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丽霞[1]2003年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导致资源浪费、破坏和供不应求,环境消纳污染物的自净能力难以支撑和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92年世界各国就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以来,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促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途径,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旨在构建“资源——产品——废物——再资源”的闭环式经济系统,是适应于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并将成为21世纪的一种发展趋势。江泽民同志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上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本文结合山东省软科学项目“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B200210),借鉴国内外循环经济探索的最新成果,立足国情,研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和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部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述了循环经济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而兴起,指出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物,是对传统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的修正和变革,并结合中国国情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原则、基本特征和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构建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 第叁部分: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探索。重点从发达国家加强循环经济立法、公司与企业实践、生态工业园区创建以及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客观地分析评价了国外循环经济的探索进程和发展趋势。 第四部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搜集与整理,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揭示了农业循环经济、工业循环经济、服务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建立了框架体系。 第五部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以及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宣传教育、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法制建设等方面,分析、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和建议。且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 本论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遵循自然规 律、经济规律、祉会规律、技术规律、环境规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循 环经济进行的全面、系统分析以及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基本模式的揭示,体现 了创新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张风丽[2]2016年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新疆的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跃进的目标。然而在新疆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之际,资源环境制约的“瓶颈效应”越来越突出。现阶段,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不高,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方式给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能源效率低、环境承载力有限等资源环境矛盾较为突出,加之新疆地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其生态环境系统具有独特的脆弱性,新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在节能减排已成全球趋势,低碳生活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产业转型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对环境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新疆已被确定为我国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国内外一些大企业正是看好了新疆巨大的发展潜力,纷纷向新疆转移相关产业,为此需要准备好承接转移的条件。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的内部挑战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外部环境,同时又迎来了对口援疆政策和“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机遇,加快新疆产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和迫在眉睫。产业转型是解决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也已成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其转型成败的关键是其路径的设计与选择,这是决定新疆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新疆传统的资源型、污染型产业发展已不合时宜,不利于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在面临资源环境新问题、新挑战、新要求的形势下,选择出适合产业转型路径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资源配置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协调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对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进行系统研究,由此提出转型路径。文章主要内容安排如下:一是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作用机理。一方面,资源环境约束引致产业转型,另一方面,产业转型有助于缓解资源环境约束。二是新疆产业转型状况及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在分析了新疆资源环境状况与新疆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及其演变态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新疆产业转型总体状况与区域状况两方面入手,分析新疆产业转型的演变态势及特点、转型路径现状;最后分析了新疆产业转型面临的水资源、能源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约束。叁是新疆产业转型的资源环境效应测度。从叁方面进行研究,(1)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新疆生态足迹的总量与各产业足迹比较分析;然后对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测度;(2)测算新疆产业转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水平的分析;(3)通过DEA模型测度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效率;四是根据前述新疆产业转型状况的分析,对当前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的缺陷进行剖析并找出影响产业转型的障碍因素。五是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生态预警。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对新疆产业转型的警度进行测度,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分析预警,最后发布景兆指示,进行警素调控。六是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选择。根据新疆产业特点及对产业转型的战略定位和转型思路探讨,构建适合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探索式提出了基于不同产业类型、基于不同产业发展阶段和基于不同区域的产业转型路径。七是新疆资源环境约束的产业转型具体保障措施。从制度保障体系建设、环保监督机制、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宣传及援疆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为产业转型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新疆特有的资源禀赋,形成了资源型产业发展道路。新疆拥有丰富的农牧业、能源和矿产资源,围绕这些优势资源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以资源开发为基础、重化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工业“重化”态势明显。