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血细胞检测结果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同时采集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血细胞计数检测,分别记为静脉组与末梢组,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同时反复抽血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的稳定性。结果:静脉血与末梢血末梢血的红细胞(RBC)、平均血红蛋白体积(MCV)、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测定结果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且组内两次测量结果分析,静脉血组无较大差异(p>0.05),而末梢血组则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相对于末梢血而言,采集静脉血进行血细胞检测的稳定性更佳,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脉血;末梢血;血细胞检测
随着医疗技术的改革剂检验医学的发展,临床上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静脉血与末梢血作为临床上血细胞检验的常用血液采集方式,其检测价值的争议性仍较大[1]。本研究为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血细胞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对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患者的就诊时间均为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全部为女性,最小年龄25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35.6±4.6)岁;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方法
采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液细胞技术仪进行血细胞检测,静脉血检测时去静脉血,与肘正中静脉血位置抽取1mL血液,将其注入硅化塑料管内,并和管内的抗凝剂EDTA-K2充分混合。末梢血检测时则需采集200ul手指血,将其注入硅化塑料管内,并和管内的抗凝剂EDTA-K2充分混合。血液标本均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检测;均反复抽血检测,取其平均值为结果。
1.3观察指标
对比静脉血与末梢血红细胞(RBC)、平均血红蛋白体积(MCV)、血小板计数(PLT)、HGB(血红蛋白)、白细胞(WBC)等指标的测定结果,并对组内两次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资料,以t与Χ2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静脉与末梢血细胞计平均值对比
静脉血与末梢血RBC、MCV、PLT、HGB、WBC测定结果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血细胞计数时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医学检验方式,通过血液细胞计数检验可直接对患者的血液细胞数量、形态等进行观察,可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有效的参考[2]。血液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有形细胞与液体,血常规检验通常指对血液细胞部分的检测,其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多个项目[3]。静脉血与末梢血是血液检测标本的主要来源其中静脉血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且抽血时可避免与其他组织液混杂,成分比例的稳定性较好,因此,可更加准确的对患者全身血液情况进行反映。而末梢血血液则其主要是由毛细血管、动静脉血、组织间液、细胞内液等组成,相对较为杂乱;且末梢血容易受外界环境、瘢痕、患者情绪变化等的影响而出现循环障碍,进而极易造成采血不畅,不仅会增加采血难度,同时还可能会增加血液中的组织液成分,进而极易影响检测结果,难以准确的对患者全身血液情况进行反映。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静脉血与末梢血末梢血的RBC、MCV、PLT、HGB、WBC测定结果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且组内两次测量结果分析,静脉血组无较大差异(p>0.05),而末梢血组则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表明相对于末梢血而言,采集静脉血进行血细胞检测的稳定性更佳,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国凤.末梢血与静脉血在五分类全自动血球仪检测中的结果分析[J].工企医刊,2014,27(6):1123-1124.
[2]张茹,王志娟,杨靖娴.红细胞冷凝集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参数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4,27(4):81-83.
[3]魏静,冷姗姗.Sysmex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0):1399-1401.
[4]覃平良.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9):180-181.
[5]王桂红.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血细胞的检测评估[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39-40.
论文作者:徐慎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末梢论文; 血细胞论文; 静脉血论文; 血液论文; 差异性论文; 患者论文; 细胞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