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调查研究论文_卢威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调查研究论文_卢威

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城金矿 山东莱州 261438

摘要:随着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提升矿山地质勘查技术与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还要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经验,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矿山地质发展的策略,从而为国家能源发展贡献力量。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

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矿山资源的开产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可以获取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却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早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呈现出了分散、广泛的发展状况。原有的矿山环境还没有治理,新的矿山环境又接踵而来,受破坏的矿山地质问题从一个点逐渐发展到一个区域。矿山地质环境的问题分为多种,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其研究的方法也有所区别。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与一般的地址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区别,矿山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表层损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及矿产资源开发的快速推进,矿山开采在矿山区域内造成的表层损害已逐步凸显。主要表现为:①植被破坏及水土流失严重。矿区开采尤其是露天开采致使矿区原有植被和景观破坏的同时,矿区地表裸露和非标准废渣还会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及水土流失效应,从而严重影响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②土地侵占与破坏严重。大多数采石场都需要占用土地,对土地耕作层造成严重破坏等。

(2)引发地质灾害

据调查,有些矿山没有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开采,如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造成地下采空区等,进而增加了边坡失稳,造成滑坡、崩塌、矿井突水、地面严重发生沉降等安全隐患。此外,在实际矿石资源开采过程中,矸石数量随着矿区开采过程的进行而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矿区矸石在堆叠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压实工序,再加上强降雨、刮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影响,进而导致矿石波动及不稳定性的不断增大。

(3)污染环境严重

首先,矿山企业每年产生的废石以及尾矿,在一定程度上给周边环境造成了固体废弃物污染。其次,由于过度开采导致其工业有害气体大量的排放,如大量的碎屑粉尘、废气烟尘、SO2等,造成空气污染与浊化。第三,大量的未及时的处理合格的矿山废水的排放,造成了流经地的土壤污染及流行性水体污染。此外,过度的采矿导致地下水均衡系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导致地下水发生大量渗漏、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的情况出现,从而造成了当前该部分地区发生水资源大量的疏干漏斗,严重地影响到了农作物的生长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

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1完善地质安全防护体系

为了能够有效预防边坡塌陷、失稳等灾害的出现,开采部门应对地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边坡参数,选取特定区域开设排水沟,有序开展边坡排水工作。其次,开采管理者还应在重要地段设置挡拦岩石碎屑的措施,避免开采工作在实际推行中产生滚石的情况。

2.2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工作

为了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企业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合理设计边坡参数,并了解矿区边坡具体情况,有效预防开采过程中产生岩石变形等相关问题。其次,还需将矿石开采准备工作做好,如对边坡以及弃渣方量予以合理的设计、做好挡墙与挡渣准备等,从而有效避免经济损失。同时,矿区管理人员应积极深入现场,要求施工人员规范操作,并重点防护以前发生过灾害的区域,注重坑道的有效支护,有效预防塌陷情况的出现。

2.3实施爆破措施

矿区在实际开采时,通常会通过爆破等相关方式来对岩体予以破坏,主要是因为爆破方式能够让开采工作变得更加的便利,进而有利于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并且对爆破技术予以科学的应用还可以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对矿区开采工作意义重大。但爆破技术难度较大,十分容易引发意外事故,因此在实施火药爆破时需做好精确计算与安放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爆破技术予以实际运用时,对光面爆破予以科学的运用存在着极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通过对炸药使用量的合理控制,不会对环境产生过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矿体坍塌与裂缝的产生等相关灾害方面,有着极强的控制力,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措施

3.1增加投入,提升治理效果

要想提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水平,还要注重在资金上增加投入,要采取“抓管理、建机制、搞示范、突亮点”的措施,做好治理恢复工作 。并从矿山建设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采矿引起山体破损的生态修复,并让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只有在资金上得到保证,才能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的目标,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

3.2做好监管工作

在开发利用矿山地质资源的时候,要做好全过程监管工作,提升矿山地质环境监管水平。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让矿山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监管,避免出现各类矿山地质灾害。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矿山企业来说,项目建设中要依法落实矿山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让矿山地质环境尽快得到恢复,提升保护工作实效。通过合理确定环保目标,将各方面整治恢复措施做到位,真正让环保设施与矿山主体工程设计、施工和投产保持一致。

3.3加强管理,严格执法

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要不断对环境质量等级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并结合矿山地质环境实际情况,将相应等级标准与要求明确下来。在日常实践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对矿山地质环境等级作出科学合理的评定,同时及时将相关信息发布出来。此外,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上要严格执法,并加大巡查和监管的力度,第一时间全面了解环境各方面的资料与信息,让矿山地质环境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价,严格检查确保获得预期效果。同时还要检查环境恢复整治、土地复垦质量、进度以及效果,保证能够与规范要求相符。

3.4加强科技创新,实施优惠政策

(1)要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研究力度,做好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与应用工作,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产业化水平。

(2)要大力研究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不断拓宽应用范围,让固体废物得到有效利用。此外,政府部门应该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注重对煤矸石等固体废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支持地方企业在建材制造、环境整治、土地复耕和道路建设等领域应用固定废物,并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

3.5着重关注地下污染的治理

现在大部分地区的矿山环境治理都放在地上,也就是大部分的治理工程都是地表工程。但是,矿山开采造成的污染不是局部的,各种污染物也有迁移转化的过程,这就可能导致地层土壤中存在众多重金属、地下水受污染严重等地下污染,这些污染带来的长久影响要比地表污染严重得多,其背后隐藏的生态风险十分巨大。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地下污染的治理,尤其是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含水层污染要进行着重治理。

结束语:

矿业长期以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也十分严重。所以,目前我国加强了对于矿山环境方面的修复与整治,但是在修复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国家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完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矿山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加大资金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矿山地质环境的修复是有效的、有成果的,有利于当地居民健康安全地生活,实现当地经济健康持久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阁. 水文地质勘查在环境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J]. 世界有色金属,2017(24):220-221.

【2】崔海 . 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研究 [J]. 企业技术开发旬刊,2015(10).

【3】武强. 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理论与实践[J].煤炭学报,2017,42(5).

论文作者:卢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  ;  ;  ;  ;  ;  ;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调查研究论文_卢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