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建设的启示_农民论文

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建设的启示_农民论文

黑龙江创立农机作业合作社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作业论文,黑龙江论文,农机论文,合作社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3月农忙时节,黑龙江省海伦市东林乡东方红村农民陈志厚没有像往年那样扑在农活上,而是和儿子一起跑起了运输。对于家中待耕的60多亩地,老汉一点也不着急:“自从村里成立了农机作业合作社,我就再也不用为种地而发愁了,合作社的规模经营让我们农民尝到了农业机械化的甜头。我现在不但不种地,秋收时拿的钱比以前还要多。”

陈志厚只是黑龙江省18个农机作业合作社中一名普通的受益者。如今,黑龙江省开创的农机作

业合作社服务机制正把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推进农业机械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政府出资为农民办合作社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机械化的问题在黑龙江省历来受到重视。黑龙江省长张左己在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上提出,现在一家一户使用小农机不能精耕细作,土地都板结了,今后农机化的发展要从小到大,通过土地流转,将来土地要连成片,这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措施。

“谁都知道大机械耕作的效果好,但大机械的机耕费用高,自己家那点地根本划不来。”采访中,很多农民都曾有这样的埋怨。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使很多农业大机械空负荷运转率高,导致了大机械的使用成本上升,农民无力承担。分散经营的承包田不仅把农民“拴脚”在土地上,也不利于农业的结构调整,农民难以依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计划,抵御市场风险。

2003年,黑龙江省决定由政府作为主要出资人建立18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对于每个合作社,由政府补贴价值100万元的农业机械,并由合作社所在村负责建农机维护场库棚。合作社在经营上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在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权、放活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农民以土地入股,实行集约化经营。

新型合作社打破了古老的“井田制”

去年4月20日,东方红村农机作业合作社正式运营。

在生产中,合作社打破了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坚持统一整地、统一购进化肥等生产资料、统一耕种、统一田管、统一收获、统一销售、按股分红的“六统一分”管理制度。合作社把耕作中各种生产资料的投资计入成本,秋后卖粮一并扣除,收益部分按股分红。在农机服务队自身管理上,实行单车核算,按亩计酬,

农机队挣作业机耕费,其微利部分作为集体积累,以备日后设备大修、更新之用。

农机作业合作社依照现代企业的管理办法,实行规模化经营,由理事会负责与有关部门及企业整体签订单,安排种植计划,包销农产品。土地连片经营后,作业中可以充分发挥大机械的优势,整地时全部进行深松、深翻、整平耙细,建立土壤地下水库。春播时利用大型精播机,抓住农时,抢在“腰窝”上,为农作物的丰产奠定了基础。

规模化经营让农民尝到了甜头

在村民陈志厚家,他给记者看了自己的一个账本。2003年,陈志厚家共有耕地65亩,其中40亩入股到合作社,另外25亩由自己耕种,两片地的差异,他计算了“四差”。

一是机耕费每亩差4.6元。合作社用大机械生产,每亩地10元机耕费,散种地用小四轮耕种,不但土壤深翻不足,每亩地竟折合14.6元。二是大豆亩产差20公斤。合作社请专家来检验土壤,并根据检验结果选种子、化肥,经营中机械化、现代化程度高,管理科学,每亩地比散种的产量要高20公斤。三是大豆卖价每公斤差0.1元。散种的大豆由于品质不好,每公斤卖价为2.80元,合作社的大豆除了品质优良外,销售信息和渠道也畅通,每公斤可以卖到2.90元。四是在劳动投入上存在差异,加入合作社的土地,不需要自己劳动,只等着到秋天拿钱,而自己经营的土地,一年四季都要“长”在田里干活。

陈志厚说:“即使我的劳动不算工钱,散种的地每亩也要少收入50多元钱,25亩地共少收入1000多元。”

合作社为农业专业化合作经济探索新路

经过一年的试点,黑龙江农机作业合作社探索出了一条农机服务向投入多元化、服务实体企业化、企业产权明晰化、服务行为市场化、经营管理科学化、经济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的新路子。

农机服务管理机制实现了企业化,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和劳动力转移的相互促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合作社的建立,使农机服务组织由过去单一的行政管理转变为现代企业管理,一些试点村组建农机合作社后,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展示出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分工分业的广阔前景。克山县北联镇新兴村的村民们在体验到合作社带来的好处后,今年一致同意将耕地全部交给合作社,全村只留下15%的劳动力从事种植业生产,其他85%的劳动力转移到其他产业。

联系电话:0451-82736540

标签:;  ;  ;  ;  ;  ;  ;  ;  ;  

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建设的启示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