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白蛋白静脉注射联合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 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常规组患者采用蓝光照射并服用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白蛋白静脉注射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胆红素水平对比常规组有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白蛋白静脉注射联合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荐价值。
【关键词】 白蛋白静脉滴注;蓝光照射;黄疸;护理;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074-01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游离胆红素含量增加,造成新生儿皮肤及黏膜黄染,如无法及时治疗,将会引起胆红素脑病,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1-2]。本次,我院以80例黄疸新生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白蛋白静脉注射联合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中的疗效及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 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其中,常规组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为2~29d,平均年龄为(14.24±10.54)d;实验组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19例,年龄为2~30d,平均年龄为(14.33±10.24)。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对比分析,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治疗如下:对患者进行蓝光照射,每天9小时,1天1次,持续3天,同时给服用患儿茵栀黄颗粒,1天3次,每次1/4袋。实验组患者治疗如下:对患者进行蓝光照射,方法和常规组一致,再将1g/kg白蛋白加入10%的20ml葡萄溶液中,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1天1次。
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天,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胆红素水平。
1.3护理
(1)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易哭闹,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相对的安静,保证治疗顺利进行。(2)在蓝光治疗过程中,应尽量裸露患儿的皮肤,同时做好患儿眼睛以及生殖器的保护工作。(3)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儿的排尿量,并及时进行补充。(4)为患儿进行白蛋白注射治疗时,需对用量和滴注的速度进行严格把控,避免患儿出现不良反应。
1.3观察标准
1.3.1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
本次研究中,我院将患者的疗效情况分为以下三种:(1)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2)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部分改善,胆红素水平有明显下降趋势。(3)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
根据以上的疗效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3.2两组患者的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由X2(或t)执行对计数(或计量)数据的检验,由率或()的形式描述,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者患者的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常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两组数据经过统计学对比分析,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n,%)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我院采用白蛋白静脉注射联合蓝光照射对新生黄疸患儿进行治疗,其中,蓝光照射能有效的促进患儿体表组织胆红素的分解,降低胆红素的浓度;而白蛋白能与患者体内的E型胆红素结合,提高治疗的稳定性[3]。研究结果显示,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胆红素水平对比常规组有显著的改善(P<0.05)。由此可见,白蛋白静脉注射联合蓝光照射在新生黄疸患儿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治疗中采用白蛋白静脉注射联合蓝光照射,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胆红素水平,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凌敏, 凌莉, 钟丽嫦. 白蛋白静脉滴注与蓝光照射联用治疗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分析[J]. 抗感染药学, 2016(3):675-677.
[2]张佳, 张建国. 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21):2969-2970.
[3]李维维, 赖燕, 冯圣芳,等. 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94-96.
论文作者:陈钰西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患者论文; 白蛋白论文; 胆红素论文; 黄疸论文; 患儿论文; 蓝光论文; 实验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