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整体护理;儿科护理;运用
引言
整体护理属于新兴的一种护理干预方式,将现代护理理念作为基本指导,将护理程序当做护理核心内容,系统化护理管理以及临床护理的所有环节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模式实施的基本目的就是,依据人心理、生理、精神、社会、以及文化等基本需要给出的最合理护理方法。整体护理是基于现代科学交叉综合发展和大科学观形成干预方法,是不断认识疾病和自身情况的必然趋势。
1优质护理
在医院中儿科面对的对象都是婴幼儿,年龄偏低,自控能力差,对疼痛敏感,还容易出现抵触、哭闹等行为,不仅会提高护理难度、增加差错发生率,还容易提高家长的担心程度,甚至由此产生护理纠纷。因此在儿科护理中,要改进护理方法,给予患儿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以保证护理质量。
①环境护理:为了消除患儿会陌生环境的恐惧感,要对病房进行改造,适当张贴儿童喜爱的卡通形象,准备儿童画册、玩具等,让病房环境温馨、活泼,让患儿感受到如家庭一般的氛围,进而更快地适应陌生环境;②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年纪小,对身体检查、输液打针存在恐惧感,还会出现抵触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进行心理疏导,首先多与患儿接触,若患儿年龄较低可与其一起观看动画片、听音乐、做游戏等,取得患儿的信任感,以便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能更配合;如果年龄稍大的患儿在进行侵入性操作前,可以一同观看体现输液打针的动画片,让其提前有心理准备,在操作时利用肢体行为、亲切的语言等进行鼓励和表扬;③饮食和运动护理:给予患儿高营养的食物,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多给予温水和新鲜水果,保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维生素,可适当减少每餐食量、增加食次,切忌在哭闹时喂食。患儿要穿宽松的衣物,薄厚始终,如果出汗要及时擦干净,在睡觉时不要长时间将肢体露在外面;还要根据患儿年龄、病情恢复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提升身体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2细节护理
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不仅可以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家属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和价值比较高,值得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推广与应用。
①总结前期护理问题。护理小组对前期护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实际原因,收集患儿家属的意见,及时对护理工作进行调整与完善。②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在护理管理过程中,要遵循以患儿为中心的原则,针对其特殊性和个性化安排最为适宜的护理人员,同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根据实际护理需求,不断完善护理流程和护理内容,与其家属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如果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沟通与处理,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③定期组织学习与培训。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受个体差异性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各种突发事件,因此,需要通过学习与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更好地应对和处理护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④建立细节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根据患儿的实际需求和护理工作,制定和完善细节管理制度,可以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与科学,另外,实行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可以动态监控所有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随时进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时发现容易被忽略的护理细节并给出处理措施,提升护理质量。
3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
非语言沟通指的是除开语言之外,通过相应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还有眼神的传递等进行心理或情感上的信息交流。根据相关的研究可以得知,针对儿童进行非语言沟通的护理治疗效果比语言性沟通的护理治疗效果更显著,在各方面的治疗成效均有所提升。
①通过面部表情进行非语言性的沟通护理模式。相关的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要使面部表情保持微笑,在一定程度上让患病儿童在心理上得到安慰,从而对治疗消除恐惧,促进患病儿童对医生和护理人员产生信任。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及行为都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进行传递和感受,所以医护人员在工作期间,要尽可能的避免过于严肃,防止儿童在治疗的过程中过于紧张而不配合治疗,影响治疗效果。②通过肢体动作对儿童患者进行非语言性的沟通护理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可以通过与患儿的肢体接触来增进与儿童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儿童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促进儿童能对治疗放下防备,有助于儿童患者提高身体对外界的免疫力,促进身体的各项机能恢复,加快新陈代谢,提高治疗效果。例如在进行相应的注射治疗时,可以通过抚摸儿童患者使其紧张情绪得到放松,扩大对治疗手段的接受程度,从而帮助注射更高效的完成,以增快患儿的康复速度。除开对儿童进行肢体接触外,还可以通过肢体动作与家属产生沟通和交流,在治疗过程中对家属进行一定的肢体示意,帮助家属放松心情,增强对患儿的治疗信心。③通过眼神的信息传达进行非语言性的沟通护理模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儿童往往能从眼神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患儿及家属友好且亲切的眼神可以给予患儿在心理上的安慰,同时还能促进家长在治疗中与医院的配合程度,缩短诊治的时间,帮助患儿快速康复出院。④合理布置诊治环境,促进非语言性沟通护理模式的实施。在非语言性沟通护理当中,患儿所处的诊治环境对患儿的影响也较大,好的环境能有效促进患儿的康复速度。医护人员一定要在卫生和环境上严格要求,定期针对病房卫生进行大打扫,保障空气的疏通,维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病房建设上,可以增添更多适合儿童的生动图案作为壁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儿对诊治的紧张及恐惧心理,进一步促进儿童患者在治疗上的配合程度,从而提高治疗效率。
4强化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4.1加强护士内涵建设,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开展专科理论与操作培训与考核,学习儿科护理学、儿童心理学、营养学等相关资料。根据科室护理人员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善于发现并寻找新的护理方法,通过护理研究推进科室护理水平的提升。定期选派优秀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定期参加省内外组织的各类学术活动、学习班,与时俱进,紧跟护理学科发展,并将这些新技术切实地应用到实际护理工作中去,让患者受益。
4.2儿科是护理纠纷高发环节,由于技术不过关的纠纷更是高发中的高发
科室在提高护士专科能力的基础上,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做到住院患儿零钢针。通过建立QC小组,通过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宣教,对科内护士进行静脉知识培训,并不定期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的抽查等方式,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患儿住院最恐惧是注射,加强研究无痛静脉留置针使用,运用高科技透视灯等工具,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生理痛苦,从而达到生理舒适,静脉输液质量得到持续性改进。
4.3注重安全管理
对于孩子来说,安全尤其重要。积极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改善患儿住院环境,在床位上加上床档以预防坠床,在开水壶外增加围栏预防烫伤。全科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进行双向查对,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患儿身份确认的准确性。保障了患儿的安全,保证了各项护理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实行责任区分组管理,将责任制与组长负责制结合,体现护理层级作用,将护士站前移,巡视车巡回病房,减少呼叫铃响次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客观及时记录护理记录。
结语
随着近年来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泛推广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不但能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提升患者满意度,也能够有效减少医患矛盾。但是在儿科护理中开展整体护理具有相应难度,此时需要临床带教教师采取科学带教措施,将学生整体护理能力提升,所以,在儿科护理中开展整体护理中对于社会发展十分有利,儿科护理中实行整体护理理念,对于形成更科学、更深层以及更广泛的现代护理思想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慈海彤,邱大石,郑玉萍.创设情境,强化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学教学研究[J].健康之路,2016(6):134-135.
[2]易利纯,尹忠元,段伯平,等.以家庭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模式在儿科病房的应用[J].当代护士旬刊,2016(11):84-85.
[3]陈倩萍,陈志高,黎仲雅.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急诊优质护理中应用效果评价分析[J].中外医疗,2017,(9):134-135.
[4]唐湘铧.护士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2017(6):108-110.
[5]王庆玲.北京市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应对方式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17(22):2175-2177.
论文作者: 怀腾腾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8
标签:患儿论文; 儿科论文; 儿童论文; 护士论文; 语言论文; 模式论文; 肢体论文; 《健康世界》2020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