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洛浦县人民医院 新疆 洛浦县 848200
摘要:目的:观察环磷酰胺治疗激素耐药的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激素耐药的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环磷酰胺加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组) 和对照组(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组) 各6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为 78.33%;对照组治愈 12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36.67%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磷酰胺治疗激素耐药的小儿肾病综合征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及减低胆固醇含量,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不良反应情况。
关键词: 激素耐药;环磷酰胺;肾病综合征;小儿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 primary nephritic syn-drome,PNS)多见于3个月至16岁的儿童,占各种原因导致儿童肾病综合征的90%以上,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微小病变( minimalchange disease,MCD) 或非特异性损害,如节段性和局灶性肾小球硬化或系膜增殖而没有任何免疫复合物沉积。临床上对于 PNS 最为常用的药物为波尼松,早期足量应用激素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1]。但有不少小儿在治疗过程中产生激素耐药,导致常规激素治疗无法进行。本文就小儿肾病综合征激素耐药相关病例做出如下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激素耐药的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 环磷酰胺治疗组) 和对照组(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组) 各6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1985年全国第2届肾脏病会议制定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激素耐药标准,所有患儿均有波尼松治疗史,但均产生耐药性。观察组60例患儿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13岁,平均6.8 岁;肾炎型54例,单纯型6例;病程12~34d,平均20.1d。对照组60例患儿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 1~15 岁,平均7.1岁;肾炎型55例,单纯型5例; 病10~29d,平均18.7d。两组患儿从年龄、性别、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甲基强的松龙 15 ~30mg.kg-1.d-1,最大剂量<1.0g/d,溶于5%葡萄糖100~200m L中,于1~2h 内给予静脉滴注,连续治疗3d为一个疗程。隔1周治疗一个疗程。观察组患儿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 8~12 mg.kg-1.d-1,溶于5%葡萄糖100~200ml中静脉滴注,连续治疗2d为一个疗程。隔1周治疗一个疗程,总累积量<200mg/kg。两组患儿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2]。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含量、血浆白蛋白、胆固醇含量进行测定,同时观察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根据治疗的效果将其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治愈:水肿、尿蛋白等症状完全消失,血浆白蛋白含量基本正常,随访观察6个月无复发;显效:水肿、尿蛋白等症状基本消失,血浆白蛋白含量>35g/L;有效:水肿、尿蛋白等症状有所改善,血浆白蛋白含量>30g/L;无效:水肿、尿蛋白等症状基本无改善,血浆白蛋白含量<30g/L。总有效率 = 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文设计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本次研究中相关的计数治疗采用n及%表示,且用t值进行检验。P<0.05则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含量、血浆白蛋白、胆固醇含量比较,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出现面红3例,震颤1例,恶心2例,脱发4例;对照组患儿出现面红2例,震颤3例,恶心3例,消化性溃疡1例,心律失常1例。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发生于小儿,由于儿童和成人肾病在肾活检类型、并发症、治疗效果及长期预后方面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对于其治疗方案及预后也有所不同[3]。激素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首选,也是当前临床治疗小儿PNS的主要用药。据研究报道,约有90%的原发性肾病患儿对激素治疗有效,10%的患儿对激素呈现耐药性,为难治性肾病。普遍认为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预后较差。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通过联合应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较对照组患儿单纯应用激素治疗效果更加理想[4]。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为 78.33%;对照组治愈12 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为36.67%。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较对照组24h尿蛋白含量、血浆白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有显著改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出现面红3例,震颤1例,恶心2例,脱发4例;对照组患儿出现面红2例,震颤3例,恶心3例,消化性溃疡1例,心律失常1例。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诉,应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小儿肾炎型肾病,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上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蒋明,DAV ID YU ,林孝义,等.风湿病学.华夏出版社,2004:547-551.
[2]韩星海.现代风湿病药物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83.
[3]张瑜如,狄伟南.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1,3(6):641-642.
[4]李广然,叶任高.狼疮性肾炎的活动指标.新医学,1998,15(11):607-608.
论文作者:衣帕尔古力?木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5
标签:患儿论文; 激素论文; 白蛋白论文; 小儿论文; 两组论文; 血浆论文; 含量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