展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却依然步履缓慢,学校在各种改革措施前表现出超强的稳定性和抵抗能力。改造学校为什么这么困难?有学者认为,造成学校变革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制度逻辑的高度稳定性。首先,制度逻辑的形成是“集体行为”,单方面的改变很难成功。其次,制度逻辑可以自我“神化”,从而免于理性的质疑和冲击。最后,个体往往无法意识到制度逻辑对自己的影响,因此制度逻辑很难被有意识的纠正。{38}

此外,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民办学校以及公私合作型学校,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政府规制应该消除对民办学校的观念歧视和体制排挤,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规制模式和手段,谋求实现民办学校的自主性和公益性的平衡,真正促进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政府应该对民办学校设立登记管理;对民办学校的财产与财务制度进行监督;对民办学校进行经费资助;对民办学校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等。{39}而针对“公、私合作型”学校,有学者认为,其产权主体、资产属性等都不同于纯粹的公办学校和纯粹的民办学校,具有自己的独特属性。因此,对于这种学校的管制也不同于一般的学校,而是要依法推进“公私合作型学校”法人制度建设,实行决策与执行分离,建立以章程为基础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和监事会等制度,完善民主决策、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和校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形成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并将治理结构完善制度作为评估“公私合作性学校”管理水平的基础性指标。 {40}

4、德育:和谐社会的新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步伐的加快,人们对德育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需要有了重新的认知和思考。

(1)学科生长:德育研究的自觉与突破

为使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德育研究者们积极尝试学科思考和超越的一些新表达,先后出现了围绕道德教育的一些新的概念诠释、理论范畴的厘定以及实证探索。比如生命教育、幸福教育等。有学者指出,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从认识人的自然生命入手,在进一步认识人的社会生命,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外,还要使受教育者通过丰富精神生活、提高文化素养、完善道德品质,去追求高尚的精神生命。包括重建生命的神圣感、培养社会责任感、协调好生命与生活的关系、正确处理现实中的问题等。{41}也有学者强调,道德教育源于生命的需要,经历了从救赎式的道德教育、理性化的道德教育到生命化的道德教育的嬗变,所以,生命的涵养、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意义的追寻则是道德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42}也有学者提出了“幸福教育”概念,指出它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建构幸福教育其一是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其二,不仅给予孩子一个幸福童年,还要给予孩子一个幸福人生,即幸福教育需要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之余,也要使师生在幸福上相互“感染”。{43}

(2)学术转向:德育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德育研究实践在已有基础上依然保持进一步探索和推进,具体表现在对公民教育理论的拓展以及回归生活世界的再深入。公民教育是一个老概念,也是一个新问题。基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公民教育应当采取什么样的价值立场、秉承什么样的方法论,成为我国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要前提。有学者明确指出,公民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对公民教育的认识应当与时俱进;反对简单的“拿来主义”;而学校公民教育应与和谐社会生活同步建设,反对狭隘的公民教育理念。主张通过“公民生活”的建设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如舆论环境的营造、成人社会的表率、学校生活向公民“公民生活”的改造等等。{44}也有学者认为,要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概念,就要培养公民意识,从而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心理和文化基础。而公民道德中的核心要素,如自尊自治、公正观念和公共精神等应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涵。{45}有学者通过比较总结出,中国与西方公民教育观在公民与国家、社会关系,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等方面呈现相向运动的趋势,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本体基础、教育机制、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相互融通的可能。{46}有专家则是对发达国家在学校公民教育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概览,确认了多元文化的民主体系中公民教育在教学方面的一些重要原则、概念以及公民教育对学校课程的促进。{47}如美国公民教育的发达之处在于其对现代性维度的把握,体现在对个人自由的价值维度、民主宪政的制度性维度以及目的合理的多元方法性维度的实现。处于现代性转型中的中国理当借鉴美国公民教育的现代性特点,从而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体系。{48}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人走出唯理性世界困境的普遍追寻,对于道德教育来说同样如此。生活世界是人存在的基本事实,是一个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其基本属性是实践性。而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根据,也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整体性、实践性、生成性是生活世界道德的主要特征。{49}作为当前德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在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问题上,有学者主张应该把握好实然与应然两个向度回归的意义及各自的合理性边界。用实然取代应然或者用应然取代实然,都不利于德育的健康发展,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实现实然与应然回归的辩证统一,这也应当是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研究的新的理论与实践的生长点。{50}

