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背景下教师发展的自由_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专业化背景下教师发展的自由_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专业化背景下教师发展的自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师论文,自由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425(2004)04-0124-03

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教师职业经历了教师长者化、教师非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三个时期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当今,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世界性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并已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有学者提出,教师专业具有专业知能、专业道德、专业训练、专业发展,专业自主和专业组织六大特征与标准[1]。这六大特征与标准,不仅在“专”的旗帜下表达了教师知识、技能、道德等素质的特殊内蕴,还揭示了教师素质持续发展的专业诉求。教师素质向着专业化方向的提升与发展,引起了人们对教师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和因素的思考,于后者有事关国家、政府机构、学校、社会责任和培养制度、管理制度等因素的教师教育问题讨论,于前者有教师专业知识学习、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探究。本文即立足于发展主体,从主、客体关系辩证统一的视角,对教师发展的自由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教师发展的自由性

教师的自由是指教师对客观事物(包括主体客观状况)规律的认识和对主客观世界的改造,这种认识和改造的目的是推动客观世界和教师主观世界、主体素质的发展。教师基于发展目的对客观事物(包括自我客观状况)规律的这种认识的特性,和对主客观世界的这种改造的特性,就是教师发展的自由性。

教师发展的自由性不在于摆脱那些与发展相联系的客观规律而独立地存在,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改造客观现实,推动发展。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而存在着的客观必然趋势,教育发展规律、学生与教师自身发展规律也是不依赖于教师个人的意志而存在着的客观的必然趋势。教师在未认识它们的情况下,便处在盲目地受它们支配的地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的自由和自由的发展。教师只有在认识这些规律的前提下,才能运用这些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塑造学生、发展自我。

二、教师发展的自由度及其相关要素

所谓教师发展的自由度,是指教师发展的自由性的实现程度,或称之为教师发展的自由程度。就教师个体而言,发展的自由度是其基于发展目的的对相关社会和自然的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支配程度。

从客观上看,依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一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很弱,为了安全和生存,只能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自由度十分低下,根本不可能有自由、充分的发展。二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阶段。在这一阶段,人认识和支配自然与社会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并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能力体系,以普通的社会物质交换为基础,形成了全面的社会关系,人有了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和一定的发展可能。但是由于社会关系以异己的物的关系的形式同个人相对立,人的发展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和压抑。三是以“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为基础的“自由个性”[2](P104)阶段。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毕生思考的重大理论问题,是他对共产主义性质的具体描述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教师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作为学生和人民的教育者,先行全面自由地发展是其本质的要求,其发展应当也必然有更高的自由度,基于上述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讨论和认识,同时也基于教师发展的独特性,笔者认为,教师发展的自由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一)自我知觉和认识水平

自我知觉论者认为人的态度与其自我知觉一致。教师的自我知觉程度直接左右着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师发展的自由程度。教师的自我知觉首先是自我理性的自觉,直接获知自己教书育人、个人发展等的态度、情绪及其他内部状态。其次是从自己教育、发展实践的外显行为和(或)对这种行为赖以产生的环境观察中推知。教师如果能够有着强烈、清晰的自我知觉意识,就具备了良好的自我认识、总结与评价的主观条件,发展的自由度与能动性就可能大大地增强。

人的一般的发展过程,是完成由低级的自由生活状态在实践中逐步达到高级的自由发展状态的转变,即由低级自由而自省,由自省而自觉,由自觉而自主,由自主而自强,由自强而达到全面充分发展之高级自由之境界。其间借助于劳动和教育的人脑的发展是根本的发展。因此,教师自我知觉程度的提高过程即是教师智慧发展提高的过程。教师发展的自由度不仅取决于自我知觉亦即对自我的认识程度,还取决于对自我以外的与自我发展相关联的一切客观因素的认识程度,即取决于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

与教师发展相关联的客观的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在专业化程度要求日益趋高的今天,教师对这些客观因素的认识程度与自我知觉程度一样,从根本上与教师发展的自由度相关联,与教师职业素质、职业水平的发展程度相关联。

