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科学技术与知识经济的内在关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试论论文,科学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124(2000)02—0083—04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1]的确,生产力作为现实的物质力量, 决定着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经济生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同样,历史地积累的生产力也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几千年来大都是在农业社会中度过的。在这种社会里,直接劳动一直是人们获取财富的主要来源。直到18世纪以后,人类进入了机器生产的新时代,生产力才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人类社会也开始了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就是逐步改变了人类获取财富的主要形式并产生了十分惊人的效果。在过去的1 000年中, 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头500年仅为0.05%,而此后320年也只有0.07%,但是近180年却提高到1.71%,是头500年年增长率的23.4倍。推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原动力无疑来自劳动工具的伟大变革,即以蒸汽机、电动机和自动化为标志的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正如马克思所说:“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一目了然的。”[2](424)马克思在1847年写的《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有一个统计数字:英国1770年由科学技术造成的劳动生产率与手工劳动造成的劳动生产率相比是4∶1,而经过产业革命,到1840年,这个比例则变为108∶1,所以“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2](664)并且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3] 这就明确无疑地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那么,科学技术为什么就是生产力呢?尽管迄今为止理论界对生产力的涵义仍然众说纷纭,但是越来越共同认识到生产力不仅仅是指人与工具。应该说,,它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即生产力系统。笔者比较赞同这样的观点,即认为生产力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实体性因素,它包括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第二层次是附着性因素,主要是科学技术及其发展水平;第三层次是运筹性因素,包括社会劳动的分工协作、生产联合、生产结构、组织管理、信息传递等等,这类因素是通过对生产力系统的其他因素的选择、调动、处置,在数量和比例上做到合理结合,从而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的。生产力的整体功能并不是上述各因素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组合所形成的系统合力的发挥。而系统合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速度。由此可见,作为附着性因素的科学技术,本身就是构成生产力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之所以说它是附着性因素,还因为它对其它诸因素几乎都有着无孔不入的渗透作用。比如,科学技术对劳动者的渗透,就必然会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从而对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产生巨大的作用;至于科学技术对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的渗透,其结果不仅扩大了了劳动对象的范围,而且使生产工具产生了从石器到青铜到铁器到蒸汽机乃至电脑的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变革;还应强调指出的是,科学技术的渗透作用不仅表现在属于第一层次的实体性诸因素,而且对属于第三层次的运筹性诸因素也同样有着程度不同的渗透作用。所以,“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又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4]
尽管培根在17世纪就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但在当时并没有被各国领导者所接受。其原因显而易见: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劳动者数量的增加和生产资料在同质基础上量的扩大,也就是说主要靠劳力、靠资源、靠外延来扩大再生产,所以生产力的发展十分缓慢。但是从18世纪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诸因素的渗透作用越来越明显,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伟大革命力量。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革命的力量。邓小平早在1978年即指出:“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5]这段论述清楚地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就是一种生产力。不仅如此,邓小平在这段论述里还把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看作是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所谓“最主要”,自然已经包含着“首位”、“第一”意思。关于这一思想到了1988年,就讲得更为明确,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274)“第一”两字十分关键,这说明科学技术已经由从属地位变为主导地位。
那么,为什么有如此变化呢?首先,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内部动因看,科技的渗透作用越来越强。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次,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综合化。现代科学技术具有明显超前性,科学理论不仅走在了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而且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从而一改传统的生产→技术→科学的发展顺序,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新顺序。再次,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体力和智力的支出比例看,脑力劳动在社会中的作用更趋明显,而且越来越将取代体力劳动并成为获取财富的巨大源泉。正因为如此,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再次重申:“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加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6](377)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飞跃。这一论断突出强调科学技术不是一般生产力,而是“第一生产力”,从而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这是邓小平结合时代特点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学说的新发展。
二、知识经济实质上就是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经济
