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探析论文

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探析论文

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探析*

仇小敏

[摘 要] 习近平超越了西方“虚幻的共同体”囚笼,不但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而且致力于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实践。除了如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等外,本文将从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计划,推动世界经济合作繁荣,全力参与世界维和行动,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根本变革,坚持国际社会平等相待,践行周边国家共同体承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路径,分析习近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承担中国责任、贡献中国力量、提供中国经验、奉献中国智慧,齐心协力共同开创世界历史的美好未来所做的努力。

[关键词] 习近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路径

共同体又叫联合群体,是人们在共同的条件下所结成的集合体,也就是指一些具有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活动、共同责任的不同个体通过一定的形式而组成的有机联合体,它主要包括利益共同体、政治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等。任何共同体本质上都是利益共同体。马克思就曾明确指出,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一己私利的特殊利益为诉求目标的政治共同体,对被统治阶级来说则是“冒充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是一种新的桎梏。马克思认为,人从来就不是孤立式的存在,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才是人类社会真正的共同体,正如“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571页。 。虽然一些西方学者也曾经提出一系列有关共同体的各种思想,但都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习近平则超越了西方“虚幻的共同体”囚笼,站在人类历史普遍联系共同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国际担当和人类关怀,以天下为己任的世界情怀,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完整地界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即“就是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应该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①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光明日报》,2017年12月2日,第2版。 。

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习近平不但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方案,而且致力于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路径,齐心协力共同开创世界历史的美好未来。除了如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等外,本文将从另外七个方面来阐述习近平正以哪些坚实的行动去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

一、贯彻落实世界反贫困战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共同体,离开共同体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每一个人也都是通过共同体自身的实践活动以及与他人的广泛的社会交往中逐步展现出自己主体的本质特征,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正如鲍曼所言,共同体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是一个温馨的“家”,在这个“家”中我们彼此信任、互相依赖②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页。 。因为只有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根本且合法利益都能得到满足的时候,全体社会成员才能真正结成不断发展的和谐的共同主体。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亲民政府和清廉政治家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人类社会为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经济,积极推行扶贫政策和社会救济,为消灭贫困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一直以来都没有真正解决世界的贫困问题。反贫困则是构建共同体的一项重大举措。反贫困是我国古今亲民政府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习近平在国内大力提出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重大举措,正是实现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衷。特别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反贫困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行动,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就显得格外重要和必要。

2014年4月初,习近平在比利时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指出,“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还有2亿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差不多相当于法国、德国、英国人口的总和。”③ 《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4月2日,第2版。 这说明了中国反贫困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新时代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方针。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达到共同富裕、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就不断追求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研究表明,习近平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作为基本方略来认识和对待的。实践也表明,困难群众是习近平最大的牵挂,也是他花的精力和时间最多的地方,因为早在延安下乡当知青和在地方工作时,群众的极端困难生活就是他刻骨铭心的记忆、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而且针对贫困地区的现实情况,习近平曾经指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对扶贫脱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脱贫资源实现精确化配置,对扶贫脱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脱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针对我国反贫困问题的艰巨性,他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方略,就不但要找到“贫根”,而且要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就要“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扶到家”① 《习近平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人民日报》,2014年3月7日,第3版。 。这样就有助于消除贫困、实现一体化、达到共同富裕,最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正因为千百万贫困群众的生活是习近平日夜萦绕的牵挂,所以他就要让改革开放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就要对困难群众“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就要千方百计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坚持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真正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最终共建并实现一个没有贫困、一起发展、共同富裕的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共同体。

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共同体的外交理念,是对周边国家的政治外交承诺,是一种政治宣言,是在新的周边形势下表明:我们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的生动表达。中国古代早有曰,“亲”,“近也”“爱也”,“亲者,属也”。具体来看,“亲”就要求我们与周边国家很亲近、感情好,睦邻友好、守望相助,因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之交如同人之交”,“亲望亲好、邻望邻好”,所以习近平指出要切实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诚”,古者认为,不仅是天之道,亦是人之道,要求做人以诚信为本。今天国与国也要讲“诚”信,就是指对周边国家是真心的、实在的,要将心比心、诚心诚意,用自己的真诚付出赢得周边国家的尊重、信任和支持,正如习近平强调“要诚信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惠”,先贤有“仁也”,“分人以财谓之惠”,就是给别人以好处与实惠。今天的“惠”,就是在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对方的核心关切,要彼此给予对方利益与好处,在主权平等语境中实现利益的相互给予,因此在交往中应该是互利共赢而不是你输我赢、零和博弈或赢的通吃。“容”,即“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这就是要包容、宽容、容忍。所以“容”实际上是要求我们要有“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胸襟,能以大度容人的态度与周边国家相处,要“走和谐共生的新路,建设一个包容有序的和谐共生世界,是中国对国际的追求。”① 苏长和:《习近平外交理念“四观”》,《人民论坛》,2014年第2期。 也正如习近平强调的,浩瀚的太平洋一定能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所以应该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

