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音乐;情感教育;教学策略
揭示音乐教学活动中急需解决的诸如:听——听什么、怎么听?唱——唱什么、怎么唱?奏——器乐进课堂、乐队排练;动——课内活动、课外实践。教师从学生兴趣入手,立足课堂,提升学生的主体体验,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由内而外的音乐体验。
一、聆听与观摩,音乐课堂发现美
聆听是学习音乐最重要的方式。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却在很多人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被忽视。两种聆听是音乐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是弹奏时对自己演奏不间断的聆听和评判;另一种是聆听优秀的演奏从而最直观的学习音乐作品。聆听非常重要却很难,需要学习和训练,聆听与观摩并模仿好的演奏是学习音乐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让学生谈论如何正确把握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的音乐风格,聆听施纳贝尔、鲁宾坦、佩拉西亚等大师的录音可能比请学生日后写上千字、百字甚至万字的作品分析给人以更深刻的启发。此外,学生除了聆听正在学习的作品,他们的听觉空间更应该被好的音乐填满,像交响乐、室内乐、歌剧、独奏...,不管学生是学习哪样乐器,都需要通过聆听多样的音乐形式来构建丰富的听觉想象,发现音乐美的世界。音乐是一种语言,正如语言学习中“听”与”说”的关系一样,学会聆听是音乐学习的第一步,也是一个音乐家终身的功课。
例如:在《瑶族舞曲》这首具有浓郁瑶族舞蹈音乐元素的管弦乐欣赏曲的执教中。教师将教学过程分为情感的苏醒、情感的积累、情感的共鸣、情感的传递、情感的升华五大部分把整首乐曲逐步的展现给学生。精美的藏族风景搭配柔美的乐曲,瞬间将学生带入神秘的藏族文化之中。无疑,这会增加学生审美的心理感受。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运用文字、图片、音乐融为一体,把握主题的同时保留了音乐的完整性。课堂上,教师运用了练习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以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热情,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艺术体验。
二、歌唱和表演,音乐课堂表现美
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引领学生表现音乐之美,歌唱和舞蹈是与音乐结合的最佳方式。对于歌唱方面,教师要从歌唱的姿势、咬字吐字、正确呼吸、作品表达的情感和音乐展现的内在美等方面进行讲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讲解声乐教学。教师要善于从拍点与拍点的把握、点与线的速度连接、乐曲的开始、结束等方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表演独唱、合唱并传授训练学生,在“以人为本”音乐教学中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以简洁、准确、大方的指挥手势引领学生共同表现完成一节精彩的大合唱。表演是歌剧或者说音乐剧的主要表现形式,表演也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最快让学生融入情境获得深刻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孩子们的潜能是巨大的,如何发掘她们的天赋,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表现能力以及表演的自信心才是重点。
例如:“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我们对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上的共鸣。在建国七十周年之际,教师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展开一场爱国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教师以“情感”为主线串联课堂,将歌曲学唱与音乐知识、作品分析、故事再现、情景模拟有机融合,教师凭借扎实的音乐基本功,潜心的点拨引导和富有感染力的激情,最终使得整堂音乐课堂充满了浓浓的“情”,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黄河颂》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对黄河的歌颂上升到一种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使学生获得多边的情感体验,将四个音乐主题对比、呼应、融合,让学生感受、想象、理解、再现音乐形象。教师借音乐剧《猫》带学生走进音乐剧的世界。期间,教师把握住音乐剧概念中剧情、音乐、舞蹈、表演四个要素,让学生走进作品,感受音乐剧的魅力。
三、对比和筛选,音乐课堂鉴赏美
在赏析和体验中感受音乐之光。音乐教师需要引导同学们关注音乐之美,同时善于运用对比和筛选等手段,在音乐课堂让学生体验到鉴赏美的积极情感,通过同学们耳熟能详的音乐曲素材,积极利用多种教学策略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整个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基本音乐知识的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基本的音乐学习,要尤为注重自己鉴赏音乐之美的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甚至通过练习演奏,感受为他人和自己带来音乐所产生幸福感。音乐欣赏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们有能力将所掌握的音乐体验与理解能力实现转化,将所获得的欣赏能力实现升华,触类旁通,从而也能鉴赏同一时期、风格相近的其他作品。
例如:《鉴赏〈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微格课。课堂上,朴老师先通过钢琴演奏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片段,对比其风格特点,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接着采用选择节奏型,看总谱,感受和声色彩,对比分析音乐主题,视唱乐谱等较强实操性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感受音乐,从而了解奏鸣曲式和交响乐队的编配。《图画展览会》教学中,教师分别抓住了三段音乐中的主要音乐要素:乐器、旋律、音区,对乐曲进行分析,刻画了三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直观的让学生在体验音乐中感受其趣味性。教师筛选出《解放军进行曲》、《欢迎进行曲》和《拉德斯基进行曲》作为学生欣赏曲目,着重讲解《拉德斯基进行曲》,采用总——分——总的欣赏模式组织教学,从构筑情境入手,对作品进行详尽分析辅以作者简介、曲式分析、情绪架构,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全方位感受乐曲传达出的的热烈欢快的情绪。
四、改编与创作,音乐课堂创造美
音乐课堂的创造美在于将音乐合理的改编与创作,教师要善于从创设情感氛围、开展音乐实践、尝试音乐创编结合唱歌教学的三大环节,分享了自己运用的多种有效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使在座的老师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体验式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作用,以情境引发共鸣,让学生知、情、意、行得到全面发展,真正学会用音乐来表达情感。
例如:在题为“身体打击乐的探索”创新执教中,为了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抓住学生对流行元素的喜爱作为切入点,结合乐理知识的学习,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基础,教师改编并对声部、节奏作出丰富性的调整,教师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有趣节奏,节奏的练习、节奏型创编、辨别架子鼓的不同音效、体验身体打击的乐趣,激发学生去发现节奏动律的魅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教师在《红河谷》的二部合唱后,“体验”阿卡贝拉式演唱,呈现三声部的歌曲,巧妙编排把爵士风格的人声、节奏融入歌曲,演绎出了阿卡贝拉式的三声部演唱,通过欣赏将学生带入了音乐创造与实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使得音乐课堂动起来、乐起来,让我们的孩子通过唱好歌、爱唱歌,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在音乐课堂中发现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延伸出课堂之外更大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吴天娇. 论初中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完美融合[J]. 黄河之声, 2018, No.510(09):93.
[2]赵静. 初中音乐课堂中情感教育的体验[J]. 软件:教育现代化, 2013(9):268-268.
[3]洪叶. 微课,让音乐课堂变得更“活泼”——浅谈微课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下旬), 2017(03):144-145.
论文作者:刘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音乐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情感论文; 课堂论文; 音乐剧论文; 节奏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