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民族创新精神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创新精神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江泽民同志最近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1]我们的时代已经离不开创造, 人类生活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都和创造联系在一起。以这样的视角来看,素质教育应当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奠定基础。
一、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业为支柱,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是知识而不是资本或劳动力成为生产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将对工业时代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分配原则、教育制度、生活方式、政策、管理理论等一系列“游戏规则”提出挑战,并谋求重构新的“游戏规则”。以这样的视角来剖析我们原先的教育制度,应当从根本上加以改革。
1.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不再面向过去,仅仅与前人的教育实践相一致,而要求教育从未来的社会发展关注今日的教师、学生,面向未来真正成为教育的核心和本质内容。
我们原先的教育,从本质上讲是面向过去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包括课程与教材都紧紧与前人的经验联系在一起。课程教材与社会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高新科技的发展,相距甚远。教师在课堂讲授,只是把上一代所讲的话,咀嚼后又讲给下一代听,这样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当今天面临社会转型时期,当看到高新科技如此强烈地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时。人们才醒悟,应当从未来社会发展,来思考今天的教育;以未来的社会发展来要求今日的教师和学生。当我们重读邓小平“三个面向”的亲切话语时,才更深刻地认识到,“三个面向”的核心是“面向未来”,它恰恰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本质内容。
2.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改变纯粹作为文化和知识的传播手段,它要求把作为人的本质的创造精神引发出来,把人的人格心灵“唤醒”。教育真正成为文化知识传递与创新融合的一个连续体。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教育看作是人类文化与知识的传递,很少意识到教育应当培养人的创造,教育给人们传递一种精神。当实施素质教育提出创新精神的培养时,多数人认为高不可攀。并提出了“打基础”与“创新”的关系问题,以为这两者之间完全割裂。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得很正确,“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2], 又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3]。显然, 教育脱离了教师的创造,脱离了学生的创造,纯粹看作是教师把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它就会“使得原本生动活泼,充满人的生命精神的学习过程变得死气沉沉,变成了一种灌输与压抑,使得原本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最最充满想象和创造热望的青少年变得僵死与闭塞。”[4]
3.知识经济时代当然重视传统教育的读写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它更强调知识中的能力部分,尤其是选择和有效利用信息的技能和能力。
以往所讲的“知识”,一般指读写算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概念大大扩展了。它一般包括四个方面:①知道是什么的知识,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比如美国有多少人口?中国有多大?②知道为什么的知识,是指原理、规则、概念方面的知识。如牛顿三大定律、市场机制,供需规律等。③知道怎么做的知识,是指操作的能力,包括技术、技能、技巧等。④知道是谁的知识,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可能接触到的专家并有效利用他们的知识,还包含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对上述四种知识,世界经合组织的年度报告作了归纳:把第1、 第2类知识,称之归类知识。归类知识可以通过读书、 听讲和查看数据得到,也即可以通过文化和知识的传递得到。第3、第4类知识称之沉默知识,主要靠实践,如第3类知识可以通过师带徒、言传身教获得。第3、第4 类知识,一般通过特殊的教育环境学习,它是社会上深埋的知识,不易从正式渠道转移这些知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正规教育和非正规环境下的学习及培训,结合得更加紧密。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求学生的是不断学习归类信息和利用这种信息的能力,特别是选择和有效利用信息的技能和能力。一个会学习的学生,他会选择相关信息,忽略不相关信息,并具有会解读信息以及不断学习新的、忘掉旧的技能。学校还必须重视让学生实践,也就是将沉默知识转化为归类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与社会生活同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非正规环境下的学习和培训将会发展得十分普遍。[5]
4.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改变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成为“少数人”所有,而要求人的创造性的张扬,要求人的创造性的普遍化。
如果说工业时代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少数人”所有,它可能被社会所接受,那么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更强烈。人的创造性的张扬,人的创造性的普遍化,将是时代的要求。心理学家马斯洛早就指出:“对于任何能生存的政治、社会经济体制还有另一项更直接的必需,那就要有更多的创造性人物”。又说,“造就这种人的社会将生存下来,不能造就这种人的社会将灭亡。”[6]
心理学研究以及各国对资优儿童青少年培养的实践证明,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最富有活力、最具有社会价值的一部分,它也是人类遗传的一部分,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东西。马斯洛曾指出,创造性是“任何儿童都具有而大多数人长大以后又会失去的”。[7]这表明,人的创造性普遍具有, 而不当的教育会使人长大之后失去创造性。
各国研究已经证明,创造性并非少数人所有,恰恰相反,它是所有人都具有的潜能,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在科学与合理的教育与培养下,它可能在每个个体身上都得到发展。因此,创造性的培养应当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它面向所有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经过长期的努力,使中华民族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民族。
5.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改变把创造力的培养当作纯粹技能技巧训练,改变把创造能力仅看作是人们增加一些创造技能,更为完整的认识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在全面培养人格的基础上发展人的创造性。
在现阶段,相当一部分同志把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看作是纯技能技巧的训练,并提出了多种创造性技能技法。但从根本上而言,正如马斯洛所指出,“那种有创造力的人才是问题的本质,那么你面临的问题就成为人性转变、性格转变、整个人的充分发展问题。”[8]可见, 更完整的认识是,人的创造性的发展与人格发展高度相关,它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哲学、生活方式、伦理准则、思维模式等。当然,这儿说的人格发展指的是具有健全和良好个性的人。素质教育正是在承认个别差异的基础上,鼓励个性的发展。个性培养是人类开发自身潜能和创造美好未来的需要,个性培养的目的也在于帮助每个青少年找到他们自身潜藏的、能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充分展现才能的生长点。
