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训练联合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疗效观察论文_李济田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康复科 广州 510037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康复训练联合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疗效。方法:40例患者均为我院康复科住院患者,按治疗先后次序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O例,对照组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义(P<O.05)。治疗后两组间FMA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综合康复训练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均能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但两者联合效果更佳。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综合康复训练,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表现为肩部和手腕疼痛、手水肿、皮温升高、消肿后肌肉萎缩甚至挛缩。目前病因不清,可能与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压迫下腕关节被牵拉并掌屈、过度牵拉、输液渗出、手意外小伤害等有关。常发生于卒中后1~3个月.多突然起病,呈节段性疼痛、水肿、血运障碍、关节活动受限、活动后症状和体征加重[l]_。作者于2014~2016年采用综合康复训练联合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为我院康复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O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脑卒中诊断标准40例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梗死及脑出血,治疗后神志清楚,病情稳定。

1.1.2肩手综合征I期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中的肩手综合征分期诊断标准,I期为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手指肿痛,手部水肿,局部皮温升高[3]。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综合康复训练①运动疗法。② 向心性缠绕。③关节松动术。④意念性训练。

1.2.2 治疗组加用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疗法: 采用日本产超激光治疗仪(Super Lizer,HA一 220LE1);患者平卧,头正位,颈下垫薄枕使颈部向后 伸展;于胸锁关节上2.5cm、正中线外侧1.5cm处,用 左手食指和中指尖端将气管及食管推向内侧,将胸锁乳突肌及颈动脉推向外侧,于该点放置SG型探头,轻轻压紧螺丝固定探头;照射1s,间隔3s,输出功率为 3.9W/cm ,功率输出量100 ,每侧治疗10min。以上治疗均为每日1次,每周5d。

1.3观察指标①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手疼痛程度。②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采用改良的Fugl—Meyer量表评分(FMA)。③疗效标准参照相关文献[6]拟定,显效:关节无疼痛及水肿,关节运动功能基本正常,肌肉无萎缩;有效:关节轻度疼痛及水肿,功能活动轻度受限,肌肉未见明显萎缩;无效:患者疼痛、水肿及关节活动无明显改善,肌肉萎缩明显。

1.4安全性评价标准 治疗过程中评估不良反应。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2.4两组患者治疗中安全性评价结果 二组均无不良反应。

讨论: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病因尚不明确。Dursun等研究[71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肩关节的制动及软组织损害导致的肌肉痉挛有关,原理为大脑皮层的中枢神经损伤后。导致肌肉泵的作用减弱和交感神经的失调。两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促使肩手综合征的形成。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康复训练、良肢位摆放及传统针灸治疗为主,综合康复训练。近年来有报道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8][9]。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可代替星状神经节阻滞,且安全,易操作,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使其支配的肩及上肢等区域的血管收缩。腺体分泌、肌紧张受到抑制,使肩、手等部血管扩张,改善循环,增加营养供应,从而改善疼痛和水肿。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瘫痪侧上肢VAS及FM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说明星状神经节激光照射联合康复训练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优于单纯康复训练;能更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手水肿和关节活动度,为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打下基础,避免废用综合征的出现,使患者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观察。

参考参考文献

1.倪朝民.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0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下册45[s].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83

3.阿德勒[美],贝克尔斯[美],巴克[美].实用PNF治疗[M].2版.刘钦刚,译.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63—89

4.李仲廉,郑宝森,王子千.神经阻滞学一100种神经阻滞术图解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1:139

5.章荣,周蜜娟.综合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fJ1.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6):545

6.Dursun E,Dursun N,Ura CEL,et a1.Glenohumeral joint subluxation and 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in hemiplegia patients【J】.Arch Phys Med Rehabil,1999,81(7):944-946

7.韩雄波.胡小英,吕群山,等.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8):610—612

8.孙建兵.星状神经阻滞治疗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4):23—24

9.马振宇.吴赞扬.中药熏蒸结合PNF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8):625

论文作者:李济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  ;  ;  ;  ;  ;  ;  ;  

综合康复训练联合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疗效观察论文_李济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