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薛春

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薛春

薛春(四川省射洪县金华中学四川遂宁629200)

【摘要】数学教育的宗旨不只单纯的讲解数学知识,而是通过有效的数学学习和积极实

践促使初中生善 学和乐学,以便为他们的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夯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内心体验兴趣观察设问点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I004-1621(2015)07¬-027-01

初中数学内容具有抽象、广泛、严谨、明确等特点,为此, 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在推动教

学有效性时,应积极领悟教材的 精髓、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技能的训练,探索教材和学

生认 知特点的切入点,进而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 度的进步和发展。

一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教育是不断与时俱进的,因此,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应积

极转变教育理念,以创新的姿态实施教学,变传统的" 满堂 灌",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

实践能力为己任,在教育方式 上大胆开拓创新,将创新教育融于教学过程始末。数学教

育 不仅是一种知识传承的过程,更是一种训练学生思维的过 程,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数

学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数学 教师竭尽全力的锦囊相授,将学生视为流水线上的商

品,进 而导致学生的思维被极大的压抑,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 数学教学应遵循思维

规律而开展。为此,我们初中数学教师 结合数学符号、图形、定理等数学活动,通过对

学生的理解、 概括、创造、联想等数学思维形式的训练,进而增强学生思维 的深度和广

度。一般而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只有在特 定的条件下才能被激发,这种特定条件

包括:在平常心中,没 有被迫和束缚,可以自由的思考和陈诉。为此,初中数学教师 应

积极营造一种轻松和愉悦的氛围,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 放,心灵得到飞扬,促使他们

在沉浸其中中积极思维和主动 发展,进而达到善学和乐学的目的。

二、重视学生内心体验。 初中生在学习概念、定理和图形时,并非消极接受,而是 持有

多样多样的学习态度,和不同的内心体验,假如学生又 快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后,他们

的脸上会沉浸着喜悦,当他 们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时,会郁闷和消极。当他们发现一些新

问题时或者探索新方法时,他们会惊奇和感慨,这些不同的 情感积极或者消极的参与教

学活动,对教学活动产生积极和 消极的影响,因此,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情感不仅可

以增 强教学有效性而且对初中生综合素质也具有重大的推动作 用。因此,我们的初中数

学教育应培养学生迎难而上和越挫 越勇而不是望而却步和意志低迷。

三、积极培养学习兴趣 闻名遐迩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中国古代

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知:兴趣

对一个人的学习效果具有 重大影响。假如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会积 极

和主动的学,而不是将数学学习视为一种沉重负担和心理 压力。促使学生又快又好的学

,离不开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 让学生学有所乐和学友所获。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

最科 学的教学艺术,应促使学生独自发现问题,积极主动的学。新 课改也倡导:促进学

生终身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可知:促使学生积极和 主动的学意义重大,因为,只有学生成为学习

的主人,而不是 教师替代学生学,包办学生一切学习活动,而将学习的空间 和时间还给

学生,彰显学生学习主体性,教师。教材和教学手 段应紧紧围绕学生这些核心因素积极

开展,从而促使学生更 加积极主动的学。一般而言,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传授知 识的

单一过程,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学习基础和思维习惯积极 参与其中,一堂优质课的标准就

是学生是否积极和主动的 学。

四、注重观察 观察是学生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全面和深入看,探索性 质和关系的一种心

理活动,而初中数学中的观察是学生有目 的有步骤的探寻数学的概念、公式和定理的感

知活动,观察 并非是静止不动的注视而是一种思维发展和智力进步的活 动,因此,积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目的、全面、精确和 深刻等方面的培养,促使他们思维得到

显著发展,为此,观察 应紧紧结合思维训练,尤其是对一些隐性事物的探索,进而 有效

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逻辑和应用。

五、精心设问 巧妙点拨 数学教育尤为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而并非简单的记忆, 因此,

如何增强学生实用能力,针对数学教学中学生对知识 点或者问题没有思路的情况,作者

通过积极思考,认为;着主 要源于我们日常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问题的结果而 忽

视解决问题的过程,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 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主阵地,而问题的 解决也需要多样性,而课堂提问可以刺激学生主动和积

极的 学,因此,提出问题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增强学生实际能力的 一大利器,一个有水准

的问题并非告知学生解决的方式,更 不是令学生茫然无绪,而是积极营造一种思维空间

,令学生 " 跳一跳" 就能解决问题,问题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削弱学生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

性,进而促使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故问题 的各个方面都需要精心设问巧妙点拨进而起到

锦上添花的 效果,探寻问题解决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言而总之:以上五点只是作者的一些感触,需要结合学 生、教材和教师的不同情况而灵

活采用,效果才能凸显,另 外,教学有效性是一项艰巨行事业,非一蹴而就,具有复杂

性 和长远性,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初中数学教师积极 转变教育理念,勇于革新

教育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 思中不断实践,我们的初中数学教育莹定慧迎来一

个辉煌的 明天。 参考文献: 1 邝孔秀;;" 精讲多练" 辨析[J];数学通报;2006 年10 期

2 吴振东;;试论教师在职有效学习的基本特征[J];成人教 育;2007 3 郭红霞;教学工程师

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4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 大

学;2008 年 5 孙万起;;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新探[J];考试(教研版); 2009 年01 期 6

马忠朋;;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技能[J];数学学 习与研究;2010 年10 期__

论文作者:薛春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07期总第35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薛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