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销发展表演市场的关键--对京剧“宝莲灯”流行市场的思考_宝莲灯论文

以产销发展表演市场的关键--对京剧“宝莲灯”流行市场的思考_宝莲灯论文

产销对路 开发演出市场的关键——京剧《宝莲灯》走红市场引出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宝莲灯论文,对路论文,市场论文,京剧论文,产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去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有几出舞台剧未演先热,戏票成为人们争相抢购的“宠物”,上海京剧院最新创作排演的神话京剧《宝莲灯》即是其一。

何以观者如潮?

圈内外人士惊异地发现,《宝莲灯》原定演出两场的戏票根本不够,应广大观众要求,剧院又增加了一场演出。在完全没有赠票的情况下,《宝莲灯》三场商业演出的上座率均达到100%(并设置了加座)。更加让人惊喜的是,此次购票看戏的居然以中青年观众为主。

尽管大多数中青年观众不懂得在关节处为某句唱腔、某个身段叫好;也不懂得“捧角儿”,但是,他们真心实意地为台上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演出结束,观众们有的仍在座位上互相交流观剧感受;有的索性跑上台去探索“宝莲神灯”的秘密;也有的去后台想看一眼舞台上的京剧演员卸了妆是什么模样……曲终人不散,场上场下、舞台内外热烈的情感交融令我们感动,也使我们困惑;并非“京剧走向青年”专场演出的《宝莲灯》何以引来观者如潮,知音无数?它的票房成功又为今天的演出市场提供了多少引发思考的空间?它向我们昭示了什么更加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

观众需要什么样的京剧

不管是不是心甘情愿,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自80年代以来,戏剧演出已经被一步一步拉入市场,尤其是民族戏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京剧昔日风光不再。人们不禁连连惊呼:“京剧到底怎么了!”

由生存困境而引发的危机感迫使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京剧工作者对这样一个命题进行思考:究竟什么样的戏才会有人掏钱买票?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领域里,只有好的产品才能最终挺起腰来说硬话,占领市场份额。这一准则同样适用于演出市场,根据观众的需求生产出产销对路的精神产品是激活演出市场的关键所在。80年代中期,我院排演了一出名叫《盘丝洞》的戏,十多年来,经过艺术家们的不断加工磨炼,《盘丝洞》从上海演到北京、天津、西安、成都、重庆、长沙、广州……跑遍了大半个中国,青少年朋友拍红了巴掌;到香港、台湾,观众叫“好”喊破了嗓子;在日本巡回演出,一个多月欲罢不能,轰动了东瀛……我们发现,《盘丝洞》演出四百多场,观众绝大多数为青少年,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青少年并不是不爱看戏,古老的京剧离他们不是太远。京剧《宝莲灯》正是立足于多年我们所进行的京剧演出市场调查,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才成功走向演出市场的。

京剧如何去吸引观众

在创作排演《宝莲灯》的时候,我们对我们的接受对象——当代观众,作了一个比较详尽的情况分析。

(一)老观众:也是我们京剧的基本观众。大都是中老年,看了几十年的京剧,对京剧情有独钟。但在整个京剧演出市场所占的比例实在太小。

(二)未来的观众:是我们京剧工作者正在培育的观众,他们是正在学校学习的大、中、小学生。这批观众是我们京剧未来的观众,他们还未进入社会,因此,这个市场目前尚未形成。

(三)潜在的观众:这批观念主要是当今社会上的青年人,也是我们正要开发的潜在演出市场,而且将是一个较大的市场。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批观众已不是仅仅为字正腔圆的唱、念,规范优美的身段动作就沉迷其间的几十年前的老观众(其中包括目前某些老戏迷),他们有着与当代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

我们注意到,90年代人们早已不满足于舞台上一桌二椅或单纯展现演员唱念做打等技巧的京剧演出。他们要求看到能引发思考或激发感情的艺术表现。因此我们在用京剧这种古老的戏曲样式表现宝莲灯传说这个古老题材时,首先立定这样一个基调,对这个古老的故事进行深层次的开掘,扬弃种种陈旧落后的观念或不符合戏剧冲突的情节,使之与当代人的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相吻合。努力做到思想观念上的一个“新”字,是《宝莲灯》创作的首要任务。当然这种对“新”的追求,不是那种令人如堕十里云雾的故弄玄虚,它仍然应当脚踏实地地立足于当前大部分观众的接受能力。《宝莲灯》变化莫测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戏剧悬念、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和贯通古今的主题思想——“不废人间万古情”……诸多因素无不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心。因此,鲜明性、深刻性、现实性相统一,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原则。

当代观众生存在紧张、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习惯于紧凑、快捷的生活规律。《宝莲灯》的情节编排,尽量删繁就简、环环相扣、张弛有度,这样,就令中青年观众在剧场里尽可能地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陶冶。

当代观众,是见多识广,在艺术上有更高更多要求的观众。在总体要求艺术技巧“美”的前提下,人们看重综合艺术整体效果的展现。他们既希望欣赏唱念做打舞的表演技巧,又喜爱观看新颖独到的舞台美术;既对南派京剧大胆创新的精神感兴趣,又愿意品味北派艺术严谨规范的风格。作为全国性剧种的京剧,有责任以尽可能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段去满足人们不同欣赏要求。《宝莲灯》有条件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既符合《宝莲灯》作为神话剧的特点,又以直观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神话的意境。因此这台戏更具表现力,更能获得多层次观众的认可。

振兴京剧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工程,演出市场激励京剧剧目的参与,反之,京剧艺术的振兴又会促进演出市场的繁荣。《宝莲灯》创作、运作的成功使我们认识到:繁荣京剧演出市场,关键在于积极调查分析,生产出产销对路的京剧艺术精品。

标签:;  ;  ;  ;  ;  ;  ;  

以产销发展表演市场的关键--对京剧“宝莲灯”流行市场的思考_宝莲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