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分工与内生增长模型--兼论内生增长理论是否误解了青年?_内生增长理论论文

市场规模、劳动分工和内生增长模型——兼论内生增长理论是否误解了Young?,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生论文,市场规模论文,误解论文,模型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为什么在资本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下经济仍会长期增长?Romer(1986)和Lucas(1988)等人开创的内生增长理论致力于研究该问题。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当经济存在研发部门,新思想的产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抵消资本规模报酬递减,经济可以获得长期增长。第一代内生增长理论意味着存在规模经济,因为如果经济中从事研发的人口比例固定,一国人口规模越大,该国从事研发的人员越多,研发的增长率越高,从而经济增长率也越高。然而,Jones(1995)发现,美国从事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从1950年的20万增加到1987年的100万,但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化相对于5倍来说很小(详见图1)。Jones(1995)提出的经验事实意味着第一代内生增长理论的终结。Jones(1995)、Segerstrom(1999)和Ragot(2003)等人致力于发展第二代内生增长理论以消除规模经济。第二代内生增长理论假设新发明的发现过程由易到难,随着现有知识存量的增加,相同研发人员的新发明数目减少,从而消除规模经济。但是,目前的文献并没有注意到第二代内生增长理论为了消除规模经济做出的关键假设并不符合现实情况。根据美国专利局发布的新发明的数据,我们发现新发明的数量增长的幅度甚至超过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的增长幅度,新发明从1950年的911件增加到1987年的5 847件,增加了6倍多;而同期从事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增加了5倍左右(详见图2)。这说明第二代内生增长理论的关键假设——相同研发人员的新发明数目会随着知识存量的增加而减少——与经验事实不符。内生增长理论该何去何从?

      

      图1 从事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和美国TFP增长率

      资料来源:Jones(1995)。

      

      图2 美国的新发明数量、专利增长率和GDP增长率

      资料来源:新发明数据来自美国专利局。

      本文认为目前内生增长理论存在几个问题:首先,长期增长是否只来源于新发明的增长?其次,即使新发明的增长带来了长期增长,那么是否像目前内生增长理论只关注新发明的生产函数就可以呢?是不是只要新发明的供给增加了就一定会带来长期增长?本文构建了一个具有内生增长机制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内生增长机制和现有的内生增长理论不同,并且不违反Jones和图2提出的经验事实。为了清晰地看出本文构建的模型经济增长的源泉和机制与内生增长模型不同,本文假设没有研发部门。我们假设存在劳动分工,这里劳动分工主要表示为企业间分工,最终品和中间品种类可以变化,企业间的分工主要由市场规模决定。本文的长期增长的源泉来自劳动分工;长期增长的机制是劳动分工会带来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扩大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扩大又会带来劳动分工的深化,劳动分工的深化又会扩大市场规模,这是一个自我持续的过程,这会带来长期增长。如果一国人口规模大,这会增加市场规模的绝对值,但不会影响市场规模的增长率,从而不会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所以本文构造的模型不具有规模经济,符合Jones提出的经验事实。另外,由于本文构建的模型长期增长来源来自劳动分工,长期增长率也不取决于新发明的增长率,所以不违反图2提出的经验事实。

