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战略目标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3)05-0030-05
一
浩浩荡荡的经济全球化潮流势不可挡。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政治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面前,中国的政治发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战略目标、采取哪些途径和方法,已经成为政治学者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
政治发展是一个舶来语,原本是一些西方政治学者在考察研究二战后许多不发达国家政治上出现的一些变化过程中所使用的术语和形成的理论。这里所说的政治发展,是一个与政治不发展相对应的概念,相似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政治发展是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一个不断的历史过程,也是一种必然趋势与战略目标;既可能是现实的变革过程,也可能是变革的目标设计和选择。作为当今人类共同面临的任务和主题,它是社会全面进步的标志,但因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而具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政治发展既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是一个自觉的过程。之所以说它是自然的过程,就在于政治发展从根本上讲不为任何个人的意志所左右,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人类只能适应发展变化的本质要求,不能违背、抵抗其根本指向,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之所以说它是自觉的过程,就在于人类能了解、把握、顺应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政治发展的生态环境所提供的现实可能性,科学地选择政治发展的目标,调动整个社会的政治资源,自觉地推动政治发展。由此可见,在政治发展过程中,选择、确定政治发展目标是推动政治发展的前提条件。政治发展目标从总体上规制政治发展的方向,在价值观念上设立若干标准和检验尺度。只有明确政治发展的目标,才能确定政治发展的内容,制定政治发展战略,以此牵动、引导政治发展;只有选择确立科学、明确的战略目标,才不会为一些复杂因素所影响,才能以明确的目标统一全社会的思想,保持步调一致,一往无前。政治发展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情景下,应该有不同的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政治发展目标的确立必须充分考虑国情,必须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二
论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目标,既要考虑经济全球化以及经济全球化所具有的特征对中国政治发展的要求和影响,努力适应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历史潮流,体现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也要关注中国政治发展的民族性和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政治发展的本质特征,尤其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出发。因此,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不是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即政治的消失、自由人联合体的实现,也不是指政治发展对社会发展其他方面的影响和实际效果,而是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治发展使中国政治本身呈现何种状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境界。根据以上分析,不难认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治民主化
政治发展理论认为,民主是政治发展最本质的内容和要求,如果没有民主建设的不断推进,就不能称之为政治发展。当今世界民主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主要西方国家在不断地调整民主的形式,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把民主化作为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不断地推进民主建设的进程。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作为长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中共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并再次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提出要健全各项民主制度。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重申: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1]事实上,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探索和创造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系列原则、形式和方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经济上融入全球化潮流,中国社会将加入国际经济体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尽快实现经济的跨越性发展。中国的政治发展,必须适应经济、文化的发展,适时推进民主化进程,通过各种形式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政治,并不断提高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参政的质量。
经济全球化带来国内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并进一步推进新型组织的出现,职业类型与职业活动方式也将进一步加剧分化,从而使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利益主体逐步多元化和清晰化。然而,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劳动者在经济、政治、人格和权利义务上却是平等的,他们是国家社会的主人,这种主人翁地位只有通过民主制度得以实现和予以保证。同时社会结构的变化也使不同利益群体不断分化、组合,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急剧变化,原有的利益格局通过一系列的调整、转换变得更加多样化、复杂化。要想及时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调解社会心理,消除不断积聚着的社会张力,实现最大限度的社会整合,就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
经济全球化,势必带来各种资源配置以及经济社会生活组织方式的进一步调整,加速社会的变迁、转变。政府的管理模式、意识形态、社会组织和个体社会成员的行为目标和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任何一次决策都显得很重要,因为它规定着整个社会的生存方向,牵动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结构日益庞大交错、复杂多变,加剧了决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任何决策的做出都不能仅仅依靠少数人的知识、经验和才华。同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增加,也使少数人难以对决策的实施后果进行全面的预测和总结。特别是重大决策涉及专业、领域、知识范围以及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之多、综合性之强,都极大地超出了个人的能力。因而只有不断完善民主制度,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化,避免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经济全球化也会带来科学技术的跨越性发展,使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即使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未来社会,人仍然是最活跃的首要的因素。先进技术的发明创造,现代化工业的使用,现代化方法的运用,都离不开人的作用。尽管人的需要层次不同,生理和心理结构有异,但每个人的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的行为是由某种动机驱使的。这种内动力是由其利益和需要满足的程度决定的。渗透和体现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社会主义民主,恰恰能够充分满足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的要求,使其确实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把自己的命运同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联系起来,焕发出更大的热情,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保证社会发展始终有强劲的动力。
