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农地经营权规模农户住房融资需求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626名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_显著性差异论文

不同规模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626个农户微观调查数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户论文,农地论文,经营权论文,微观论文,融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15)04-0074-11

      农业生产经营所需资本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三农”发展。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2009年3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开办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促进土地流转等相关意见为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提供了重要保障。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抵押担保,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对拓宽农户融资渠道,缓解农户的融资难有重要意义。

      随着政策的逐渐放开,理论界关于农地抵押融资的相关研究开始增多,部分学者开始从微观角度从事农户农地抵押融资需求的研究。刘盈等(2010)以重庆市两县为例,实证分析了影响土地抵押融资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量大,但无法得到满足;农户对农地抵押需求迫切;影响农户是否进行土地抵押融资的因素有耕地面积、经营类型、年龄、文化程度和区位条件。靳聿轩等(2012)对山东省沂水县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意愿受到土地流转体系和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正向影响,受到现行禁止性法律和农村社会保障滞后等问题的制约。王平、邱道持(2012)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户土地抵押贷款的因素有土地规模、农户经营类型、家庭收入水平和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刘婷婷等(2013)依据辽宁和河南两省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意愿受年龄、外出打工经历、农地面积、土地流转意愿、收入来源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的影响。马鹏举、罗剑朝(2013)基于宁夏同心县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农民产权抵押贷款融资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户主性别、家庭人口、土地面积、人均收入、社会关系对产权抵押呈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文化程度则对产权抵押呈显著负向影响。于丽红等(2014)利用辽宁省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土地面积、家庭年收入、贷款利率和对政策的认知与农户农地抵押融资需求意愿显著正相关;家庭人口数与其呈负相关。

      综上所述,虽然已有学者基于农户微观视角研究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但是,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需求意愿的研究,鲜有对现实需求的研究;另外,已有研究都是将农户作为整体分析,忽视了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需求的差异性。事实上,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同土地经营规模的农户对农地抵押融资的需求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土地规模是影响农户农地抵押融资需求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本文从不同规模农户农地抵押融资需求的视角出发,利用辽宁省62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了解不同规模农户农地抵押融资需求特征,明确农地抵押融资适用群体,推广农地抵押贷款业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地调查与样本特征

      (一)实地调查

      本文数据来自课题组于2014年1月到2月对辽宁省农户的实地调查。调查的地区主要是东南部的大连、丹东、抚顺,中部的沈阳、鞍山、辽阳,西北部的铁岭、朝阳、阜新、葫芦岛。此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与入户访谈的方式,收回问卷675份,有效问卷626份,问卷有效率为92.74%。调查内容包括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农户土地情况、农户贷款情况、农户土地抵押融资需求等。本文根据此次调查数据对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的农地抵押融资需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样本特征描述

      被调查样本农户家庭的相关统计特征见表1。从表1可知,调查样本中男性为主,占比为82.6%;户主年龄处于40~49岁之间的农户数最多,占样本总数的44.4%,其次是年龄处于50~59岁之间的农户,占比22.7%。从受教育程度看,46.5%的农户为初中水平,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农户累计达到79.7%。家庭人口数为3~5人的家庭占样本数的比重最大,占比为83.1%。供养比于0.5的农户占74%,表明调查的样本农户家庭负担较轻。家庭年收入主要集中于1万~10万元之间,其中3万~5万元的农户所占比重最大,为28.1%,其次是收入在5万~10万元的农户,占比26%,收入在1万~3万元的农户占比23.6%;另外,农户收入差异明显,普通农户收入主要集中于10万元以下,规模农户的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达到20万~30万元。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为种植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分别占样本的84.5%和54.6%,此种收入结构在调研中得到证实。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普通农户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在春季播种之后至秋季收割这段时间选择外出务工,因此,农业生产与外出务工成为普通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农户基本情况统计结果看,样本农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以用于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三)样本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状况

