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讨论综述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讨论综述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关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讨论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地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引发了我国理论界关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的讨论。这是20多年来我国理论界一场重要的学术讨论。这场讨论直接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一方面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认识,一方面又引发了关于如何看待辩证唯物主义的争论,并涉及对我们党的世界观和思想路线的理解。本文拟就这一讨论中提出的主要观点作一综合性的介绍。

(一)关于实践及其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

对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的理解,是以对实践和实践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的理解为前提的。围绕着什么是实践以及实践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问题,讨论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主张。

1.实践是现实的自然界和现实的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和表现,是实现自由的途径和手段。

主张这一观点的理由是:第一,自然界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活动沟通了人与自然的联系,现在成为人类活动对象的感性世界,决不是那种开天辟地以来就有的原始的自然物,而是人化的自然界。旧唯物主义把自然界看成是与人无关的独立存在,看起来很“唯物”,实际上完全不了解自然界的真正本性。只有从实践方面去理解,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去理解,才能真正理解自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的只是现实的自然界或对象世界,而不是全部的自然界。在人的视野之外的自然界虽然存在,但对人来说毫无意义。第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第三,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实践还是实现作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自由的途径和手段。自由只能通过实践来实现。

持这一观点的论者在坚持实践是现实的自然界和现实的人类社会的基础的同时又认为,无论自在的自然界还是现实的自然界,都是物质自然界。要说世界的本体,只能是物质本体。当实践使自在的自然界向现实的自然界转化时,自然界的物质本体性质并没有改变。实践只是自然界向人生成的基础、途径或推动力量。[1]

2.实践构成了人类世界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源泉、根据和基础,是人类世界的真正的本体。

论者认为,物质是对“对象、现实、感性”的抽象或概括,而“对象、现实、感性”又是在“感性的人的活动”中生成的。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活动本身就具有矛盾的特征:一方面含有人的主观因素,受人的理性、意志支配,另一方面又是作为物质实体的人通过工具等物质手段同物质世界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客观过程。实践一方面否定了对象的现成客观性,另一方面又否定了目的本身的单纯的主观性。实践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使世界二重化为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人类意识、人类社会以至整个人类世界对天然自然具有不可还原性。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天地立心”,在物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重建世界。实践构成了人类世界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源泉、根据和基础。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真正的本体。[2]

3.实践“自因自律、自本自根”,“既非心,亦非物,也不是二者的统一规定”;物质从属于实践而不是相反。

论者认为,作为本体范畴,实践本身乃是自因自律、自本自根的,即无需借助他物来规定和说明自身,而是在自身内并唯一地通过自身而被确定的东西。整个哲学体系的展开有赖于实践作为阿基米德点。因此,实践构成哲学体系的逻辑意义上的第一因,在其背后不可能也不应当寻找更根本、更隐蔽的基础。实践即非心,亦非物,也不是二者的统一规定。实践就是实践,它是无法被拆解和还原的。物质是有中介的,它只能通过实践以扬弃的方式被包含在哲学的逻辑前提之中。[3] 论者认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所谓的“物”仅仅是指实践本身的物质性。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也就是所谓“物质实践”。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的语境中,“物质”已经变成了对“实践”本身性质的界说或修饰词,因而它只是从属于实践而不是相反。[4]

4.实践是体现着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主观性与客观性双向本原作用的活动,是理解自然世界与属人世界否定性统一关系的基础。

论者认为,从原始关系说,人是自然的产物,但在人成为人以后,它同自然之间发生了一个关系的逆转,即人把自己置于同整个自然相对立的位置,成为“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自然反而变成了实现人的目的的工具,成为受人支配的“对象世界”。[5] 在实践活动中,人反过来把整个自然界属于自己,变成了人的无机的身体。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意志、理性、情感、想像等主观性意识,否定了自然物质的存在形式,采取了完全相反的观念性的存在形式。由于这种存在形式的转变,它不仅摆脱了时空物理条件的束缚和限制,成为一种具有自由性的超越自然的存在,而且成为人在从事创造性活动中与自然本原相对抗的新的能动本原和力量。实践活动具有两重性质,体现着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主观性与客观性双向本原作用,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主观性与客观性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活动。它既是分化世界的活动,又是在更高基础上统一世界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蕴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秘密,也蕴藏着人的对象世界的一切秘密。它是人类面对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又是解决这一切矛盾的力量和方法的源泉。[6]