(3)学术坚守:德育研究的反思与重构

“德育专业化”始终是一个重要且具有强烈现实性的理论命题,事关教师专业化和德育实效的提高。有学者指出德育专业化的关键在于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于它是由一系列与德育相关的特殊条件决定的,所以远比其他各科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复杂。{51}如果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解读这一问题,则可能对当下德育教师专业发展意义的理解和德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探寻有所裨益。{52}有专家从“专门的”和“非专门的”德育教师的要求分别加以阐述,通过比较的方式和角度探讨了德育专业化、专业伦理等问题。{53}还有专家更为具体的阐明了当前这一问题的三个思考重点,即:将德育作为教育目的与教育任务同样重要;教师的德育专业化的第一步是建立对所有教师的德育素养专业标准;而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对狭义德育教师的专业标准有更高要求。{54}

面对当今全球化及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德育教育也必须进行新的探索。就方法论层面而言,当代德育教育必须确立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目标,全面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以实现道德精神向现实善的转换为旨归。{55}有学者就针对社会大量“无德而富”公开化、团体化现象所带来德育教育的根本性危机,强调学校德育应该审视社会正义,提倡主体精神,依据“自愿选择,理性判断”原则,造就自制、理性和负责的个人。{56}有学者则坚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或儒家伦理教育在当前具有更为现实的适切性,它既不违背科学,也与西方德育理论发展的转向相吻合,并对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泛滥有补弊救偏之作用,同时还具有情感教育的功能。{57}有的学者则认为,想要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不妨实现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化的转进,合力联动,构建社会大德育体系。{58}也有学者从小处入手,提出在新形势下,可以运用美育来促进德育,摒弃原来的功利主义的德育观,在美育和艺术教育中完成青少年的人格塑造,从而在其思想意识层面构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59}

5、教育学基本理论:反思与拓展

教育学是否是一门科学的追问一直响彻20世纪,教育学基本理论何以存在的探求也一直在代代教育学者群中构成追问。如何使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因子”在引介西方教育思想的背景下得到激活,是21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再一主题。{60}有学者认为,当前中国教育学学科的危机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的危机,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这种危机更直接地表现为对于教育实践的功能性危机。{61}当前中国教育学研究与发展存在三个悖论:研究者在渴求学术发展的同时却滞留于只(或多)“说”(教育)不(或少)“做”(研究)的怪圈;分支学科在各自分路掘进的同时却忽视了相互之间的协和共济;教育学研究在借鉴“他者”的同时却隐现“自我”迷失的危机。{62}二十多年来“西方中心”、“二元对立”和“线性发展”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始终伴随着中国教育学,教育学本土化过程中以“移植”代研究、以“西方”为标尺随意裁割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惯习绵延不绝。{63}当下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历史感确实已日益成为制约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64}教育创新必须以优秀教育传统为基础,批判、剔除其糟粕,继承、弘扬其精华,并对之进行超越。同时,还要有开放和包容,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65}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教育规律是一种“确定性规律”,具有纯粹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等属性,把探求教育规律等同于寻找教育的确定性和有序性,相对忽视教育的不确定性和无序性。事实上,教育是一种复杂性社会实践活动,是有序与无序、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有机统一体,教育中没有严格的必然性,只存在弹性的必然性,教育规律本质上应为统计性规律。{66}有学者认为,在教育学科群急剧裂变和教育改革迫切要求的双重挑战面前,作为一种理性的选择,中国教育学学科必须做出相应的范式转换,{67} 应该超越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分法,整合二者的学科优势,并积极主动地汲取自然科学前沿研究的有益养分。{68}也有学者认为,教育学不是一门“真正”的学科,即使是一门学科,也是次等学科。教育学有着独特的内涵与外延,属于人文科学理论;而教育属于人类行为学。由此,教育学在学科化与科学化进程中,应该在科学理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69}而且教育学的科学化必须合理分层、准确定位,确立名实相符的研究对象,加强理论基础学科的选择和应用,教育学科学性探索必须坚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统一。{70}还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是相对于教育实践的,教育科学是相对于教育经验的,而教育学是属于教育理论领域的、教育科学体系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应该采用人们普遍认同的教育科学来取代一门学科教育学,让教育学回归为研究一般教育原理问题的教育科学分支学科学。{71}此外,教育理论要想恰当、贴切地表达实践,需要从观念叙述、实体叙述、宏大叙述及单一本质叙述转变为现实叙述、关系叙述、事件叙述及多元本质叙述。{72}