      从表2可以看到,在样本户中有22.4%的农户家庭土地面积在5亩以下,55.8%的农户不足10亩;另外,土地面积在50亩及以上农户占调查样本的13.2%,其中100亩及以上农户占9.7%。土地面积小于5亩的农户家庭户均土地面积为2.7亩,拥有土地面积最小的农户的土地仅为0.3亩;土地面积在100亩及以上农户家庭户均土地面积为327.2亩,拥有土地面积最多的农户的土地达2800亩。样本农户土地面积的标准差达到157.60。可见,农户经营的土地面积差异非常大。另外,在样本户中平均每户耕种的土地又被分成4.8块,其中1~3块的占51.6%,4~5块的占25.1%,5块以上的占23.3%,平均每块规模仅有8.71亩。由此可见,样本农户的耕地极其细碎。

      

      由此可见,单从样本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看,目前农户的分化严重、差异极大。因为农村各地区土地流转发展速度存在差异,所以调查样本中的农户是分散零碎的特小规模农户与百亩及千亩以上大规模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并存。由于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拥有的土地资产不同,因此,不同规模农户的资金需求、融资特征以及对土地的利用态度会有差异。基于此,本文将利用农户微观数据,分析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的农地抵押融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三、不同规模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及其特征

      (一)不同规模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的差异性

      调查中发现,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对农地抵押融资的认知和需求有明显差异。

      从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认知情况来看,土地面积在10亩以下农户对农地抵押的认知率仅为22.3%,土地面积在50亩以下农户的认知率也仅为25%;相反,土地面积在50~100亩之间农户的认知率达到六成以上,而面积在100亩以上农户的认知率达到九成以上(见表3)。这说明土地规模在50亩以下农户对农地抵押融资政策有所关注,但是关注度不高,土地面积越小,其关注度越低;随着土地规模的增加,农户的关注度显著增强。调查中也发现,小规模农户由于土地面积小,其对与农地相关的融资政策不敏感,而大规模农户由于其最大的资产就是土地资源,因此,他们对土地融资相关政策极为敏感。

      从农户需求意愿来看,随着土地面积的增加,农户农地抵押需求意愿呈递增趋势,但不同规模农户之间差异明显。土地面积在10亩以下农户的需求意愿为35.8%,面积在10~50亩之间农户的意愿在四成左右,而面积在50亩以上农户的需求意愿有大幅度的提高,其中,面积在50~100亩之间农户的意愿为81.8%,面积在100亩以上农户的意愿达到93.4%(见表3)。可见,50亩以上规模农户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获取资金的意愿较强。在当前阶段农地抵押融资的真正需求主体是规模农户,土地规模越大,需求意愿越强。

      从农户现实需求来看,农户农地抵押融资需求随着土地面积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但不同规模农户之间差异明显。土地面积在10亩以下农户的需求为一成左右,50亩以下农户的需求不足四成,50~100亩农户的需求近六成,而100亩以上农户的需求近九成(见表3)。由此可见,10亩以下小规模农户的需求有限,50亩以上尤其是百亩以上规模农户是当前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真正的需求主体,也是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地抵押贷款的重点服务的目标客户。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无论是需求意愿还是现实需求,小规模农户与大规模农户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大规模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极高,需求意愿与现实需求强烈。

      

      农户对问卷中设置的“您不愿参与农地抵押融资的原因是什么?”问题的回答情况。图1显示,土地面积在50亩以下农户不愿参与的原因分布较广泛,而50亩以上农户不愿参与的原因相对集中。“不知道农地可以抵押”、“担心失去土地,生活没有保障”、“担心抵押手续麻烦”是土地面积50亩以下农户不愿抵押的主要原因。对于小规模农户而言,由于信息来源渠道不畅以及农户自身缺乏敏感性,农户对农地抵押融资相关政策知之甚少,由于对该政策不了解因而不敢贸然抵押;另外,由于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土地仍是部分农户赖以生存的保障;同时,由于金融机构网点一般设在乡镇,我国农村幅员辽阔,村村之间、村镇之间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农户借贷往返金融机构的次数较多,交易成本极高,因此,农户的正规借贷普遍希望简化手续,减少往返金融机构的次数。