然而由于民主的发展以及制约民主的因素的积累是一个过程,因而我国的民主形式、机制的健全和完善还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如果忽视民主的阶级内容,进行表象的、简单的比较,势必会影响国人对中国民主的正确认识。加之西方世界把自己的民主制度普适化,企图用自己的民主价值观、文化意蕴和制度实践“西化”社会主义中国,因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尤其必须加强民主建设,努力寻找适合表现自己本质内容和优越性的形式、机制和具体制度,不断开辟各种形式和渠道,完善各种具体制度和运行机制,实现美好理想与具体实践、本质内容与具体形式的完美结合,使自己的民主理念、民主模式以及民主建设的道路始终保持和体现自己的特色。这也正是在经济全球化潮流面前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政治法治化
法治是现代化社会的组织形式和治理国家的方略。布莱克曾这样指出:“由一种法律体系代替个人专断行政是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一块界碑。承担着诸多任务的现代行政机关若不依靠法制而依靠其他基础,便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2]法治作为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尺度。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现实运动都不可辩驳地表明,如果缺少法治,社会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与专制独裁根本对立,在本质上应该实行法治,人民民主制度的内容、形式、程序,都不能没有法治的保障。
实行法治,有助于政治发展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取向。法治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内涵极其丰富。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3]这种良好的法律既要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发展趋向,也要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诸如公正、正义、平等等社会价值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民主也就没有法治,民主是法治的应有之义。将政治发展目标确定为法治取向,就必然坚持民主的价值取向。缺乏法治化的民主往往会走向专制、独裁,甚至会走向法西斯主义,或者走向无政府主义,因此法治为民主的运转提供保障。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主权在民,即要求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参与政治过程。列宁曾这样指出:“民主意味着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4]民主的价值原则就是要求所有公民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平等地行使权利。民主的行使过程要求公民都平等地进入政治过程,任何人没有多于他人的权利。法治的精义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赋予所有公民平等的权利。缺乏这个本质特征,法治就失去公正性,缺乏合法性,更谈不上法治的价值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法治以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原则来保证公民平等地参与政治过程的权利。实行法治能够体现和保障民主制度。经济全球化从积极的意义上讲,很可能进一步打破现有的分配格局,带来社会成员收入上的差别,只有体现人人平等原则的法治精神,才能保证每一个公民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法治为民主的实现提供制度、机制、程序和功能的保障。法治以法制方式维护民主的实现形式。从目前的情况看,除个别国家外,民主更多地采取间接的形式,即公民通过法律程序选举组成国家机关,对全社会进行管理。这种权力所有者与权利行使者的分离,有可能引起权力的异化。为防止管理者背离公民的意愿,公民广泛和深入地参与政治,依法进行监督,保证管理公正、廉洁、高效,从而保证政治权力为实现人民的共同利益而服务。民主也是不同的政治主体为实现一定的利益而参与政治的一种活动,而每一个具体的参与者的利益是不尽相同的,有时甚至是对立的。为了能够合理协调、处理这种不同利益的碰撞,民主的运作和实现就需要一系列的程序和规则。而这些规则和程序要具有权威性,带有约束力,就必须法律化。这种程序化、法治化政治还能保证国家权力系统的产生和更替建立在公开化、有序化的基础上。只有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依法办事,接受法律的监督和约束,才有法治可言,才有助于为民主的实现提供其所要求的公共权力制约机制。此外,法治能够保障和形成良好的公民文化氛围。公民借助于法治对政治行为的规范、引导和必要的强制训练,逐步将法治的规范内化为政治心理,使其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行为更加理性化,进而成为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政治人,使中国的政治发展具有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经济全球化也蕴含着或意味着各国都必须承认、维护和促进人类政治发展的共同标准。学习、借鉴人类社会民主与法治的一些优秀的形式和机制,对照经济全球化时不难发现,我国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法规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差,法规的统一性、稳定性、连续性不够,法治意识普遍不强。我们必须既注重专门性法规与国际的接轨,又坚持我国的宪法原则,确立宪法至上的观念,这是法治的根本和关键;同时应尽快清除审判工作中“职权主义色彩过浓”、“重实体,轻程序”、“缺乏现代化司法观念”的现象。根据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则,我们应在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自由、合理愿望、进取精神的基础上,构筑法律体系,真正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从制度上保证一切国家机关依法行政,切实保证公民权利;要不断地改善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特别是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尤其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法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意味着法律向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和层次的扩张和渗透。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准则,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是人们用于创造新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对于缺乏法治传统的中国来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三)政治稳定化