      实际上,本文构建的模型的思想可以追溯到Young(1928)的文章。Young(1928)认为,长期增长的源泉在于劳动分工,并且把亚当·斯密的企业内分工扩展到企业间分工,长期增长的机制是“劳动分工很大程度上是由劳动分工决定的”。虽然Romer(1986)等人提出内生增长理论时明确指出是以Young(1928)的思想为起点的,但在本文看来内生增长理论误解了Young(1928)的思想。内生增长理论把长期增长的源泉归结为研发,把长期增长的机制归结为新发明的增长从而提高生产率从而带来了长期增长。而事实上,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就指出,劳动分工的程度是由市场规模决定的,研发只是实现企业间分工的一种方式而已。当市场规模扩大,没有研发也会实现企业间分工,比如说当市场规模扩大,本来只有一家企业生产汽车,现在可能会出现很多企业来生产汽车的轮胎、空调和发动机等。作为内生增长理论的鼻祖Romer在提出内生增长理论的同时期(1987年)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基于专业化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的增长》,但这篇论文和Young(1928)却被大家遗忘了。内生增长理论在研发的方向越走越远,而关于劳动分工的方向却停滞不前。我们现在谈论起长期增长似乎只有研发才能带来长期增长,但Jones(1995)和图2表明这个观点与经验事实不相符。所以,本文认为要重新探索长期增长的源泉和机制,要重新回归到思想的来源Young(1928),把Young关于长期增长的内在机制用动态一般均衡的方式重新表述,从而清晰地看出Young(1928)与内生增长理论的区别。

      目前的内生增长理论与Young(1928)关于长期增长的源泉和机制存在重要区别,而这种区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按照目前的内生增长理论,要实现长期增长只需要专利的长期增长即可。而按照Young(1928)的思想,专利的增加只是实现长期增长的一个环节而已,要实现长期增长最重要的是要启动“劳动分工(发明专利)—生产率提高—市场规模扩大—劳动分工(发明专利)”这个自我持续过程。如果专利的增加没有带来生产率的提高,那么单纯专利增加并不会带来长期增长。中国2003年到2009年新申请的专利年增长率高达21.9%,如果按照内生增长理论,这会带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中国很多专利束之高阁,按照Young(1928)的思想,束之高阁的专利并不能启动会带来长期增长的自我持续过程,专利的快速增长并不能带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所以要通过创建创新型经济带来长期增长,关键不在于专利数目,而在于专利要符合市场需求、能够提高生产率、启动自我持续过程。

      本文结构如下:第二节介绍基本模型,模型假设没有研发部门,只有最终品和中间品种类的变化;第三节分析平衡增长路径上是否具有长期增长以及是否具有规模效应;第四节分析模型中长期增长的源泉和机制,并且把Young的思想与内生增长理论进行比较;最后进行总结。

      二、模型框架

      为了清晰地体现本文构建的模型与内生增长理论不同,本文假设没有研发部门,但存在劳动分工。这里的劳动分工主要体现为企业间分工,最终品和中间品的种类增加代表企业间分工更加深化。最终品部门和中间品部门垄断竞争,投资新的最终品和中间品的生产需要先投资一定的资本品作为固定成本,这个固定成本可以理解为Romer的研发成本(要生产新商品需要购买新设计作为固定成本),也可以理解为亚当·斯密所说的为了便利进一步劳动分工所需要的机器设备。由于我们假设没有研发部门,所以本文倾向于解释为后者。如果最终品企业或中间品企业未来利润贴现率超过固定成本,潜在进入者就会进入最终品行业或中间品行业,此时最终品种类或中间品种类就会扩大,这意味着劳动分工(企业间分工)深化。我们的模型设定反映了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由市场规模决定”的定理和劳动分工提高生产率的思想。本文模型分析的是不需要研发而只是因为市场规模扩大带来企业间分工的情况,以表明即使没有研发也能带来长期增长。当然,本文的模型也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由研发带来的企业间分工的情况。

      (一)代表性消费者

      假设封闭型经济初始人口为L,以不变的增长率η增加,t时刻人口为

。每个人每一时刻无弹性地提供一单位的劳动力,每个人平均拥有对所有最终品企业和中间品企业的所有权。代表性消费者最大化效用贴现和:

      

      其中,ρ是贴现率,代表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u(t)是t时刻代表性消费者的即期效用,它采用Dixit-Stiglitz(1977)的常替代弹性函数形式:

      

      我们先来看看代表性消费者的当期优化行为,任一时刻对于代表性消费者来说,各种最终品的价格和最终品的种类都是外生给定的,支出为

,通过分配现有的最终品种类的消费来最大化当期效用水平u(t)。

      

