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专业学科体系与课程建设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编辑出版论文,课程建设论文,体系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编辑出版专业学科体系建设
1.编辑出版专业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的出版类专业,是按出版、编辑、印刷、发行等各项出版环节分别设置的。这种方式培养的是针对某一特定出版业务的人才。很明显,这种培养模式不利于复合型出版人才的成长,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出版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在一些发达国家中,高等院校出版类专业多以“出版学”为专业名称,不再加以细分,着重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出版人才;他们的课程设置较有特色,培养学生具备编辑、发行、市场营销、装帧设计等多方面的知识和专长。当前,我国各高校正在按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进行专业调整。新专业目录已将“出版管理学”、“编辑学”、“出版发行学”等专业合并成为统一的“编辑出版”专业,其学科体系与课程建设的调整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版的各个业务环节间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相互渗透会日益加强,形成崭新的、与计划经济时期各个出版环节严格分开截然不同的“大出版体系”。编辑出版学作为出版活动在科学研究与教育领域的反映,应是一门包括各个业务环节并反映彼此联系的大出版学科。所以,“编辑出版”专业应是“出版”(广义)专业。在“编辑出版”学科体系建设中,要保持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应体现“大出版”的思想,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出版人才。
2.编辑出版专业学科体系建设
建立在“大出版”学广义概念上的“编辑出版学”,其学科体系应建立在对出版工作全部要素和出版活动全部过程进行全方位整体研究的基础之上。“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体系框架,可按以下五个模块构建:一、专业基础理论模块,探讨“编辑出版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如出版学概论、出版史、比较出版学等;二、业务基本知识模块,研究出版社会行为,即研究在编辑、印刷、发行、管理等业务环节中具体的出版业务流程,如编辑学、印刷学、图书发行学、出版管理学、图书外贸学等;三、活动要素知识模块,研究出版活动的各构成要素,其中又可细分为:(1)人的要素研究,研究对象为作者、出版者和读者, 如读者学、著者学、出版人才学等。(2)物的要素研究, 研究对象为出版物,如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分类学、电子与音像出版物等。四、宏观环境知识模块,把编辑出版纳入社会文化的宏观环境中进行研究,编辑出版和其他学科产生的边缘与交叉学科,都可以纳入宏观环境知识体系,以大文化的角度来透视出版业的作用和机制,如出版文化学、出版伦理学、出版法学、书业经济学等;五、技术方法知识模块,研究出版活动的组织技术与方法,如出版财务管理、会计与统计、出版业计算机应用、网络出版技术等。
二、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建设
1.课程设置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建设,应充分反映本学科的特点,有明确的学科知识基础和知识范围,能揭示专业内涵,反映专业各知识点的有机联系。课程建设需体现前瞻性,不断归纳、总结学科所依附产业的发展规律,及时对发展前景及可能的变化作出科学预测。
适应性原则。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以能满足社会需求、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反映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设置,要保证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社会对出版人才的需求,适应网络出版、电子出版给传统出版业带来的变革。为此,需要加大电子出版、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等课程所占比重。课程体系中还需设置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交叉的课程,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以满足社会对新型编辑出版人才的要求。
层次性原则。设置的课程包括核心课程与一般课程、硕士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类课程与应用类课程等多种类型与层次。要区别核心课程与非核心课程,重点放在建设核心课程之上。核心课程在整个学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能体现学科特点,包含学科的主要知识点。核心课程一般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确定。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构建不同的课程体系,安排不同的课程内容。本科生课程强调宽口径(适应出版业各个环节)、厚基础,重在基础理论和业务知识的传授;硕士生课程突出专门知识的深化、研究方法的训练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本科与硕士这两个阶段的课程,在广度与深度上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必修课应包括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此类课程涉及相关学科及交叉学科知识,以便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加以选择。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定为5∶3或3∶2较合适。不仅要开设各种应用课,而且应用课、实践课的课时要充足,以培养具有较强的编辑出版应用能力的人才。
2.课程体系构想
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是公认的出版大国,也是在出版类专业高等教育方面颇具规模和影响的国家。这些国家高等学校出版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下列特点:
(1)业务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内容相对较深、范围相对较广, 如编辑学类课程,有书籍编辑、杂志编辑、报纸编辑、少儿图书编辑、大学出版物编辑等。
(2)教学实习、参观、 研讨等应用课程的种类及课时均较国内多,反映出这些发达国家的高等出版教育比较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技能实习、直观教学与经验交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出版类专业,仅安排有少量的参观活动和数十天的毕业实习,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也反映出我国高校出版专业与出版行业联系不紧、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
(3)图书发行、出版宣传、市场营销、经济管理、 成本核算等类课程较多,应用理论、规律分析、定量分析和技术方法的课时占较大比例,说明这些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出版经济要素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和营销观念。我国出版类高校开设的课程,多偏重出版理论教育、宏观环境知识教育、定性分析教育与业务流程描述教育,学生在适应出版市场激烈竞争的能力方面,在出版营销、市场开拓、经济管理能力方面都明显不足。
综上所述,按照科学性、适应性、层次性的原则,依据学科体系特点,参考发达国家高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综合我国高校众多出版类专业课程设置的长处,是否可以这样来构建我国高等院校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编辑出版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1)专业基础理论类:编辑学原理,出版学概论,中国出版史,外国出版
史,比较出版学;
(2)业务基础知识类:编辑业务基础,版式与装帧设计,图书营销学,书业
物流组织,版权与图书外贸,广告宣传与促销,出版
信息系统,出版经营管理,书籍编辑学,报刊编辑学;
(3)活动要素知识类:纸介质出版物,电子与音像出版物,读者研究,出版
物分类与编目,文献信息管理与利用;
(4)宏观环境知识类:出版文化学,出版美学,大众传播学,中国文化史,
书业及信息法律基础,书业经济学,市场学;
(5)技术方法知识类:计算机基础,数据库与程序设计,计算机信息网络
及其应用,现代印刷技术,会计统计知识,书业财务
管理,编辑排版现代技术,出版发行自动化;
(6)公共必修课类:政治理论课,高等数学,外语,专业外语,第二外语;
(7)教学实习类:参观,研讨会,书店实习,出版社实习,毕业论文与毕业
设计.
此课程体系方案力求能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教学保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为能力培养打基础;实践教学强化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各个教学环节均强调两者的相互渗透。理论教学要根据对出版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组建各类知识课程组;实践教学贯穿在课程教学之中,围绕能力培养强化实习和设计两个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与相互促进,有效保证知识与能力两方面培养目标的实现。
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编辑出版专业知识,课程方案既注意扩展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又注意突出重点,注意层次与多样,适当增加市场开发、选题策划、营销管理与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课程的比重,改变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偏重定性分析教育的做法,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编辑出版高等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