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于加强论文,文明建设论文,生态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8)11-0094-04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纲领,这是我党对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原创性贡献。高校是全社会文化层次最高的地方之一,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先行者。所以,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进而带动全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是高校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1](P26) 高校是社会先进文化、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播者,是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基地,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消耗过度、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利用率过低、生产方式粗放、为GDP增长付出的资源与环境代价过大、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科学技术落后和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凸显出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不协调,以及这种不协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利影响,已日益成为阻碍我国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自然、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特别是提出了“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通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中,我国明确提出了“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必然先决条件,要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各级教育系统,运用教育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高校有其独特的资源,能以自身的生态文明建设带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落实科学发展观。
2.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面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和谐共生、和谐共处、和谐共荣。它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发展,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协调。”[2](P30) 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求大学生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和道德规范,这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此外,高校还着力研究生态化科学技术,努力提高生态生产力水平,教育青年学生掌握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技能,应用科学技术寻求解决制约社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健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
3.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协调一致的,社会的发展程度与人类的整体素质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准上。人类对自然的价值观经历了从“自然中心主义”到“人类中心主义”再到“生态整体主义”的认识过程。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随着生态价值观的进步而逐步强烈,它标志着人的整体素质开始向一个新的层次提升,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人类社会的协同发展已日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人类社会将向新的时代推进。高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相和谐。大学生能掌握科学文化,不断提高驾驭自然、驾驭社会的能力;能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能逐步树立对自然美的追求。这些品德的培养,促进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最终将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制约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
1.生态文明意识的淡薄制约着高校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意识指导、规范着人类的行为必须与环境协调发展。它要求人们不断深化对自己同自然界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的认识,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法则,协调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不超越大自然所允许的生态阈限,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继续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然而,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比较淡薄。回顾过去,人类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掌握了变革自然的强大能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文明和物质文明,人类也由自在阶段转变为自为阶段,从而形成了被称之为“现代性”的工业文明意识。但这种意识在发挥着巨大进步作用的同时,也使人类逐渐习惯把自己凌驾于包括一切其他生命形式在内的大自然之上。人类在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使各种资源将消耗殆尽。同时,人类还把各种废气物排放到自然中来,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人类以自然的主人自居的思想仍然深刻影响着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意识的淡薄也使高校存在着对人与自然观念上的短期行为、利己主义、实用主义、追求短期利益以及对自然价值的忽视等现象。
2.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缺失制约着高校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是各类高校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本位,充分利用已有环境和社会条件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态文明培养和影响,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教育保障制度。目前,高校还没有健全的教育机制以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首先,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不明确。对于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高校还仅停留在环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还没有上升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待。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进行“人需要怎样的环境”的教育,更要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完成在环境中育人,并以此最终实现能满足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养、教育及发展的新目标。其次,高校的教育模式还比较传统。学科与生态文明教育没有有效整合,学科课程没有优化配置和整合,学科之间很少在生态文明的高度互相渗透。再次,在师资结构上,教师的人文与生态文明素质有待提高。一支既有专业资质,又有良好生态人格表率作用的教师队伍还没有形成。此外,促进学生自主教育的手段还不明显。生态文明教育不仅需要从改变教育者已有观念及整合校园内外环境等外部因素入手,更需要受教育者通过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感知、体验、认同及内化来完成。当前,高校在让学生接触并亲自体验人与自然环境的重要关系方面还没有更多的有效途径。
3.大学生过度的消费行为制约着高校生态文明建设
为了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消费。必要消费是对资源有价值的利用和合理开发,它不仅能处理好生产、分配和交换之间的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能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类能够经常受到自然界的赐予,避免受到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大学生是重要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和自然产生重要的影响。可是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的消费至上、享受至上的消费主义(consumerism)文化现象,近年来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对思维活跃、观念新潮、追求时尚、最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又有认知能力差、辨别力弱、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等特点的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严重冲击。
近年来,大学生比较重视物质消费,往往通过过度的物质占有和消费来填充部分精神的空虚,把消费的商品仅看作一种符号,一种用来代表自身身份、地位、成功与否的象征符号,用物质来炫耀其所谓的成功、富有、高贵的社会地位,满足其虚荣的心理需求。这个特殊消费群体(纯消费群体)的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追求名牌与个性的时尚、前卫消费急剧攀升,喜好在众人而前显示自我的炫耀性消费、为了消费而消费的信贷、超前消费的苗头已经突显,贪图消遣娱乐的享受型消费急速增长。这种消费行为导致对物质的挥霍浪费,使高消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一次性消费等成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显著特点。不合理的消费造成人类对地球资源的过度损耗。社会上企业为了生产消费品而进行生产的过程、消费者对大量消费品的丢弃等,都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而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有限的,过度消费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对环境的极度破坏,造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学生对此认识不足,就将纵容自己过度的消费行为。