第二,新疆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产业转型压力大。新疆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为主导逐渐向以资源依赖的工业为主导转型,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且利用效率较低,产业结构效益低下,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导致新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不断削弱,生态环境所受的压力进一步增强。第叁,新疆产业转型的效率较低,且与资源环境的约束效应大于协调效应。新疆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不够,注重经济增长而忽略生态。由于脆弱敏感的生态环境,转型虽对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旧不能解决因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环保工作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一时难以解决,生态保护任务艰巨,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性较差。第四,新疆产业转型路径“唯资源拉动型”突出,发展方式依旧粗放。新疆产业依旧依赖于规模扩张的速度型发展,呈现结构不合理,高能耗,低效率、产业链短的特点,产业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型的速度滞缓。新疆的资源消耗效应从时序变化特征来看,产业发展模式依旧是高碳型粗放式,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能源消耗加大、用水量递增是新疆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且“叁废”的排放及循环经济发展的初级化导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第五,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度较低,建立预警系统对产业发展进行预警。目前新疆产业生态安全度处于巨警状态,未来五年内产业生态安全度有所缓解,但依旧处于巨警状态,也就是说目前的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干扰与影响,随着新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对资源环境产生的负面效应日渐凸显,为此根据预警系统找出警源、分析警情基础上发布警兆,以此对未来产业转型提出警示,确定产业转型的方向和目标,合理部署产业规划战略。第六,新疆区域差异大,产业间发展不均衡,产业转型选择不同的路径。根据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原则和目标,坚持资源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抓住产业援疆、环保援疆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机遇,从不同的产业类型、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区域差异进行转型路径的选择,从而促使新疆产业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转变,缓解资源环境约束。
孙毅[3]2012年在《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生态环境压力,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发展等,成为国际共识和国家战略。我国是最早提出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相继进入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以资源开发及其初级加工为主导的资源型区域,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挤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发展难题,资源损耗与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如何破解资源型区域发展难题,跳出资源优势陷阱,实现区域转型发展,是其面临的重大难题,而如何推进低碳经济、绿色发展,也是其重要任务之一。将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结合起来,实行绿色转型,推进传统的、资源依赖的“黑色”发展模式向理想的、创新驱动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对完善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资源型区域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以及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在对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并尝试构建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而对资源型区域产业绿色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绿色转变、科技创新绿色融合、制度创新绿色引领等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中,重点以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山西省为例,从省域层面或是案例层面进行剖析。主要观点如下:一是尝试构建了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基本理论框架。以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核心内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通过数理模型界定了绿色转型的内涵及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双重目标。绿色转型模式是从传统的“黑色”发展模式向理想的“绿色”发展模式逐步趋近的过程模式,采取“寻优”而非“择优”的演化路径。初步建立了包括产业转型、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科技创新融合、制度体系建设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划分出绿色转型的起步期、深化期、成熟期等叁个发展阶段,揭示了从“黑色”到“深褐色”、“褐绿色”、“浅绿色”,最终再到“深绿色”的资源型区域绿色发展轨迹。二是运用路径依赖理论阐释了资源型产业的锁定与突破机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引入路径依赖的分析框架,从资源型区域的初始条件、自强机制、锁定效应叁个方面揭示了路径依赖的存在,探讨了资源型产业从路径依赖向路径创造转变的模式与路径,提出了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产业融合、产业配套、产业植入等产业多元化路径。以山西为例,分析了“黑色”产业路径的形成条件、资源依赖的强化效应及其路径锁定表现。同时,指出资源型产业的路径依赖实质上是资源依赖的产物,并通过构建“资源依赖状况指数”度量山西资源型产业路径依赖程度。叁是探讨了资源型区域生态环境修复与资源集约利用的难点及其破解思路。运用制度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从利益驱动与技术挤出效应、价格粘性与产业惯性、外部性与环境累积效应、功能替代与经济发展效应,系统阐释了资源生态环境难题的成因。通过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数理解析的改造,加入耗竭性资源与环境因素,得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环境资源再生率、可耗竭资源损耗及转化率、环境资源利用率和环境资源消费水平密切相关的结论。通过构建绿色开采与资源开发的预防性机制、资源集约利用机制、生态环境补偿与生态修复机制,以实现区域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四是基于供、求两个角度,探讨了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及融合机制。从供给、需求两方面分析了资源型经济对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资源产业部门的高收益引发科技创新预期收益下降,进而导致科技创新供给不足,“资源诅咒”、“反工业化”现象造成科技创新需求不足,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开展。科技创新的绿色融合机制,需要政府、企业等加大科技投入供给,更重要的是在产业转型、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生态环境治理中坚持绿色技术创新导向,培育现代企业,扩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需求,促进供、求两方面的相互融合,从而增进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最后,分析了推动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制度与对策,建议重点建设绿色产业制度、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制度、绿色技术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财政制度和绿色考核制度。
