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在现代公共建筑上的表现论文_郭奇

建筑美学在现代公共建筑上的表现论文_郭奇

摘 要: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并体现了各关系之间的融合与交互,从建筑艺术审美的本质、特征、创造及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建筑与艺术在形式美法则、审美价值和鉴赏机制等方面的互相关性。以现代的某些公共建筑为例,对现代建筑所蕴含的建筑美学特征的研究,则可使建筑师等工作者的思维更清晰,在设计中手法更纯熟,并使他们的创作在符合功能之外更接近美的标准。

关键词:建筑;艺术;建筑美学;公共建筑

一、建筑美学的概念与发展

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运用美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较多,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

二、分析与实例

(一)形体之美——里尔现代艺术馆扩建馆

里尔现代艺术馆旧博物馆由Roland Simounet于1983年设计而成,并且已被列入历史古迹名单。新建部分为五个长条状不规则方盒子以扇形结构往外延伸,呈现出流畅而有机的姿态,画廊的曲折则使得空间更加自然而富有生机,体现了博物馆的传承性特点,并且使新旧两馆之间拉近了联系。

扩建部分的里尔现代艺术馆本身即是对艺术的展现,小体量的五个建筑高低错落,末端部分利用镂空花纹产生虚实对比,在这里可以体验到时间的流逝与美丽的光影所产生的虚幻又清明的感觉,并使整个建筑看上去被掩映在强光和公园风景之间,显得不那么强势。设计将博物馆建设为一个连续的、流动的实体,通过增加新的画廊,致力于艺术作品的集合,推断现有的空间。建筑外墙壁是未经处理的、光滑的混凝土,外观略显严肃。尽端处的镂空设计手法将绿意引入了建筑内部,而混凝土与镂空挡板一起又能保证阳光的适度进入,且随着光线的强弱变化,混凝土表面也会显出一种淡淡的、变化着的色彩。

(二)流动之美——银河SOHO

由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担纲设计,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银河SOHO是一个集商业办公于一身的大型综合项目,全新的工作休闲空间使项目与周边枢纽的联通更趋完美。在建筑技术上,银河SOHO使用了如高性能的幕墙系统、日光采集、高效率的采暖与空调系统等多项绿色建筑的先进技术。

这座融动的建筑群形式优美,而设计的主题之一则是借鉴了中国院落的思想,希望创造一个内在的世界。这里的关键策略是流动的空间和视线的导向性,通过可塑、圆润的体量相互融合、分离以及拉伸天桥的再连接,创造了一个连续的形体及连续的内部流线。建筑在不同层面平滑地向各个方向展开,平台与视线的相互错综位移,产生环绕着的、引人入胜的环境,渐渐走近时则将体验到开放与封闭空间的转换,感觉似游离在光影的游戏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技术结构之美——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

在结构设计中,体现出形式与内容、造型与功能的一致和统一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当以注重明确而清晰的逻辑关系和理性精神的结构科学与需要一定形式美的建筑设计相结合时,会碰撞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火花。

由让·努维尔设计的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与其说是一座建筑,不如说是一个精密的科学产品。该建筑外观具有强烈的图案表现性和科幻效果,其精巧之处在于采用了相机光圈原理的玻璃窗设计,通过感光度去控制窗的开合,阳光洒进室内,随着开开合合的窗起舞。让·努维尔说:“建筑设计灵感源自于阿拉伯文化,是对一种精巧、神秘、蕴含宗教氛围的东方文化的赞美。我对清真寺建筑的雕刻窗很感兴趣,光透过它洒在地上形成了几何形、精确的、波动旋转的深浅阴影。”

正如设计师所言,建筑南立面采纳的是阿拉伯历史上的几何装饰母体,巨大的玻璃窗整齐地排列,基于照相机快门原理,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度和亮度开放或关闭,一个光电管可根据太阳光的强度来调整进光量。这种技术还可以被看作是对阿拉伯建筑窗户及其他高贵装饰的一种现代化转换,新技术与传统形式相结合,创造出不一样的建筑技术之美。

(四)解构之美——大连国际会议中心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是一座非常典型的解构主义建筑,由蓝天组建筑事务所设计,占地4.3公顷,总建筑面积14.68万平方米,高59米,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的四层。建筑外表皮是由穿孔材料构成的一个扭曲多面形式,首层的公共空间则利用参数化设计的外表皮结构直接反射了空间中的光线,而内部能容纳2500人的会议大厅与大剧场相连,剧场和悬臂式会议空间与建筑外表动感的形态相呼应,内部空间风格蜿蜒流动,体现了弯曲的、平面的流动性。

由10万块铝板构成的会议中心“表皮”,让其拥有极强的表现力。建筑外墙及屋面均采用双层幕墙结构,室外面层为穿孔金属板幕墙,室内面层为玻璃幕墙或金属板。外观结构新颖,看似复杂无规律可循,却给人以曲折流畅但又柔和的整体感觉。该设计方案亦呼应了当地的自热景观特点,以行云流水般的建筑形态回应着大海的召唤,室内共享空间尺度恢宏,展示了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

三、结语

不同文化模式下的人对美的判定是不同的,从根本上来说,建筑之美在于其根植于自然环境而又服从于自然环境。各异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处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表现出了各种文化自己的建筑美的语言。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建筑,当与不同的地域和自然环境相容时,亦可以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建筑之美也在于其“随意之处竞显精致,虽由人做宛自天成的艺术创作”。无论是整合,是变异,抑或是缺减、奇险…无论哪种形式,好的建筑总能在建筑的形体、色彩及空间中体现出独特的文化与内涵,展现各异的建筑之美。

参考文献:

[1]曾坚,蔡良娃.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张华.建筑的形式[J].美术观察,1996,(07).

[4]王沫.浅析建筑美学的客观规律——形式美法则[J].天工,2015,(04).

论文作者:郭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信息》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建筑美学在现代公共建筑上的表现论文_郭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