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走上信息高速公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妇联论文,信息高速公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妇女网”在群雄竞起的互联网时代崭露头角。全国妇联近期在电脑空间亮相,迈出了其信息化建设雄心勃勃的第一步。在“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上,你可以看到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辨认中国妇女和全国妇联的昨天;你可以访问“维权热线”,得到有关政策、法规和维权信息;通过“国际交流”,你可以了解中国妇女如何走向世界,世界妇女如何来到中国;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关于不同年龄段孩子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教材,领略十大女杰的风采,一览妇女研究的动态和成果,了解妇联的经典活动……
全国妇联搭上网络快车时,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景观已经令人目不暇接。
1690万在纵横交错的信息高速公路上徜徉的网民,绝大多数仍然是男性,但女性网络用户增长的速度更快,目前已经上升到25.32%。而1997年10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一次对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进行统计时,女性网民仅为12.3%。互联网用户中,18-30岁者占三分之二,未婚者占三分之二(其中18-24岁的用户占近47%,25-30的占29%)。
女性网站的发展,这时也走过了自己的历程。先是由女性制作、表达她们声音的众多个人网站率先脱颖而出,蔚为风景。其后,女性群体被商家瞄准并锁定,1999年开始,一些门户网站相继推出女性频道,专门的女性网站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蝶”、伊氏女人、漂亮女人、ladynow、半边天、高跟鞋等相继闪亮登场。“文艺大观园”、“财姐上网”、“车情家趣”、“非常时尚”、“休闲风景线”、“红袖山庄”、“校园花季”、“白领丽人”、“妈妈宝宝”、“美眉主页”、“梦幻城堡”——这是一个女性网站的栏目设置,此外,它还提供BBS、聊天室、名人聊天室等功能服务。女性网站的特点和内容,由此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另一类女性网站已经先行一步,渐渐发展。1998年3月,妇女研究网站(http://www.cwomen.ac.cn,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主办)开始运行。1999年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这天,本报网站(http://www.china-woman.com)开通。目前简体中文网站中,本报网站是惟一以新闻为主要内容的妇女站点,各种反映中国妇女的生存状态、中国妇女的心声和妇女运动的动态的新闻,每日更新(周末除外)。今年还开辟了“北京世妇会5年之后”的专栏,有“回顾’95”、“走向纲要目标”、“北京加五简报”、“最新动态”等内容。还有一些非盈利的妇女站点,也在商业和消费的主流之外,支撑起另一片网络空间。如1999年2月6日建立的中国Webgrrls(http://www.webgrrls.com.cn),由北京一群热心公益事业的IT女性策划,现有会员约200人,其宗旨是为中国职业女性提供学习讨论技术与网络的新空间,帮助更多的女性不断地超越自我、了解和利用新媒介,在信息技术时代取得成功。2000年春天,”妇女热线”网站(http://www.38ol.com)开通,除了主推昆仑出版社与红枫妇女热线合作的一套新书外,该网站还设有聊天室、BBS及专家信箱。
尽管女性网民的人数增长较快,女性站点层出不穷,但妇女在互联网空间这个奇妙的新世界中,仍然是少数民族。在网络空间中,商业文化和消费主义主宰着目前的女性站点,女性网络用户首先是作为商家要猎获的目标群体,网络内容还是较多地为她们传统的性别角色所设计,并强化看女性为人妻为人母的传统性别角色和性别关系。而关注社会和两性生存发展状况、以女性为主体、以妇女的视角来提供信息的站点,虽然有独家内容,但在大型网站林立的局面下,显得十分势单力薄。
与此同时,五彩缤纷但又个性模糊的商业性妇女网站也面临挑战。清新宜人或亮丽夺目的包装下面,如何拿出妇女需要的内容和服务、如何吸引支撑自己生存的女性网民,是以时尚、健康、情感等为主打内容的妇女网站绞尽脑汁的问题。
“虚拟社会”,女性或是更加精致地重复现实社会的陈规定型,或是在新的游戏规则下演绎自己的主体性。不同取向,为女性设计和营造着不同的网络空间。
在这个大背景下,全国妇联以充满自信的姿态,走上信息高速公路。新诞生的“中国妇女网”定位在“实现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妇联及有关部委的链接,形成在中国覆盖面最广泛、妇女资料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妇女网络”。它还准备和国际妇女组织在网上“相联”,构建起中外妇女之间的虚拟而又真实的桥梁。
不仅如此,全国妇联还准备与一些大型女性网站共同合作。8月30日,搜狐女人频道、找到了十分女人频道、263漂亮女人频道、亿唐“蝶”女性频道、女友时空、半边天、伊人在线、伊丽人、中国娃娃网、摇篮网、妇女健康之友网、北京市妇联网、天津市妇联心堤网的代表,应邀来到妇联大楼,商议共同为中国女性提供良好的网络内容和上网环境。大家认为,在目前情况下,中国女性网站普遍存在资金、信息、技术、管理等不足,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创造有利的网站生存环境,才能为女性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为此,大家热情响应相互合作的建议。妇联也将通过这样一个网络联合,贯穿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宣传四自精神、引导女性网站健康发展的理念。
尽管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妇女对网络资源的获取、利用和掌握都还远远不够,但是,大家都在越来越自觉地改变这一现象。据悉,“中国妇女网”已经成功地获得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成为重点扶持的网站之一。
据了解,继“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之后,信息产业部还将和全国妇联合作,推进“家庭上网工程”,将信息高速公路延伸到千家万户。目前,绝大多数人还难以接触和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我国网络用户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大城市。希望有了全国妇联的加盟,在即将启动的家庭上网工程中,会让更多的女性免于被新的信息技术边缘化,而逐步成为主动的高科技的使用者。
'95世妇会《行动纲领》指出:“妇女有必要参与发展新技术的决策,以便充分参与新技术的增长和影响”。愿“中国妇女网”的开通和使用,是个良好的新起点。
“中国妇女网”
(http://www.women.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