5.客观物质世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实践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在自然界、现实世界并不普遍存在。

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世界观,是关于现实世界的科学。“现实世界”是“先于人和人的意识、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即“整个宇宙”。实践从狭义上说是人改造现实世界的有意识的活动,从广义上说是人的一切有意识的实际活动。实践是一种关系,它的关系者一头总是人。因此,实践总离不开人,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的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可以说,人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在本质上是人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是中心,是最重要的,一切事物都应服从于人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就整个宇宙来说,人或人类决不是中心。宇宙是无限的,实践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实践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实践在人类社会中有普遍性,而在现实世界中没有普遍性。因此,实践不是自然观、世界观范畴,只是历史观、社会观范畴,实践的观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只有进入社会领域,实践才能扮演首要观点的角色。马克思的那句著名论断——实践“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说的是地球,不是整个世界。[7]

6.整个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物质,实践不是世界的本体,也不是人类社会的本体。

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本体,是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本质、本原。整个物质世界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它既没有创造的问题,也没有消灭的问题。人类社会及其实践则只是这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它有始有终,有边有际,有创造也有消灭的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本体应该是物质,而不是实践。把物质作为世界的本体,就把实践包括在物质本体之中而不是排除在外。如果把实践作为世界的本体,它是无法包括全部物质的。论者认为,实践也不是人类社会的本体。因为哲学所讲的本体应该是最终意义上的本质、本原,从它不能再追溯出更根本的本质、本原。割断人类社会与整个物质世界的联系,考察人类社会的本质、本原的方法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一方面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另一方面又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中加以考察。人类社会及其实践是物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及其实践产生的前提;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实践活动还要以物质自然界为基础。离开物质自然界,人类的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8]

7.世界上只有物质同它的各种表现、各种形态的变化,一切统一于物质,而不是统一于实践。实践不具有超自然的创造力,推倒了物质本体论的“主体性实践哲学”,完全是唯心主义哲学。

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活动的简单要素是: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有目的的活动即实践本身。实践主体是有血有肉的人,实践的客体是可见、可指的物质对象,实践本身则表现为物质的活动即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实践都以物质为基础,离开了物质,就没有了实践,推倒了物质本体论的“主体性实践哲学”,完全是唯心主义哲学、幽灵哲学。其次,实践活动总是受客观实在及其规律的制约,它必须建立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才能成功,实践主体一定要使自己的主观符合客观,行动服从规律,自由服从必然,即一切服从于物质运动的必然法则。人类要改造世界,首先要认识和服从客观规律,然后才能使规律“服从”人。“主体性实践哲学”用实践本体取代物质本体,就给劳动加上一种超自然的创造力,以为劳动可以不需要任何物质条件,可以不受自然制约,人手可以凭空创造一切,这就重复了马克思反复批判过的那种认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唯心主义观点。无论人的实践活动已及的宇宙,还是人的实践活动尚未及的宇宙,都是物质及其形态变化。世界上只有物质同它的各种表现、各种形态的变化,一切统一于物质而不是统一于实践。“主体性哲学”把人的主体性无限夸大,不承认物质只承认实践,否认各种商品体的物质基质,否认劳动的各种物质条件,用实践来代替一切,这是在编造20世纪的神话。[9]

8.人类的感性劳动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实践具有本原意义,但它又必须以“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为前提,实践必须同物质相结合、物化在自然物质之上才能成为世界的本原。

论者认为,人类的感性劳动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当人类的劳动实践被物化、对象化,由动的形态转变为静的形态时,它就同物质相结合,相应地由中介、属性变成了实体。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所谓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不仅是指先于人类存在的外部自然界是人类感性活动的物质前提,而且也指人类的劳动一旦对象化、物化在外部自然界以后,它就成了外部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人类尔后的感性活动,又作为预先存在的外部自然界而出现,从而具有“优先地位”。论者认为,确认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的思想,是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基石之一,它出现在马克思不同时期的不同著作中。在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中,实践没有、也不可能包容一切、统摄一切,因为既然实践是使物质适应于某种目的的活动,它就要有物质作为前提。因此,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既高度强调实践的伟大历史作用和世界观意义,又始终坚持确认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的唯物主义。论者认为,这种解释既不存在物质与实践的组合与平列而产生的自相矛盾,也不存在什么二元论的问题。因为在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那里,虽然实践被提升到世界本质的行列,它却既没有把物质从世界本原中排除出去,也没有使自己存在于物质之外成为独立的本原,实践是必须同物质相结合、物化在自然物质之上才能成为世界本原的。[10]

