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逻辑框架与动力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框架论文,逻辑论文,机制论文,农业现代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13)04-0053-07
我国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也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就不能以西方农业经济理论为指导。
因为一方面,尽管西方农业经济理论使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经济资源禀赋差异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其指导下的农业实践没有成功案例。回溯过往实践。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完成农业变革,以及出于扩散资本主义和实现经济利益的双重目的,发达国家制定了相关农业援助措施和农业发展方案。例如,20世纪60年代,作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一种农业战略投资,“绿色革命”在促进后者农业发展的同时,带来了更大的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和生态破坏。深刻的经验教训揭示了西方农业经济学说史上“农业发展扩散模式”的致命缺陷。针对扩散模式的不充分性,西方农业经济学家又相继提出“高产出投入模式”、“诱导发展型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这三种模式都把技术作为农业变革的中心要素。但是从长远的观点看,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农业结构必须经过根本改变,关于这一点是没有多少分歧的。但是这种转变并不容易完成,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强调,它牵涉到根本性的社会和经济变革。
另一方面,西方农业经济理论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同样存在难以克服的根本缺陷。农业危机必然性的产生,同样源于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质的矛盾。尽管资本主义工业是资本主义生产周期的主要轴心,但它把整个资本主义经济拖入自己周期运动的范围中。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就是危机、停滞、活跃和高涨各阶段的轮替。这就是说,与其他生产部门相联系的农业,虽然有其特点,但并不是处于孤立状态,它也受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交替的各阶段的影响。由马克思资本主义再生产和危机理论基本原理中得出的这种结论,也为危机史上的现实资料所证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明显地说明农产品消费额减少的趋势。例如,1928年至1931年的小麦消费额,法国下降了12.6%,德国下降了22.3%,美国跌落8.2%,加拿大跌落20.4%。小麦价格下降,本应当刺激其消费额增加,实际情况恰好相反。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引致“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初全面爆发的世界粮食危机,便与石油危机、金融危机结伴而来。这种互为推动的三重危机,给世界农产品供给带来巨大冲击。
因此,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既没有条件照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也不能以西方农业发展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而只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具体农情,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这样的背景和要求下,系统研究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成为必然。
二、马克思主义现代化观
马克思身逢“现代化”的兴盛期,他深刻认识到资产阶级国家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资产阶级发展了庞大的生产力,开拓了世界市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现代世界”。然而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形成了对现代化进程的障碍,表现在异化劳动、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以及阶级斗争等方面,资产阶级社会必将让位一个更为高级的社会,这个社会能通过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调整更有效地利用并促进现代的生产力。马克思学说中的社会演进观是十分明显的。诚如马克思的观察,在西方现代文明中“科技及工业进步”与“现代的贫困和颓废”同时并存。依马克思的观点,前者代表生产力的发展,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无法适应新发展的生产力,于是造成“现代的贫困”。那么,关键就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了。科技与经济所蕴含的“逻辑”或“理性”(工具理性)如果垄断了社会生活,被滥用来判断科技及经济以外的事情,人的理性将被窄化或片面化,成为“科技人”或“经济人”,这种人不是人类总体现代化努力追求的境界,也不是历史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目标。
在马克思“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社会里,劳动和资本不再分离,人可以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且在劳动和休闲中实现所有的潜能,没有异化的现象。诚如伯曼所说:“要成分地现代就要反现代。”马克思提倡一种“自由人联合体”及“自觉的有计划的联合体”,要把生产置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这种对于生产的理性控制和计划本身也仍不是目的,人的解放、自由、全面发展才是目的。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站在唯物主义立场批判宗教现象的杰作,可视为欧洲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世俗化趋势的重要表现,世俗化是现代化的特征之一。也即是说,人的素质提高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使用德国哲学“异化”概念来分析社会关系,提出“异化劳动”。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阻隔社会主体与社会发展的状况,将在社会主体为争取解放和自由发展的斗争中结束。由此,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不再是人和社会发展的阻隔,而是其内在联系的表现形式。这就是马克思“现代化”的目标和方向。《共产党宣言》则进一步用阶级分析法阐述了实现更高水平“现代化”的手段。“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宣言》还指出未来社会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里,马克思论述了逻辑分析和历史考察的相互关系问题,考察了社会演进规律,对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劳动、人的发展、人的相互关系、社会存在等问题做了精湛阐述。手稿谈及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时间的节约及其意义。文中还探讨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决定性意义。马克思的《资本论》则综合、系统的论述了“现代化”的各种影响要素:制度设计、生产力、科学与技术、组织形式、人的技能等,深刻剖析“现代”人类社会的本质、矛盾及其发展方向:社会是人的组合,人本质的核心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社会。因此,社会的主体是人,不是物,物质生产力是现代化的手段,而非结果。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体(人民大众)争取解放、自由和发展;其实质就是以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实现社会主体与现代文明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这是一个全人类总体性的变革过程,它以现存的由资本统治为代表的旧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为变革的对象,解决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矛盾。
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观融入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便可知,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农业结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及其协调演进为主线,以变革与农民发展不相适应的农业制度、社会经济结构为手段,使农民能充分发挥其生产主体性作用,以推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现代化观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逻辑框架
(一)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脉络
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研究社会主义农业基本问题——农业方式和生产关系相协调——过程中所形成的农业经济观点、学说与政策的客观反映。
1.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古典学派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农业思想
