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论文_孙丽萍

浅谈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论文_孙丽萍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南岔镇中心小学 735000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还尚未完全成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这个阶段是教师对其进行良好教育的重要阶段。所以,农村小学教师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个阶段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帮助农村小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阐述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以及相关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一、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第一种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也就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认真、踏实,成绩也十分优异,可以正确地处理和学生、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协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第二种学生成绩和表现都较为一般,在平时也表现得比较沉默,学习成绩也相对不太稳定;第三种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都相对较差,生活也表现得比较邋遢,在课堂中不能做到专心听讲,对待学习不够认真,经常会犯错误,而且也不能认真地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经常需要在老师与家长的严厉督促之下才可以勉强完成,学习成绩也要远远落后于班级的平均水平。

二、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1.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便是小学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小学农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及时去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并帮助学生改正,和家长随时保持联系,让家长进行监督,将不良行为习惯扼杀在萌芽中,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其次,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孩子们的行为举止具有一定依据,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把握现实可行的特点。农村小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并且告诉学生都有哪些礼貌用语,而且在实际中应该如何使用。例如,在遇到教师时要向教师问好“老师好”,同学之间见面要互相打招呼,在家中见到客人时要说“您好”,别人给予我们帮助时要说“谢谢”,给别人造成麻烦时要说“对不起”,别人感谢你时要回以对方“不客气”,请求别人时要说“请”,对长辈要使用尊称“您”等等,给学生讲解时要具体明确,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进行掌握。

2.言传身教,带动养成。教育工作者孙敬修曾形象地说:“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收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的行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他们在行为习惯及思想道德观念形成过程中,直观的影响远远胜过言语的教导,因此教师对学生不仅要很好地实施言传,更应肩负并完成好身教的重要职责。作为教师在注重身教作用的同时,要更注意从自己的一言一行、细微之处给学生以好的影响和带动。例如,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遇到师长要主动打招呼,那么教师就应该注意文明礼貌,对学生使用“请进来”、“请稍等”、“抱歉”等礼貌语言。当学生向老师表示问候的时候,老师应该认真应答并报以微笑,用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学生的习惯。

3.积极评价,引导养成。评价不仅是明辨是非的教育,对小学生而言,评价既是“规矩”,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学校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行“做文明人”签字仪式,设立了“小红帽”卫生监督岗,评比文明班,颁发流动红旗等,对班级进行激励性奖励。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是莫大的荣耀和奖励,必将激发起争取更大进步的巨大动力。

4.全面认知良好习惯,指导学生行为。教师要在认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俗语说“认知作为行动的依据,行动是对认知的总结”,只有将认知和行动统一,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小学农村教师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时,要将活动课和品德课等作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以广播台和班级板报等作为信息教育窗口,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加强学生道德认知。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可塑性和向师性更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照学生心理特点,采取他们喜欢的形式将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和课堂秩序等改编成歌谣。歌谣节奏有序且比较顺口,容易让学生记住,这样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还让学生记住了那些良好的行为规范,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指导,让学生自觉地向着规范行为努力,使学生关注自我行为,从而根据规范找到自己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5.学校家庭互相协调,合力促进养成教育。学校教育承担着道德认识上的教化、行为道德上的规范训练、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等,但这也只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部分,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中着重强调环境的熏陶,同时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孩子。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校与家庭的综合教育力量,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不断强化的过程。因此,农村的小学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找出最为合适的教育方法,以此来帮助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朱建南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6,(1),14-15。

[2]王马金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例谈[J].关爱明天,2015,(7)。

[3]郑小调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分析[J].学周刊,2017年10月,第30期。

论文作者:孙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浅谈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论文_孙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