(二)关于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的几种有代表性的主张。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只能是客观实在的观点或物质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切名称。

论者认为,不能把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立起来,也不能以实践唯物主义取代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切名称。承认世界的客观存在是唯物主义各派的共同观点,马克思也是肯定这一观点的。承认现实世界的客观性,是一切实践与认识的首要前提,马克思从来没有否认过这个前提。停留在这个前提上,会陷入直观唯物主义,而离开这个前提,就会陷入唯心主义。[11] 把“实践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本质特征标明出来,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是可以的,但这不能作为它的标准名称,因为它的本质特征很多,除了“实践的”而外,我们还可以举出“革命的”、“科学的”、“辩证的”、“共产主义的”,等等。对“实践唯物主义”,还可以作另一种解释,即把“实践”理解为对象,实践唯物主义就是以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的唯物主义理论,正如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以人类社会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一样,这样,它就是唯物主义实践论。毛泽东写的《实践论》实际上是以认识为研究对象的认识论。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认识论开头对实践作了简略的一般论述,在历史观中只论述各种具体的实践形态,没有实践论的科学体系,这是一个缺点。实践论的地位很重要,它是历史观的核心部分,比认识论更重要,但它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学科群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它等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故不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实践唯物主义(以实践为研究对象的唯物主义),否则就把部分与全体等同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观是最高的(层次最高,范围最大),是核心部分,实践观不是最高的,不是核心部分,不能以实践论取代世界观。“唯物主义”是关于现实世界是什么的一种观点,是一种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就是关于现实世界及其一般辩证规律的唯物主义理论。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因为它是世界观。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名称中是最确切的名称,为了突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地位而把二者并列起来,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可以的。[7]

2.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时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显著特点,从直观的唯物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哲学发展中划时代的变革。但是把实践放在首位的哲学不一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立足于实践观点反对传统的唯心主义并克服旧唯物主义的影响,又要始终不离唯物主义的基础,以科学的实践观反对实践的唯心主义。

论者认为,从直观的唯物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哲学发展中划时代的变革,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时区别于当时一切旧哲学的显著特点。但把实践提到首位的哲学不一定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以强调实践、注重实效而独树一帜的实用主义就是唯心主义的。实用主义的出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一个新的对立面:实践的唯物主义与实践的唯心主义的对立。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立足于实践观点反对传统的唯心主义并克服旧唯物主义的影响,又要始终不离唯物主义的基础,以科学的实践观反对实践的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不仅是因为它对实践高度重视,而且是因为唯有它才达到了对实践的科学理解。在重视实践、把实践放在首位的哲学中包含着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唯心主义的对立。我们所要坚持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既是实践的,又是唯物主义的。原有哲学原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缺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未能占据它应有的重要位置。实践主要是被当作认识论的范畴而不是当作唯物史观的首要范畴;对实践的研究主要是把它当作认识的基础从属于认识的研究,社会规律主要是被当作客体运动的规律而未能同时作为主体实践活动的规律得到充分的阐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改革的潮流充分显示出人的主体能动性,推动了我国哲学界对先前哲学原理体系的反思。克服忽视实践的主体能动性的旧唯物主义的影响是重大课题,但是反对实践的唯心主义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12]

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切表述。

论者认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表述没有确切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内容,“实践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切表述。这种实践唯物主义,是以实践为首要和基本观点的唯物主义;是为了付诸实践、指导实践、改变世界的唯物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接受实践检验、在实践中发展自身的唯物主义。论者不同意“实践本体论”和“实践一元论”。[1]

4.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恩格斯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两个系统,不能同构。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本体论。