郭晓超[4]2008年在《中日循环经济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恶化,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实施循环经济已经刻不容缓。日本是世界上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最完善的国家之一,为世界上其它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众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同时,中日两国在地缘关系、治理传统、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等内在和外在制度上彼此趋同,反映在循环经济政策的制定、执行上也有相似的地方。所以通过对中日两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和相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的比较分析,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先进经验,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有关循环经济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中日两国循环经济发展背景的差异和发展现状的比较入手,重点从战略和政策两个层面上对中日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从中得出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借鉴意义的经验与启示,并尝试着提出了我国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文章最后以苏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跟踪分析经济系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废物排放情况,对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评价,以便为政府部门对经济和环境问题的宏观调控提供决策支持。
符利娟[5]2008年在《陕西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理念,是对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又促进了循环经济学自身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它是为了间接解决当代复杂而规模宏大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在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多门学科的基础上,为解决现行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被认为是从机制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作为实现方式,区域循环经济是指在企业、园区和城市实现了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区域内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实施的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循环经济的基础。区域循环经济对于整个区域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它能够修正传统区域发展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带动落后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循环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区域循环经济具有系统论、生态学、经济学这些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本文立足于陕西,对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等相关文献分析、整理、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针对经济发展状况中如何正确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从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角度出发,建立了陕西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计算,对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明确了陕西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力求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尽可能较为全面地选取能够全面包含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各方面指标,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言,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第二章主要是相关理论综述,包括了循环经济与区域循环经济的内涵,原则,特征与运行机制。第叁章通过对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对比,得到了对陕西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第四章阐述了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目标与思路,框架的设计,指标的选取,评价方法的选择等。第五章根据陕西省循环经济状况,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四个准则层,28个指标层,通过对指标体系进行计算,对陕西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分析。第六章是对策建议,针对陕西循环经济的评价,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第七章是总结。
杨文[6]2008年在《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的共识。农业作为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基础性产业,在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和依赖最大的产业,其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循环经济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范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股潮流和趋势,也是宁夏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研究根据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特征,将循环经济引入经济落后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的宁夏的农业发展中,在对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理论阐述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宁夏各地区自然环境、气候、资源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提出各具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对之进行结构、功能和效益分析,进而提出促进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最终目的在于使宁夏农业发展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和环境容量,促进农业生产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推动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统一,实现宁夏农业可持续发展。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对可能创新之处作了说明。第二章循环经济与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本章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对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内涵、实施原则和运行模式、主要特征、发展层次、与传统农业经济的区别等基本内容进行理论探讨和阐述,形成研究工作重要的理论基础。第叁章宁夏农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分析。采用SWOT分析法对宁夏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识别,定性分析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结果表明: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地理区位优势、农业资源优势、农产品质量品质优势和区域特色农业优势等四大优势;劣势是经济实力和科技力量较弱、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资源严重短缺、科学管理基础薄弱;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机遇是,传统农业中的循环思想和实践为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业的自然属性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具有天然的适应性,党中央、国务院对“叁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处历史阶段的特点,为宁夏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威胁是,农业循环经济存在外部性与市场机制失灵问题,缺乏利益驱动机制,存在成本、价格障碍和认识障碍,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划、标准建设比较滞后,农业投入不足、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对宁夏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定量化界定表明,宁夏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偏前阶段;运用克拉森分类方法,对宁夏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定位定量研究表明,宁夏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处于扩张过程中的欠发达区。从而对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现实背景做出了比较完整的分析。