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河北衡水 053000
摘要: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刺痛、感觉减退、烧灼感症状均明显改善,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明显提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结论:甲钴胺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尤其对刺痛及烧灼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木丹颗粒;甲钴胺;临床疗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神经内科门诊最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也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DPN的发生与糖、蛋白质、脂的代谢紊乱及微血管病变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相关,综合发病原因较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既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无特效的治疗药物。
甲钴胺具有一定神经修复作用,临床上治疗周围神经病变最常用,但是单独应用甲钴胺治疗DPN。的疗效往往不并不确切。中医理论认为,DPN与消渴日久,气血亏虚,血运不畅,脉络瘀阻有密切关系,为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1]木丹颗粒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作用,可改善DPN引起的感觉运动异常表现。本文观察甲钴胺联合木丹颗粒口服,中药泡手脚和西药治疗DNP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国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并发DNP的患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8 3+-6 1)岁,糖尿病平均病程(7 4+-1 7)年,DPN平均病程(3 5+-1 1)年。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7 9+-7 3)岁,糖尿病平均病程(7 8+-2 0)年。DPN平均病程(4 1+-1 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确定为二型糖尿病[2]。有四肢感觉异常,呈灼痛,热痛,刀割样,针刺样疼痛,常于夜间加重,和 /或,睡眠障碍。其临床症状与体征。与DPN相符,可见温度觉异常,检查足部感觉消失,震动觉异常 腱反射减弱或者消失。四肢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提示2项及以上出现潜伏期延长,和 /或传导速度减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排除标准 其他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疾病,以及存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进行饮食,运动及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对DNP 的治疗药物主要为甲钴胺0.5毫克每次。日三次。治疗组给予针对DNP的治疗药物为甲钴胺0.5毫克/次。日三次,木丹颗粒,7克/次,日三次。(餐后1小时),连服3月。中药红花、艾叶、透骨草各5g煎水泡手脚,日一次,连用3月。
1 5 观察指标 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NCV检测:测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记录数据并分析。观察神经症状,神经反射与感觉功能的变化,并判定治疗总有效率。血液指标:肌肝(Cr),谷丙转氨酶(ALT),血液纤维蛋白原(FB)。安全性指标:观察患者肝肾功能指标。
1 6 疗效判定标准
1)神经症状包括下肢麻木,刺痛,烧灼感,走路不平衡,如踩棉花感、乏力及上肢症状,各1分 共6分;
2)神经反射需检测双侧的膝,踝反射,反射消失、减弱,正常,计分分别记2分、1分、0分,共8分;
3)感觉功能检测,足拇趾感觉评分。包括位置觉,触觉,振动觉,温度觉和痛觉五项,共0~5分。总分为19分。DNP诊断以6分为切点,划分为三个等级:DNP,6~8分为轻度,9-11分为中度。12-19分为重度。神经症状包括刺痛,麻木,感觉减退,烧灼四项内容的强度程度。用1-10数字记分,发生频率(偶发、频发、持续)进行分级。按发生频率分级:偶发:一周出现2-3次;频发:1天出现1-2次;持续:几乎每天都有症状。
治疗总有效率评定:按照患者自觉症状,膝腱反射,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拟定疗效评估。治愈:四肢麻木,刺痛,感觉障碍及烧灼感等症状均基本消失,四肢麻木、疼痛、感觉障碍及烧灼感等症状均明显改善,膝腱反射明显改善。
2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及治疗组SCV及NCV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治疗组正中神经SCV比治疗前显著提高。
3 讨论
DPN在中医学中属痹症范畴,主要是气阴两虚为本,淤血阻络为标,故中医治疗多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其中木丹颗粒已成为了临床指南用药。木丹颗粒的主要成分有三七、黄芪,赤芍,丹参,川芎,苏木,元胡,鸡血藤等。以往的研究发现木丹颗粒,具有独特的三环疗法,补元气,化淤血,改善糖尿病症状,祛淤血,恢复血管壁弹性,缓解疼痛,增加血流量,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防止疾病复发。其中,赤芍,丹参,川穹,红花,苏木及血糖高,有明显的活血化瘀,疏经通路,等作用,多靶点协同干预微血管病变,丹参苏木可增强微循环,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损伤,修复受损害的神经,三七及元胡通络止痛,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加活血通络中药外用,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了疗效。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时,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尤其适用于临床表现为四肢末稍及躯干部麻木、疼痛,如烧灼、电击、针刺、刀割、截肢样痛,及感觉异常等症状的DNP[3]。
本文采用甲钴胺联合中药治疗DPN,并给予连续用药3月。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是刺痛及烧灼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使部分NCV出现了明显提高,联合用药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单用甲钴胺治疗,本研究同时发现木丹颗粒可明显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进一步说明本药的活血化瘀疗法,与DPN 的临床疗效改善有一定关系,为本病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提供了实践依据,而且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欣.木丹颗粒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5):53-54.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7.
[3]刘凤,毛季萍,颜湘,等.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3(12).
论文作者:李玉芝,任志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周围神经论文; 神经论文; 症状论文; 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疗效论文; 颗粒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