二、推动世界经济合作繁荣,确保安全发展互利共赢

元宵节 元宵节(Kaqin)是人们俗称的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达斡尔民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从事农耕较早的民族,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开始忙于春耕前的各项准备、组织外出打猎、进山伐木和放排等工作。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闻一多讲初唐诗鞭辟入里,《类书与诗》和《宫体诗的自赎》理清了唐诗的构成程序和发展阶段。“先生讲唐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最重视一批走在时代前面的开新作家,像对初唐四杰、张若虚、陈子昂、孟浩然等人的诗,都大讲特讲,津津乐道,赞扬他们为盛唐诗歌扫清道路、开新局面的不朽功绩。”[11]7

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是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征,这就更加需要共同推动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所以没有经济的共同发展,共同体就不可能夯实其根基,不然就会“驰于空想、骛于有虚名”。为此,在国际经济发展上面,就必须同舟共济,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才能构建成真正的共同体。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具有构建真正共同体这一价值取向,其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沿线各国,为世界经济走出困境贡献新动力、提供新引擎;它大大地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有力地推动了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建设,逐步形成了正如德国左利克所言,今天的“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利益攸关方”。所以有国际人士就指出,我们“要看中国取得了什么成就,更要看中国为世界做出了什么贡献”① 秋石:《中国的发展带给世界的是机遇》,《求是》,2018年第16期。 。事实上中国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广泛受益,给世界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最重要的全球变革者”。在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积极推动资本、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有序流动,顺应全球化发展大势,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实现合作共赢、促进世界人民共同发展,努力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中国贡献。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补偿视角出发,探讨了旅游公示语中的语言补偿、文化补偿和交际补偿。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熟知中文环境下的旅游规范与旅游文化,通过寻找中英文文化中最佳的关联选择,调整文化心理,在英文旅游规范与旅游文化环境下找到最佳的对应选择,最大化的补偿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国外游客的旅游期望值,激起他们的旅游欲望,进而推动中国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通过举办一系列主场外交的多边会议,阐述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经济体系的智慧主张。我们身体力行,通过APEC北京非正式会议、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北京国际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议,通过“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推动中国与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安全合作。中国不但庄严承诺改革开放合作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而且以切实开放合作的行动推动世界经济互利合作共赢,始终做世界发展的贡献者、推动者、促进者,因为开放互利合作安全共赢的共同体才是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必然归宿。

三、积极策划国际发展援助,全力参与世界维和行动

研究表明,国际行动援助是一个消除全球贫困为宗旨的公益性国际联盟组织。自2008年债务危机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世界各种舞台风云激荡,欧盟内部分裂加深,欧洲难民危机加剧,英国脱欧更加显现,保护主义和内顾倾向日益加剧,美国等大国一意孤行、任性退群,使世界变得失序、混乱、动荡,也使世界人们开始对美国主导的政治经济旧秩序逐步感到不安乃至失望。针对动荡不安的全球局面,习近平在国际上积极推进、参与并策划国际发展援助行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治理行动建设计划,全力参与世界维和行动,成为世界和平发展与稳定繁荣的定盘星。