政治稳定表示的是政治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有序性和连续性。所谓有序性,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排列的合理性;所谓连续性,是指系统功能的发挥不受阻碍,保持正常运转。政治稳定与否可用以下指标来度量:国家法定的基本制度维持和持续程度,政府及执政者更迭制度化、程序化程度,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相对均衡、变化有序程度,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程度,政治过程的有序化程度,政治文化的内在一致程度。政治稳定一般包括国家主权的稳定、政权稳定、政府稳定、政策稳定、社会政治生活秩序的稳定和社会心理的稳定。政治稳定主要是指社会总体上保持合法有序的良性运行。它是一种变与不变相互制约下的动态平衡,是一种有效系统控制下的社会有机体的积极运动。政治稳定所表现出来的是其运行机制能容纳和疏导社会的利益矛盾,具有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关系发展变动的控制和调整能力。政治稳定一般情况下是各国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和理想选择,是政治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前提、保障。而政局动荡,往往使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失去稳固的支撑点,导致政治发展中断。因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始终把政治稳定作为追求的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从大局上把握和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从总体而言,对世界各国的发展与进步都是有效的,但经济全球化进程挑战着国家原有的稳固地位,这种新变化主要体现为跨国活动、跨国主体和各种新的交往规则不断地吞食着国家的传统领地,以及地方主义、族群、个人和国内政治社团不断地从下掏空国家。前者超越国家传统意义上的主权和边界,后者削弱了对国家的依赖和信任。与此相联系,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传统的主权意义。对于民族国家来说,主权是对外独立的、对内最高的,它具有绝对性。然而,这种正统的主权意义受到全球化的挑战,正式的、非正式的、政府的、非政府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区域性的、全球化的组织和活动对民族、国家行使主权形成强有力的制约——国际干预的加强和国际化的“硬化”,国际组织的多重作用,非政府力量的壮大,经济的“无国界行为”和各国的相互依赖以及全球危机的加深。全球化还改变着人们的基本政治观念,改变着公民对本国政治制度及政府的评判标准,严重地淡化、弱化以至化解人们对国家的政治认同,转移公民对国家的忠诚。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其民主观念、民主价值和制度实践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拓展,给发展中国家以制度上的压力。
经济全球化必然使我国的一些产业、企业面临剧烈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以致不可避免地造成劳动力转移的大调整和失业的大幅度增加,尤其是由于国外农产品的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将会下降,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在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社会不稳定因素便会增加,很可能带来社会震荡。经济全球化还使商品资本信息流动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跨国公司凭其足够的资源和信息优势将成为极具力量的多功能实体,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科技方面对国家主权进行某种腐蚀、动摇,以西方国家的价值标准确立国际关系,并压制、打击发展中国家,从而使国家主权受到冲击。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广泛,西方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侵入,将使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受西方价值熏陶的青年人抛弃传统的价值观念,造成维系中国社会正常运转的思想文化基础的削弱,以致整个社会思想混乱、情绪波动,从而使政治规范的认同性受到挑战,增加政治整合的难度,给社会政治稳定带来更多的隐患。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增加,威胁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由于金融的自由国际化发展,各国逐步取消外汇管理,扩大金融市场开放的范围,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实力比较弱,立法不健全且执法不严,金融领域又没有有效的管理制度,因而如果对国际资金使用不当,就会威胁自身的经济安全,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甚至可能导致金融和银行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例证。
为避免动荡、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加强执政党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抓好法治建设、国家政权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治安等方面建立一系列政治稳定保障机制,诸如外在环境适应机制、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机制、合理的社会活动机制、合理的分配机制、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政治认同机制、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社会“安全阀”机制以及内部协调机制、社会预警机制,保证政治发展始终在政治稳定的环境中健康推进。
(四)政治意识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政治意识是政治生活和政治活动的心理反映,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形成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习惯、政治价值的总和。政治意识作为一种政治方面的精神形态,一旦内化为一种观念、意志、信念、情感,就会萌发一种动机和态度,自觉或不自觉地驱动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和政治活动之前或过程中做出种种反映,表现为一定的政治行为。这种能动性的强弱、大小,取决于政治主体对所在社会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的理性认知程度。政治意识不仅驱动政治行为,而且指导政治行为。众所周知,政治的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其大方向不是任何人的意志能改变的,但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历史阶段,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和力量并非是固定的、单一的,在每一个具体历史阶段,存在着多种客观趋势和可能性,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并不是惟一的目标和方向,需要人们在各种不同趋势和可能性之间进行选择,这种选择当然要根据现实的条件,但在任何人选择某种行为时,都难以摆脱政治意识的指导。政治意识支配人们对政治的行为目标与政治行为方式的选择。政治意识的性质和内容不同,所指导的政治行为的性质和作用也截然不同。政治意识的建设状况,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决定着政治行为的状况。
