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摘要:情感是人类发展成长过程中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对人们的生活或学习影响比较大。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事教育教学是一个复杂影响因素较多的系统过程。情感变化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于同一个事件或过程的反应都不同,对于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起的作用逐渐引起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关键词:情感教育;职教管理教学;运用
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的主导观念是教育的人性化, 即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 更应注重学生人格的发展。情感教育就是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 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 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一、基本内涵
职业教育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情绪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情感教育作为青年学生完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内涵而言,它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职业教育阶段,学生情感教育的基本内涵,是指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关注和培育学生个体的情绪、情感、态度及信念, 确立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在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同时, 培养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道德。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关注人,这就意味着针对职业教育阶段的青年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真实存在,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内隐的生命情感的涵育,意味着尊重学生个体的存在及其情感与精神世界的发展。因此,在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的情感教育就是要积极拓展学生个体情感孕育的空间,教育、引导学生在面对未来的就业和职业的发展中,拥有健康的职业心理,拥有崇高的职业理想、端正的职业态度、良好的职业情感、高尚的职业道德,从而在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中获得身心愉悦感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二、情感教育在职教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1.在学习上激励学生。前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在《教育与发展》一书中提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只照着教学法办事,做得冷冰冰的、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激情,那未必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我们要激发学生独立的探索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又是跟活生生的情绪有机的联系着的。好的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反之则会抑制他们的智力活动。在学校,学生接触得最多的就是老师,学生在与老师的朝夕相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关系。学生最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美,渴望他们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对教师来说,对学生充满爱就能增强教育作用,反之就能削弱教育作用。在教学活动中, 情感对大脑思维的有效工作起着巨大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可以增强大脑的思维,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对它起到阻碍和压抑的作用。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在知识技能上的传递, 更是师生在情感、心理上的相互沟通,更多的时候这种相互的沟通先行于知识技能上的传递。在教学过程中,情感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其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甚至影响到学生思想的进步及身心健康。教师要保持快乐、饱满和振奋的情绪,其目的让学生处于快乐、感兴趣的情绪状态下从事学习活动,教师以自己的快乐、饱满和振奋的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饱满和振奋的情绪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对教师的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可以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形成良性循环,创造良好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学氛围。
2.在生活上关心学生。情感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学习中的许多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固有的,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帮助, 大多数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迅速。恐惧的心会麻痹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一个学生在正常的状态下能够完全正确地回答问题,而在恐惧状态下就会惊慌失措,变得愚笨,即使他脑子里有这些知识,他也可能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或说得颠三倒四。教师要在生活中多多关心遇到困难的学生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和老师建立深厚的感情,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指出:“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 特别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职业院校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属于一种精神成人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在《心理学大辞典》中这样解释:“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从人的感受结果来看, 情感和认识有着本质的区别, 就在于它的性质和内容取决于客体是否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因此,人的情感体验可以分为正向和负向两种: 当满足了人的需要时,人就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正情感;否则,人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负情感。
3.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只有在与学生接触中, 教师才会与学生形成理解和尊重,理解与尊重学生是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理解学生是指站在学生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指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学生, 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决不可摆出一副说教的面孔。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不能把教学看成简单的灌输和被动的接受,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其闪光点,要充分挖掘和培养他们各自的优点,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自由的提出意见,发表观点。信赖学生是指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取得好的成绩。每一位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如果在课堂上直接批评,往往会事与愿违,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这样往往没有实际效果。如果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与学生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在平等的基础上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则学生很容易接受,这样不仅效果很好,而且会形成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课堂上的教学与生活中的关心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最后,在情感激励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爱护学生与适当的批评教育相结合,实施心与心的交流,教师要对学生施以爱心,且要长期关注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善意才会有良好的心境;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我们上起课来才能游刃有余,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总之,职业院校实施情感教育,重视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 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客观需要。职业院校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促进人的情感和谐,是职业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实现教育的价值从培养“人力资源”向培养“和谐、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目标转变。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
[2]马万全等.对中等高职院校学生学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职教通讯,2016
[3]田颖等.浅谈情感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2017
论文作者:颜世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教师论文; 情绪论文; 职业论文; 作用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