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论文_高群

张家界市慈利县江垭镇中心卫生院 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进行胆囊切除的64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者32例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性的护理方法;对照组32例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等指标。结果:通过临床手术治疗并配合护理,观察者32例患者,总有效率93.75%(30/32);对照组32例患者,总有效率81.25%(26/3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护理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中给予特殊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好。

关键词:护理干预;结石性胆囊炎;围手术期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导致胆汁淤滞而致胆囊结石形成,结石阻塞胆囊管,造成胆囊内胆汁滞留,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多数患者的病因不清楚。常发生在创伤,或与胆系无关的一些腹部手术后。急性常见的致病因素是胆囊管梗阻,约有80%的患者是由胆囊结石引起的,当胆囊管梗阻后,胆汁浓缩,浓度高的胆汁酸盐会损害胆囊黏膜上皮,引起炎症的变化。还有部分患者是致病细菌入侵,大多通过胆道逆行而入侵胆囊,致病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及绿脓杆菌等。若合并产气厌氧菌感染时,则会引起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一少部分的急胆囊炎则是由于创伤、化学刺激所致。当严重创伤和大手术后,胆囊的收缩功能下降,胆汁淤滞、胆汁酸盐浓度增高,刺激胆囊黏膜致病,感染时,可有胰液返流入胆囊而引起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选取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进行胆囊切除的64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配合护理,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进行胆囊切除的64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者32例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36-58岁,平均年龄(41.2±2.6)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年龄(2.8±1.6)年。对照组32例患者男17例,女15例,年龄37-58岁,平均年龄(41.5±2.2)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年龄(2.9±1.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者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性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等指标。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护理干预

2.1术前护理(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寒战、高热、腹痛加重、腹痛范围扩大等,应及时报告医师,积极处理。(2)疼痛缓解。①针对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诱因、缓解和加重的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以缓解疼痛。②指导病人卧床休息,采取舒适卧位。(3)改善和维持营养状态。①入院后立即准备手术者,应禁食、休息,并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②应给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的普通饮食或半流质饮食。(4)并发症的预防。①拟行胆肠吻合术者,术前做肠道准备,即术前3日起服甲硝唑,术前1日晚行清洁灌肠。②肌注维生素K。,每日两次,纠正凝血机能障碍,并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5)皮肤准备。皮肤准备时除做好手术野皮肤的同时注意彻底清除脐孔内污垢。

2.2术后护理(1)体位术后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N,待麻醉清醒后拔除胃管,并协助其排痰。术后第二日即可下床活动。(2)饮食术后当日禁食、输液,术后第二日进半流质,并遵医嘱补液。(3)注意切口和止痛观察切口处渗血情况及腹部疼痛情况,必要时给予止痛剂。(4)控制感染。遵医嘱抗生素,以预防感染。(5)并发症。①出血:术后4小时每30分钟测量血压及脉搏1次,直至病情稳定,如切口处渗血较多时,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②胆汁漏:术后观察有无腹膜刺激征或切口处有无胆汁样渗液,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③肩背部疼痛:因CO2储积所致,向病人说明,一般于术后3-4日可消失,同时在局部给予按摩。

2.3心理护理 胆绞痛急性发作可给患者造成较大的恐慌常有濒死感。当进行一次疼痛知识调查问卷时,一位患者对“疼痛发作时你最想做什么”这一问的回答是:“最想死!”因此,疼痛是自主神经效应和生理情绪反应的总和,两个方面的因素是相互影响的。观察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手术的心理反应,耐心倾听病人及家属的诉说。

3结果

通过临床手术治疗并配合护理,观察者32例患者,总有效率93.75%(30/32);对照组32例患者,总有效率81.25%(26/3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护理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omy,LC)为各种良性胆囊病变需要行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其适应证的范围不断扩大,许多原列为禁忌证或相对禁忌证的部分患者,在有经验的腔镜外科医师的操作下,也能顺利完成LC术[2]。LC避免了腹壁的较大切口,可以将创伤减小到最低程度,是一种微创性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对患者全身及腹腔内局部干扰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遗留瘢痕较小等优点,因此为患者广泛接受[3]。目前约有90%以上的胆囊结石患者采用LC治疗,LC的护理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基本相同[4]。LC的护理量少是其最大的优点。术前护理应确保患者在最佳的生理、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术后应重点观察有无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5]。所谓适应证和禁忌证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应根据手术小组的经验和技术来决定。作为腹腔镜专科护士熟悉LC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有助于帮助患者选择治疗方式,做好健康宣教[6]。本组资料显示,通过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中给予特殊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好。

参考文献:

[1]袁桂芳.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4,07:20-22.

[2]陈国梅,李传群.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5例围术期护理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4,10:554-555.

[3]杨雪妮,任芳,秦丽萍.腹腔镜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护理措施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S2:286-287.

[4]蔡桂程,马小玲.循证护理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实施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4,14:182-183.

[5]齐丽娟.对行胆囊切除术的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3:127-128.

[6]张春红.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300-301.

论文作者:高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论文_高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