      土地面积在50亩以上农户主要集中选择了“其他”项,值得一提的是,此类农户注明的具体原因主要集中于“不需要贷款”、“土地的流转期限太短,无法抵押”两项,而土地面积在10亩以下和10~30亩之间的农户选择“其他”项时注明的具体原因则集中于“土地少,没必要”(见图1)。

      

      图1 农户不愿参与农地抵押融资的原因

      注:在问卷设计中,该问题是多项选择题,因此会出现选择频数合计数高于总的调查样本个数。

      (二)不同规模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特征

      1.不同规模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期望额度的差异性。从表4可以看出,土地面积在10亩以下和10~30亩之间农户的预期借款额度有相似性:一是预期借款额度有一定广泛性,从不足1万元~20万元不等;二是期望借款金额在5万元~10万元之间的农户占比最大,分别为39.4%和26.2%,其次是3万元~5万元的借款预期,分别占23.7%和23.9%;三是预期借款额度在10万元以下的农户累计近八成,分别为78.9%和78.3%。

      土地面积在30~50亩和50~100亩之间农户的预期借款额度有趋同性:一是预期借款额度相赋集中,集中于3万元~5万元、5万元~10万元和10万元~30万元三个区间;二是期望借款金额在5万元~10万元之间的农户占比最大,分别为50%和53.8%,其次是10万元~30万元的借款预期,分别占33.3%和30.8%。

      土地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农户预期借款具有大额的特点,且额度有增加趋势,期望借款金额在10万元~30万元之间的农户占比最大,为43.4%,其次是50万元以上的借款预期,占比26.4%,再次是30万元~50万元之间的农户,占比13.2%。

      由此可见,农户预期借贷金额的分布有一定的分散性,覆盖范围比较广泛,小额度借贷与大额借贷并存;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期望额度有差异性;随着土地面积的增多,农户预期借款额度明显增大,一部分规模农户的借贷需求额度较大。

      

      2.不同规模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预期用途的差异性。在愿意进行农地抵押融资的农户中,绝大多农户会将贷款用于农业生产,而且随着土地规模的增加,农户借款的用途越来越倾向于农业生产经营;而生活支出的借贷需求主要来自于土地面积50亩以下农户;土地面积30亩以下农户的预期借款用于工商业经营的占三成以上,说明在农村地区农户兼业经营非常普遍,而且兼业主要产生于小规模农户。具体来说,土地面积在50亩以上的大规模农户的借贷资金具有典型的生产投资性特点;面积在50亩以下农户的借贷资金用途有一定的分散性,农业生产、工商业经营与生活支出并存(见表5)。农户农地抵押融资的预期用途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地抵押贷款制度供给有助于激发农户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3.不同规模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预期期限的趋同性。调查结果显示,不同规模农户的预期借贷期限有趋同性,即以2~3年期的借贷为主,一小部分农户的预期借贷期限明显较长(见表6),农村工商业经营等非农活动的日益频繁正在拉长农户借贷期限。调查中农户普遍反映,一年期借贷对于还款农户而言还款期限较为紧张,另外,此类农户还款之后大多继续借贷,如此每年循环借贷增加了交易成本,手续繁杂,因此,农户普遍期望适当延长借贷期限,种养业经营者预期期限主要集中于2~3年期。

      

      4.不同规模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失地风险认知的差异性。在有农地抵押意愿的农户中,少数农户担心不能按期还款将对抵押土地的安全造成影响,但多数样本户并不担心。土地面积在10~30亩之间和30~50亩之间农户对农地抵押导致失地的担忧较大,分别为53.4%和50%,而土地面积在50~100亩之间和100亩以上农户的此类担忧较小,认为失地风险大的农户仅为5.6%和1.8%(见表7)。调查中发现,不担心抵押土地的安全,原因可归为三种:一种想法是,申请贷款是非常慎重的决策,其前提是投资项目有较高预期收益和成功概率,可以保障自己具备偿还能力,否则不会轻易贷款。这种想法有一定的普遍性。第二种想法认为,即使投资或生意失败,通过亲朋好友等民间借贷方式也会偿还到期贷款,保证抵押土地的安全。第三种想法是,由于抵押的土地只是所有土地中的部分土地,即使抵押土地被处置也不会影响其正常生活。以上说明农户农地抵押贷款风险认知具有差异性。