6.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多媒体技术和先进的信息通讯网络提出更高要求,它不但对教育的硬件,而且对人类教育观念等软件系统亦提出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
本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极其迅速,以发达国家为龙头,纷纷抓取这一历史机遇,如日本的第五代计算机,欧洲的尤里卡,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新加坡的“智慧岛”计划等。同时,各国也都在思考信息化浪潮对教育改革的影响,思考在人的培养目标、人才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一系列方面,现代化信息技术可能会使教育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核心依然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多媒体技术和先进的信息通讯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但对教育的硬件,而且对人类的教育观念等软件系统提出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
二、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在创新精神培养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
今天,知识经济已叩响世纪大门,我国必须抓住这次机遇,加快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这才发现现行教育制度很不适应,尤其在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1.追求大一统教育模式,划一的课程、划一的教材、划一的进度、划一的考试和单一的课堂授课制,这一教育模式本质上没有脱离工业时代的窠臼,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它的不足与弊端日益显现。
现行的教育经常离开人的创造性的培养,习惯于用既定的现成的文化知识去充斥学生的头脑,把学生看作是一种认识对象,而不是把他们看作富有生气和活力、需要不断予以更新和发展的对象。比如,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要求学生积累和学习前人留下的知识遗产;认为学习就是吸收知识,用知识记忆的多少反映教育的全部效果;学生对教师讲解内容的消化方式也是记忆。正是这种死记硬背,人的创造性长大后逐渐消失了。
2.多少年来的教育格局,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封闭的,特别是课堂教学中求同思维几乎一统天下,教师很少鼓励学生向自己提出“为什么”。
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是封闭式教育,在封闭的校园内,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而不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的经济变革和社会变化,即使要求学生关心时事政治,也是背诵和记亿,活知识变成死知识,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又被压抑。
整个教育教学,以考试定教学。语数外三门是必考科目,是考进大学的“敲门砖”。学生十多年的学校生活,大多数时间花在这三门功课的反复训练上,知识面非常狭窄。教师的教学,也是囿于考试的科目、范围、内容和要求,不敢阐述自己的思想;而学生追求的是紧扣试题的标准答案,一字不差,不敢越雷池于半步。有的教师甚至把十多年的“中考”、“高考”题目烂熟于心,成了“猜考题”的专家,至于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兴趣,鼓励学生向自己提出问题,这方面的思考相当少。我国的课堂教学,求同思维几乎是一统天下。这种课堂教学缺乏信息反馈和民主气氛,学生缺乏勤于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思想,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被扼杀了。
3.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只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绝大多数富有潜能的学生因为分数上不去,被毫不留情地淘汰与筛选,这就使得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进而提高民族素质的目标,在学校学习阶段就打了折扣。
目前教育存在两个深层次的矛盾:一是市场经济的拉动,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地位、待遇和收入水平分化,人民群众中存在着追求高学历的倾向;二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和读大学的愿望强烈,而现行学校间教育质量存在相对悬殊的差距,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教育的供求矛盾紧张。在这种背景下,很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做法。
目前正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期,而我们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尚没有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仍然只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课程,仍然注重与升学考试相关知识的传授与死记硬背,德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对体育、美育仍然有所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主动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都与祖国和人民的要求相距甚远。当各国都在加紧调整学生培养目标时,我们的教育依然只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信念出发必须加快教育改革。
4.现行课堂教学形式依然是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和大运动量训练,它使得原本生动活泼、充满人的生命精神的学习过程,变得死气沉沉,使得原本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充满想象和创造热望的儿童青少年,变得木讷和闭塞。
迄今为止,我们的教学方法仍然是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和大运动量训练,课堂教学是“划、背、考、忘”。在这种培养和训练下,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缺乏基本素质的训练,最根本的是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受到压抑。正如中科院院士、原南开大学校长母国光所说:“我们中国人是非常聪明的,我们有很好的原材料,所缺乏的是好的炉子。”许多科学家提出,在课堂领域的教学改革要把握三条:(1 )文化知识的传授不能仅仅局限于前人已取得的成果,而应当着力去复现人类取得成果的过程,让学生从小获得启示和陶冶;(2 )通过学习最终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那就是不把已取得的知识成果作为发展终点,而是作为发展的起点,从知识传递中所找到的不仅是已有的结论,更主要的是寻找尚未解决的问题;(3 )正确恰当地使用探索型、研究型学习方法。
5.与上述大一统和封闭的教育体制相一致,在教育评价上以成绩、分数、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就迫使整个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招生考试制度都围绕成绩、分数、升学率转,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创新精神的培养完全成了一句空话。
在教育评价上始终存在不同的思想和观念:教育评价是为了鉴定、考核,还是为了推动、改进;是为了选拔、淘汰,还是为了教育发展。这是两种不同的评价观。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评价偏重于评价的鉴定、甄别、选拔和筛选的功能,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分等与分类,把学生区分为失败的、成功的和过得去的,评价的标尺就是成绩、分数、升学率,并且评价的对象自教育局长、校长,一直到教师和学生。正是这把尺子,迫使整个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招生考试制度都围绕成绩、分数、升学率转。在这种制度下,学生蕴藏的创造性潜能被压抑,人格心灵无法“唤醒”,创新精神的培养完全成了一句空话。
