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黄炎培中学 401120
有一个小故事,很耐人寻味。一天,法国短篇小说作家莫泊桑,带着一篇新作去请教福楼拜。他看到福楼拜桌上放着厚厚的一叠文稿,翻开一看,却见每页上都只写一行,其余九行都是空白。莫泊桑不解地问:“先生,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稿纸了吗?”福楼拜笑了笑,说:“我早已养成了这种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上,只写第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莫泊桑听了,恍然大悟。于是立即告辞,回家修改自己的小说去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文不厌改,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他的一篇《为克莱尔赛尔乐章而作》的文章,全文只有五页,可手稿却有800页。所以说文章要反复修改才会越来越好!那么到底怎样修改作文呢?我归纳如下:
修改文章大致从三个方面入手:文章的内容,文章的结构,文章的语言。我从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来浅析作文修改,为了更方便和准确地掌握,我还编了一个顺口溜:读一读,改一改,删一删,润一润,填一填。
一、熟透文章的内容
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那么我也想说文读百遍其问自见。修改文章就应该从读开始,最好出声地读,一读起来就会发现自己的作文上不上口,别扭不别扭,有没有病句,文章的结构是否连贯,哪些需要增删,哪些需要润色。在朗读完后还要默读体会,边读边思考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多读几遍后,文章各方面的滋味也就出来了,然后再删,改,润,填。
二、看文章的立意是否正确,立意和材料是否紧密
我有一位学生在一篇题为《榜样》的文章中认为: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雷锋已不足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以当今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为榜样,才能适应今天的形势。这样的立意不恰当。还有一位学生学了写景抒情的散文,写了篇题为《罗浮山景物记》的散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说他小时候和大人一起去游罗浮山,看到罗浮山风景优美。现在去游罗浮山,看到这里的环境有污染现像,感到可叹可悲,表示长大后要治理环境污染,把垃圾变为宝。最后文章说我爱罗浮山美景!这篇文章立意前面是我长大后要治理罗浮山,而结尾又说爱罗浮山的美景。这篇文章的立意就不明确。文章的立意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和主题,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灵魂不恰当,不清晰,不深刻怎么能行呢!立意不明确,又怎能选好材料呢?俗话说“红花需要绿叶配!”灵魂也需要一个完美的伴侣。一篇好的作文,立意和选材是相辅相成的,立意不明确就无法选择材料,材料不恰当,就无法表达中心。
如作文题目:《送别》。
学生A:我每天去上学,妈妈都送我出家门,表现她对我的关心。
学生B:我的一个亲人或朋友将要到远方去,我在车站送他走,表现出亲人或朋友之间真挚难舍的感情。
学生C:我的一个好友因犯罪去伏法,我为他送别。表现好友的后悔和对我的教育。
学生D:我去远方读书,临行时我心爱的小狗送了一段又一段路,写出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
学生E:我的爷爷死了,在下葬时我为他送别,写出人与人之间的“死别”的悲情。
A的答案不太正确,作者没有领会题目的真正含义。
B的答案正确但是太普通,多数人会这样写。
C的答案较深刻,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D的答案很新颖,一般人不会想到。
E的答案虽平常,但是写得好容易打动人心。
三、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行文如绘”,说的就是作文语言的魅力
通过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如融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何使我们的文章不再苍白无力,富有诗情画意,富有感染力呢?那么就需要语言的锤炼。我着重从修辞方面来谈谈。
1.母亲的话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他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2.母亲的话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的心,他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3.街上柳树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动。
4.街上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1句和3句都是直接描写,没有用修辞手法,句子不生动,表达的感情也不细腻。而2句比喻和4句的用了比喻拟人,描写就很生动形象了,把人的内心活动及柳树因灰尘的危害都写得很细腻。
我们要善于用修辞来丰富自己的文章,修改时时刻记得能用词表达的绝不用句子,能用成语表达的绝不用词,能用修辞润色的,绝不甘于平淡!
写好作文不是容易的事,需要长期多方面的努力。多读,多记,多写,多改,才能有所提高。
论文作者:陈忠丽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罗浮山论文; 立意论文; 文章论文; 福楼拜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语言论文; 莫泊桑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