论者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块整钢”般的一体化哲学,是一个理论误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就已经内在地二重化了,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命名为“实践唯物主义”,而恩格斯则把自己的哲学命名为“现代唯物主义”。前者体现了人文主义导向,后者体现了科学主义导向。狄慈根首先提出、普列汉诺夫和列宁肯定的“辩证唯物主义”,只是恩格斯现代唯物主义的逻辑贯彻,抛弃的正是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是两个系统,不能同构,具体表现在:第一,思维坐标不同,实践唯物主义的坐标系统是人类主体的发展,因而在一定意义上是主体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坐标系统是客体,因而在本质上是客体的唯物主义。第二,哲学出发点范畴不同,实践唯物主义的出发点范畴是“实践”,它以实践来规范自身;辩证唯物主义的出发点范畴则是“物质”,它按照世界在“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世界。第三,建构原则不同,辩证唯物主义以物质发展的原则来建构体系;实践唯物主义确认物质世界的先在性,但它又认为哲学体系的建构原则应从现时代的实践出发反过来把握和建构世界观。第四,侧重点不同,辩证唯物主义侧重于“整个世界”的本质及其“普遍联系”,它所关注的是人和自然都必须服从的“普遍规律”;实践唯物主义侧重于“现存世界”或“人类世界”的本质以及人类自主活动的规律,它所关注的是人类自身的发展。[13]

持以上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本体论。

论者认为,拒斥形而上学即以追溯世界的本原或基质为目的的研究方式,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把“拒斥形而上学”的原则贯彻于哲学本身,使自以为“在研究着某一个独立的对象”的哲学终结了。在今天,自然界、社会、思维本身都已经不属于哲学研究的领域,哲学的实体性的对象已经不存在了。因此,现在再把哲学界说为研究社会、自然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只能是一种理论倒退。[14] 论者认为,与传统哲学关注宇宙本体不同,马克思哲学关注的是人类世界,注目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以现实的人及其发展为坐标来重新“安排周围世界”。人通过实践使自然成为“社会的自然”,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自然与社会“二位一体”的人类世界;在人类世界的运动中,实践具有导向作用,即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天地立心”、“重整河山”,在物质实践的基础上重建世界。实践构成了人类世界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世界真正的本体。这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生成的本体。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为什么是实践本体论。[15]

另有论者认为,“物质本体论”以“心物二元分离”这样一个“设定”为前提,心物二元分离的预设,使得作为本体的物质蕴涵着无法摆脱和克服的悖论。“物质本体论”本身是一个虚概念,物质本体论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假问题。它们在逻辑上是无法成立的。克服物质本体论的缺陷,唯一可能的选择就是实现由物质本体论向实践本体论的“格式塔”转换,把实践变成一个广义的本体论范畴,从而获得终极意义。“实践本体论”能够更鲜明、更准确地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精神实质及其实现的哲学变革。此外,“实践本体论”比“实践唯物主义”能更鲜明地体现出实践的本体地位,更好地避免意义的暧昧和解释的随意性,即避免将实践唯物主义诠释为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调和。实践本体论的特质在于突出人的存在和人的活动的本质意义,把实践作为建构哲学体系的唯一可能的逻辑前提,在本体意义上消解心物的二元对立模式。[3]

5.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秘密、变革的实质,在于对唯物论和唯心论对立的超越。

论者不赞成“物质本体论”。论者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包含的先有自然还是先有精神的问题似乎具有经验性,实质上是超经验性的。就是说,没有任何人能从经验上证明精神产生以前物质的先在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唯物论和唯心论争论的意义不像当初那么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殊贡献就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超越了唯物论和唯心论,也就是发现了实践的意义。不强调这一点就体现不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真正意义。马克思哲学既克服了旧唯物论,又吸收了唯心论思想,它本身已经不再是一种同唯心论针锋相对的即旧意义的唯物论了。没有必要把实践论归结为这样的唯物论。[16]“教科书哲学”强调“物质、运动、必然规律”,体现的是“前定论哲学、顺从论哲学、客体决定论哲学、替天行道论哲学”,至于讲到“主观能动性”,不过就是要人主观符合客观、行动服从规律、自由服从必然,即一切服从物质运动的必然法则。在这种服从哲学中,个人不会有独立的人格性和价值性。[17] 论者赞同以实践为基点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但不赞成“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认为:“‘实践’的‘本体论’后缀不必要,附加以‘唯物论’后缀同样不必要。”论者认为,由于人的活动现实世界被两重化了,一方面具有自然的本质,同时又有属人的本质。唯物论和唯心论都是从两极对立中试图直接地把它们统一起来的本体论思维方式的产物。唯物论把属人世界简单归结于自然本质,唯心论把自然世界简单归结于属人本质,都不能把握现实世界的两重化本质。马克思发现了实践是统一二者的真实基础和中介,确立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即实践的思维方式。由于确立了这种实践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再也不能容纳于传统的唯物论与唯心论派别对立的模式,既不能从唯心论观点去理解它,也不能从唯物论观点去理解它,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秘密、变革的实质,恰恰就在于对唯物论和唯心论对立的超越。唯物论和唯心论只是哲学发展一定阶段上形成的对立派别,它们并不代表哲学论争的永恒本质,唯物唯心的分野也不意味着决定一切的认识路线,因而我们也就不能把这种对立同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等同起来,认为它们是不可超越的。[18]