我国实施I/M制度应按照以下路径进行推进:建立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提升监管水平→规范在用汽车尾气排放检测→加强在用汽车尾气排放维护→建立健全政策标准体系→提高联合执法力度→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面对乱象丛生的世界,我们中国没有置之不理,更没有躲进小楼成一统,反而是积极作为、勇于担当,毅然屹立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维护国际稳定的潮头之巅。中国人民是从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地中走出来的,深知和平的可贵,也具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实践证明,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促进发展,先后七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的无息贷款债务,向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而且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国际地位的提升,我们不断加大了对外的援助力度,承担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国际责任与世界义务。正如习近平主席2017年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中国累计派出维和人员3.6万余人次,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出兵国和出资国,2500多名中国官兵正在8个维和任务区不畏艰苦和危险,维护着当地和平安宁;还有成千上万的中国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技术人员、医务人员、教师、普通职工、志愿者等正奋斗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广阔的土地上,同当地民众手拉手、肩并肩,帮助他们改变命运。针对世界上突发性重大灾害,中国均及时开展紧急救援行动,体现了国际人道主义关怀,充分展示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在进行援助中,我国不仅在物质上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援助,也已成为“新兴捐献国”,建立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丝绸之路建设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为相关国家提供资金援助,还为世界搭建重点突出的、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利益的援助框架结构,也一再强调欢迎有关国家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和“便车、快车”;而且还在非物质上向谋求发展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国发展新经验、分享中国发展新智慧、共享中国发展新成就。也正所谓中国方案虽然是中国倡导、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但惠及全球、全世界获益,而且中国承诺将永远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平发展的守望者、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将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做贡献,永远与世界人民一道,以积极姿态推动参与国际发展援助行动,推动世界朝着公正、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

四、探索世界共商共建共治之道,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根本变革

1)截割头静止视觉测试。截割头静止情况下,每100 ms采集1张图片,共采集78张图片,对所采集图片的处理结果如图10所示。图10a为抬升角处理结果,图10b为回转角处理结果。

任何共同体首先必然是经济利益的共同体,所以真正的共同体必须建立在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之上。正如马克思指出,人一旦离开利益就会出丑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03页。 ,而且离开社会物质生活、现实生活的共同体是不可能的,也是背离理性的媚俗之举,而“应该回归现实生活世界本身”。纵观人类历史,世界发展从来都是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只有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健全,才能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共同推动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共商 。当前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全面和广泛,各国之间的联系感和依存度更加频繁与紧密。世界面临新机遇,人类进入新时代。各个国家应将决策前和决策实施中的协商纳入全球议事规则和工作规则,并制定协商成果采纳、运用和反馈办法,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的共同使用。真正做到有事要好商量,真正做到大家的事情要由大家商量着办。在国与国之间的各种交往中,出现一些摩擦是正常的现象,各国都要秉着平等的原则协商解决彼此的分歧和矛盾,这才是人间正道。现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发展阶段各异、文化传统有别、政治制度不同,所以习近平指出要“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彼此要多拆墙、少筑墙,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用起来,大家一起做有来有往的邻居。”② 《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6年1月22日,第3版。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共同的现实任务和价值追求,也是世界人们的共同责任。经验证明,探索促进共商共建共治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世界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根本路径。实践也告诉我们,全球治理的磨合首先要寻求协商的认同,其次全球治理的共识也要从共建中探索共治之道。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历史便进入了世界历史的新时期。这一“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思想和理论给我们道出了当今世界日益成为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多样化的根本原因,诠释了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内在逻辑,必须在世界治理中坚持探索促进共商共建共治的这一全球治理体系的根本性变革。正如习近平指出:“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① 《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人民日报》,2016年9月29日,第3版。

共建 。当前人类社会共同拥有的世界虽然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的主题,但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和新形势。这说明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运作秩序正在变革和调整,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度也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加趋平,和平发展的大好趋势不可阻挡。人类面临的这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和新形势,越来越需要全球人类来共同面对、一起应对,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不能置之度外。为此要共同建立健全的协调机制,国际重要议案或重大决定要由各国共同协商达成协议,特别重要的涉及世界各国的决议要集体讨论研究决定,提出合理的且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和处理意见。

由于服务对象身份及年龄的多样性,比如学生、社会在职人士等,其闲暇时间是不用的。因此,在课程的时间安排上要做到灵活,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当今时代,世界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性,各国面临着相似的发展机遇和共同的风险挑战。每一个国家对构建全球共同治理体系等各方面都负有合理使用或节俭的责任与义务,整个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发展、繁荣之路,一起构建全球治理新体系、共谋全球环境治理新路径,协力同心建设一个和平稳定安宁的人类共同生存的多彩世界,众志成城建设共同的美好家园。正如习近平在2017年的网络大会上指出,“我们倡导‘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就是希望与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② 《习近平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2/03/c_1122050306.htm,2017年12月3日。 只有在维护世界安全、促进共同治理等方面共商共建共治,才能实现共生共创共赢,才能有机会实现共享国际社会发展成果,才能真正构建成人类共同体。

