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天水 741000)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心理护理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13例,借助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1.05%与对照组41.07%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各项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结论:临床心理护理可减少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食管癌;放射治疗;心理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184-02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消化道肿瘤,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临床研究已证实[1],该病发病与年龄、性别、地域、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食管癌以吞咽困难为主要表现,临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放疗过程中易引发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有研究指出[2],临床心理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对食管癌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应用临床心理护理,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10月-2016年6月我院行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中随机选取113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6例)。观察组男32例,女25例,年龄46~67岁,平均年龄(56.98±6.64)岁;临床分期:Ⅰ期9例,Ⅱ期38例,Ⅲ期10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35例,专科及以上6例。对照组男34例,女22例,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8.05±6.48)岁;临床分期:Ⅰ期7例,Ⅱ期36例,Ⅲ期13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33例,专科及以上9例。纳入标准:①符合食管癌诊断标准,并经CT、B超、实验室检查等确诊;②首次行根治性放射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②合并肝肾等严重脏器疾病;③合并精神性疾病或有意识功能障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化疗开始前7d及护理后3个月评估生活质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如指导患者进行常规检查、保证睡眠质量、疏导患者情绪等。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组建临床心理护理小组,包括2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放射科工作经验≥5年,护龄≥2年,且具备良好的沟通及表达能力;②放射治疗前7d,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借助共情、移情等沟通技巧,取得患者信任,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向患者讲解食管癌相关知识及先进治疗方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③照射剂量为2~20Gy,向患者介绍放射治疗易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技巧,指导患者管理情绪的方法,增强其情绪管理能力,并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疏导;④照射剂量为21~40Gy时,为患者播放舒缓音乐,将患者注意力转向别处,从而缓解其紧张情绪;指导患者进行冥想训练,通过呼吸、想象、肌肉放松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同时,也可进行适当有氧运动;⑤照射剂量为41~60Gy时,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使其知晓治疗效果,并可通过病友交流会、康复知识讲座等方式,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信心;要求患者家属参与护理,使患者受到来自家人的支持,增强其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借助生活质量量表(QLQ-C30)[3]进行评定,主要包括躯体、认知、情绪、角色、社会,每项0~100分,分值越高该项功能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描述,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以(x-±s)描述,组间对比以χ2与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数据均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中失眠2例,腹泻、乏力各3例,恶心呕吐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5%;对照组患者中失眠、腹泻、乏力各5例,恶心呕吐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0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5,P=0.021),
2.2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各项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3.讨论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潜伏期较长,吞咽困难是主要临床症状,呈进行性发展,易伴随上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食管癌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中国发病率较高,并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群体[4]。手术与放疗是主要治疗手段,有研究指出[5],行放射治疗的食管炎患者多伴随严重心理障碍,从而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需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疏导,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临床心理护理由专门护理小组成员负责,小组成员依据患者病情、手术需要等制定护理方法,目的性与计划性较强,且具有连续性与动态性,可将护理效果进行及时反馈,改变传统护理模式的死板性与盲目性,使护理过程更具有系统性,目标更加明确。食管癌放射治疗初期,由于患者缺乏对肿瘤知识及放射治疗的认识,误以为癌症就会死亡,因此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随着放射剂量增加,并发症逐渐增多,患者痛苦不断增加,患者易在此阶段丧失治疗信心,甚至放弃治疗;放射治疗后期患者易产生担心疾病复发、害怕回归社会等情绪。本研究对患者实施临床心理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各项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提示,临床心理护理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确定护理目标,并依据患者放射治疗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以良好心态接受治疗,从而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并促进患者积极回归家庭与社会,改善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食管癌患者行放射治疗时应用临床心理护理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荆红,于淼,王轲,等.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3):77-78.
[2]张丽,周晓玲.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67-69.
[3]师文华.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5):203-204.
[4]王磊,李利霞.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2):93-94.
论文作者:齐德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患者论文; 食管癌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放射治疗论文; 心理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