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论文_李发辉

摘要:湿地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功能和科研价值,其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对人类活动和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对湿地生态系统认识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湿地生态系统的资源保护与管理。基于此,本文就从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展开分析。

关键词:湿地资源;现状;保护管理;对策

1、湿地的概述

由于湿地的形成原因、类型和湿地结构的多种多样,湿地的分布范围也不均衡,科学家很难给湿地一个严格而又明确的定义。但是对于湿地的概念,大致可以分为广义上的湿地和狭义上的湿地两种。广义上的湿地包括除海洋(6m以下)以外的所有水体。而狭义上的湿地是指水域与土地的过渡地带。更有科学家描述湿地为带有水体的(包括水深6米以内的水域)天然或人工的水域地带,包括与湿地连接的河湖或海水域沿岸。中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6600万公顷,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国境内,从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一个地区内常常有多种湿地类型,一种湿地类型又常常分布于多个地区。如图1所示。

图1 湿地

2、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现状

2.1湿地资源保护意识较淡薄

虽然湿地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功能,但是由于我国对湿地的相关保护认识比较晚,湿地资源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再加上人口增长的压力和土地资源的缺少,致使湿地资源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相反,大量的围垦、过度的开采和捕杀,造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2.2湿地资源保护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但是我国关于湿地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这使得湿地资源保护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

2.3湿地保护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虽然已经陆续建设了一些湿地保护区,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管理经验和相关湿地保护区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专业性的湿地保护人才以及相关监测设施落后等原因,湿地资源没有得到与之相对应的保护。

2.4湿地资源科研较少,监测技术落后

湿地资源科研较少,对湿地研究仅局限在生态功能和现状调查与研究阶段,而检测技术也仅仅局限在对水质,污染物以及相关物种的观察和检测,相应的技术比较落后,检测规模较小。

2.5湿地污染现象加剧

有些企业和个人在一些湿地中进行种植业和养殖业等生产活动,其生产生活用的污水、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湿地中,这将严重影响湿地的生态平衡,造成湿地的生态破坏。

2.6湿地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使得湿地动植物资源逐渐减少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湿地资源的开采与利用与日俱增,不断的污染与过度的开采,肆意的捕杀和没有到位的保护,这些使得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差动植物资源逐渐减少,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威胁。

3、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加强湿地资源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多组织一些湿地资源保护的活动,如“湿地日宣传”、“爱鸟你我他”等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我国国民的湿地生态意识和湿地保护责任意识,积极普及生态知识,加快湿地生态文明建设。

3.2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湿地保护区体系

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法规体系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建章立制,将湿地资源保护纳入到法律法规的管理道路上来,切实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严厉打击乱砍乱伐、乱采乱杀的违法行为,坚决以保护湿地资源为首要任务。此外,还应该继续建立和完善的湿地保护区体系,制定相关管理体系和规划,使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稳定而又有序的进行。

3.3增加湿地资源科研项目,提高监测技术,培养科研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增加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投入,增加湿地资源的科研项目,主要做好国家的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等,同时我们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时更新设备,增强机构能力,完善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技术,实时培养湿地资源科研人才,为湿地资源保护的长久发展考虑。

3.4规划湿地资源保护措施,减少湿地污染现象,建立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机制

保护湿地资源要求我们要定期进行保护措施的商讨,真正做到减少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杜绝乱砍乱伐、乱采乱杀的破坏行为,也要杜绝湿地的污染现象清除,一切湿地资源环境的威胁,确保人和湿地资源能够和谐共处,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起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机制,确保湿地资源保护的顺利实施。

3.5建设自然保护区扩大湿地保护面积

对于湿地生态系的建设,不光要有保护,还要有发展保护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发展才能更好的管理湿地资源。对于湿地保护区,我们还要积极申请和建设湿地公园,建设自然保护区,扩大湿地的保护面积,将有重要价值的湿地及时的纳入国家的保护范围,完善国家相应的湿地保护网体系的建设。

3.6积极对外交流与学习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学习的活动,学习国外先进的湿地资源保护方法和管理措施,摒弃那些不好的方法和管理措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造福国家,造福人民。

3.7对屡禁不止的破坏行为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

对于那种“游击战”的屡禁不止的破坏行为,要在宣传和教育的同时,有必要开展一定程度上的专项打击和整治行动,对顽固分子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教育与再教育,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真正使保护湿地资源,人人有责刻入人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致使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解决湿地资源的保护问题显得刻不容缓。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就是对我们唯一的生存环境的保护,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湿地资源保护意识和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湿地保护区体系是湿地资源保护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我们要时刻谨记,保护湿地资源,人人有责。

参考文献

[l]刘洪超.中国湿地资源与管理现状研究初探[J].东北水利水电,2013.

[2]鲁奇.中国湿地消失的因素及保护对策[J].自然生态保护,2011.

[3]刘守江.我国湿地资源的现状、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4.

[4]曾曙才.我国湿地资源特征、研究现状与保护对策[J].广东林业科技,2016.

[5]吕宪国,刘晓辉.我国湿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2013.

论文作者:李发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  ;  ;  ;  ;  ;  ;  ;  

谈论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论文_李发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