      我们再来看看代表性消费者的跨期优化行为,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决定任一时刻每种最终品的消费量来最大化效用贴现和:

      

      其中,

表示人均财富,它是每个人对所有最终品企业和中间品企业拥有的所有权;

代表工资;

代表最终品企业和中间品企业的当期回报率。任一时刻消费者获得工资收入和财富回报收入,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来增加财富,该等式为跨期预算约束。这个跨期优化问题得到欧拉方程:

      

      市场利率越高,消费者会压低当前消费进行更多的储蓄,从而未来消费更多,所以人均消费增长。当最终品价格增长率越高,那么消费者会增加当前对该最终品的消费,从而未来消费减少,所以该最终品的消费增长率下降。由于一般模型把最终品价格标准化为1,所以这一项消失。

      (二)最终品部门

      每种最终品只有一个厂商可以进行生产,最终品部门垄断竞争。投资新的最终品企业需要先投资一定的资本品作为固定投资,这个固定投资是亚当·斯密所说的为了便利进一步劳动分工所需要的机器设备。由于随着经济的发展,进一步的劳动分工所需要的机器设备越来越复杂,机器设备生产需要越来越多的中间品,所以随着中间品种类越多,固定投资越大,假定该固定投资为

。然后,最终品厂商使用劳动力和一系列中间品来生产最终品。对于最终品厂商来说,中间品种类是外生给定的。

      

      其中,

代表t时刻第i种最终品的产量,

代表t时刻生产第i种最终品所需要的劳动力的数量,

代表t时刻生产第i种最终品所需要的第j种中间品的数量;中间品部门由一系列中间品企业组成,中间品用来生产最终品,中间品种类是[0,

]的连续统,

代表t时刻存在的中间品种类;β为任意两种中间品的替代弹性,每一种中间品都是其他中间品的不完美替代品,β>1意味着没有一种中间品是必需的。不管其他中间品是否存在,每种中间品都是有用的。β越小代表中间品的替代弹性越小,也就是说中间品的专用性越强,它类似于Young(1998)质量提高模型中每一次创新对质量提高的幅度,它代表每一次劳动分工行业专业化的程度,本文假定它是外生的。

      该生产函数采用Ethier(1982)的常替代弹性函数,我们看到收益递增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固定成本产生规模报酬递增,企业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这类似于亚当·斯密的企业内的劳动分工。另一方面就是Young把亚当·斯密的企业内分工拓展到行业分工造成的收益递增。如果中间品种类增加,那么由于中间品的专业化程度越高,生产率越高。如果劳动投入L和总的中间品投入X=mx不变,假设中间品具有对称性,随着中间品种类m的增加,产出

也会增加。这意味着劳动分工越深化,最终品的生产率越高。同时,我们看到β越小,每一次劳动分工行业专业化的程度越高,也就是说行业专用性越强,产出提高得越快。

      决定投资新的最终品以后,任一时刻最终品厂商最大化其利润,面临需求弹性不变的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垄断竞争厂商制定最终品的价格,同时面对外生的工资、中间品价格和中间品种类以最低的成本来生产最终品,我们很容易可以得到垄断竞争最终品厂商对最终品的定价

、边际成本

、对劳动力的需求

和中间品的需求

以及利润

      

      根据等式(8),我们可以得到每种中间品的需求弹性为β。根据等式(6),由于每种最终品厂商面临的工资、各种中间品的价格和中间品的种类都相等,所以每种最终品的边际成本都相等。如果中间品对称,等式(6)可以简化为

,随着中间品种类增加,最终品的边际成本减少。这反映了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提高生产率”的思想,劳动分工越细致,生产率越高,当然边际成本越低。根据等式(9),随着中间品种类越多,最终品的边际成本越低,从而最终品厂商的利润会越高。