      

      四、不同规模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一)模型选取

      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需求可描述为“有”和“无”,相互之间无等级顺序,因此选择二项分类Logistic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式中:

为第i个农户对农地抵押融资需求的概率,

为第i个农户需求的影响因素变量,

为第i个农户的第k个影响因素变量所对应的参数估计值。

      (二)变量设计

      本文的因变量是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现实需求,为二分选择变量,无需求和有需求自变量归纳为户主个体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农户政策认知变量、农户对金融机构评价变量以及地区经济变量。各个变量具体定义见表8。

      

      (三)回归结果与分析

      本文通过SPSS18软件对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二元Logistic分析。模型整体通过检验,估计结果比较稳定,具体见表9。

      

      供养比在总体农户、农地面积小于10亩的小规模农户及面积在10~50亩中等规模农户中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在农地面积50亩以上较大规模农户中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小规模农户和中等规模农户在家庭供养负担较重的情况下,发展生产以促进收入增加的意愿强烈,因此表现出较强的贷款需求。

      社会关系对总体和农地面积在50亩以上较大规模农户的农地抵押融资需求有显著影响。从总体上看,有社会关系的农户家庭拥有相对丰富的社会资源,进入金融机构融资比一般农户相对容易,因此,良好的借贷预期使有社会关系的农户具有较强的农地抵押融资需求。从不同规模农户来说,农地面积在50亩以上的较大规模农户在有社会关系的情况下,其对未来借贷的可获性有较好预期,因此,农地抵押融资需求强烈。

      贷款经历在总体农户、农地面积小于10亩的小规模农户和50亩以上较大规模农户中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在农地面积10~50亩中等规模农户中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有过贷款经历的农户对贷款程序、贷款利率、贷款期限等更加熟悉,成功的贷款经历以及之前贷款投资带来的收益对他们扩大农地抵押融资的需求产生了积极影响。

      家庭年收入对农地面积小于10亩的小规模农户和50亩以上较大规模农户的农地抵押融资需求有显著影响,对中等土地规模农户影响不显著。无论是农地面积小的农户还是农地面积较大的农户,家庭年收入较高的农户通常具备较强的致富思想,扩大生产规模意识强,生产投资资金需求量大,此类家庭较高的收入亦增强了其按期还款的信心,因此,此类农户农地抵押融资需求较强。

      农业收入比重在农地面积小于10亩的小规模农户和面积在10~50亩中等规模农户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农地面积50亩以上较大规模农户中未通过检验。对农地面积小于10亩的小规模农户来说,农业收入比重对其农地抵押融资需求负相关,农业收入比重越低,其农地抵押融资需求越强。小规模农户一般兼业经营,对于农业收入比重低的农户来说,非农业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其投资发展的主要方面,而且往往非农发展资金需求量大,对农地抵押融资需求强。对农地面积在10~50亩中等规模农户来说,农业收入比重对其农地抵押融资需求正相关,农业收入比重越高,其农地抵押融资需求越强。此类农户虽然兼业,但农业仍是其主要经营产业和收入来源,因此其农业生产投入产生的资金需求,对农地抵押融资会产生积极影响。

      资产值在总体农户及农地面积在10~50亩中等规模农户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在农地面积较小和较大农户中未通过检验。农地经营为中等规模的农户一般为兼业经营,农业以及非农业发展资金需求旺盛,在自有资金无法满足的情况下需要资金借贷,同时对于资产多的农户而言未来还款有自信,因此,资产值对中等土地规模农户的农地抵押融资需求产生了积极影响。

      政策认知在总体农户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认知程度高的农户更能够理解国家出台该政策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对具体的操作程序也更为熟悉,需求也相应增强。

