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电气设备逐年升级,自动化的电厂化学监测系统已经广泛运用到电厂中,随着用户用电量的提升,对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营状况和化学监测系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传统的电气系统检修方法和监测系统已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的电气系统的安全需求,应针对现阶段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特点,研究出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现状的电厂化学监督,实现分散控制系统、监控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为整体的一体化系统,以切实提升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如何提升电厂化学监督的运行效率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电厂;化学监督;信息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升,不断的新型设备运用到电力行业中,这就使得传统的电气设备运行化学监督系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无法满足电厂运行中的各种参数与状态监督,这也就造成了设备过剩维修、临时性维修以及频繁性维修、盲目维修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当下自动化控制已经深入各个行业,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将其引入到电厂化学监督系统中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电厂化学监督的水平和准确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受到了更多电力企业的追捧。所以,应该将自动化化学监督目前技术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未来在电力行业中的发展会越来越关键。
1电厂化学监督信息化
1.1从标准看
在电厂引入信息化化学监督系统后,应该明确其监测的对象,只有明确了监测对象才能获取更准确的数据,目前电厂的化学监测系统主要的监测对象是水汽、燃料、绝缘介质、油务及化学监督五个方面。电厂的信息化化学监督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互联网,通过各个节点来实现电网中的热负荷特性、供热机组、链接电网特性等方面的数据做出准确的监督和传输,全面实现信息化才能够更加精准、有效和科学的提升电厂的运行效率。
1.2从专业业务管理方面看
电厂要实现信息化一体化,就必须在最初环节,设备的选购、维护和保养上面做好全面的数据统计,对数据进行存档固化储存,通过信息化系统对电厂设备运行实现数据化设置、管理、维护等,对电厂的数据化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3从数据管理方面看
电厂的监督系统主要功能就是对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做出准确、有效的监测分析,并能很好的对数据进行管理,及时的数据传输到各个部门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通过各项数据的监测对运行的状态进行分析,加以控制和维护,真正实现电厂数据管理信息化,从而全面提高电厂的工作效率。
2化学监督信息化的系统组成
2.1分散控制系统
电厂分散控制系统主要是有台计算机组成的一个大型网络,通过在网络中布置多个节点形成无数个回路,通过中心计算机对整个系统中的无数回路进行控制,将中间产生的数据进行回路传输,最后汇集到中心处理器进行管理、储存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在电厂的实际工作中,往往忽略了这样的系统所带来的效率,只有认识并且加以利用,才能够使电厂的数据便于管理、监督和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管理信息系统
我国电厂在对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法和数据管理上,运用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对于电气设备常态化故障的维护与管理,通过化学监督信息化分析研究与实际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厂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数据传输管路。为此,对于现阶段电厂的信息化监测系统而言,应当针对不同的电气设备运行故障特点,不断完善和改进电厂化学监督系统,尽量减少电厂内部电气设备低效运行而造成的供电系统运行不畅。同时,加强对于电气设备检修的优化管理,还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2.3监控信息系统
当电厂分散系统建立起来后,这样就实现了电厂中每个工作环节都在系统监测范围内,方便管理、控制及检修。电厂工作人员可以对分散系统所反馈的各种信息数据,做出相应的调整,对设备运行中出现的故障问题一一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对电厂的工作效率和数据管理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3电厂化学监督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构建
3.1从理论上看设计
总结制定电厂化学监督系统的工作规划方案,明确化学监督的统一标准,从近几年电厂系统的国内外状态检修发展的现状和成功的案例来看,应针对电厂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分析、调查、推理论证,提出适合本电厂化学监督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检修管理工作规划方案。
3.2从目标上看设计
完善电厂化学监督系统的工作流程。在电厂进行化学监督的工作过程中,应彻底打破传统信息化系统所带来的弊端,突破传统系统对设备检修和数据管理理念的束缚,针对电厂自身的管理制度与技术要制定电厂化学监督的检修技术、管理及实施的全方位策略,规范电厂监督系统管理的全部信息,为实现电厂科学化监督系统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3从功能上看设计
加强电厂监督系统检修管理可操作性是十分必要的,其中不仅要评价其可靠性,还要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能完成了预定的使用效能是监督系统可操作性分析,评定系统的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故障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能造成设备故障的所有因素,从而确定设备的故障发生概率。而经济效益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预测手段,主要是监督系统能否为我们创造所期待的经济效益。只有通过可操作性分析,才能得到数据的统一、精准最终方便于管理。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电厂电气设备正常运营,实现安全生产,应加强电厂化学监督对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此,应针对电厂电气设备自身情况,选择先进的监督系统等管理模式,在提升电气设备运行可靠性、稳定性的同时,也可以实现数据化精准储存、管理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于提升电厂监督系统运行效率的措施进行不断创新与完善,以有效促进电厂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电厂综合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莫海军, MoHai-jun. 电厂化学监督信息化的研究及应用[J]. 化工设计通讯, 2016, 42(3):129-129.
[2]白羽, 张宏伟. 电厂化学监督信息化的研究及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29):21-22.
[3]贾梅. 电厂化学监督信息化的研究及应用[J]. 科技与创新, 2014(12):36-36.
[4]黄国锋. 热电厂在线化学监督现代信息化研究及安全保障中的作用[J]. 中国化工贸易, 2013(8):67-67.
论文作者:吴春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电厂论文; 化学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数据论文; 设备论文; 供电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