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为例
王晓娜 山东省青岛沧口学校 266000
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课标要求是: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本课上承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十年,下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虽不是本册的重点,却是本册的难点之一。加上有些名词很抽象,对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认识危害及其教训”这一要求,对学生来说是很大的一个障碍。因此,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上。
一、知己知彼:个别访谈,了解学情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可能已经多次接触“文革”了,于是我采取了“访谈法”。访谈如下: 你对文革知道多少?有的学生答:“文革是一场浩劫。” 有的学生答:“文革就是停课闹革命。”有的学生答:“文革就是贴大字报。”我进一步追问:“你知道是谁发动了文革吗?”有的学生摇头表示不知道,有的学生回答:“是毛主席。”我又接着问:“那你知道他为什么要发动文革吗?”学生都表示不知道。
通过以上访谈,我认识到:①学生对文革发动的原因、危害及其教训了解得很少,这是基本学情,也是教学的着力点。②学生不能正确看待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而这却是辩证地分析文革错误的重要基础。③学生搞不清“四人帮”、“资产阶级司令部”、“二月逆流”和“四五运动”等名词的含义。④90后的学生对毛泽东的认识和情感朦胧模糊、渐淡渐远,因此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十分迫切。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文革的发动、其造成的危害和二月抗争。教学难点是认识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形成了“自学感知、研讨探究、反思拓展”的教学思路。
二、有备无患:学案预习,学生主体
为了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我在课前印发了预习学案,让学生自学掌握较容易的知识点,记录下不懂的难点,或提出希望通过课堂可以获得拓展和延伸的问题。学案如下:
1.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____”的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____、____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
2.1967年2月前后,老一辈革命家对“文华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批评,但被诬为“____”,受到压制和打击。
3.1971年9月,____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____机毁人亡。
4.1976年10月,____、____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____,结束了文革这场内乱。
5.我不懂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想知道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他山之石:收集资料,教师主导
教学片段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文革的微视频,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心灵的震撼,为有效学习营造整体氛围,奠定情感基础。
教学片段二,合作探究,解疑释惑。
探究问题一:文革的发动。我为学生提供了如下探究问题:1.毛泽东为什么会发动文革?2.文革正式开始的事件是什么?3.“炮打司令部”中的“司令部”指的是什么?第2、3两个问题学生通过预习基本已经解决,关键是为什么要发动文革,这一问题不解决就会引起学生对毛泽东的误读误解,造成负面影响。在此处我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求得道理的深入浅出,让学生得知毛泽东发动文革的真正动机和目的,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探究问题二:全面内乱。江青与林彪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在中国大地掀起了“无政府主义”的狂潮。其主要表现为:一不要党的领导;二不要军队的稳定;三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打倒。毛泽东的良好初衷是怎样被曲解、利用的呢?请学生思考:1.两大反革命集团的主角分别是谁?2.他们制造全面内乱的目的是什么?3.文革从何时进入夺权阶段的?通过学生的回答,不仅检验了预习的效果,而且深化了学生对文革的认识,激发起对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痛恨之情,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夺权之后的反革命集团进行疯狂清算,恐怖浪潮席卷全国,请学生继续思考:4.国家主席遭到批斗,失去了人身自由,这说明了什么?5.文革中还有哪些老干部遭到迫害?通过对刘少奇冤案的学习,加上大量图片材料,学生学会了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方面对文革灾难后果进行分析。至此,文革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一重点和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探究问题三:文革的结束。文革的狂热中有股清泉没被同化,有个声音一直不屈,请学生探究:1.“二月抗争”是怎么回事?2.林彪反革命集团结局是怎样的?3.四五运动所谓何事?4.标志着文革结束的事件是什么?我以时间为节点,把这些历史事件串联起来,让学生明白了党和人民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始终没有间断过,并最终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使学生对历史产生了信心,胜利最终会站在正义的一方。
初中阶段(13-15岁)是人的社会情感萌动的时期,学生通过对文革这一段历史的学习获得了感知,增长了阅历,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一定会以史为鉴,不再重蹈覆辙。这也彰显了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
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体,教师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对知识才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公正的分析。在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的渲染下,学生就会渐渐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才能成为一个有思想之人,一个正直之人,一个心怀天下之人。我想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称之为有效性的教学。
论文作者:王晓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文革论文; 学生论文; 司令部论文; 文化大革命论文; 这一论文; 目的论文; 情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