      根据等式(5),由于所有最终品的需求弹性都为α,所以每种最终品的价格都相等。根据等式(5)、(6)和(7)我们看到每种最终品都是对称的。我们把最终品的价格标准化为1。也就是说,令

=1。等式(3)变为我们熟悉的欧拉方程:

      

      任一时刻潜在投资者决定是否要进入最终品部门,只要未来利润贴现和能够覆盖固定成本,潜在投资者就会进入,最终品种类就会增加。潜在投资者停止进入最终品部门的条件是:

      

      根据等式(9)和(11),如果最终品的市场规模扩大,最终品企业的利润就会增加,未来利润贴现和就会超过固定成本,潜在投资者就会进入最终品部门,直到未来利润贴现和等于固定成本为止,从而最终品种类增加。这反映了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由市场规模决定”的定理。

      (三)中间品部门

      每种中间品只有一个厂商可以进行生产,中间品部门垄断竞争。同样,投资新的中间品企业需要先投资一定的资本品作为固定投资,类似的我们假设该固定投资为

。然后,中间品厂商使用劳动力来生产中间品,每投入1单位的劳动力能够得到超过1单位(k>1)的中间品。

      

      

      根据等式(13),由于每种中间品的边际成本和需求弹性都相等,所以所有的中间品价格都相等。从等式(13)和(14)我们看到每种中间品都是对称的。

      任一时刻潜在投资者决定是否要进入中间品部门,类似的,潜在投资者停止进入中间品部门的条件是:

      

      类似的,根据等式(15)和(16),我们也可以看到,如果中间品的市场规模扩大,中间品企业的利润就会增加,中间品企业的利润贴现和就会超过固定成本,潜在进入者就会进入中间品市场,直到中间品企业的利润贴现和等于固定成本为止,从而中间品种类增加。中间品的市场规模决定了中间品的种类,这也同样反映了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由市场规模决定”的定理。

      (四)均衡条件

      分散经济中每个人都把自己不能控制的变量当作外生给定的:消费者把工资、利率和最终品种类当作给定的;最终品厂商把工资、中间品价格和中间品种类当作给定的;中间品厂商把工资当作给定的。任一时刻,消费者最大化效用,厂商最大化利润。当所有市场需求等于供给时,经济达到均衡。此时,我们可以得到最终品产量、中间品产量、各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以及最终品种类和中间品种类。

      我们先来看着第j种中间品市场出清条件,每个最终品企业对第j种中间品的需求之和等于第j种中间品厂商的供给。

      

      我们再来看看劳动力市场,劳动力需求量来自最终品部门和中间品部门。

      

      根据等式(5)、(6)、(7)、(8)、(13)、(14)、(17)和(18)我们可以得到:

      

       由外生参数决定。显然,中间品种类增加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的产量,由于均衡时供给等于需求,这也增加了市场规模。这又反映了“劳动分工决定市场规模”。

      任一时刻国民生产总值一部分用来消费一部分用来投资:

      

      其中,右边第一项为用于新增的最终品厂商所需的固定投资,第二项为用于新增的中间品厂商所需的固定投资。

      除了各产品和要素市场出清外,均衡时还要求潜在进入者停止进入最终品市场和中间品市场,这意味着要满足等式(11)和(16)。对等式(11)求导,经过化简我们可以得到:

,即企业的当期回报率不仅包括当期利润率而且还包括此时出售该企业的收益率;把等式(11)代入上式,我们可以得到:

      

      潜在投资者任一时刻都会同时进入最终品部门和中间品部门。如果潜在进入者进入中间品部门,由于中间品种类增加生产率提高,最终品的边际成本下降,所以最终品企业的利润增加,所以潜在投资者也进入最终品部门。分散经济下任一时刻最终品种类和中间品种类成一固定比例,这与我们的设置有关,一方面由于最终品投资和中间品投资所需要的固定成本成一固定比例,并且任一时刻都可以自由进入最终品部门和中间品部门,所以最终品企业和中间品企业任一时刻利润成一固定比例;另一方面由于最终品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及最终品企业和中间品企业垄断竞争的利润是销售收入的一个固定加成,最终品部门和中间品部门的利润成一固定比例,所以最终品种类和中间品种类任一时刻都成一固定比例。

