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离学生还有多远?(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还有多远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七、我们的形式化语文教学离学生还有多远?
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很讲究“形”,尤其看重学生是否作为主体参与探究了,一些公开场合的课更是讲究“出彩”。至于探究的问题是否合理、是否有价值,学生的生命和灵魂究竟参与到了什么程度甚至参与了没有,则往往不予深思。常常是学生还没有怎么读课文,教师就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直接去探究了。如,“为什么说祥林嫂一定得死?”(出自《祝福》的教读)、“为什么唐玄宗时人们不重生男重生女?”(出自《长恨歌》的教读)、“为什么美国黑人要选择在林肯纪念馆前集会?”(出自《我有一个梦想》的教读)、“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一定会胜利?”(出自《落日》的教读)之类的问题。说实话,这些问题中,有的问题大而难(如“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一定会胜利?”),课后探究倒是可以,但若直接在课堂上探究,只能是肤浅、空泛地说些空话,更何况这样的问题早已经远远超出了课文的思想内容。有的问题深而难(如“为什么说祥林嫂一定得死?”),解决它必须得突破一些前提(如鲁镇的整体“气候”、各色人等的表现、“我”的言行、祥林嫂自己的表现等)。若不深入地读课文,预先思考、探究、突破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直接参与讨论、探究,则只能是几近胡说乱讲。有的问题节外生枝,远离课文的思想内涵(如“为什么唐玄宗时人们不重生男重生女?”“为什么美国黑人要选择在林肯纪念馆前集会?”之类),白白地浪费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这样的合作探究,流于形式,表面热闹,效果很差,祸害也不小。有的教师则干脆连问题都不拟设,放开学生去“最原始、最自然、最本真地阅读、思考和探究”,称之为“凸显学生真实的个性,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来”。事实证明,这样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探究,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文化积淀不够厚,人文素养不够高,须渐进修养)而言,只不过是一场空耗青春的美丽的“闹剧”而已。
还有一种合作探究形式,这里也必须要强调一下。笔者几次听到这样的公开课,比如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来如此合作探究:第一大组合作探究词的上阕中的一些问题,如“描写什么景?”“有什么作用?”“表达了苏东坡的什么情感?”之类;第二大组合作探究词的下阕的一些问题,如“下阕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为什么要写小乔初嫁?”“抒发了苏东坡的什么情感?”之类。笔者要强调的是:完整地赏析这首词,掌握一些赏析的要领和方法,并收到“立人”之效,应该是每个学生都享有的权益;而一些教师为了抢时间或为了自己便于“做课”,则往往毫不留情地剥夺了一部分学生的权益。这就好像一个完整的化学实验,教师竟然要求一部分人做前半部分,一部分人做后半部分,表面上实验是完成了,实际上两部分学生都没有完整地做好这个实验,也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住这个实验的原理、步骤、要求和结论等。
应该说,新课标所提倡的合作探究理念是很有益于学生独立精神、健全人格的发育和提升的,是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人才需要的大趋势的。但笔者认为,课堂的时空毕竟很有限,学生每堂课的时间毕竟十分宝贵,故而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去刻意追求前文所提及的那些形式化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更灵活、务实一些,要么把一些探究题放到课下,让学生课下分组或独立地做好充分准备,而后再到课上来专门讨论、交流;要么作为课后书面作业布置下去,让学生或独立或交流或查阅资料后完成,以保证探究的深度、广度和效度。总之,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适度,必须与学生素养、能力和水平相匹配;同时,学生的合作方式必须符合语文学科教与学的规律,必须真的有益于他们独立精神和自主人格的发育。
八、我们的多媒体介入离学生还有多远?
