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论文_石艳军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论文_石艳军

湖南省亿辉建筑有限公司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近些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很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手段都被广泛运用到水利水电工程中。但仍然存在一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有待我们解决,比如工程技术人员水平需要提高、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组织体系还有待完善、技术水平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等。因此,我们应当认真对待水利水电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使水利水电工程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我国具备多种能源,水资源是最为主要的能源之一,我国水资源的占有量位居世界的前列。在水资源种类增多的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得到了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取得了较为瞩目的发展,最为主要的成绩就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关乎民生的大事,这也就要求技术人员要不断的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的新技术,全面促进和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1水利水电工程特点

其一,影响因素较多。水利水电工程这项大型的工程项目多在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内建设,意在满足当地农业灌溉、发电、防洪等方面的需求。而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地理环境、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水利水电工程基坑施工、排水施工、围堰截流施工等将会受到影响。这充分说明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其二,施工难度大。因水利水电工程至于比较特殊的地理环境之中,在具体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解决施工材料运输、施工机械运输及机械设备使用等方面的困难,这无疑会加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难度;其三,施工安全性较低。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涉及较多的专业,这使得工程施工工艺有隧道施工、排水施工、石方爆破、高空作业等,致使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大大降低。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施工导流技术

在进行水工建筑施工时,导流施工是是一种较为重要的防护工程,可有效保证水工建筑的施工质量。可采用修建围堰的方法来提高河道水流的流动速度,降低河道的面积,确保水工建筑的施工质量。在建设围堰时,需考虑稳定性、抗冲性、地形因素等对围堰的影响,各个工序之间要相互配合,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能达到要求。

2.2预应力锚固技术

为了减少混凝土沉降现象,降低裂缝病害情况发生的概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预应力锚固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专业手段将钢绞线、钢丝变成受拉结构,使其可以长期处于高应力状态,改善基岩的应力状态。介于预应力锚固技术具有可靠性、经济性、先进性等优点,目前很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都会应用该项技术。由于坝型不同的工程,其稳定性、强度等条件也不相同,所以在对预应力锚固进行设计时,设计师要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认真考察,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结合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进行设计。同时,我们还可以将GPS应用到这一技术中,通过GPS我们可以准确地掌控锚固的位置、方向以及深度,还可以对建筑结构和基岩施加预应力,提高预期位置的受力强度,进而达到增强结构稳定性的目的。

2.3土石坝防渗加固施工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土石方防渗施工对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较大的影响。因为水库土坝非常容易出现潮湿、渗水等问题,会使土坝出现变形、渗漏等情况,会影响水库安全。土石坝防渗加固可避免土坝出现渗透和变形的情况。本工程在进行防渗施工时,设计采用劈裂灌浆的方式进行防渗施工,灌浆孔要结合土坝的具体情况布置,并顺着坝轴线将主排孔布置好。在坝轴线上方1.5m的位置布置副排孔,并进行分开布置,副排孔的间隔距离保持在3~5m。使灌浆孔从坝体穿透,抵达坝基后构成防渗体,确保坝体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可达到要求,有效规避了坝体出现渗漏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而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水利水电工程要保证蓄水的合理性,就必须要保证构件的承重能力。对于这些问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其承受能力。所以要严格地遵照规定的要求,运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在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充分调整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问题,要将温度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利用好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有效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构件的承重力。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3.1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切实落实安全措施

基于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性,施工质量应当被列为施工管理的首要问题。我们应当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对施工技术组织实施科学化管理,要对操作方法和施工工艺努力进行改良,为工程质量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对施工细节进行深入地监督和指导,将能够对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各部门之间要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遇到问题时要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除此之外,还要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很多工程施工都是由于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或是误操作导致的,因此,要加大施工操作的监管力度,做好施工安保措施,为施工人员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

3.2提高施工图纸设计的权威性

水利水电工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而且设计图纸也是进行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的主要依据,当图纸设计规范和要求必须进行变更时,必须经由设计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签字同意方可进行,这样才能保证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3.3加强原材料控制

面对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之中存在原材料质量控制松懈的情况,应当在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之中树立以“质量”为主的施工理念,进而使工作人员能够正确认识到原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使之能够端正态度。在此基础上落实责任制,将原材料质量控制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头上,使之肩负起责任,恪尽职守的落实原材料质量控制工作,包括原材料的选购、运输及使用,如此能够有效规避原材料质量不佳情况。

3.4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水利水电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现行技术规程与规范,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的思想意识,在具体施工环节,严格按照规章标准执行,切实做好施工环节质量监控。此外加强施工人员教育培训,保证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和运用最新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为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奠定基础。建立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制,保证施工质量与经济利益密切联系,施工质量责任到人,使得每位施工人员都肩负起工程质量监控之责,构建并维护施工质量责任网络体系,将施工人员个人的经济利益与工程质量挂起钩来,一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要依规定追究相应人员责任,利用经济手段确保施工质量监控效果。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项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项目建设要求,也要考虑项目在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对于生态环境、资源、人类的影响,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方式,高质量的水利项目建设成果,对于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对于保障当地人民生活水平、资源环境的协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增收、城镇化建设、乃至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志强,李洪波.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02):67+74.

[2]何东明.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6):201.

[3]郭丙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现状与改进措施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05):118-120.

论文作者:石艳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论文_石艳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