五、坚持国际社会平等相待,共享世界发展成果机会

发展是人类生存永恒的现实主题,共享是国际社会根本的价值取向。人就是一种群居的共同体,都渴望获得真正的共同体并成为其中真正而平等的一员,因为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体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 ,而且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真正体现和拥有安全感。当今时代,全球化、一体化已经让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社会信息化让世界面目越来越扁平,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已是形成彼此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整体。中国作为国际社会共同发展的支持者和贡献者,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共享发展成果与发展机遇。

让国际社会共享中国的发展成果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彼此的发展红利,这是新时代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在这个世界潮流中坚持的一贯正确主张。所谓共享,就是资源的共同分享与利用,从而不断提高其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共享是人类社会走向真正共同体的内在要求。所以要“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3页。 。这样其最终结果是,每个人都能在平等和谐的共同体中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研究表明,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所以坚持共享发展观念,就要做到把蛋糕分好,让世界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而中国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正如习近平指出:“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②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7年1月20日,第1版。 据此国外也有人士认为,中国作为一个致力于推动人类共同体的国家,它愿意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红利,这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具有特殊意义③ 参阅《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和机遇—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人民日报》,2018年4月6日,第3版。 。

以上可知,共享人类社会发展就是要使世界上人人享有、各得其所的发展,这样必须摒弃零和博弈、你输我赢、损人利己、赢者通吃的传统固定思维模式,应该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共同努力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消除许多国家民众依然贫穷的状况,为全球人们营造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让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巨大成果惠及全世界人民,让全世界人民人人享有富足安康的幸福生活。当下世界经济发展不景气,很大程度上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所致。所以还是俗话说得好,独行快、众行远,上下同欲者胜!只有国际社会共享彼此发展的成果与机遇,才能构建成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美好世界。

六、秉持亲诚惠容外交理念,践行周边国家共同体承诺

新中国的外交史表明,我国外交是从周边国家开始的。我们与周边国家命运相连,有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是一个命运、利益和责任的真正的共同体。为此习近平就多次强调要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让共同体理念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表明我们国家是站在道德义利的制高点上来推动周边外交事务的。

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是世界反贫困的最新探索和实践,具有国际典范意义的伟大工程。其思想理论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也已经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认可与赞扬,也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其国际影响远远超过了国内的价值影响力。正如马克思指出,“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他们的全部价值仅仅在于:每一个民族都为其它民族完成了人类从中经历了自己负责的一个主要的使命(主要的方面)。”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57页。 因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程,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我国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提高了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减少了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而且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为全球人类社会减贫事业干出了重大业绩。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达席尔瓦所说,中国的努力是使全球贫困和饥饿人口减少的最大因素。也有国际人士指出,在过去近40年的努力下,中国有7亿多人口脱贫,创造了世界奇迹。所以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的提出和实施,本身就是对世界扶贫脱贫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所作出的巨大成就和重大业绩,而且“我们也要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③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习近平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表明,中国一直在身体力行的实施反贫困战略,本身就是构建人类共同体的重大举措,它不仅服务于中国人民也更有利于世界人民,为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了典型的示范作用,对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产生出更大的影响和创造出更大的贡献。

共治 。所谓共治就是要从机制体制上保证发挥充分共同治理的功能,推动世界治理的共治工作的多层广泛制度化,在真正实现“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商量着办”的基础上,一起来共同解决问题与矛盾。所以习近平建议主动把共治纳入国际事务的决策程序,不断完善国际事务的共治机制,做到先集体协商后共同决策、先协商后共同实施;要建立健全的落实机制,对各国共同认同的议案,相关国家都要去执行,而且要认真负责、重点督办、抓好落实。因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彼此利益休戚相关、命运生死与共。当前人类生活的世界更加充满希望与挑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必须共同来面对和治理。正如习近平指出,在世界经济的大海中,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想依靠单一国家来解决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所以他呼吁全世界人民要同心协力,共同为这个新时期提供稳定的国际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承诺中国也必将而且必须有所作为① 《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光明日报》,2017年1月18日,第3版。 。

习近平亲诚惠容周边共同体的外交理念,阐述了中国外交的价值追求,传递了中国周边事务的核心理念,它既说明了我们中国既无当领导者的霸权和野心,也没有要遏制别国发展的意图与谋划,而是将周边国家当作友好邻居、以诚相待、相互受益的真情。这一理念助推了周边国家快速合作发展,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深化了相互的友谊,丰富了大家的合作,展现了相容之道,成为构建人类共同体具体的、鲜活的、成功的生动实践。我们中国人愿意广交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天下朋友,加强彼此各方面往来,增进彼此深度信任,秉持亲诚惠容外交新理念,践行周边国家共同体承诺,共同打造和谐的周边环境,促进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繁荣。