      贷款利率在农地面积小于10亩的小规模农户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其他农地规模农户中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农地抵押贷款额度与农地面积直接相关,小规模土地经营农户如果进行农地抵押其获得的贷款额度较小,如果贷款利率高,农户的抵押成本高,在获得资金较少情况下农户会选择其他途径借款,因此,农地面积小的农户对农地抵押融资的利率较敏感,贷款利率增高会抑制其农地抵押融资需求。

      贷款手续在总体农户、农地面积10~50亩中等规模农户和50亩以上较大规模农户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农地面积小的农户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农地面积在中等规模和较大规模的农户来说,贷款手续越简便,农地抵押融资需求越强。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基于辽宁省626个农户实地调研数据,本文对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意愿及现实需求随着农户土地面积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但不同规模农户之间差异明显。(2)大规模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极高,需求意愿与现实需求强烈;小规模农户由于“不知道农地可以抵押融资”、“恋土情结”、“担心抵押贷款手续麻烦”、“土地少没必要”等原因,需求意愿和现实需求不高;中等规模农户的需求意愿和现实需求处于中间状态,未来需求潜力大。(3)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农地抵押融资需求在预期借款额度和用途上存在差异,但在预期借款期限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不同规模农户对抵押融资失地风险认知存在差异性,但在有农地抵押需求的农户中,多数农户并不担心不能按期还款而导致失地。(4)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本文计量结果显示,供养比、社会关系、贷款经历、土地面积、资产值、对政策的认知和贷款手续是影响其需求的重要因素。(5)不同土地经营规模的农户,其相关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的影响因素不同。农地面积小于10亩的小规模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主要受到供养比、贷款经历、家庭年收入、农业收入比重、贷款利率的影响;农地面积在10~50亩中等规模农户的需求明显受到供养比、农业收入比重、资产值、贷款手续的影响;农地面积50亩以上较大规模农户的需求明显受到社会关系、贷款经历、家庭年收入、贷款手续的影响。

      (二)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具有广泛需求基础,该项政策实施空间巨大。为保障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有序运行,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金融机构应根据农户经营的土地规模,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土地面积在50亩特别是百亩甚至千亩以上经营规模的农户,属于主动型借贷者,他们资金缺口大,融资需求强烈,是高质量的客户源。此类规模农户的农地抵押融资需求受到贷款手续的影响,因此,金融机构应简化手续,提供贷款便利,积极开展循环贷款,培育黄金客户,实现金融机构与客户的共赢。

      经营土地面积在10~50亩区间内的中等规模农户,对农地抵押融资需求潜力大,是金融机构的重点客户群。此类规模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亦明显受到贷款手续的影响,因此,金融机构应鼓励信贷人员直接深入行政村进行详细的信贷市场调查,了解潜在信贷需求户的经营现状、效益、规划以及信贷资金需求等情况,筛选出优质客户,及时满足其合理的信贷资金需求,缓解融资难题,培育其发展,构建长期稳定客户群。

      经营土地面积在10亩以内的小规模农户,由于土地面积小,其融资需求可以通过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予以满足。但在调研中发现,金融机构对土地面积10亩以下的农户也开展了5万元以内的贷款业务,采取的是“农户信用+农地经营权抵押”双重考察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另外,土地面积在10亩以内的小规模农户对利率较为敏感,因此,金融机构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利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村资金市场供求状况和农民承受能力,实行差别利率。

      第二,金融机构应协同基层部门加大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农户的认知程度。针对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宜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对于中小规模农户,由于其信息渠道狭窄,金融机构应深入基层大力宣传,帮助其了解农地抵押融资政策;对于大规模农户,金融机构应采取一对一跟踪服务,宣传农地抵押融资业务,扩大农地抵押融资的影响范围。

      第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地抵押融资业务培育优良客户。鼓励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进一步扩大农户土地经营面积,促进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经营,培育一批种养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四,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农村土地承载过多的社会职能“松绑”,进而为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解除农户土地抵押的后顾之忧。

标签:;  ;  ;  ;  ;  ;  ;  ;  ;  

不同农地经营权规模农户住房融资需求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626名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_显著性差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