三、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重视内容,又要重视方法,是内容和方法的有机统一。
1.以渗透方式提高高校的生态文明意识
当前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价值理念的迷失和行为方式的失范。只有通过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节制来缓解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才能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了促进高校生态文明的进步,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改变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在高校的影响,认真审视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复杂关系,确立自己在自然界正确的、合乎自然规律的地位,确立地球及其他生物物种的道德主体地位,重新调整人类的行为和实践,促进人类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根源于并服从于生态规律,以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的有序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态意识,是促进生态文明进步最基本的要求。
以间接渗透的方式在高校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是当前的重要方法。[3](P61)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高校应该站在文明建设的制高点,依据当前生态问题危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实际、人们对生态文明认识的觉醒等变化了的客观条件以及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以效益作为方法选择的落脚点,明确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哪些方法应该有效利用,哪些方法应该舍弃,进而改变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后意识。间接渗透式教育的方法以教育对象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认同作为判断教育工作好坏的标准。它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受教育者身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育和生活中渗透生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意识潜移默化地渗入到教育对象中去,在不知不觉中使教育对象确立起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和应有的态度。
2.创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促进高校生态文明进步
以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促进高校生态文明进步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高校应联系各环节全方位、创造性地健全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首先,应创新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创新。新时代大学生的认知目标不应仅局限于基本的环境知识与技能,而应同时着重环境与发展的冲突问题、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环境变化的历史进程、当前地球环境热点问题与不同地区环境发展变化的趋势、环境立法和政策制定对不同国家、地区环境可能存在的影响;情感目标的创新涉及到学生由积极的环境态度升华至对自然和人类的热爱等系列情感变化过程;在行为目标问题上,高等教育应率先将生态文明教育的行为目标最终落实在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上。学生不仅要发展有责任的生态文明行为,更要突出新时代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遵循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在发展目标上,人们应重新以新视角看待生态文明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应创新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生态文明教学模式、创新生态文明研究模式等,以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科研为导向,以推广生态文明教学模式为基础,通过学科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整合、生活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合等手段的运用,开拓生态文明教育资源;通过跨学科研究,使各学科在生态文明教育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再次,应创新师资结构。师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态文明教育创新能否顺利进行。教师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来自于教师人文与环境素质的提高。充分调动教师在生态文明教育创新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既有专业资质,又有良好人格表率作用的教师队伍,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最后,应创新自主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不仅需要从改变教育者己有观念及整合校园内外环境等外部因素入手,更需要受教育者通过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感知、体验、认同及内化来完成。让学生接触并亲自体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将“体验学习”贯穿教育过程始终,是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各学科教师的有序协作与学科间协调的前提下,体验学习可以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利用课外或户外活动来进行。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影响、家庭和社会的教学伙伴关系等软资源的利用,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觉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3.破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引导大学生生态文明消费
大学生的教育经历和所处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表现为不同的消费行为。一般来看,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行为在于以下几种心理:一是攀比心理。受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人们喜欢以一个人的消费水平作为评价其能力的标准。这种标准或许适用于已经有稳定收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但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绝对不是值得借鉴的所谓“标准”,这种攀比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不和谐因素。消费物质化的攀比反映了竞争中存在的盲目性、偏激性和低级性。二是虚荣心理。有的学生在学习、工作或文体比赛活动中落后了,在某种虚荣心理和寻找平衡心理的驱使下,转而开始从文体活动、学习生活用品、衣着打扮方面下功夫,想在这些方面展示、炫耀,以求心理平衡。三是放任心理。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每学期要花或花了多少钱,也从未思考一下钱是怎样花的,反正没钱就向家里要。另一表现则是有钱就大手大脚地花,一口气挥霍几个月的生活费的并不鲜见,这种消费上的盲目性表现出大学生消费上的放任心理。高校必须破解大学生这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引导大学生生态文明消费。
生态文明消费着眼于人们在消费的全过程中节约资源、尊重自然、减少废弃物生产量,并要求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资源化;同时大力推广绿色消费。生态文明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重要的价值活动。以生态文明消费教育为契机,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大学生不健康的消费心理而导致的不文明消费行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多管齐下,共同引导学生养成生态文明消费。首先,学校要利用教育的主渠道,把这项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建设之中,使“以艰苦朴素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新时期主导生态文明消费观的核心内容进校园、进课堂、进课本,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田。其次,就家庭方面而言,学生家长一方面应当对子女的正常消费提供资金,这是学生完成学业的经济支柱;另一方面又必须对子女的消费情况有所掌握,及时纠正那些不应有的消费行为。再次,就政府部门和新闻传媒方面而言,政府应大力倡导生态生产,生产节约资源的商品以供消费,出台一些约束不健康消费的法规,把引导社会成员健康消费的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各种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用正确、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青少年生态文明消费。
总之,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转变由来已久的人类的传统观念,形成一种新的文明,即使在高校这一领域也存在一定的难度。然而,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必然选择,高校应积极遵循生态文明自身的规律,寻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引领生态文明在其他领域的发展。
标签: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大学生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