三、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方面肩负特殊的使命
各国的教育改革都认识到: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不仅将失去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而且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
从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看,尽管有文化背景的差别、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但开发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已成为各国共同的教育目标。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提出:21世纪的竞争将不仅是资源、市场、军事的竞争,更为重要的是创新思想的竞争,是“全球进行着才能的再分配”,“教育改革的目标必须是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日本中央临时教育审议会为面向21世纪教育的日本学生设计的发展目标是:重视个性发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合国际化、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21世纪教育委员会”则提出,教育不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而且,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使每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
1.培养创新能力的重点是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和完善的能力结构。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劳动者。人的创造能力或创造性,是由多个层次构成的综合性素质,就个性心理发展而言,由核心到外围,由深层到表层,依次为创造性人格特征、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创造性人格特征即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两个层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有独立见解、不唯书唯上、人云亦云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再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技能。就能力结构而言,人有四种基本能力:认识能力是形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社会能力是形成学生个性结构的基础,表达能力、行为能力是在认识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协同下,在实践中操作的能力,而创造能力则是这四种能力的综合。如何从调整学生能力的构成着眼,开发和培养现代化人所必须具备的高层次认识能力、社会能力、表达能力、行为能力乃至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2.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开发人的潜能,它包括人脑潜能的开发,还包括人的德、智、体、美和操作技能技巧在内的潜能开发,以及通过让学生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潜能。
潜能是指每个个体在有机会学习时,可能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一种潜在的,指向将来的能力倾向。潜能开发包括:
(1)人脑潜能开发。脑科学研究证明,人脑具有巨大潜能, 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科学家指出,“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找到一种方法,使我们人脑的潜力发挥出哪怕只有全部的二分之一,那么,我们就毫无困难地学会40种语言,就能背下54卷本《俄罗斯大百科全书》,就能掌握12所大学的全部课程。”[9]
(2)潜能开发不仅指人脑的开发,而且应包括人的德、智、体、 美和操作性技能技巧在内的全部发展的潜能开发,尤其重要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潜能开发,如情感,意志等人的精神力量的充分发展。
(3)潜能的开发不仅来自刺激的环境, 而且来自个体对刺激的能力反应。这就要求改造我们的教育教学,不仅要学生适应我们的教材教法,而且要研究使现有的教材教法适应学生,使他们喜闻乐见;这就要求教育不能消极适应儿童青少年原有的智力发展水平,而应激发他们对挑战作出积极的应答,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潜能,培养其更强有力的内在动机。
3.培养创新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创新能力较强的人必定是获得良好个性发展的人,缺乏个性的发展,不可能真正形成并实现其创造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忽视学生个性培养,甚至忌谈个性,这从根本上说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不可分割的。素质教育正是在承认个别差异的基础上,鼓励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法,随时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为了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创造的思想和观点,学校和教师必须给予学生自由的环境,避免压抑幻想、强迫依从。可以说,当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之后,才能更自觉更充分地提高个体综合素质,增长并发挥其创造才能。
4.培养创新能力与打下扎实基础是不矛盾的,只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把个体的人格心灵“唤醒”,把人的创造性激活。
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厚实的基础,需要具有一系列基本的素质:广博而新型的知识,全面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基本而熟练的技能,丰富而不断更新的经验储备,自觉而坚强的意志,热烈而高尚的情感,良好而稳固的习惯等等。基础的东西,往往具有潜在性和发展性,良好的素质基础,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众多的生长点以及形成高素质及创造力的丰富的现实条件。打下扎实基础与创新能力培养是不矛盾的。
5.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育的创新,需要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得以施展和显示。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育的创新,教育的创新根本在于教师的创新。21世纪的教育竞争,本质上是教师素质的竞争。素质教育所需要的人的发展,不仅指学生的发展,也指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要求教师自觉地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2)要求教师努力健全自身人格,增强主体精神, 充实精神需求,激发精神活力;(3 )要求教师增强教育教学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具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以及突破自己和他人已有经验和结论的勇气和魄力;(4 )要求教师提高对国内外最新研究信息的敏锐意识,能在不断吸收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应用的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人的活力,开发人的潜能,释放人的能量,舒展人的个性,升华人的精神力量,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