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农业的研究与过往的农业学说完全不同,它将以往从使用价值角度研究农业转向以价值理论为基础,从而进入了农业经济学的探讨;重点讨论了地租理论、农业组织形式和农业政策,并强调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然秩序及其优越性。这样,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移到了生产领域,有利于解释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农业思想为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资本主义农业问题,探索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空想社会主义来源: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农业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思想三个世纪的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6世纪和17世纪出现的关于理想农业发展的空想描写,开启了社会主义农业形态的探索;第二阶段是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在形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农业理想的著作;第三阶段是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达到了它的最高阶段,社会主义农业思想也不再停留在幻想和简单理论说明,开始从空想到现实实践过渡。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农业的愿景,如土地公有制、计划农业、农业合作化等观点,为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来源。
3.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
资本主义在形成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同时,也造就了社会化、合理化的现代农业。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承认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与合理农业的排斥性,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农业。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应是以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建立起土地国有化基础上的农业工人合作社或者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农民合作社为组织形式的,应用工业技术进行生产的社会化、规模化、科技化农业。
4.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农业思想的苏联继承:苏联后继者的农业现代化思想
19世纪80年代,民粹派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俄国社会变革进行思考,提出“农民社会主义”的观点,由于不符合当时俄国的国情,受到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列宁分析了俄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提出了用合作社作为引导小农、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形式。1927年粮食危机以后,斯大林致力于农业集体化运动,发展集体农庄。农业集体化理论和集体农庄制度,引起了一系列的理论分歧,甚至政治斗争。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语境中,一切非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农业经济建设主张,都作为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理论收到了鞭笞和批判。这种捍卫在实践上表现为盲目遵循理论来制定自己的农业政策,存在着较大的政治风险。
5.马克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西方争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
20世纪50年代初,多布和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保罗·巴兰最先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问题作了理论探讨。巴兰认为,农业投资的长期性使其处于和基本设施建设投资相似的命运,即在落后国家用于农业的投资对私营企业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落后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工业生产率,这样才能使农业生产者获得机械、肥料、电力等;只有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才能提高农业工资,并促进农业经济现代化。60年代中后期,保罗·斯威齐提出社会主义农业建设需要注意四大问题:第一,平等的占有和管理生产资料;第二,农业必须同工业相结合;第三,把劳动看成是人生最重要的创造性的活动;第四,改变现有分配制度,逐步建立起按需分配制度。从80年代至今,一些激进政治经济学,强调农业要可持续发展,大多数不发达国家的农业结构必须经过根本改变,这牵涉到根本性的社会和经济变革。
6.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农业思想的中国发展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中国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认为在中国农业发展方面,主要涉及两个层次:生产力层次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关系层次要实现农业集体化;并科学解释了“农业现代化”概念。以此为思想指导,中国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从长远看解决中国农业问题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随后,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全国农村逐渐得到普遍确立。党的第三代、第四代领导集体的农业现代化观就是实现社会和谐化。科学发展,要求中国农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低碳农业。这一阶段是中国农业经济学研究的繁荣期,众多经济学家正努力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逻辑框架图
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农业思想和现代化思想概念的简单叠加,它具有丰富的内涵。
首先,它的逻辑起点是:农业发展过程中阻碍农民发展(教育、就业、增收等)的生产方式和农政关系矛盾。这里的生产方式是指农业生产经营组合的方法和形式,农政关系是农民主体与政府支撑(制度完善)之间的相互作用。前者属于经济范畴,后者归属上层建筑。运用历史辩证法梳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脉络,发现生产方式和农政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两个基本问题,构成了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这对矛盾所推动的思想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民关系的调整。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民关系调整,会不断破解农民发展的阻碍因素,促进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和演进的逻辑起点。正如《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表述的一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这样,“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农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
其次,它的主要内容是:以农民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利益协调、阶层和谐为本质核心;以实现工农产业互动、夯实农业安全基础为基本要求;以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改进为实现手段。农民自由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演进起点,也是它追求的目标。《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就农业发展而言,农民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是消灭旧的分工。旧的社会分工的基础是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在三大差别中,“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作为整个社会分工的基础”。由于城乡分离,也就有了工农分工及其分离;分工把每个人局限在生产的某一部分里,并形成了不同的阶层,所以分工又是阶层划分的基础。因此,通过协调各方面利益,实现阶层和谐成为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本质核心。而城乡分离和工农分离造成的最主要的分工是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工,所以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强调工农产业互动,这是使农民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工、农产业互动,不仅要求农业为工业供给优质原料,更要求工业带动农业,为农业提供先进装备和物质保障,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力,逐渐实现农业机械化、科学化、产业化、市场化、适度规模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蕴含的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实现手段。
