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论文_甘荔

产科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论文_甘荔

(德阳第五医院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 目的:对产科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征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98例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9人,对临床特征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差异显著,P<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关医护人员要能够严格把握急症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尽可能减低患者手术以及术后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从而提高手术效率。

【关键词】 产科急症;剖宫产;择期剖宫产;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6-0017-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cesarean section and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 in obstetric emergencie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Methods Our hospital selected 98 cases of maternal patients received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7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49 patients.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ith a P value of <0.05,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relevant medical personnel should be able to strictly grasp the surgical indications of the emergency cesarean section,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risk events as much as possible, thereby improving the surgical efficiency.

【Key words】Obstetric emergency; Caesarean section;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剖宫产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临床产科手术。通常由于孕产妇在分娩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不同,因而可以将其分为择期剖宫产以及急症剖宫产两种手术方式[1]。本研究旨在探究择期剖宫产和急症剖宫产的临床特征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选择了98例孕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其具体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

1.1 资料和方法

我院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98例孕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采用随机法将择期剖宫产孕产妇患者作为实验组,将急症剖宫产孕产妇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患者49人。在对照组中,平均年龄为25岁;平均孕周为40周;平均产次为1.3次;在实验组中,平均年龄为26岁;平均孕周为39周;产次在0~2次之间,平均产次为1.1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产次、孕周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没有发现显著差异,P>0.05,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采用方法

对两组孕产妇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剖宫产手术,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给予硬膜外麻醉[2]。

1.3 记录临床特征

要指派专门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在手术之前的前置胎盘、胎儿窘迫、宫缩乏力、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头盆不称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同时要对患者在术中和术后出现的产褥感染、切口感染、胎儿窒息以及发热情况等进行记录。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孕产妇患者进行剖宫产前后的手术指征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行比较。其中,并发症主要有产褥感染、切口感染、术中出血量、胎儿窒息以及发热等临床症状。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同时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当P<0.05时,表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产褥感染、切口感染、胎儿窒息以及发热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对照组中,患者术中出血约为321ml,而实验组为236ml,两组差异显著,P<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要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1所示。

(2)对两组孕产妇患者剖宫产手术指征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照组中,患者的手术指征发生概率为85%,其中,前置胎盘患者5例、宫缩乏力患者8例、胎儿窘迫患者有1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4例、瘢痕子宫患者15例,而实验组患者仅为27%,两组差异显著,P值<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2所示。

3.讨论

现阶段,在产科临床中,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对解决患者顺产困难、挽救围产儿和产妇生命以及降低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有关研究表明,孕产妇剖宫产概率的提升并不能降低新生儿以及产妇出现风险的概率,反而会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3]。剖宫产在临床中是处理高危妊娠以及分娩异常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通常由于孕产妇患者在分娩前的临床指标不同以及破膜和分娩发动的关系,可以分为将其分为择期剖宫产以及急症剖宫产两种,这两种剖宫产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过程、操作等基本上是相同的,然而相比较择期剖宫产,急症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临床症状比较严重,情况比较紧急。进行急症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患者通常是难产患者,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先兆子宫破裂以及宫缩乏力等问题,如继续阴道试产可能会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升高,因而需要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和产后出血等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提高胎儿的存活率和质量[4]。已有研究显示,相比较顺产患者,孕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之后发生产褥感染、切口感染、胎儿窒息以及发热等并发症的概率较高,因而需要依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如果没必要进行急症剖宫产,尽可采用择期剖宫产或顺产方式。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比较择期剖宫产与急症剖宫产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临床特征等情况,选择了98例孕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在对照组中,患者的手术指征发生概率为85%,在49人中,前置胎盘患者5例、宫缩乏力患者8例、胎儿窘迫患者有1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4例、瘢痕子宫患者15例,明显高于实验组(27%),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急症剖宫产相比较择期剖宫产具有较高的手术风险。此外,通过对两组孕产妇患者术中出血以及出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对照组中,患者术中出血约为321ml,而实验组为236ml,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要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急症剖宫产相比较择期剖宫产,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要高。综上,急症剖宫产术中出血风险较大,手术指征比较明显,且患者术后容易出现产褥感染、切口感染、胎儿窒息以及发热等症状,因而医护人员需要把握好急症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尽可能减低手术风险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升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蔡雅琦.产科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11:22-24.

[2]申烨.产科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7,21:111-113.

[3]徐涛.产科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27:67-69.

[4]符琳鑫.产科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征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5:281-283.

论文作者:甘荔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6

标签:;  ;  ;  ;  ;  ;  ;  ;  

产科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论文_甘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