6、教学与课程研究:用实践观照理论

有学者认为教学论学科历经近三十年的恢复和发展,确实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和困惑。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各种新思潮的不断涌现,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颠覆,当今教学研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现出教学研究方式的后现代转换、教学研究取向的人文科学化、教学研究视角的多元化、教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教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复杂化等发展趋势。{73}教学论研究主题开始不只是探求教学本质与规律,更在于观照教学实践;教学论研究的目的不只在于能指导他者的实践,更指向研究者自身实践的完善;教学论研究方式需要“群体合作”,但更依赖“个体探究”。{74}另有学者从文本与话语分析的视角,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清理,认为其间共存的“主义式”的研究理路阻碍了对教学理论学理的冷静审视,严重干扰了教学理论知识的有效积累,遮蔽了对教学知识形成之传统、增长之规则的冷静关切。由此启发我们应该建立一种的新的教学理论研究的知识生产方式。{75}在当前教学论研究中,对主义的研究要比对问题的研究受青睐。研究主义的人、主义式的研究、主义本身、主义研究的结果备受推崇,教学问题研究却受到冷落。从主义对问题的依赖关系来看,应该加强对问题的研究,这是主义研究的根基。{76}有学者认为,为了实现教学论的科学化、现代化、中国化,教学论学科发展应兼顾“学科体系”建设和“问题研究”并举,分化研究和整合研究并重,积极探索对话合作机制、构建研究共同体,加强教学论学科制度建设。{77}追溯我国近几十年来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中的话语变迁,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课程研究对课程本质和课程价值的理解脉络。超越封闭的课程理解,达成多元的课程价值认同,实现课程的核心育人价值,是我国新时期课程话语所昭示的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动向。{78}

7、教育学研究方法:整合的力量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人们进行科学认识的主观手段,要促进教育科学的蓬勃发展,就必须加强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和思考。如人所言,方法论问题始终是影响教育学进展的根本问题。方法论不仅是教育研究方法科学性的揭示,更是教育研究进展的导引。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对教育研究实践的系统反思中形成的,而不是一种先验规定。教育研究方法论最显著的特征是整体主义、个体主义、理想主义和行动主义,这四者是引导教育学进展的四个航标。{79}在具体的操作上,混合研究方法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所谓混合方法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综合调配或混合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类别。它是在美国质性、定量两种研究方法范式的争论中产生的。其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和系统哲学。混合方法研究程序设计包括确定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目的、选择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资料、使数据合法化、得出结论并撰写最终报告等步骤。其突出优势是在研究中能增加交叉性优势,压缩非重叠性弱势,提高研究的效度与信度。{80}

针对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也有学者提出了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研究受到前苏联教育研究方法的影响,片面地重视定性研究;改革开放之后,又受到西方的教育研究方法的影响,片面强调量的研究;最近几年又片面追求质的研究。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其实,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是教育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它们风格各异,却又互为补充。在教育研究过程中,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相整合,能更充分地从不同侧面逼近真理。{81}另外,作为教育人类学的经典研究方法——教育人种志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兴趣。指出,教育人种志主张在广泛考察文化因素对教育实践的影响的基础上,遵循“离我远去”的原则,“从书斋走向田野”,进入真实的教育情境实施研究。在教育科学研究脱离教育实践、远离教育场域的今天,教育人种志研究范式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以“文化”为核心研究概念的教育人类学及其教育人种志研究,将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过程中获得其用武之地,凸显其方法论优势。{82}

纵观2007年的教育学研究,学术研究与当下现实,理论创新与教育实践之间的互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内容丰富的研究成果中,既有对教育学基本命题的系统性研究,也有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既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梳理,也有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不仅有理论上的研究,也有实证上的分析,可以说是我国教育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以上总结只是对过去一年转载论文的大概梳理,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希望能对我国教育学研究的发展有所裨益。

注释:

{1}朱悦龙.教育应率先奏响“和谐之音”[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2).

{2}刘复兴.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2).

{3}李孔珍、洪成文.教育政策的重要价值追求——教育公平[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5).

{4}谈松华.科学发展观与学校现代化建设[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5).

{5}刘复兴.教育改革的制度伦理: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9).

{6}李孔珍、洪成文.教育政策的重要价值追求——教育公平[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5).

{7}吴华.国家教育公平政策的思路、问题与对策[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6).

{8}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5).

{9}李江源、王蜜.论教育机会平等[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0).

{10}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5).

{11}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5).

{12}许丽英、袁桂林.教育效率—— 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概念[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4).

{13}高艳贺、黄志成.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模式:关注教育平等[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4).

{14}杨建华.晏阳初的平民教学思想及对"新农民"教育的启示[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5).

{15}时长江.论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的当代教育价值[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2).

{16}曲铁华、袁媛.试论苏区社会教育的特点及现代价值[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3).

{17}张乐天.支持发展农村教育:历史使命与政策行动[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8).