最后,它的主要特征是:阶级性、实践性、历史性、系统性和导向性。(1)阶级性。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是观察阶级社会重大问题的一把钥匙,抛弃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就会丢弃“马克思主义”观,导致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崩溃,因此,阶级特性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体系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研究对象是农业生产关系,客观地决定了它具有强烈的阶级性。(2)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不是教条,而是在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以演化和发展,各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各种符合自身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模式,可见,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3)历史性。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历史性表现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经历了上述六个发展阶段,逐渐演化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第二个层面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运用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农业发展特点;而作为更高级形态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历史性表明了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农业现代化研究必须要考察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而非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那样只专注于经济学和农业经济领域的技术问题。(4)系统性。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不是封闭的囿于农业看农业,而是开放的研究“三农”问题、工农产业耦合问题、城乡统筹问题等;不仅研究农业生产力;而且研究生产关系;不仅研究农业现代化理论;而且注重方法论的运用与总结;不仅研究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也借鉴资本主义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有益经验;不仅注重运用经济学分析农业问题,而且也尝试运用政治学、社会学、生物学等其它学科考察农业现代化问题等等;这充分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具有整体的系统性。(5)导向性。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总体上是以终极性价值判断为导向的理论体系。所谓终极性价值判断是指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消除三大差别为支撑,以制度安排对人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为判别方式。
据此,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基本内涵可表述为: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考察农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演进规律,提出了以三次产业互动为基础,以农业制度和农业组织改进为保障,逐渐实现农业机械化、科学化、产业化、市场化、适度规模化的农业现代化路径,以期消除城乡对立与阶级矛盾,实现城乡统筹与阶级和谐,最终为农民增收以至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策支撑和社会环境。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只是刚刚起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总原则。“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实践,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正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矛盾和规律的科学认识,具体化为对中国农业发展矛盾和变革趋向的洞悉,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正是在不断丰富和具体化这一思路的指引下,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才迅速地铺开。
图1 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基本内涵逻辑框架图
四、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内生动力机制
西方农业经济学说指导下的资本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市场为基本配置形式,以攫取利润为根本目的。“彻底”的市场化和“绝对似”的自由主义,使农业资本及其所有人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在改进、提高农业技术,实施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推进农业社会化的同时,又阻碍了农业的真正合理化与高度社会化。第一,土地私有制和与之联系的地租,使社会资本盲目性增大而强化了对土地的榨取。第二,经济自由放任下的农产品价格具有非稳定性,且频繁波动。农产品价格安全问题不在于价高,而在于波动过大。因此,农产品价格的强活跃性,不但损伤农业生产力,还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第三,农业生产力的破坏以农产品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农业危机表现出来。为解决西方农业经济学说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将其探索简化为“走联合的农业劳动力所调控的农业之路”。当前,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演进与中国农业实践不断交叉契合,有效推动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深化。
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协调演进的响应机制,包括总动力机制和分动力机制。总动力机制就是呼应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协同演化的“自然—社会”自响应纠偏机制。这之下,形成两大分动力机制:生产力—技术进步机制;生产关系—制度创新机制。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市场竞争和机器使用,使农业技术快速提高,并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内生动力机制引出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它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分区域推进。
可见,科学化的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指导下的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区域实现。(1)技术创新。农业技术创新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根据中国的资源禀赋(土地约束、劳动力缺失、创新主体资金制约),为获取更多的上述潜在利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应当选取“土地节约生物型”与“劳力节约机械型”相结合的技术模式,“传统精细耕作型”与“现代科学技术型”相结合的结构模式,“计划组织驱动型”与“市场需求驱动型”相结合的驱动模式,“自主创新突破型”与“吸收引进合作型”相结合的战略模式。四大模式构成了农业技术创新的“四重两位”一体模式。(2)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保障。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实践,确立了集体所有制条件下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立足于这一基本制度前提,生产规模狭小的农业经营者,在农业生产经营诸多方面仍受传统小农经济形态的束缚,分散经营、商品化程度低、组织化程度和合作化水平低。因此,制度创新的方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以推进家庭承包基础上的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组织创新以提高合作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农业产业体系创新,以提高农业商品化、产业化程度;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以供给农业现代化资金、分散农业风险、优化资源配置。(3)区域创新。区域实现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策略上走了一条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要想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顺利实施,就必须结合农业区域规划和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生态条件,必须采取不同的科技进步模式,必须实行不同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必须发展不同的农村产业,才能走出一条与众不同农业现代化之路。“区域实现道路”包括“自然区域”实现和“行政区域”实现两个层次。“自然区域”实现是指根据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水平,坚持分区指导原则,有选择地培育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实行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行政区域”实现是指根据东中西部地区具体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采取不同的劳动资本组合模式,实行不同的城乡统筹战略,发展不同的农村产业,从而快速推进各行政区域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标签:农业论文; 逻辑框架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四个现代化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学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经济论文; 农村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