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130012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微创手术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运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微创手术,对照组40例运用传统开腹手术,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胃肠功能对比。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胃肠功能对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进行时间同样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运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有助于降低手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促进其胃肠快速恢复,提升治疗效果,手术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腹腔镜微创手术;结、直肠癌;胃肠功能
结、直肠癌主要为胃肠中较为常见的肿瘤,其在早期时症状不明显,在肿瘤逐渐增长时其出现便血、腹泻、腹痛等症状,在晚期时则为贫血、体重下降等[1]。在出现此病症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对此需要运用手术治疗,来改善其症状。本院特运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来治疗其病症,此手术治疗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 择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运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微创手术,对照组40例运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59~70岁,平均年龄(66.68±7.54)岁;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8~69岁,平均年龄(65.75±7.42)岁。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后,其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同意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传统开腹手术,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麻醉,下腹正中开腹,沿腹主动脉前打开后腹膜,游离、切断肠系膜下血管分出的乙状结肠支或肠系膜下血管,由内侧向外侧分离结肠系膜后切开其左侧腹膜边缘,将乙状结肠系膜从后腹膜壁游离,左侧对其腹部的乙状结肠左侧腹膜进行延伸,清除其肠膜下的脂肪及淋巴结,并对其血管的根部进行切断结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手术中需要对输尿管装置的保护,抬起乙状结肠,直接进行直肠分离,在手术中,其肿瘤的上方10cm处对乙状结肠进行切断,肿瘤下方3~4厘米处对直肠肠管进行切断,低位直肠癌,下切缘距肿瘤最低不少于1厘米,对其直肠和乙状结肠部位运用管状吻合器进行处理。
观察组运用腹腔镜微创手术,麻醉师对患者进行麻醉,对其肚脐进行穿孔,创建人工的气腹,保持人工气腹的气压,将腹腔镜放置在不同的操作孔处,径平脐、麦氏点以及左侧腹。对乙状结肠的右侧系膜进行切开并将其分离,对其系膜下的淋巴结进行清除,断开其肠系膜下的血管,将左侧的乙状结肠系膜进行分离,并对其进行切断。手术中需要注意保护输尿管,利用超声刀,在骶骨岬水平时进行分离,并对其腹部的直肠前壁进行分离。在进行手术时,需要对其直肠系膜进行分离,运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在肿瘤下方3~4cm处切断其肠管,低位直肠癌,下切缘最低不少于1厘米,在左下腹开切口,将肠断提出到切口外,在肿瘤的上方10cm处切断其乙状结肠,将其肠断复位后,运用腹腔镜对其异状结肠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以及进食时间,对两组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4.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以及进食时间进行对比,对照组40例患者,手术中出血量(231.41±81.21)ml,住院时间(10.31±3.44)d,排气时间(3.48±1.34)d,进食时间(3.79±0.57)d;观察组40例患者,手术中出血量(102.11±51.61)ml,住院时间(8.13±2.46)d,排气时间(2.11±0.78)d,进食时间(2.37±0.48)d;两组手术中出血量对比结果(t=8.499,P=0.001)ml,两组住院时间对比结果(t=3.260,P=0.002)d,两组排气时间对比结果(t=5.588,P=0.001)d,两组进食时间对比结果(t=12.052,P=0.001)d。观察组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以及进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结肠直肠癌,其主要病因尚不明确,通常与癌前的病变相关。其在临床上主要症状为血便,因肿瘤位置的不同,其出血量与性状各不相同。例如患者出现息肉性大肠癌,其主要为右下腹部出现局言行的腹痛、腹泻情况,并在其相应的位置可摸到肿块。为治疗此疾病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以此来改善其病症,保障生命安全[2]。
对照组运用传统手术治疗,在运用此方法治疗时,患者的腹部切口相对较大,其手术中出血量较多,虽然其治疗效果与腹腔镜微创手术一样,但其在手术后恢复效果明显较差,胃肠恢复均受到一定影响[3]。
观察组运用腹腔镜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最大的特点是切口小、恢复快、出血量少,在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对其肿瘤部位明显清除干净,并且在手术后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较为快速,提升其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住院时间[4]。
通过两组对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以及进食时间均好于对照组,(P<0.05)。运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降低住院时间,促进其胃肠功能快速恢复。
上述所论,证明对结肠直肠癌患者运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有助于加快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运用。
参考文献
[1]宝音升博尔, 田永静, 王腾祺,等.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微创手术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7, 38(3):49-51.
[2]梅刚. 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J]. 医药论坛杂志, 2018, 39(12):98-100.
[3]秦健.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性及对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43):8347-8348.
[4]戚兆营.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对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临床影响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91):20-21.
论文作者:刘学伟 刘博,严京哲 柴淑梅*(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手术论文; 直肠癌论文; 患者论文; 时间论文; 乙状结肠论文; 对其论文; 微创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