      三、平衡增长路径上的性质和规模效应

      上节我们构建了没有研发部门但是存在劳动分工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这节我们来看看这样构建的模型是否存在长期增长,并且长期增长是否存在规模效应,是否违反Jones(1995)和本文图2提出的经验事实。

      根据等式(9)、(10)、(19)、(22)、(23)和(25),模型的动态方程为:

      

      上式表明本文构建的模型即使没有研发部门也依然存在长期增长,长期增长率由人口增长率η和中间品替代弹性β决定。当人口增长率为0时,长期经济增长率为0。事实上,正如亚当·斯密所指出的:劳动分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由于人口规模不变、技术不变,所以市场规模不变,劳动分工程度也就确定了,劳动分工达到一定程度后,经济不再增长。但是当人口增长率不为0时,根据等式(19),

,市场规模会增加;根据等式(8),

,这会增加最终品i对中间品j的需求;根据等式(17),

,每种最终品i都增加了中间品j的需求从而带来中间品j的供给增加;根据等式(15),

,中间品厂商的利润增加,并且未来中间品厂商的利润会一直增加;根据等式(16),

,现有厂商的利润贴现和会超过固定成本从而赚取超额利润,此时潜在投资者会进入市场,中间品种类增加。随着人口的增加,市场规模扩大带来了劳动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所以即使没有研发部门,经济依然会实现长期增长。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平衡增长路径上的规模效应。考虑两个经济体A和B,人均财富

、人口增长率等其他条件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经济体A的人口规模是B的两倍,根据等式(19)和(25),我们可以得到人均产出:

      

      我们可以看到,经济体A的人均产出是B的

倍。但根据等式(29),由于经济体A和B的人口增长率相同,所以经济体A和B的长期增长率相同。也就是说,人口规模扩大只有水平效应没有增长效应,这意味着我们的内生增长模型消除了规模效应,经济增长速度不会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而增加。我们看一下背后的逻辑。经济体A的人口规模是B的两倍,由于人均收入相同,所以经济体A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增加一倍,对最终品和中间品的需求增加一倍,最终品和中间品厂商利润增加一倍。根据等式(11)和(16),如果其他情况相同,由于利润增加一倍,只有当经济体A的中间品种类是经济体B的两倍时,潜在投资者才会停止进入,这说明人口规模扩大有水平效应。但是根据等式(23),我们发现最终品种类和中间品种类的增长率不仅与市场规模有关,而且还与中间品种类有关,经济体A虽然市场规模扩大了一倍,但是中间品种类也增加了一倍,经济体A和B的中间品种类的增长率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人口规模没有增长效应。本文构建的模型没有违反Jones提出的经验事实,由于本文没有研发部门,当然也不会违反图2提出的经验事实。

      四、内生增长理论和Young的思想

      Young(1928)是一篇富有开创性的文章,他把斯密的企业内劳动分工拓展到行业的劳动分工,并且把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由市场规模决定”的定理拓展到“劳动分工很大程度上是由劳动分工来决定”的定理。Young的思想沉寂半个世纪以后,Romer(1986)和Lucas(1988)等人以Young的思想为起点开创了内生增长理论,然而内生增长理论有没有误解Young的思想呢?本文构建的模型很好地体现了Young的思想,通过本文构造的模型和内生增长理论的比较,我们将看到Young(1928)与内生增长理论在增长的源泉和增长的内生机制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我们先来看内生增长模型长期增长的源泉。Jones(1995)年把第一代内生增长模型(Romer/Grossman-Helpman/Aghion-Howitt)总结为:假设经济有一个研发部门生产专利(

