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金制运行的思路与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金论文,个人账户论文,基本养老保险论文,思路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养老金制度无论采用何种缴费、计发方式及投资运营模式,目标都是通过适当的组合方式实现养老金支付额的最大化。而支付额的最大化与目前养老基金的支付困境是一对难以化解的矛盾。在预期年龄不断延长的现实中,如何解决个人账户支付月份远远小于退体后余命的客观问题,改变个人账户在发放139个月后余额为零的现状,即如何提高个人账户对长寿风险的应对能力,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金制运行的核心目标。为此,就需要改变目前按照“个人账户余额除以139”的支付做法,个人账户年金制运行模式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
首先,个人所缴费用以年金的形式进入专设的“个人账户”;其次,由社保经办中心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将这部分基金委托给符合相关要求的投资主体(如商业保险公司);第三,由其按生存给付型年金保险的投资运行模式进行相应的投资运行;最后,在个人达到退休年龄时,个人账户的给付方式采用生存给付型年金保险模式进行发放,给付额取决于个人缴费多少(即每期年金数额)、基金运行情况、缴费期限等,以此来化解长寿风险导致的个人账户无钱给付的困境。上述目标的实现要求对现行个人账户的缴费、管理、投资运营、支付等环节进行改革,合理的变革将有助于困境的化解。如今,个人账户的年金制运行模式正处于广东养老金入市试水和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初启之际,期望本文能够为这一全新的改革历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个人账户资产的实账化是个人年金保险账户运行模式的支持条件,并且也是大势所趋。基金是投资的物质基础,参保者退休时用于购买年金保险产品的保费取决于个人账户在累积期的基金本金及投资收益,若继续空账运行,造成的后果将是双重的,一是社会统筹账户对个人账户的继续侵占,二是个人账户的替代率降低,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结果就是个人退休金总替代率的下降。
从基金积累制的产生背景来看,其是在现收现付制的支付能力在日益加深的老龄化与高龄化过程中逐渐下降时诞生的。可以说热衷于个人账户模式的国家,出发点都在于对个人不同生活期间收入的纵向分配,并出于对个人短视倾向进行规避的考虑,采取强制性储蓄的方式,从而有效实现制度设计的目标。在基础养老金替代率较高的国家,如采取名义账户和实账账户结合方式的瑞典,其名义账户的支付方式类似于我国的社会统筹账户,即采用现收现付的方式,但是通过设置名义利率,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基金的增值,并实现了约50%左右的替代率,这与目前老龄化背景下国际上基础养老金替代率逐渐下降的趋势相反。
个人账户资产的实账运行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统账分离,两个账户各自独立运行、互不侵占,这一目标的实现,只有建立在全国统筹的背景下才能实现。因此,个人账户年金制的推行必须以全国统筹背景下个人账户做实为基础,否则,将没有实施的可能。
原题《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金制运行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