政治意识影响社会的政治面貌。一个社会的政治状况是由经济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然而经济关系对政治面貌的作用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阶级关系以及社会的政治意识直接发挥的。政治意识影响政治系统的结构和形式,影响政治系统发挥功能的方式和内容。一个国家和民族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政治意识传统,必然成为一个国家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的思想文化基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治理活动无不体现政治意识的本质特征。每一个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都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稳定为己任,并借助于政治制度使其地位合法化、固定化,对全社会产生普遍的影响力和约束力,按照自己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塑造政治形态、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政治意识促进或制约政治发展。政治发展过程,就是逐步实现充分的民主政治,实现政治现代化,最终进入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不仅取决于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而且取决于社会政治意识传播程度以及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人们的自由意识、权利义务观念的确立。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政治意识具有凝聚作用,它本身内含着政治发展前景的向往,如果这种理想符合政治发展的规律和大多数人的政治价值取向,社会成员就会从中汲取巨大的精神能量,形成统一的意志,汇聚成巨大的社会力量,通过实践活动,推动政治的发展。在政治发展的常态下,政治意识往往决定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体系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意识往往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意识。统治阶级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传播这种政治意识,力图使社会成员认同和确认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增强其认同感,甚至使其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对全社会实行强制性的规范,以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从而维护现有的统治制度。
新中国诞生之后,新型的经济关系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政治关系,铸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政治意识。社会绝大多数人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决定了全社会具有趋于统一的政治目标,共同的道德标准,共同的政治价值、政治情感和政治热情。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经过社会主义政治意识载体的传播,已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政治意识有了很大发展,四项基本原则已成为全社会的政治基础,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的意识和能力日益高涨,与社会主义相一致的爱国主义日益成为增强广大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精神,集体主义日益成为人民的政治评价标准。然而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政治意识环境的不均衡,造就了政治意识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和不同的发展;社会阶级差别和社会分工的存在,使不同阶级、阶层和团体对政治活动的感受、情感、价值观念和志向不同,对政治体系的认识、信任程度不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以及利益群体日益多元化,利益上的调整又加剧了社会成员对各种权力的要求以及对各种政治活动的态度、情感和价值标准大相径庭。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势必带来中西政治意识的冲突,使得我国的经济生活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距离缩小,经济关系、商品交换、技术转移和资金流动等日趋国际化,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经济往来日益扩大的同时,政治意识之间的触及日益增多,这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吸收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另一方面也必然产生中西政治意识的撞击和冲击,特别是西方政治意识有目的的渗透和影响,与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成一种冲突和对抗。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这种冲突不仅不会消除和减弱,反而比以往更加明显或突出,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的冲突上。西方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扩张和渗透的过程中,极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然而经济全球化没有也不可能因文化霸权主义的存在而造成全球文化的同质化。事实上,在一些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的同时,民族传统、民族文化意识更显示出民族的特点,强化全球文化的差异性。当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价值标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多样化也会造就全新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要求,引起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果我们忽视和削弱政治意识的建设和引导,就可能造成整个社会主义大厦的倾斜和倒塌。
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识放在一个战略高度,作为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来建设。作为政治发展重要内容的政治意识建设,其重中之重在于重构政治意识的核心价值体系。因为只有建构相对稳定的政治意识的核心价值体系,整个社会才会有稳定的、统一的核心灵魂和精神支撑,社会才会稳定,才会有序运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就是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共同的政治信仰、政治理想,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规范体系和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评判标准,即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建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基础和指导,并密切联系中国社会现实,有效地整合整个社会的政治意志,并且以博大的胸怀吸收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充分发挥政治社会化功能,将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各种途径传播、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真正发挥其导向、规范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一种社会主义公民文化,牢固构筑坚不可摧的思想防线。
政治民主化、政治法治化、政治稳定和政治意识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都是政治文明的内容。政治文明是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在改造社会和实现自身完善、提高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积极成果和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进步状态。要全面实现政治文明,就要将政治文明的全部内容纳入政治发展的战略目标,使经济全球背景下中国的政治发展目标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还应该努力实现政治科学化、政治公开化、政治高效化、政治清廉化和政治文化世俗化。
收稿日期:2003-05-26
标签:政治论文; 政治意识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经济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法治政府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法治国家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政治社会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法律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