),专利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

。第二代内生增长模型大致上按照Jones(1995)的思路:依然有个研发部门生产专利

,专利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但是现在专利的增长率不是简单与研发人员数成比例,而是会随着知识存量的增加变得越来越难,

。如果专利数有长期的增长,那么经济就可以实现长期增长。所以,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创新A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我们再来看一下本模型长期增长的源泉。本模型假设经济没有研发部门,但是存在劳动分工。根据等式(19),

,没有研发部门影响技术创新A,但中间品部门的分工深化会带来人均产出的增加。这说明本模型长期增长的源泉来自劳动分工,符合Young的思想。如果我们把模型推广到研发带来企业间分工的情况,那么长期增长的源泉还是来自劳动分工,只不过此时的劳动分工来自研发。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内生增长理论的增长机制。内生增长理论假设

,如果新发明与原先的发明的关系

是既定的,那么专利的增长率由研发人员数(

)决定。一旦研发人员数确定下来,研发部门市场的专利数可以实现长期增长,而专利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从而抵消资本规模报酬递减,经济获得长期增长。我们看到内生增长理论的增长机制中没有出现任何市场规模决定专利的需求的过程。虽然内生增长理论也是在一个一般均衡框架下进行讨论,专利的供给来自研发部门,

,专利的需求来自生产部门,

,专利的数目也是内生决定的。但是在内生增长理论中,专利的数目是由研发部门的研发人数决定的,而研发人数是由劳动者在生产部门的生产率与在研发部门的生产率相等来决定的。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本模型的长期增长的机制。首先静态来看劳动分工如何决定。中间产品种类的增加来自潜在厂商愿意进入中间品行业,而潜在厂商是否愿意进入取决于利润贴现和是否能够覆盖固定成本,

,而每一期的利润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

。我们看到劳动分工是由市场规模决定的,这反映了亚当·斯密的思想。其次,动态来看劳动分工如何持续增加。当劳动分工更加深化,中间品种类增加

,一方面由于行业分工程度加深,中间品部门的生产率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中间品部门的生产率提高,最终品会使用更多的中间品来替代劳动力,从而最终品部门的生产率也在提高,两方面都使最终品的边际成本

(等式(6))下降。如果最终品厂商数目

不变,那么由于边际成本下降,现有的最终品厂商的利润会增加。对于中间品厂商来说,一方面由于最终品厂商会更多地采用中间品来替代劳动力,所以中间品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最终品厂商的利润增加从而人均收入增加,市场规模扩大会增加对最终品的需求,从而增加对中间品的需求,所以中间品厂商的利润也会增加。如果最终品种类数目不变,那么最终品厂商和中间品厂商的利润都会增加,市场规模会扩大,

。随着市场规模扩大,最终品企业和中间品企业的利润贴现和都会超过其固定成本。潜在投资者看到有利可图就会进入最终品部门和中间品部门,中间品部门的行业分工进一步加深(dm[,t]进一步增加)。按照上述过程,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从而劳动分工程度进一步加深。所以“劳动分工—生产率提高—市场规模扩大—劳动分工”是一个自我持续过程。从动态来看,这反映了Young的“劳动分工很大程度上是由劳动分工来决定”的思想。如果我们把模型推广到研发带来企业间分工的情况,那么长期增长的机制依然来自“劳动分工(专利)—生产率提高—市场规模扩大—劳动分工(专利)”的自我持续过程。

      Romer(1986)和Lucas(1988)等人创立的内生增长理论以生产新产品需要有新思想,把劳动分工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转为新思想的不断产生的过程,这使我们意识到研发部门对经济长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专利的生产函数(投入多少科学家和工程师、生产专利的难易程度),而忽略了专利与市场规模的关系,而按照Young的思想,后者才是经济内生增长的机制。如果专利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是这些专利并不能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规模,那么劳动分工和市场规模的自我持续过程就不能进行下去。按照亚当·斯密和Young的思想,专利只是企业内分工和行业间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其中的一种可能性,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劳动分工。