笔者认为,对语文教学而言,万万不可滥用多媒体。课文的内容要点,还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原生态地体验、感受、思考,而后由学生独立提炼、加工和整理为好,因为这既是在教读课文,也是在严格、适时地训练语言能力。课文的情境等,还是领着学生深入课文,自主地体验、感受、想象、联想、思考和感悟的好,因为放映画面会取代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展示现成的结论会剥夺学生的思辨、提炼、加工和整合的实践,最终危害学生的“学文立人”。所以,对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问题,我们一定要加强研究,科学、审慎地对待,决不可盲目赶时髦或为了教师自己方便就随意滥用。笔者曾专门撰文来探讨滥用多媒体的危害性问题(参见拙文《勿再以现代化的名义戕害学生》,《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0年第9期),这里不再赘述。但是,笔者还是要强调以下几点:一是多媒体介入语文教学必须讲究灵活性。如不宜放映画面,是否可以考虑播放音响;不宜放映花哨、动态的画面,是否可以考虑放映静态、素朴、直观的画面;教师不必制作视频、动画,是否可以考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来制作;不必限于语文课堂之内,是否可以考虑在课下来进行等。二是多媒体介入语文教学必须凸显自主性。也就是说,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必须时刻想着有益于学生自主人格和创造品质的发育。三是多媒体介入语文教学必须突出互动性。不能总是由教师自主设计而学生被动接受,而是要根据教与学的实际来师生互动、合作。总之,多媒体只有灵活务实、合情合理地介入语文教学,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真正高效地为学生的“学文立人”服务。
九、我们的“经典阅读”离学生还有多远?
学生要实现“学文立人”,多读书(尤其多读经典)这条路肯定是对的。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到底需读多少、能读多少经典,应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读。为此,我们决不能仅仅从自己的阅历、积淀和素养出发,凭拍脑壳来炮制学生的“经典阅读”规划。笔者曾认真地算过一笔账,仅高中阶段(三年),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就需要读近1000万字的“经典”,内容包括必修教材(5本,约160万字)、选修教材(至少3本,近100万字)、中外名著(新课标规定的,32部,像《红楼梦》《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堂吉诃德》《复活》之类还要分几册,至少600万字)、教师推荐的精美时文(至少还得100万字)等。要知道,学生高中阶段只有三年时间,同时还要学习除语文外的八九门学科,这其中究竟还有多少自读时间属于语文学科呢?这每年300多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每天至少要读1万字。就算疯狂阅读,每分钟300字,恐怕也得35分钟。(事实上,读经典,尤其是读文言经典,恐怕每天还远不止需35分钟!)就算35分钟,对于作业堆成山的高中学生而言,又怎么抽得出来呢?就算抽得出,每分钟300字的速读(尤其是文言、深涩的经典,如《〈孟子〉选注》《〈庄子〉选译》《谈美书简》《歌德谈话录》《尘埃落定》之类,怎么个速读法!)又会读出什么效果来呢?这样一来,学生就只有走马观花地翻翻了。就算这些“经典”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育和提升,能给他们的人生“打下厚实的人文精神的底子”,但仅靠这般应付差事地、匆忙浮泛地“翻翻”而读,恐怕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阅读经典是个慢工活儿,是必须要用心深读进去的,是必须要用心灵去深度品味、体验、感受、欣赏和感悟的,是必须要用头脑去思辨、评判、取舍和提炼的。这是优秀传统,更是智慧和真理,变革教法绝不等于拒绝或抛弃优秀传统!有些经典甚至需要我们读一辈子,不同的人生阶段会读出不一样的滋味。如孟浩然的一首《春晓》,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喜欢读,但个中滋味恐怕就大不一样了。有的经典还含有不健康的东西,不加思辨、评判和取舍地读,甚至还有可能会“中毒”。更可怕的是,学生一味地“翻翻”而读,还有可能会助长应付差事、华而不实、不懂得尊重经典和崇高等不良品格的发育。事实上,现在的“经典阅读”也早已应试化了,一些经典名著早已变成训练题了,学生只管记记背背去应试就是了。可见,目前我们的“经典阅读”,无论从难易适度、安排合理的角度,还是从切合实际、注重实效的角度来看,都已经远离了学生的根本利益。对此,新课标制定者、教材编写者、课程执教者等都应该给予高度关注,努力做到“经典阅读”更经典,更合理,更切实际,更富实效。
