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系统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论文_胡芳

胡芳

(武汉市中医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在骨科护理带教中采用PDCA循环系统的临床教学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09月~2014年0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实习的骨科护理学生82例。根据抽签法将他们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1例),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PDCA循环系统法对他们进行带教,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学生的临床带教效果情况。结果:统计学比较显示,观察组学生在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执业态度、导师满意度以及总教学评分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对比的差异性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系统进行骨科护理带教,其教学效果良好,是一种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

【关键词】骨科护理;带教;PDCA循环系统;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181-02

护理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执业态度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就使得学生在进入实际工作岗位时,需要首先进行一定时间的带教阶段,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经验基础[1-2]。PDCA循环系统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新型带教模式,并在临床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带教效果[3]。本文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09月~2014年09月之间,在骨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82例,采用PDCA循环系统法进行带教,并就两组学生的临床带教效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现将具体情况进行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择取2013年09月~2014年09月以来,在我院骨科进行实习的82例护理专业学生。学生的年龄大约在18岁~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5±1.1)岁;学历方面,大专学生39例,本科学生43例。将82例学生按照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护士41例,年龄大约在18岁~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1±1.3)岁;观察组护士41例,年龄大约在18岁~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8±1.2)岁。经过临床分析,两组学生护士在年龄、性别、学历、实习科室以及实习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性不大,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学生护士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临床带教。即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老带新方式对学生护士进行临床带教。

1.2.2研究组 对学生护士采用PDCA循环系统进行临床带教。具体方法为:

1.2.2.1计划阶段

带教老师要在学生实习前,先对骨科护理的教学大纲要求以及科室具体情况以及工作标准等进行分析,并在综合考虑后制定科学性、可行性、针对性的骨科护理临床带教计划。一般情况下,要在总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按星期进行教学目标的分解,即制定每周的临床带教目标。具体为:①第一周目标,主要是对骨科科室中的护理基本内容、护理仪器以及病房环境等进行了解、熟悉和掌握;②第二周目标,主要是对骨科疾病的相关护理常识进行全面了解和熟练掌握,并进行实际的临床护理操作;③第三周目标,主要是对骨科典型病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汇总,并对特殊案例进行护理方案的学习和分析;④第四周目标,主要是考核学生的骨科临床护理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技能,并对其考核成绩进行总结和评价。

1.2.2.2实施阶段

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实习护士进行骨科护理带教,在学生入科后,要首先向其详细介绍骨科护理的相关内容,并按照制定的教学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各种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示范讲解。同时,还要针对学生学习进度适时地为其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以便于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护理实践经验。

1.2.2.3检查阶段

临床带教组长要联合护士长对实习学生的临床护理工作情况进行动态性的检查。即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通过查房、晨会、床边交接等渠道,对实习护士进行随时、随机的提问、检查和审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出现工作散漫、懈怠等问题。同时,还可以对实习护士的工作笔记进行定期检查,了解学生对骨科护理工作的实际掌握情况,从而更好的调整带教进度和方法,督促学生提高护理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

1.2.2.4修正阶段

带教老师要定期组织教学小组会,对计划阶段、实施阶段以及检查阶段过程当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以及出现的失败原因等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教学计划进行及时的相应调整,以确保临床带教的效果和质量。同时,还要积极的利用多种手段渠道对实习护士的相关信息进行双向获取和反馈,从而更好的实现学以致用的临床教学效果。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学生护士的操作成绩评分、理论成绩评分、执业态度评分、导师满意度评分以及总教学效果评分五个指标进行评价,每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教学效果越好[4]。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软件SPSS15.0对两组护士的临床带教效果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并采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若差异值P<0.05时,则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学比较显示,观察组学生在操作成绩评分、理论成绩评分、执业态度评分、导师满意度评分以及总教学效果评分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组间比较的差异性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随着近些年来医科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临床护理教学中也逐渐引进PDCA循环系统,以用来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临床研究显示,本次随机抽选的骨科护理实习学生中,采用PDCA循环系统带教的学生,其在操作成绩评分(99.98±5.41)、理论成绩评分(96.13±5.28)、执业态度评分(96.35±3,42)、导师满意度评分(93.14±3.76)以及总教学效果评分(98.15±5.79)方面较之采用传统方法带教的学生(87.93±5.25,87.65±5.44,82.86±3.36,80.97±3.82,85.64±5.88)明显偏高,两组对比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骨科护理带教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系统进行临床教学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理论、操作方面的全面性和熟练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良好的执业态度,从而更好的提高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英梅,杨骏.PDCA循环在骨科新护士带教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11):1097-1099.

[2]秦瑞云,张勇奇,王海霞.责任制带教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373-374.

[3]杨保燕,李林,王琛玮.PDCA循环在骨科护理本科生带教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2):98-99.

[4]李玉芳.PDCA循环系统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09(09):70-142.

论文作者:胡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PDCA循环系统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论文_胡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