七、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创建公正合理美好世界

人是群居的动物,是类的存在物,所以共同体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而且“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19页。 。这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归宿和必然结果。习近平正是把马克思主义这一共同体基本理论,运用于当今世界的具体实际,而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古往今来,共同过上幸福的美好生活是我们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梦想。千百年来特别是近代以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繁荣,是我们人类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和奋斗的理想。但是直到今天世界战争与冲突依然不断,人类依然还面临着各种不安定因素的干扰和破坏,而且彼此互相影响。再加上我们人类面临一系列共同的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程度也越来越深,使世界人民的前途与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社会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事实上研究也表明,自由民主、和平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发展、促进社会繁荣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期盼。世界这么大,问题也那么多,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之度外,而是必须共同面对。当今世界风云激荡,国际社会变化多端,人类普遍呼唤和平。正如习近平指出,虽然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甚至局部战争也时有发生,但是人类也面临许多共同的机遇和挑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业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而且彼此利益、命运以及责任紧密相连的一个的整体。当然习近平也坚信,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大趋势。潮起宜踏浪,风正可扬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是真正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正如习近平曾经提出,衷心希望“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多一份平和,多一份合作,变对抗为合作,化干戈为玉帛,共同构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① 习近平:《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 。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事要人去做才能成就事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俗话说,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当前,至少在可视的时间长廊里,人类只有一个宜居的地球,大家共有一个生存的家园,所以我们应该一起来谋划,一起来实践,一点一滴坚持努力,应该胸怀“天下一家亲”的大情怀,让和谐的理念厚植人心,愿共同体的阳光普照人间,这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正如乌克兰驻华大使奥列格·焦明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让我们懂得,在现代社会中,人类需要肩负起共同的责任,这不仅是为地球,也是为整个宇宙创建一个美好的未来② 《乌克兰驻华大使:人类要共同担负创建美好未来的责任》,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0207/c1002-29811549.html,2018年2月7日。 。

本研究证实心力衰竭患者发生SA风险很高。HFpEF患者比非心力衰竭者发生睡眠间歇低氧血症的风险高。在校正各种临床重要因素后,HFpEF患者比非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中-重度低氧血症的风险高出近两倍。需要有进一步的研究关注HFpEF患者频繁出现的夜间间歇低氧血症是否与预后相关,以及对其干预能否改善HFpEF患者的长期预后。

结 语

习近平提出并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时而动、顺势而为的战略决策,不仅逐步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支持与认同,而且也得到了联合国的充分肯定和积极响应,正逐步在世界上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正逐步形成“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共赢不要单赢、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国际理念,也业已形成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的国际环境。中国倡议,国际方案,启迪世界;破解困惑,引领潮流,照亮未来。正如国际学者所赞颂的那样:中国胸怀世界,世界眺望中国。现在中国犹如是一面旗帜,是呼吁世界整合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正说明了它是破解当前世界局势难题的一条正确之策、方法之道,是为世界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而提出的一剂良药,体现了中国的全球责任与时代担当,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根本要求。事实已经证明,只有世界好,中国才能好,反过来也只有中国发展好,世界才能发展更美好。

系统融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机械部件装调、电气控制电路装调、气动系统装调、PLC编程、触摸屏编程、工业机器人编程、数控机床编程、自动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于一体,涵盖了PLC技术、触摸屏技术、机械结构安装、驱动调速、气动控制、传感检测、系统调试等内容。同时从选材、造型及功能等多方面贴合工业生产实际,着重体现真实工业现场的技术应用。设备的各个模块可分别逐次运行,可以由浅入深,渐进全面地掌握各项自动控制技术。通过该实训系统的使用、训练和培训,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业自动化生产线。

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的手中,人类未来系于各国人民的共同抉择,构建人类共同体是一个理性、美好的目标,它的实现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我们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决不能因为复杂而放弃理想,也决不能因目标遥远而放弃追求。我们中国人民而是要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做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共同发展做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做贡献”③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与世界人民一道齐心协力致力于构建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齐心协力共同开创世界历史的美好未来。

[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575(2019)03-0005-09

*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向度研究”(项目号16YJA7100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仇小敏,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广东广州 510320

【责任编辑 杨 中】

标签:;  ;  ;  ;  

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