{18}袁桂林、秦玉友.农村教育发展指标研究中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8).

{19}张红、李俏.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政策分析与绩效评估[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4).

{20}罗建河、韩迎.乡村政府职能的弱化与乡村教育资源的消逝[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2).

{21}温明丽.全球化是否有助于教育公平?[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

{22}李斯颖.教育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课题权力与权利的变化[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4).

{23}吴全华.全球化语境与教育学话语自主性的诉求[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

{24}王慧兰.全球化话语与教育[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

{25}吴全华.全球化语境与教育学话语自主性的诉求[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

{26}温明丽.全球化是否有助于教育公平?[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

{27}冯建军.文化全球化与道德教育[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9).

{28}班建武.消费社会中的学校德育价值引导[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2).

{29}杨 曦.培养公民道德:学校道德教育的现代诉求[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1).

{30}钱 扑.教师流动中的社会学问题探讨[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3).

{31}高德胜.电视的教育哲学——论电子媒介对现代学校教育理念的冲击[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6).

{32}彭怀祖.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的耦合[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

{33}杨韶刚.多元、多样、多变时代的道德心理学思考[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5).

{34}李兴洲.反思建立现代学校制度[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2).

{35}李兴洲.现代学校制度的教育学创建[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0).

{36}李兴洲.反思建立现代学校制度[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2).

{37}李兴洲.现代学校制度的教育学创建[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0).

{38}苛 政.学校变革困难的新制度主义解释[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7).

{39}吴开华.我国民办学校政府规制:实践与展望[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1).

{40}王晓燕、汪明.关于“公、私合作型学校”治理模式的分析[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7).

{41}郑小江.生命教育的概念、内容与原则[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0).

{42}胡金木.压制、隐匿与凸显:道德教育中的身体转向[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2).

{43}高峰.幸福教育:一种人性教育的回归[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2).

{44}檀传宝.当前公民教育应当关切的三个重要命题[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1).

{45}杨曦.培养公民道德:学校道德教育的现代诉求[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1).

{46}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3).

{47}[英]奥骓·奥斯勒,侯·斯塔克,王小飞译.公民教育的进展研究:发达国家的探索[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8).

{48}熊伟.美国公民教育的现代性解析及启示[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2).

{49}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

{50}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6).

{51}蓝维.德育专业化的关键: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笔谈)[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7).

{52}迟希新.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心理学的视角(笔谈)[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7).

{53}王小飞.德育教师的专业道德:比较的观点(笔谈)[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7).

{54}檀传宝.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笔谈)[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7).

{55}糜海波.当代道德教育的方法论研究[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0).

{56}杜时忠,程红艳.“无德而富”与道德教育的根本性危机[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6).

{57}刘国强.中华美德教育的理论意义与时代意义[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3).

{58}李小鲁.论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化的转进[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9).

{59}范玉吉.论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0).

{60}柳海民,王晋.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之镜鉴[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2).

{61}吴黛舒.中国教育学学科危机探析[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

{62}程天君,吴康宁.当前教育学研究的三个悖论[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4).

{63}吴黛舒.繁荣背后的反思:中国的“教育学本土化”[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6).

{64}李兴洲.以史为镜裨理行——论当下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历史感缺失[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6).

{65}张传燧、周卓莹.论教育传统与教育创新[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9).

{66}唐德海,李枭鹰.论教育规律与似教育规律现象[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9).

{67}朱成科.分化与整合:论中国教育学的学科范式[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1).

{68}王建华.超越之学——超越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

{69}薛二勇、盛群力.教育学的学科地位追问[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2).

{70}张忠华.教育学学科科学性探索[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7).

{71}刘尧.关于教育、教育科学定义争鸣的评论[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2).

{72}李润洲.教育理论如何表达教育实践[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7).

{73}刘茜.当代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7).

{74}吉标,徐继存.困惑与反思:当前教学论研究三问[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6).

{75}王兆璟.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学理论研究的问题清理[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2).

{76}李长吉.教学论中的问题与主义[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3).

{77}罗儒国.世纪初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的问题与走向[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11).

{78}伍雪辉,郭元祥.我国课程话语的历史透析[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3).

{79}王洪才.论教育研究的方法论特征[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5).

{80}田虎伟.混合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中的新范式[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4).

{81}胡中锋、黎雪琼.论教育研究中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整合[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4).

{82}桑国元、于开莲.教育科学研究中的“离我远去”——教育人种志及其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7,(9).

标签:;  ;  ;  ;  ;  ;  ;  ;  ;  ;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刊2007年教育学分析与总结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