第四章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提出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原则和构建方法,建立了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对障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7年10年间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2007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是1998年的1.5倍,年均增长速度为4.61%。从各分类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来看,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循环利用和人口系统3类指标的评价值均高于1998年的水平,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环境安全指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2006年起评价值高于1998年的水平。而资源减量投入指标的评价值呈现出先下降后平稳的趋势,所有评价值均低于1998年的水平,2007年的评价值是1998年的58%。说明1998年至2007年间,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经济社会因素和资源循环利用因素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而资源减量投入和环境安全成为制约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障碍度分析表明,2007年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集中于资源减量投入和环境安全方面,与前面的分析正好吻合。第五章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提出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思路、构建内容、构建方法与步骤。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宁夏22个县(市、区、开发区)进行聚类分析,分为山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沙化地农业区、黄河水灌溉农业区和盐碱地农业区5大分区。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分区自然、气候、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农业产业结构的差异,构建出经济作物综合开发模式、“种植业—沼气—畜牧业”模式、“温棚—畜舍—沼气”叁位一体模式、稻田养殖立体模式、“粮—薯—菌—畜—沼”模式、荒漠牧业和生态沙产业模式及“粮—菜—瓜果—牧”模式等宁夏应当重点推广的农业循环经济具体模式。第六章宁夏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试验定量分析。以“温棚—畜舍—沼气”叁位一体模式为例,对构建的模式进行结构分析、功能分析和综合效益预分析,验证所拟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通过温室内小气候测量、土壤肥力测定、猪生长及饲料、排泄物调查、沼气量及蔬菜产量和营养测定,结果表明:与露天猪舍相比,生态大棚中的猪生长快而粮食饲料消耗少;与户用沼气池相比,生态大棚中的沼气池可运转更长天数,生产更多沼气,尤其是在冬季;与普通大棚蔬菜相比,生态大棚中的黄瓜和番茄不仅产量显着提高,而且其维生素C含量也增加了。结构分析表明,这是一种形式上叁位一体(沼气池、畜舍、生态大棚),内容上五结合(种植、养殖、生态、环保和能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新型生产模式。家畜的粪尿及时为沼气池填料,沼气池随时提供沼气、沼渣和沼液,沼气用于生活能源和为温室增温,沼渣和沼液为蔬菜提供优质肥料,沼气池上面建畜舍为家畜保温退湿,家畜呼出的二氧化碳为蔬菜光合作用提供物质条件,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又清新了畜舍内的空气。功能分析表明,在由种菜、养猪和沼气生产连接而成的良性循环系统中,各种营养物质、生物能和太阳能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全系统辅助能产投比为0.51:1;种植亚系统能量投入的产投比为6.30:1,光能利用率为2.15%;饲养亚系统的能量产投比为0.55:1;沼气亚系统能量产投比为0.42:1。综合效益分析表明,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七章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从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领导、建立政策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科技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载体培植力度、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以保证农业循环经济系统能够按预期目标发展。
邓启明[7]2007年在《基于循环经济的浙江现代农业研究:高效生态农业的机理、模式选择与政府管理》文中认为农业并非天生的弱质产业,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潮流。但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现代农业的内涵、标准与发展层次不尽相同。高效生态农业是近年来浙江现代农业实践中,逐步创新发展出来的先进发展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必然要涉足的重要趋势与方向。但各方面对此的研究还很缺乏,理论界和政府相关部门还存在不少争议。本文试图通过基于循环经济的浙江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与运行机理的研究,对这一应用前景广阔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行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与归纳总结,力求找到支撑系统的主要构件和基本要素,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高效生态农业基本理论与实践分析框架,使其能够合理解释、科学指导新时期浙江现代农业与农村发展实践。本选题具有较明显跨学科性质。为此,本文将在简要分析、回顾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循环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以大量实地调查(包括访谈与问卷调查)为基础,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为特色,对浙江高效生态农业的起源、发展演变及其科学内涵等进行较深入分析、总结,着重对高效生态农业的典型实践模式、发展成效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等进行较深入的调查与实证研究,同时对其发展策略与相应制度(政策)安排进行研究、设计,初步回答什么是高效生态农业、怎样建设高效生态农业以及如何提高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的能力等问题。全文共9章,除导论(第1章)及全文总结与讨论(第9章)外,主要分理论篇(第2-4章)与实践篇(第5-8章)进行较全面、系统研究。上篇,高效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包括第2-4章)。本篇首先回顾了农业现代化和循环经济的主要理论及其实践研究进展(第2章),同时有选择地分析、比较了以色列等主要农业发达国家和中国台湾及长叁角等地区现代持续农业的成功实践及其发展趋势(第3章),以期为高效生态农业的提出与发展完善,乃至整个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部分理论与实践指导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篇继续以循环经济及其相关理论与实践为指导,就浙江高效生态农业的起源、发展演变及其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主要功能与重大意义,以及高效生态农业的主要实践模式、发展思路与框架等进行较深入的分析、考证与归纳、推理(第4章,为本文核心章节之一),对浙江高效生态农业这一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广阔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行较科学、全面的系统研究与探索,初步构建出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分析框架。本篇研究认为,高效生态农业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3R原则),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力就业为目标的先进农业发展模式,是效益农业导入循环经济与生态学理念引发的发展形态变革,也是生态农业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目标和产业竞争的指向实现的转型升级;既具有现代农业的一般特征,又充分体现和满足了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紧缺、经济较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及其特殊性,使现代农业真正建立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社会可接受、环境更友好的基础之上,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指导性,是浙江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与创新。下篇,高效生态农业的实践研究(包括第5-8章)。主要是以当面访谈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背景、现状、趋势,尤其是对影响农户是否参与高效生态农业的种种因素及其决策机制等进行较深入调查研究(获得了317份有效问卷),同时以高效生态养殖业为例,进一步调查、评估当前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成效及其面临问题与挑战(共获得167份有效问卷),并就高效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发展策略与可能的制度(政策)安排等进行初步研究、设计,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与重点。