      本文的模型认为,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是劳动分工。基本上我们看到企业生产的产品都会有略微的区别,即使是卖同样产品的超市,也会存在地理位置、卖场大小等区别。如果我们认为企业生产的产品都不一样,那么企业数目的多少可以看做劳动分工的程度。一般来讲,企业数目越多,劳动分工越细致。从图3我们可以看到美国1988-2008年专利增长率一直持续增长,保持在3%左右,但是这并没有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专利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相关性很弱。但是,我们来看企业数目的增长,我们发现企业数目的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相关性很强。当企业数目增长速度下降时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当企业数目增长速度增加时经济增长速度增加。从图4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从绝对值来看企业数目与美国的真实国内生产总值也非常吻合。所以,从经验事实来看,仅仅有专利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的增长,代表劳动分工深化的企业数目增加可能会带来经济增长速度增加,而企业数目减少可能会带来经济增长速度减少。

      

      图3 美国企业增长率、专利增长率与真实GDP增长率

      资料来源:企业数目来自美国商业局,专利数目来自美国专利局。

      

      图4 美国企业数目与真实GDP

      资料来源:企业数目来自美国商业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依托于构建创新型经济,所以现阶段我们探讨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内生增长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内生增长理论,长期增长的源泉在于技术创新,由于知识带来的溢出效应抵消了资本的报酬递减,从而经济实现内生增长。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由技术创新带来了经济增长,但是我们从美国的数据看到专利的增长率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经济增长,这说明现有的内生增长理论违背经验事实。本文构造了一个没有研发部门却依然实现长期增长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长期增长的源泉在于劳动分工,内生增长的机制在于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不断深化的自我持续过程,人口增长只会带来水平效应不会带来增长效应。本文构建的内生增长模型没有违反Jones(1995)的规模效应和图2提出的经验事实,并且发现代表劳动分工的企业数目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性很高的经验事实。事实上,本文希望以Young(1928)思想为起点的内生增长理论面临不符合经验事实的困境的时候,不是停留在修改知识创新的生产函数上,而是回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Romer提出内生增长理论的另一个思路上——专业化,回到Young(1928)提出的“劳动分工很大程度上是由劳动分工决定的”思想上。

      不同的理论提出的政策建议具有很大的差异。按照内生增长理论,要促进经济增长在于促进专利的增长率。只要专利增长了,由于专利能够直接提高生产率,那么经济一定会增长。而按照Young的思想,要实现经济的内生增长,关键在于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不断深化的自我持续的过程。除了新专利以外,还有其他的途径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比如亚当·斯密指出的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的其他两个方面(每个工人灵巧度增加;节约了从一项工作转到另一项工作的时间),通过出口等方式扩大市场规模等。即使从新专利的角度来看,不能为了增加专利数目而发明专利,而是发明的专利能否提高生产率、扩大市场规模,只有启动这个自我持续过程才可以实现内生增长。中国2003年到2009年新申请的专利年增长率高达21.9%,然而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的专利束之高阁。Bessen(2011)指出,中国很多专利都是“实用模型”专利,即使在“创新”专利中也仅仅只有10%的专利申请人愿意为保有20年的有效期付出低廉的维持费。由此可见,中国要实现“创新型经济”重要的不是给高校和科研机构大规模的补贴从而为增加专利数而增加专利数,重要的是构建科研和市场紧密联系的体系,从而提高符合市场需求的专利数。如果新增的专利数不符合市场需求,就不会通过提高生产率来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那么单纯的增加专利数也不会带来经济的长期增长。

      作者感谢姚洋教授在本文写作中所给予的帮助,感谢哈佛大学的郭凯博士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论坛和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参会人员针对本文所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所提出的宝贵建议和意见,当然文责自负。

标签:;  ;  ;  ;  ;  ;  ;  ;  ;  

市场规模、分工与内生增长模型--兼论内生增长理论是否误解了青年?_内生增长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