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_生态旅游论文

论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_生态旅游论文

略论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旅游资源论文,生态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态旅游资源是整个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已成为发展各国旅游业的战略举措,并将其列为本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我国地域辽阔、重峦叠峰、森林茂密、河泊纵横,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多年来,因片面认为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势不两立,开发生态旅游区就是对环境的破坏,致使我国的生态旅游活动一直比较落后,与当今旅游业的发展很不相称。因此,有必要在认识上澄清,特别是对自然保护区能否开放旅游作必要的研究和探讨。

一、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必要性

何为生态旅游资源?我们可从以下三个层次来理解:

1.从最一般、狭义角度理解的生态旅游景点。也就是在旅游观光区范围内,生态环境质量较高,达到优美、舒适、清洁、雅静。

2.从较深意义上理解的生态旅游项目。在这样的旅游点内,应有较完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有较丰富的生态旅游内容,可供旅游者参观、欣赏、吃住和购买。

3.从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建设角度来理解的生态旅游区。就是在一个有相当范围的旅游区域内,自然环境、物质资源、民族风情、人际关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到相互协调,高效运作,达到优化组合。旅游业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综合性事业,必须随时以生态化的标准和规范来促进其发展,以达到高效、持续和协调运转的战略目的。

所以,生态旅游资源就是指按照生态学的目标和要求,实现环境的优化组合,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并有较高观光、欣赏价值的生态旅游区。

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看,旅游发达国家无不把生态旅游作为旅游项目的一个重要支柱来开发利用,美国、西班牙、德国、荷兰等国均是这样。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要使旅游业有一个飞跃发展,步入世界旅游大国行列,就必须对旅游资源项目进行合理的利用。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就显得愈加迫切并十分必要。

第一,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可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景点布局的合理化。我国地大物博,山川众多,且分布较广,每一省区都有尚待开发的生态旅游项目。但由于经济发展原因和认识上的片面性,使旅游项目建设大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广大西部地区众多的自然景观得不到应有的利用。造成的结果是,中部、东部旅游区承受巨大压力,而西部优越的旅游资源很少有人问津。开发生态旅游,可使目前的网点布局不合理状况有一个明显的改变,一方面使内陆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也能缓解中部和东部的压力。

第二,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旅游行为活动层次的不断提高。从整体来讲,随着社会进步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和旅游开发者的素质不断提高,更多旅游者已不仅仅满足于旅游项目赏心悦目的需要,更有一种意想不到的超愉悦状态,产生更高尚、更远大的旅游动机。回归大自然,探索江河的发源,对社会文明的反馈效应等,这些对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将产生深刻影响。如达尔文就是在沿南美洲海岸南下的生态旅游中发现了同类动物之间的差别,因而启迪他进一步研究物种起源问题,为进化论研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就是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深远意义所在。

第三,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我国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改善。精神文明的提高增强了旅游者自身的素质,随着旅游业全方位的发展,旅游者将对自然景观、人文、地理介绍等方面的服务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旅游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服务部门只有不断改善服务条件,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做到“点、线、网、面”的结合,加强职工的业务、技术培训,才能在旅游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这也将带来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第四,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旅游项目的推出,会吸引大批旅游者前来参观、游览,必然带来地方旅游收入的增加。同时,开发生态旅游项目也会促进区域内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的改善。随着旅游区条件的改善,旅游者需求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旅游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交益也从中得到保证。这必然会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旅游人数增加、服务设施完善、社会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二、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面较广,开发的规模和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必须对开发的目的、所具备的条件和资源保护等作充分的分析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对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的利弊慎重地作出权衡。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实现充分利用资源和美化、保护环境的目的。

开发生态旅游资源须具备如下几方面条件:

1.具备对旅游者有较强吸引力的自然资源。这里谈及的自然资源主要是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的统一,而侧重于自然风光。山水风光等自然资源的吸引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北方的山水花木等景色的观赏一般在夏季;洛阳牡丹、南京梅花的观赏以春天为最佳季节;哈尔滨的冰雪雕、吉林松花湖的树挂观赏又只能在冬季。当然也有适于常年光顾的风景名胜,如海南的天涯海角,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等,因此,山水风光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就应考虑到季节的变化。游览项目的建设要相互配套,尽量延长其可供观赏的时间。同时,在资金投入、劳动力安排上要做到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2.具有较充裕的客源市场。开发生态旅游资源,要预先分析开发后的客源情况及游客的构成,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从国际客源构成看,来我国旅游的多乃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和地区的游客。加上入境参观、探亲和度假的港、澳、台同胞。近年来,随着边境贸易的开展,同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来自俄罗斯、蒙古、哈萨克、印度等国的入境参观、旅游者也日益增多。从国内客源市场看,跨省区旅游者多乃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华东、京、津、东北、广东地区的游客。这几年,西北、西南地区跨省际旅游者也有了一定比例的增长。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上看,国家重点开发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主要是为了满足境外旅游者的需求;地区资源的开发则面对境内、境外两方面的客源,如湖南的衡山,吉林的长白山、松花湖,辽宁的千山,湖北的赤壁等。再有一些中小旅游景点的开发主要面向国内旅游者,如兴城海滨、黑龙江的五大莲池、河南的鸡公山等。要根据对客源构成的分析,按客流量大小来规划、建设旅游设施,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