本篇首先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是否参与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种种因素及其决策机制等进行实证研究(第5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受其耕地面积、农业收入水平以及他们是否参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否获得过金融贷款等因素的影响,但不同因素影响程度和显着性不尽相同,尤其是耕地面积在10%显着水平下具有负向影响(另3个变量皆为正向影响)值得注意:户主特征变量、环境特征变量以及农户质量安全与生态意识变量的影响不显着,没有进入到最终估计模型中。其次是以高效生态养殖为例(第6章),对生态养殖小区主要技术依托也进行当面访谈与问卷调查,对其创建的成效及其环境管理问题等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对高效生态养殖户与其他高效生态农业户间可能存在的区别也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就平湖市“以生态畜牧业为依托,以畜禽粪便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与高效生态种植业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有机结合的,种、养、加相结合”县域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模式,进行了进一步实地调研与归纳总结,得出若干有意义的启示。再次是简要分析、总结高效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理、目的与方法,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以及因子分析法,初步建立了浙江高效生态农业的候选指标库(一般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区域与微观(农户或农场)层次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以上指标体系的应用与完善进行探讨。既丰富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方法,也有利于各行为主体根据当地实际及评价目的灵活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初步构建了一个既适合浙江省实际,又符合WTO规则要求的、相对完整的浙江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与政府扶持政策体系(第8章),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叁个层面,对保障高效生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所需要的主要组织与制度(政策)创新问题进行初步研究、设计,以期从技术上、制度上和观念上为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氛围与运行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优化升级。总之,本文较系统地分析并总结了浙江高效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与运行机理,提出了将高效生态农业作为一项现代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与前景,以及相应的发展策略与组织、制度(政策)安排,既丰富了现代农业和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也有利于政府部门对高效生态农业的扶持、引导与服务,最终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中国(浙江)特色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研究成果可供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对当前沿海发达地区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建设均有一定指导意义。
仲崇峰[8]2005年在《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客观分析了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得出我国农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途径。本文以昆明市作为研究地域,综合运用循环经济理念、系统科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的融贯,采用比较、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借鉴国内外不同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成功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对昆明市农业经济进行了分区,提出了针对不同分区及各区普遍使用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可行模式,最后指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与对策。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1、绪论部分主要说明本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主要的创新点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2、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部分:该部分是理论综述部分,概述了循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概念、原则、基本特征;并由此引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定义、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并给出了农业循环经济的特点、基本原则、循环层次、支撑技术。 3、循环农业模式建设的区域性及典型模式。该部分结合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及对比,说明了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区域性、并分析了循环农业区域性的影响因素,详细阐述了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找出了适合昆明采用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4、农业循环经济推广障碍的经济学分析。该部分从农业循环经济的外部性与市场机制两个方面对推广农业循环经济的障碍进行了分析。 5、昆明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条件与现状分析。从四个方面对昆明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昆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优势、战略劣势、战略机会、战略威胁。 6、昆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证研究。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首先,对循环农
张潇尹[9]2015年在《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型区域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来源地,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资源型区域主要依赖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投入作为发展动力。经历了长期大规模的开发利用,资源耗竭、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促进生态与经济融合、协调发展,是资源型区域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生态经济学作为生态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为研究生态与经济之间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从生态经济学视角出发,研究资源型区域如何从传统的、以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转变,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文章运用经济发展理论及生态经济系统相关理论,采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了资源型区域发展难题的形成根源及破解思路,并提出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即减物质共生模式。接着对减物质共生模式运行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提出推动其运行的对策建议,并构建了叁维系统评价方法及相应指标体系,可用于对减物质共生模式运行效果进行评价。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1)理论分析表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形成的双向熵增造成了生态系统混乱,并反作用于经济系统成为其阻碍。本文提出通过提高生态经济效率作为改变资源型区域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切入点,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2)资源型区域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必须要构建以减物质化为基础的产业共生网络。减物质化和产业共生均为提高生态经济效率的有效路径,但两者又存在区别:减物质化侧重从生产源头控制资源初始投入量,产业共生网络则关注进入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既要增加资源循环利用,同时要控制资源开采量,因此应该将减物质化与产业共生进行有机结合。(3)构建了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即减物质共生模式,使企业、产业及区域之间的物质能量循环呈现一种层层递进、相互耦合的关系。