6.马克思哲学的合理称谓是“实践的人本主义”,马克思新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的新形态,而是人本主义的新形态。

论者认为,对于马克思的哲学,无论将其解释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还是将其解释为“实践唯物主义”,两者都认定马克思哲学是“唯物主义”的新形态,“唯”的都是“物质”或“实践”的不依人和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论者认为,马克思新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的新形态,而是人本主义的新形态。马克思自谓自己的哲学是“新唯物主义”、称自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这种“唯物主义”术语是一种隐喻、转喻、借代式的哲学术语,而我们过去不加“解喻”,把马克思的重大哲学命题给予了传统唯物主义解释。论者认为,人所特有的追求“形而上学”的本性,牵动着人的思想在可感性的现实之上去寻求超感性的形上本体和本真,形成了一种本体论思维方式,并由此划分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对立的派别。马克思彻底颠覆了包括唯物论和唯心论在内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维方式,找到了劳动实践思维方式,独创了把感性现实世界和历史当作实践来理解的实践世界观和实践历史观,统一了为传统哲学所分裂了的现实世界、自然界和观念世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是用“唯物主义”来隐喻将感性理解为实践的新世界观,这里的“新唯物主义”就是“实践主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历史观“唯”的是“人”而不是“物”,是“人本主义”而不是“物本主义”。马克思提到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不过是“行动着的实践主义”。这里的“唯物主义”仅仅是用传统哲学术语的“借代”。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只是马克思历史观的最低纲领。马克思历史观的最高纲领是摆脱自然必然性和社会必然性的盲目统治和支配,由物质生产领域的必然王国进入精神生产领域的自由王国。到那时,人类的精神活动决定人类的物质活动,人类的精神文明自由地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这是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充分显示的“精神时代”。“实践”和“自由”是马克思哲学的“两大本性”,“实践的人本主义”最能体现这两大本性。[19]

三、简要的评论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坚决地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并且多次说明,一切离开这个基础的倾向都是极端错误的。”“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止在18世纪的唯物主义上,而是把哲学向前推进了。他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用黑格尔体系(它又导致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成果丰富了哲学。这些成果中主要的就是辩证法,即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又说:“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而且把它贯彻到底,把它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史中的最大成果。过去在历史观和政治观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种混乱和随意性,被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这种科学理论说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如何从一种社会生活结构中发展出另一种更高级的结构”。“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20] (P310~311)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的说明。列宁的说明是符合事实的。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合作完成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中就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立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地称他们所创立的世界观是“唯物主义世界观”[21] (P261),后来又多次称自己是“唯物主义者”。我国理论界有些学者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宣称马克思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唯物主义,是不符合事实的。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的每一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了永恒变化着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物质在其一切变化中仍永远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任何时候都不会丧失”。[22] (P279)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本体,实践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23] (P183)生产、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24] (P77)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面向客观世界;人类之所以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之所以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对于人的实践活动是本原的、决定性的;实践不具有“超自然的创造力”,所谓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创造对象世界”,实质上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让自然物作用于自然物。人们要取得实践的胜利和成功,最根本最关键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正确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决定自己的行动。这就是实践在物质世界中的地位。毛泽东把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邓小平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党的思想路线是以承认并坚持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为前提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客观实际发展中的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决定自己的行动,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一些学者提出用“实践本体论”取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甚至有人把辩证唯物主义贬称为“前定论哲学”、“顺从论哲学”、“替天行道哲学”,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标签:;  ;  ;  ;  ;  ;  ;  ;  ;  ;  ;  ;  ;  ;  

“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讨论综述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