(二)自我实现目标

自我实现目标主张把自己具备的各种性能的圆满充分地发展作为人的行为的最终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行为贵在能发展理性中所具备的能力,教育对理性的培养尤为重要,理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就是至善,就是自我实现。这里之所以借用这一概念来作为关系教师发展自由度的要素,是因为它确实比较贴切。一是因为教师的发展应当有目标,教师的专业目标——学生的发展也应当有目标,而教师发展的目标正是在专业目标即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得以实现的。教师发展目标的形成过程,既是对必然的认识过程,也是教师发展自由性的形成和自由度的发展过程。二是因为专业化意义上的教师发展目标应当是一个全面而充分发展的目标,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全面充分发展,还包括学习能力、教育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充分发展,即教师自己具备的各种性能得到圆满充分的发展,教师理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亦即达到马克思提出的“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全面发展”的状态[3](P307)。三是因为目标与现存状况之间必然存在着差距,教师在自我知觉的基础上又有了自我实现目标,其对自我实现目标与自我现存状况及其之间差距的认识都出自一种自觉,如此,便必然产生自由的亦即自觉能动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力量。对目标与现状认识得越清晰、越准确,这种发展的自由度就越高,动力就越大。

(三)知识与能力

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从本质上说属于认识的范畴。知识包括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两大方面。这里之所以将知识作为影响教师发展自由度的因素进行单独讨论,是因为在教师发展过程中除了自我知识和认识水平这个总括性知识发挥根本性作用外,还包括许多十分重要的专业知识和具体知识,诸如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学生随时可能涉及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等。教师对这些具体知识的掌握状况,亦即对相关具体事物客观必然性的认知状况,与教师发展自由度直接相关联。

教师的能力是其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和自我发展活动的本领。包括教师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教师的能力是其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在实践中的综合表达,它影响着教师发展的自由度。

教师的专业特质决定其知识和能力呈一种能动地持续发展的状态。教师要有效发挥主导作用,保持和扩展自我专业实践的自由度与自我发展的自由度,就必须及时准确地认识更多相关的新问题,掌握更多相关的新知识,把握教育对象更多的新特征。

(四)物质条件

教师的发展离不开物质条件的保障,物质条件的保障程度与教师发展的自由度呈正向连带关系。教师对于物质条件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表现为生存与安全的需要、职业的需要、自我发展的需要。层次越高,物质条件的保障水平要求越高,所体现的教师发展的自由度就越高。因此,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我国在现阶段对教师发展的物质保障条件乃至对整个教育的投入水平还不高,教师发展的自由度还受到很大制约,我国教师发展的自由度的增强、发展水平的提高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我们更应当看到,我国要更快更好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国之路”[4],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尽可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包括加大对教师发展的投入。

(五)社会关系

教师发展的自由度、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受到教师发展关系亦即教师发展社会关系的制约。教师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全面的关系系统,体现在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等各个方面,这些关系适应教师发展客观规律与能力水平,就可以增强教师发展的自由度,保护和提高教师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否则,教师发展的自由度与能力就会受到压抑甚至损害。在未来理想的社会,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人们将从自觉、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而在现阶段,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感受到的还不可能完全是有利于自由、全面发展的力量,相反,异己的力量还时常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成为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的障碍。因此,在专业化背景下加强教师教育的同时,优化教师发展关系便同样显得十分重要。

(六)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是教师社会关系具体、集中的体现,对教师发展的自由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其中包括办学思想、教育宗旨、文化传统、学习风气、管理模式、教师地位、经济待遇、物资保障、人际关系、价值取向、评价标准等等。学校环境好,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就会给教师提供较大的自由发展空间;相反,学校环境不好,违背人的发展规律,教师发展的自由性就受到损害,自由度受到压抑,甚至导致教师自身劳动一定程度的异化,使其劳动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与自己乃至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相对立。

(七)同事、学生及其家长

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发展的实践是在与同事、学生及其家长的关系中进行的,同事、学生及其家长的素质状况就自然成为教师发展自由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几种关系是围绕教育学生和学生发展结成的,学生发展是中心,教师发展问题在其间看似暂时被边缘化了,但基于教学相长的原理,实际上教师的发展在学生发展的背后一刻也没有间断。学生的基础素质、自我知觉状况、对教师及师生关系的态度,既直接关系学生自身的发展自由度,也强烈地影响着教师发展的自由度。

标签:;  ;  

专业化背景下教师发展的自由_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