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减物质共生模式的优势在于形成了多层次补偿机制和物质能量循环管理。(4)技术水平、资源结构和自然资本价格通过影响资源使用效率和资源投入量进而影响减物质化的实现,核心产业选择、生态产业链构建和信息网络支持系统则是构建产业共生网络的影响因素。针对具体影响因素,提出在产学研政相结合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发挥创新的主体作用来推动技术进步、通过资源税改革规范资源价格、强化教育培训优化资源结构、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和保障作用以及发挥社会服务组织的协助功能等对策建议,来推动减物质共生模式的运行。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将生态经济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与熵理论相结合应用于分析资源型区域的发展问题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把资源型区域视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在对经济发展难题形成根源及破解思路的分析中,将研究视线聚焦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互动关系,打破了以往将研究重心放在经济系统内部的片面性与局限性。(2)为有效衡量资源型区域减物质共生模式中物质能量循环及产业共生水平,本文对生态经济效率进行了重构,并将重构后的生态经济效率定义为“生态系统所受到的单位压力所生产的有效能值-货币价值”。(3)构建了“重量-空间-价值”叁维系统评价方法,可用于评价资源型区域减物质共生模式的运行效果,对研究方法进行创新。该方法结合重量观、空间观和价值观,通过对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中生态空间的利用、物质消耗和能值-货币价值等的分析,用于对资源型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全面、立体的综合评价。
付瑶[10]2016年在《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这个重大战略决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改革开放叁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又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历史进程中,各种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迅速增加。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对于缓解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是十分必要的。从理论上讲,马克思的节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从抽象的层面对经济学问题进行探讨时提出了劳动时间节约理论。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节约始终是被作为很高的道德维度加以提倡的传统伦理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节约思想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运用。中国共产党汲取中国传统节约思想精华,深入研究马克思节约理论相关论述,赋予"节约"以崭新的时代内容。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提出了许多有关节约的思想,既给当前节约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为以后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保证。结合当代中国国情对中国共产党的节约思想进行挖掘,并从整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价值。从实践上讲,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等多个行为主体,受到政策、制度、体制及国际国内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节约型社会在其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利益冲突与社会矛盾。例如,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虽然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来,各地区和各部门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最终结果是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体现在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和资源消耗仍然大大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另外,消费领域也存在着严重的浪费行为和现象,特别是在某些党员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奢侈享乐和挥霍浪费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鉴于此,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节约精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途径、机制和目标模式等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有关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和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几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引言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在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尝试和不足之处。第一章考察理论界关于节约型社会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以及节约型社会的特征等问题,并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背景和重大意义等方面阐述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第二章从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的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的节约理论、马克思的节约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节约理论,并从这些理论中挖掘其当代价值。第叁章借鉴国外的节约理论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并从这些理论和成功经验中寻找对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益启示。第四章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践进行考察。在分析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找到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以及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的解决问题奠定基础。第五章在前四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模式与进一步必须采取的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结论部分,论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多角度、全方位推进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D]. 初丽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03
[2].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研究[D]. 张风丽. 石河子大学. 2016
[3].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孙毅.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 中日循环经济比较研究[D]. 郭晓超. 苏州大学. 2008
[5]. 陕西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D]. 符利娟. 西安理工大学. 2008
[6].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杨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7]. 基于循环经济的浙江现代农业研究:高效生态农业的机理、模式选择与政府管理[D]. 邓启明. 浙江大学. 2007
[8].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仲崇峰. 昆明理工大学. 2005
[9]. 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张潇尹. 山西财经大学. 2015
[10].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D]. 付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标签: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论文; 产业转型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生态农业模式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新疆生活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共生关系论文; 现代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