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葛洲坝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老挝南空3号水电站项目部
摘 要: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水电施工的建设水平得到了提高,刺激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在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是施工过程使用的最主要的材料,可以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直接的决定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但目前,混凝土结构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质量低劣问题是我国当前水利水电面临的难题,影响了建设的施工质量,应当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整改,根据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施工;应用
引言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平的进步,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混凝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施工技术之一,与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息息相关。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必然要使用混凝土结构的安装,来有效地提升工程的承载力度。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通常较高,质量一定要好,才能保障工程的坚实性。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要注重混凝土的混合方式,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完善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技术,优化我国水利建设的质量。
1水利水电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
1.1分缝分块技术
当前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必须要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加固等工作,保证建设的质量,当前我国的用电需求不断的提升,水电站的数量增多,导致了施工的强度大,工程建设的周期时间长,因为为了提升施工的效率,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通常采取分块浇筑的方式。主要分为分缝分块技术、错缝分块技术、通仓分块技术三种,来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结构。不同技术的注意事项也不同,如在进行分缝分块技术时,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应该与钢筋结构的方向和高度保持一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而在使用错缝浇筑混凝土技术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不用过多的考虑浇筑时温度因素带来的影响,具有灵活性,在施工时应当注意错缝的浇筑方向和浇筑高度能与竖缝交错开。通仓分块技术主要适应于大型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机械设备,如搅拌车等进行作业,施工的效率相对较快,同时技术水平较为稳定,不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的选择,保证质量。
1.2接缝灌浆技术
为了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提升大坝建设的完整度,可以使用接缝灌浆技术保证建设的结实性。当前在施工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接缝灌浆的分布方法有骑缝式灌浆、盒式灌浆和重复式灌浆三种。其中,骑缝灌浆方式的施工效率较快,在进行混凝土灌注的时候效率较高,不容易产生管道阻塞等各种问题,为工程的后续实施提供了保障。在进行重复式灌浆技术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主要使用在未发生管道阻塞的二次灌浆过程中。最后,在三种方式中,盒式灌浆方式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在混凝土灌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管道阻塞的现象,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影响,而使用盒式灌浆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个问题,施工的质量很高,但是材料耗费严重,施工的成本较高。在进行接缝灌浆技术实施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对于结构中的缝隙情况进行了解,从而有效的调整混合比例,控制灌浆质量,避免水坝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变形,保证施工技术具有合理的顺序。
1.3混凝土搅拌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的混凝土在使用之前需要经过充分搅拌,才能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是由机器完成,速度很快,搅拌的混凝土质地均匀。为了保证搅拌的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工作人员应该加大混凝土搅拌过程的检查监督力度,在混凝土搅拌之前,保证混凝土的原料质量达到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该坚决杜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混凝土搅拌过中,需要确定合理的原材料配比,防止因材料配比误差使得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不高,另外,若在搅拌过程中使用外加剂,应该严格控制其使用量,并将剩余部分保留。混凝土的搅拌不同于普通的混合搅拌,在搅拌材料的顺序上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搅拌顺序不同,直接使得搅拌的混凝土物理性质有所不同,因此不可以忽略。
2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对策
2.1设计混凝土施工方案
任何项目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施工方案的正确引导,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制定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施工方案,将工程的各个项目进行具体的细分,从而保证建设的质量。首先,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时,应当根据建设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查看,如地质情况、地势情况等,水源分布情况等,注重合理布局,同时应当对于施工地区的气候情况等进行了解,天气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忽冷忽热的温差会直接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大量的裂缝,从而影响建设的质量。因此,在制定施工计划的过程中应当将气温因素重点考虑,设置建筑模型,要做好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工作。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进行混合,同时应当适当的添加钢筋材料,保证钢筋材料能提升混凝土结构中的硬度,减弱混凝土施工结构中拉应力,提升整体质量。
2.2 做好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直接的决定了工程的质量。。混凝土结构主要是使用水泥、砂石等,用水等液体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其不断的硬化,因此水泥的质量和投入比例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水利工程的建设需求。相关人员在进行水泥材料的选择时,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全面性的考虑水泥的应用性能是否达标。同时,除了这些主要的使用材料之外,还应当使用一些辅助材料,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技术中,需要进行连续浇灌工作,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混凝土的主要性能是具有流动性,同时具有极大的保水性,能有效地固定住结构中的水分,从而使建筑物更加的牢靠,因此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凝固剂,避免混凝土结构过于松软。
2.3加大对大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的力度
混凝土施工技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质量会有一定的波动。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使用量多、体积较大、有温差等原因,因此混凝土的表面与内部结构会存在很多难以发现的孔洞和缝隙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温度,在温差的作用下,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裂缝,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水平。因此应当及时的进行温度调整,可以加入一些物质进行温度调节,如粉煤灰材料等,可以有效的降低温差,减少裂缝。同时,在进行浇灌的过程中,应当保证浇灌的均匀性,同时,还应当注意浇灌过程中是否有裂缝的出现,如果有的话应当及时的进行修复,保证结构的质量。
结语
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离不开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因此应当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强化混凝土结构建设和浇灌的质量,从而提升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水平。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现代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需求,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步骤进行施工,强化质量,提升建设水平,推动我国社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凌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191-192.
[2]杨政宇.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22):115-116.
[3]李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运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21):290-291.
[4]刘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5):295.
论文作者:杨龙全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6期论文;