“二战”后兴起的以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原子核能等为标志的新的科学革命,把人类社会又带进了一个崭新的社会,这就是被称为“知识经济”的社会。当然,人们对知识经济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70年代初,前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两个时代之间——美国在电子技术时代的任务》一文中提出,我们面临一个“电子技术时代“。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贝尔又把它称为”后工业社会“。1982年美国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提出有关”信息经济“。1986年英国福莱斯特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高技术经济“。“知识经济”则是联合国研究机构于1990年第一次正式提出的。
究竟什么是知识经济?顾名思义,自然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问题在于怎样认识与理解“知识经济”中的“知识”。笔者认为,除了传统上理解的知识本身以外,至少还应该包括信息、高科技在内。如果说这里所讲的知识是一种有组织的经验、价值观、相关信息及洞察力的动态组合,那么,信息一般可以理解为数据、资料、消息、新闻、情报,它反映事物运动的一般状态和变化的方式。至于说高科技,毫无疑问,自然是科学和技术的融合。知识经济之所以有别于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就是因为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并且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在这里,特别应该强调指出的有以下两点:其一,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即通过知识、智力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因此,在知识经济中对智力资源——人才和知识的占有就比工业经济中占有稀缺自然资源——土地和石油等更为重要。正因为如此,过去,我们都熟悉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等人。然而今天经常为人们所提到的则是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格罗夫,网景公司主管安迪森等人。前者的成功靠的是有形的资源和财富,而后者的成功主要靠的是无形的资源和财富——知识。其二,现代科学技术对知识信息来说具有核心地位。正如联合国研究机构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指出的,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产业为标志的产业化经济。事实也是如此,当前,发达国家高科技的产值、出口额的增长速度都大大高于其他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正在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力量。联合国组织对高科技产业的主要分类有: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当然,高技术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不断会有新的高技术产生。签于上述两点认识,我们就不难得出如下结论:所谓知识经济就是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作为首要依托的经济,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处于核心地位、实质上也就是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经济。
三、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之日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时
尽管由于每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因此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时间就会有先有后。但是,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里,知识经济终将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里占据主导地位。当然,对于中国来说,也决不会例外。问题在于知识经济的时代不会坐等着就能到来,对于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中国同样如此,而且还必须付出更加巨大的努力。因为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我们毕竟还有较大的一段距离。要尽快缩短这段距离,促使知识经济的时代尽快到来,别无选择,只有不断地把科学技术由一般生产力提升为第一生产力。
要把科学技术由一般生产力(不仅是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真正提升为第一生产力,要做到:
首先,必须加大知识、信息特别是科学技术对劳动者的渗透力度,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有人作过这样的统计,一个普通的工人受一年初等教育,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30%;一个熟练工人学习一年的科学文化,可提高劳动生产率1.6倍。国外的一些企业的经验还表明, 工人受教育的时间每增加一年,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比重就增加6%; 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工人所提供的合理化建议,比没有受过同等教育的工人要多4倍; 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在技术制造上的积极性要比只受过四年级教育的工人高30~80倍。正因为如此,一些发达国家非常注意对教育的投资。以美国为例,1900~1959年的60年经济发展中,对物质资源的投资使利润增加3.5倍,而用于教育上的智力投资则使利润增加了17.5 倍。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大知识、信息特别是科学技术对管理者乃至领导者的渗透力度。这种渗透必然会引起作为生产力第三层次即运筹性诸因素,(其中包括社会劳动的分工协作、组织管理乃至信息传递等)的深刻变化。上述两种渗透,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渗透。无论是劳动者、管理者还是领导者都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只有使知识、信息特别是科学技术被人所掌握和运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发展知识经济、提高人力素质已成为不少国家的基本政策。对于我国来说,正如邓小平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上的”。[6](120)
其次,还必须加大知识、信息特别是科学技术对劳动资料(尤其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的渗透力度,真正走上最大程度地依靠科技进步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道路。在一些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因素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本世纪初为5~20%,本世纪中叶为50%,到了80 年开始跃升为60~80%,发达国家之所以经济发达,其源盖出于此。同样道理,作为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之所以说知识经济才“初见端倪”,说明离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为尽快缩短距离,促使知识经济时代的尽快到来,别无选择,只有脚踏实地走科教兴国之路。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同年,党的十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战略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再次动员和号召:“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
笔者以为,只要科教兴国这项基本国策能真正形成共识并全面付诸实施,就有可能把科学技术由一般生产力提升为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之日,也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全面到来之时。
收稿日期:200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