3.具有较便利的交通条件。这里谈及的交通条件主要是指通往旅游景点的综合运输能力。一般地说,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开发旅游资源的前提,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使我国众多的生态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如湖南的张家界、四川的九寨沟、新疆的赛里木湖、云南的西双版纳等。通常的风景点与旅游依托城市之间的距离是较短的,如泰山与泰安、太湖与无锡、九江与庐山、西安与秦兵马俑等,汽车来往十分便利,因此,游客云集且来源面广。而生态旅游区一般与所依托城市都有较远的距离,如九寨沟距依托城市成都480公里,湖南张家界距长沙400公里,如单靠公路运输,游客在途时间长,势必影响客源量。考虑这样的旅游点的交通条件,就应从整体出发,做到公、铁、航运输方式的综合开发。

4.具有较完备的设施条件。这里谈的设施包括游览设施、食宿设施、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游览设施是旅游活动构成中的重要要素,没有游览设施的存在,就不能形成旅游需求。其它设施对于生态旅游景点也是十分重要的,如食、住、娱、购、短途交通等对旅游者来说同样不可缺少。因生态旅游区与依托城市的距离较远,来往不便,游客在旅游景点停留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对配套服务的需要较高,对此,开发生态旅游资源,要争取多方面的支持与合作,特别是注意动员社会力量,增加综合服务功能。

5.具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开发生态旅游景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特别是旅游没施建设和交通设施的改善必须以一定的建设资金为前提。这对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并不困难,但对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则是件棘手的事。但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往往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如湖北鄂城西山是北办东坡贬谪黄州时经常游览的地方;新疆西部的赛里木湖山水相应,具有内地河泊所不具备的优势。这都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若有投入必备的开发资金,其前景十分广阔。有关部门应注意到开发这些资源的长远利益,一定的投资,几年后会带来数倍的回报,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来说,都是十分可观的。

三、开发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举措

明确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及应具备的条件,就应从政策上、资金上、管理上给予必要的扶植和倾斜,使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从可能变为现实,真正发挥其促进旅游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做好生态旅游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不管其分布何地,均属国家所有,其规划和开发应符合国家整体利益,应有利于国家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对生态旅游景点建设,要加强统一管理,防止各自为政、相互扯皮现象,且有必要建立一系列生态旅游区建设的法规,使资源的开发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同时,生态旅游网点建设要配套,综合服务设施要跟上,否则,就难以发挥生态旅游项目的应有优势。

第二,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消除瓶颈的限制。旅游者出游一方面受旅游景观和设施条件的吸引,一方面又受交通可达性的制约,交通运输是旅游者实现出游目的的重要前提条件。前面谈过,我国生态旅游区一般都距所依托的城市较远,路况差,在途时间长,沿途景点又少,限制了一定的客源。因此,迫切需要改善目前的交通状况,积极创造条件,做到交通运输适度的超前发展。而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也应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做好不同运输方式的协调与配套。

第三,广开渠道,多方筹措开发资金。许多旅游资源得不到及时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必备的资金,生态旅游项目受其特点所决定,需要相当的资金投入,没有资金投入,旅游区建设只能是空话。所以,应广开资金来源渠道,实现旅游资源的及时开发。初步设想是:1.对于重点的生态旅游区建设,采取国家和省拨资金的办法,确保重点项目的需要;2.积极争取外资和国内公司、企业的投资、赞助,做好联合开发,共同受益;3.争取国际、国内银行的部分贷款;4.采取集资等自筹方式,边开发边经营,以旅游养旅游,以收入弥补项目开发的支出。调动多方积极性,做到国家、地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一齐上,是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第四,努力提高生态旅游项目的知名度,不断开拓客源市场。拥有足够的客源是旅游区规模效益的需要。生态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产品与市场的分离性,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决定了对其进行宣传的必要性。加强宣传手段,提高旅游项目的知名度,对开发生态旅游客源市场是十分必要的。强化宣传的重点应放在宣传旅游项目的特色上,我国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长白山的火山景观和植被典型垂直带谱;新疆赛里木湖的边陲风光;西双版纳的民族风情和热带雨林;本溪水洞的千态溶岩等。只有突出每个生态旅游景区的特色,才使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才能争取更多的市场客源。

第五,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是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与娱乐活动的需要,使旅游景观对旅游者更具吸引力。但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和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与矛盾性的存在,就要求我们在旅游景观的开发中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要针对不同的生态旅游区,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如对青海湖、赛里木湖等的保护,应主要保护其水质和珍惜鸟类,要严格控制游人接近鸟岛,禁止向湖区丢弃杂物;对长白山和雁荡山等的保护,应主要保护其原始林木和水源,禁止游人乱砍伐、乱攀折。开发时要进行统一规划和功能分区,区别出核心区(绝对严格保护)、缓冲区(核心区外围)、科学试验区、经营开发区。坚持以环境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辅之以必要的宣传教育,建设更多的“绿色旅游项目”,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又不致破坏生态环境。

标签:;  ;  ;  

论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_生态旅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