十、我们的“表达与交流”教学离学生还有多远?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的一项调查表明:成功的秘密15%在于技术,85%在于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无疑,这85%当中有很大一部分该属于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而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推进,社会对学生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语文教学的本务就是教学生学好母语、掌握理解和运用母语的本领。这个本领不仅仅表现在阅读理解、欣赏评价、会写文章上,就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而言,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应该是更具特殊意义的。当今世界欧美国家的母语课程都很重视实用性,原因就在于此。新课改以来,我们在“经典阅读”“诗意语文”“为学生打下人文的底子”等方面花了不少气力,但在语文学科的应用性方面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甚至将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严重地边缘化,致使学校语文教学与社会实际需要几乎成了两回事。关于这个问题,新课标的“表达与交流”部分倒是有一些很在理的说法,如要“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等。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一线教师根本就没有很好地开展相关教学,尤其是以高考为中心的高中语文教学。即使有些教师重视了,也多在课堂讨论、发言等环节做点儿文章,还远未形成有实施规划、注重开放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系统。原因也不难理解:偏重于培养读写能力的传统观念以及一切为了高考的应试观念等还根深蒂固;同时,教材中“表达与交流”部分也只是突出各种文体的写作指导,尤其是记叙文、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口语表达与交际所占比例还不足1/5,实用文写作更是备受冷落。不仅如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往往又严重挤占(讲读篇目安排太多,教学用时多)写作教学的时间,连正常的课堂写作几乎都被取消了——学生只能课下写作文,至于实用文写作和口语表达与交际的训练等就更下落不明了。这样一来,新课标的一些指导性建议,以及教材“表达与交流”中的那点儿“口语表达与交际”的设计之类,自然也就名存实亡了。
对此,笔者以为,文学作品阅读、欣赏与评价能力固然很重要,记叙文、议论文写作能力也的确重要,但我们决不能以为在这些领域有着厚实的基础,操作起来也轻车熟路,于是就不顾社会发展和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实际需求,人为地将实用文写作、口语表达与交际等教学活动边缘化甚或打入另册。就是在阅读教学环节,也应该重视在教读过程中适时、合理、强力地渗透表达与交际的训练,比如,真刀真枪训练口头概括内容、提取要点、提炼观点等能力。语文教学不仅要为学生学好语文、会学语文、学文立人着想,还应该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为了他们未来的人生幸福和事业发展着想,实实在在地高度重视语文学科的应用性,并在教学过程中用心着力地付诸实施,而不是离社会发展的需要、离学生的根本利益越来越远。
鉴于此,笔者认为,关于语文学科的应用性,我们在制定新课标时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教材编写时一定要给予合理的编排,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给予足够的课时,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给予到位的落实,在考核评价时一定要给予科学的权重(如高考也应该考核听力等)。尤其对“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更要加强研究和落实,以更突出语文学科的应用性,更合理、全面、到位地落实好语文教学的“专务”,更贴近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切实完成好语文教学的时代使命。
最后,再强调几句:写了这么多看起来似乎不太令人振奋的文字,笔者决无全盘否定近些年来的语文教学之意,只是想以一名一线语文教师的身份,冷静地对前一时期的语文教学作一次宏观、全面、深刻的反思。尽管还不够宏观、全面、深刻,但这样的反思,对今后健康推进语文新课改应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研究专家的高度关注。说实话,本文所谈及的问题涉及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实际上还有缺漏),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研究专家更具未来眼光,更实事求是地按语文教与学的本质规律行事,更认真、全面、深刻地进行反思,并为此付出更为深入、扎实、到位的努力,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的不再飘忽不定地不作为或乱作为,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和教育理想能真的更“接地气”,以使我们的课标、课程、教材、教法等真的更贴近学生的根本利益,以使广大“语文人”真的都能返璞归真、务实高效地共赴我们共同的教育理想——教文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