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管理在用电监察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杨婷,陈雯雯,陈佳林

全过程管理在用电监察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杨婷,陈雯雯,陈佳林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类在如今的生产生活中对电能的需求日渐扩大,近年来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均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49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3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全过程管理这一新型管理理念在用电监察工作中可以全面系统的对供电企业的设备和人员进行组织协调,以实现设备效能的最大化与企业内部人员的规范化,同时可以显著提升电力用户对供电企业用电监察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供电 用电监察 全过程 管理

1 用电监察工作的基本要求

用电监察指的是监控电源管理及电力生产结果,电力用户的用电状况,电气设备及电力网络运行状态等工作。为了保证用电监察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则应注意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用电监察部门应建立起相对严密的管理制度,相关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已经制定的管理制度。(2)对电力用户进行适当的指导与监督,确保其用电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并做好监督管理电气设备安全与预防试验工作,对用户安装的电力设备进行定期检查,还应合理设定供电方案。(3)用户用电安全的检查管理工作应包括无功管理、电压管理两个方面。在设备检测中应做好节点、调荷及负荷管理工作,而在设定供电方案时,则应有效配置电网负荷及合理划分供电区域。

2 全过程管理在用电监察中的各个环节

用电监察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比如说对设备进行管理,就应该从设备投入使用开始,一直到设备报废,整个过程当中要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监督;对监察对象进行管理,就要从用户申请用电开始,到用户长期用电、使用效果、是否对电网带来影响等,都在用电监察的范围内。明确用电监察的职责、各个细节,才能真正发挥全过程管理的使用效果。

2.1 建立健全用电监察岗位责任制

对设备进行管理时,主要包括设备的采购、资产管理、使用过程的维修保养、报废等各个环节,不论是采用传统的分散管理法,还是把除使用之外的职能归于一体法,都需要结合设备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用电监察,会在设备管理的不同阶段,接触不同的人和管理部门,因此不管用户使用怎样的方法,从用电监察的角度而言,需要落实相关责任,建立健全用电监察岗位的责任制。有关数据和资料显示,对设备进行前期管理和安装过程,可以决定设备全周期费用的90%。因此,在日常管理当中,对电力设备的安装要走足够的重视。此外,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2 施工过程的全过程管理

施工质量对电气设备能否安全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对电气设备的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管理,是电气设备长期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从用电监察角度而言,需要对电气设备的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与管理。特别是对比较隐蔽的过程进行管理,隐蔽工程的故障很容易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影响。其中隐蔽工程的主要内容有:沟井内防水过程、电缆沟道建设、电缆路径标桩、电缆和相邻电力通信、煤气等路径距离是否符合施工要求。上述隐蔽性工程在结束工程后,对其进行检查时会有很大的难度,而且对于某些问题也比较难处理,因此在施工过程当中要注意细节之处,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以免在使用过程当中发生安全事故。

2.3 施工结束的检查工作

电气设备的施工过程当中,用电检查人员很难做到对各种施工点进行时刻监督监察,所以在施工结束后,进行仔细检查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说检查电力线路对建筑物、地、以及其他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有关施工安全要求;检查隔离开关、断路器、避雷器等物件的安装是否符合电力工程的相关规定;检查电气设备的耐压标准、质量等是否符合相关验收规范;检查开关柜和计量柜的位置、安装、有关措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电力施工过程的常见质量问题,不但需要在施工过程当中进行严格监督、整改,还要在后期检查当中仔细发现其中的问题,确保设备在投入运行之后,能够进行长期安全可靠的运行。对电气设备过程在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进行监督管理,会影响设备的运行时间以及安全性、可靠性,因此对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地监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电力设备施工的质量。

2.4 对电气设备的长期运行进行全过程管理

对用户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需要分阶段进行,依据安全运行规程对电气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春季安检。冬季,电气设容易出现故障,积累灰尘,因此在检查当中,要检查设备的连接部位、绝缘油颜色、接地电阻等,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过夏安检:要注意检查电气设备的防高温耐热能力、变压器过载等情况,避免设备发生故障;迎峰防冻检查:主要对测温设备、变压器等能否安全运行进行检查,尤其要确保春节期间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2.5 反窃电管理

反窃电是用电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全过程管理模式时可以采用以下措施配合反窃电工作的开展。(1)尽量选择线损电量较高及台变波动相对明显的地段开展反窃电工作,同时与抄表人保持联系,以便获取有效的台变用电负荷信息。此外,可突击检查用电量相对较大且波动明显的小区,以便能够及时发现窃电行为。(2)应注意引进先进技术对电力计量装置进行优化,以避免计量装置被改动,也可将封印锁安装于进线熔丝桩头部位,从而对计量装置进行单独隔离。此外,如设置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电缆分支箱,则必须将封印锁安装于分支箱进线处,同时对该地段的用电检查工作进行强化,以便有效杜绝发生窃电现象。(3)可以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电力用户用电变化情况,如可以采用纵向比较或横向比较法分析电力用户月与月、年与年之间的用电情况。如在对比分析中发现异常信息,则可以采用突击检查或用电核实等方法监测该地段是否存在窃电现象。

2.6 对人员进行用电监察的全过程管理

这一管理过程包括对供电企业内部人员的用电监察与对电力用户的用电监察。

(1)对供电企业内部人员的用电监察全过程管理体现在对供电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协同管理,在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度的同时将各部门职能、责任进一步明确到个人。以实现供电企业内部人员的和谐与其工作的高效开展,保证供电企业生产运营的顺利进行与社会功能的正常实现。

(2)对电力用户的用电监察全过程管理,体现在电力监管在供电企业与电力用户之间的纽带作用上。从电力用户提出用电申请,到用户的电气设备接入电网,再到用户费用的结算期间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电力监察全过程管理的积极参与。以实现服务的优化,有效增加电力用户满意度的同时增加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窃电事件的发生

3 结语

综上,用电监察对于电力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利于维护电力市场的稳定。为了提高用电监察水平,则可以将全过程管理模式应用到用电监察工作中。此外,在应用全过程管理方法时必须把握好用电监察的基本原则与要求,以便为用电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全过程管理属于全新的管理方式,是一种健全的管理理念。在用电监察当中引入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可以有效提高用电监察的管理水平以及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使用电监察的负责人员更加忠于职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因此,全过程管理特别适用于用电监察当中。

参考文献

[1]李耀武.浅谈提高供电企业用电监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J].中国电子商务,2014(4):111.

[2]郭卫秋.分析“三集五大”新体系下如何做好用电监察工作[J].消费电子,2014(2):55.

[3]王海庚.分析关于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3(20):138.

论文作者:杨婷,陈雯雯,陈佳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全过程管理在用电监察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杨婷,陈雯雯,陈佳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