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析论文_刘栋成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析论文_刘栋成

南京德阳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省 210012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逐渐加快,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建筑企业应该注重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将其直接纳入日常管理中。因此文章重点就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展开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解决途径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问题不仅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而且还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建筑工程受到了环境、材料、施工人员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建筑工程出现很多质量管理问题。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在工程建设期间,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建设单位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民财产安全和国家利益,因此,在工程建设期间,建筑企业需要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将质量控制落到实处,才能够建造出符合标准的工程。如果工程的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那么就会产生很多安全隐患,最终导致工程出现质量事故,建筑企业做好相关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本身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由于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参与者,因此他在各个环节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队伍大部分都是由农民工组成的,他们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导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的质量,导致工程建设效果差。

(二)质量管理意识不够

建筑企业的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质量管理不够重视,使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达不到标准,工程质量管理不到位,最终出现工程管理质量问题。

(三)施工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是开展建筑施工的一线人员,他们是真正执行设计决策的人,因此,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果,对他们的技术水平、知识素养、工作态度进行提高尤为重要。

(四)施工机械设备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工程施工中引入了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而且其更新换代也比较快,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除了保证施工高效、便捷之外,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是施工中不可替代的环节。除此之外,施工机械设备还会随着使用程度不同而造成一定磨损,对精确度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进而降低施工效果。

(五)施工材料质量

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必不可少,其质量好坏对建筑的使用功能、结构安全、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但是当前很多建筑企业目光短浅,重视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发展,采用的施工材料质量存在问题,直接对施工质量管控产生负面影响。

(六)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内容较多,经常用到的有施工工艺、方案、技术措施、组织设计等,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旨在解决实际中遇到的施工难题,如果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则能够很好的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施工质量。

(七)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

当前有部分建筑企业在具体的施工中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而行使这一职能靠的是监理单位。但是难免存在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人员和政府管理部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执行力度不够,更有甚者出现无人监管,这就为有些施工单位胆大妄为提供了条件,致使存在成本支出减少、采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偷工减料等违法现象,不仅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也会降低其信誉,最严重的就是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建筑企业需要提升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将工程质量管理纳入日常管理事务中,加强对质量管理的重视,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将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推进。

(二)建立健全的、完善的各级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还需要根据制定好的管理计划来进行施工管理作业,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来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管理,以便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解决,如佩戴安全帽,设立安全警示牌,等等。

(三)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

建筑单位在采购材料前,需要全面调查材料生产厂商的资质、实力以及售后服务等情况,通过货比三家的方式来选择出物美价廉的材料。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取样试验,保证材料的质量符合建设标准。还需要做好材料的安置管理,按照不同品种、类型、型号进行区别放置,避免材料变质。

(四)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基础性建设

首先,对人员的培训要做到因人而异。比如,培训行政领导层人员,由于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同时,也对质量体系管理评审具有决策权,所以,培训他们的内容主要就是加强其改进、管理、质量意识。培训技术人员,或者是中层管理者,他们主要是保证质量职能得以履行,对计划进行执行和实施的实际工作者,因此,针对他们的培训内容,主要是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为主。对培训基层员工来讲,他们是具体的操作者,他们的技能至关重要,因此,要在培训他们工艺方法和质量责任方面下功夫。其次,质量责任制,做到人尽其责。所有员工都要明确自身职责,保证每件事都能找到相关责任人,便于规范个人行为,如果有质量问题发生,就能够顺藤摸瓜查到责任人,同时,采取解决策略,防止更大的经济损失。再次,质量管理工作做到简单化、规范化、标准化,一方面,有助于业务管理;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五)编制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方案的编制以及执行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所选择的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施工方案中也要考虑到对先进技术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能够得到优化,也能避免施工资源被浪费,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也有积极的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一般较多,而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其中还涉及到多种工种的配合。所以说,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保证井然有序的进行,避免各工序之间出现差错,相关的技术人员还应该提高施工的效率,同时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

(六)对建设市场各方行为要规范

首先,对建设单位发包行为进行规范,符合规定的工程要举行公开的招投标工作,严禁私发包和把工程肢解分包。其次,建设单位的资金监控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其资金一天不到位,就绝对不能给其颁发开工许可证,对施工中的垫资情况要严查,防止出现拖欠工程款,另外,还要防止建筑企业无证施工和层层转包。

(七)对建筑工程验收程序进行规范

对建筑工程验收程序进行规范,相关单位(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要依法检验工程验收,防止流于形式,验收完后要签字,表明对此要终身负责。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不但涉及多方面的内容,而且过程复杂,工程质量不容易得到保障。所以,要从各方面出发,加强对施工方法、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环境等因素的控制,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建设,优化政府的监督职能,构建公平、公正的行业环境。不仅如此,还应做好岗位激励和责任落实制度,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恪尽职守,对验收程序进行合理规范,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艳.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标准化,2019(10)

[2]徐誉铭,姜涵中,王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筑,2019,16(05)

[3]赵灵迪.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9(01)

论文作者:刘栋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析论文_刘栋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