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人民医院 新疆哈巴河县 836700
【摘 要】目的:探讨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BG、PPBG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6周BM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低血糖、恶心呕吐、腹泻、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相当,但是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时对体重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利拉鲁肽;格列美脲;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安全性
2型糖尿病又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发生在35-40岁人群中,占糖尿病的90.0%以上。目前,临床对于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尚未知晓,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能力尚未完全丧失,部分患者胰岛素过剩,但是胰岛素素作用效果相对较差,发病后多以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为主,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1]。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常用的治疗药物,但是药物疗效、安全性存在争议[2]。因此,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45-78)岁,平均(62.49±5.77)岁;病程(4个月-9)年,平均(4.59±0.51)年。观察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4-79)岁,平均(63.51±5.79)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4.63±0.55)年。本研究均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管下完成,两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取二甲双胍(瑞阳制药(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52)1.0g次,每天2次;每天口服格列美脲(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69)1mg,连续服用2周后增加药物剂量为4mg/d。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取利拉鲁肽(北京悦康源通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109)0.6mg,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治疗16周。
1.3 观察指标
(1)血糖、BMI水平。采用血糖测定仪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6周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PBG)水平;统计并计算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6周BMI水平;(2)安全性[3]。统计并记录两组治疗后低血糖、恶心呕吐、腹泻、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糖及BMI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FBG、PPBG及BM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PPBG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6周BM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及BMI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aP<0.05;与治疗前相比,bP<0.05
2.2 两组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低血糖、恶心呕吐、腹泻、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FBG、PPBG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6周BM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用于2型糖尿病药物血糖控制效果相仿,但是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患者的体重影响较小[4]。利拉鲁肽属于是一种新型的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种基于肠促胰岛素系统的新制剂的降糖药物,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利于患者恢复;而二甲双胍属于2型糖尿病传统药物,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5]。临床上,将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效果理想,能发挥两种不同药物优势,并且药物的联合使用并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能提高患者依从性、耐受性。本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低血糖、恶心呕吐、腹泻、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相当,但是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时对体重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珍梅,陈晓正,林慧卿.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5):136-137.
[2]周迪军,孙文利,丁蓉,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5):84-86.
[3]杨婷婷,马爱霞.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7):98-100.
[4] 陈妍,林羽,林娟,等.2型糖尿病急诊患者危险因素管理及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5):5-8.
[5]杨群峰,聂芙蓉,徐伟良.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21(1):40-42.
论文作者:居克依·纳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对照组论文; 糖尿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安全性论文; 格列论文; 血糖论文; 水平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上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